食品学科硕士生“双轨同步”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7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适应社会科技人才的需求,该文提出了按照研究生毕业的去向,采取“双轨同步”分类培养模式:对于“学术应用型硕士生”,要求安排更多的时间用于企业考察学习或参加研究开发活动,让其在学校期间就慢慢的适应社会;对于“学术研究型硕士生”,要求安排更多的时间用于科研及试验,培养其科研兴趣与思维。通过该模式的实施,旨在通过分类培养,让食品学科研究生能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形式,使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和潜能。
  关键词:研究生;双轨同步分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3-109-03
  我国传统研究生教育多以“学术精英”为培养目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科技人才需求量也正逐渐加大。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置的理论课程偏多,应用课程和参加社会实践偏少,甚至把本科“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运用到研究生教育,造成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规格的严重失衡。笔者认为,食品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只有跳出学科和学校的圈子,采取双轨同步分类培养模式,主动适应社会变化和需求,才能培养出高质量广适应科技人才。
  1 “双轨同步”分类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社会需求的逐渐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去向不再仅是高校或研究部门,而是面向整个社会多种行业,在企业就业的人才比例占多数;传统地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出现了论文水平高、实践技能差和缺乏创新能力的现象,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笔者针对学制为3a的硕士点,以往许多研究生毕业踏上就业工作岗位之后往往存在适应性弱、动手能力差、专业不对口等一系列问题,对研究生进行了分门别类地专门化训练与培养。对于“学术应用型硕士生”,侧重于应用性专业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术研究型硕士生”,则侧重于其学术知识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上述“双轨同步”分类培养方案的实施,使每个研究生经过3a研究生培养之后,都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与环境,并将所学技能和知识应用到新的工作学习岗位中去。
  2 “双轨同步”分类培养模式提出的依据
  为了使研究生培养规格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发达国家及我国香港部高校已经开始了分类培养模式。欧美高校主要有专业式、学徒式、协作式与教学式等研究生培养模式。我国香港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多分为研究式和修课式2种;攻读“研究式硕士课程”的学生要求先修课,后撰写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攻读“修课式硕士课程”的学生一般不需要完成论文,也不进行答辩,只需要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就可以毕业。目前香港地区全日制研究型硕士研究生仅占香港研究生总数的1/10,剩下均是课程学习为主的在职研究生。在我国台湾部分高校则实行弹性毕业制,学生做完大小2篇论文,便可申请毕业;而在辅仁大学,大多数学生读完硕士需要3~4a时间。再譬如,我国南开大学针对两年学制教育的研究生,部分学科开始尚试分类培养模式;学生在经过1a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第二年自愿参与按理论研究型和实践应用型分类培养模式教育。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就立足自身学科专业特点,明确提出了“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分类指導、分层管理;科研导向、权责明晰”研究生培养改革指导思想。本课题正是借鉴了上述等高校的有益经验,同时结合现行三年学制教育的研究生招生、培养及学位授予制度具体情况,使“双轨同步”分类培养模式率先推出。
  3 “双轨同步”分类培养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对于毕业后立即找工作的学生来说,选修大量理论课程和撰写论文的时间过长,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寥寥无几;许多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因为没有实践经验或对对行业不熟悉而被拒之门外。继续读博的研究生由于修习大量课程,致使他们不能专注地进行深度研究,博士面试时也力不从心。而实施“双轨同步”培养模式后,经二年级分类的“学术应用型硕士生”和“学术研究型硕士生”则会按照不同的学习方向和兴趣,向着各自选择的目标去努力,具有明显的灵活性。
  目前,正在我国实行的两年制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一年级课时和本科生不相上下,中心任务是“抢学分”,每日奔波于各个教学楼之间上课;学制3a改2a,虽然时间缩短了,但是授课内容却不变,必然导致课程压力大。研究生二年级由于忙于找工作,写论文的功夫很少,什么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没有充足地时间去研究学问。而三年制的研究生分离培养模式,就会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会有足够地时间去了解社会、去思考感兴趣的科研专题、去认真撰写论文,并有足够地时间去考博士和寻找更为理想地工作。因此,本课题提出的“双轨同步培养模式”更为适合于三年制的研究生培养。
  4 “双轨同步”分类培养方案的制定
  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导师主动找学生进行座谈,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研究生3a期间学习计划以及将来与否考博等,然后根据其个人意愿制定详细地培养方案。具体采取如下实施方法:
  其一,研究生在修完第一学年理论课程规定的学分后,准备攻读“学术研究型硕士”的学生需要提出申请,导师或者学院对他们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潜力进行全面评价后设计科学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需要重新设置,尽量多安排一些学术讨论课,并要求他们定期提交研究报告,对研究中期的成果要进行认真检查,以此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为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二,对“学术应用型硕士生”的指导最好是建立导师组,采取多名导师指导相同专业方向的多名学生,导师组成员要有企业相关专家组成。导师组可以综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全面指导,为他们高质量地完成学业、走进社会提供保证。在教学安排方面,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专业训练和毕业论文写作等过程中,既可得到本专业研究方向导师的指导,又可得到其它研究方向的专业老师指导,或通过企业界、政府部门成功人士的报告和到企业考察学习的形式掌握更多地社会相关知识。此外,课程体系也要重新设置,让学生多选修一些专业课或专题。   其三,打破研究生基本奖学金和助学金获奖资格评定的“终身制”,试行动态管理,每学年依据学生上一年度学业情况重新评定。评定依据可以参考研究生上一学年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综合表现等综合考评打分,后两项由导师或导师组评价。实行动态奖助金管理制度,目的是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鼓励研究生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将研究生教育资源真正用在刻苦钻研、勤奋进取、勇于创新地研究生身上。
  5 “双轨同步”分类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
  首先,“学术应用型硕士生”在完成一般课程学习之后,将安排更多地时间进行相关的社会调查、科技开发和工作实践;并经常邀请企业界、政府部门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士对研究生进行技术需求讲座与就业工作指导。采取上述方法,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尽多地掌握专业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学习到更多地社会与工作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学术研究型硕士生”让其尽早进入研究状态是培养的关键环节;在入学之初就培养其研究兴趣,拓展其学术思维,尤其重视分子生物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培养;安排他们早进入实验室,采取师兄、师姐带师弟、师妹的方法,参与实验室所有相关试验工作,尽快地掌握研究生试验所需的各项试验技能,并及早安排他们开题;在保证试验质量的前提下,早开题和撰写论文,腾出更多地时间来准备考博。此外,还应经常带他们参加一些全国性的或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了解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相关学术研究动态,以便开拓其学术视野。
  6 实施“双轨同步”分类培养模式的基本准则
  6.1 树立质量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研究生教育必须以质量为核心,重视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建设。实行研究生分类培养后,保证2类硕士生的培养质量,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在课题筛选、教学内容安排、到论文指导等各方面都必须制订相应措施,施行不同的培养方案,以保证双轨同步培养模式能真正的实施推广,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6.2 重视兴趣挖掘和技能培养 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是研究生教育中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多数高等院校研究生的教育普遍存在着指标性的考评标准,除完成毕业论文外,还要发表一定数量和水准的文章。导师对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培养具有主体责任,要经常提出目前学科领域上尚未解决的问题,启发他们的研究思路,鼓励研究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在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时应充分尊重研究生的意见。譬如,要根据每个学生具体的学术兴趣、特长、性格特点制订相对应科学的培养方案。可以为他们安排一些学术讨论课,并要求他们定期提交研究報告和综述报告,并经常开展研究生讨论,以此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
  6.3 培养模式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研究生培养目标既要考虑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又要与社会经济结构、职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培养的人才水平再高,但不能为社会所用,这种教育也是失败的。以教育学科为例,192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就建立了第一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其目的是培养专业实践人员,如教师、学校管理人员、政府教育管理人员、政府政策研究人员等,为他们提供高级专门训练。到1947年,美国已有31所高校建立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大多数教育类学生选择了攻读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对他们未来参加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7 结语
  总之,食品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各专业人才,培养对象不一样,对创新理念和方法的要求也不一样,要进行具体深入地研究与分类指导,不能一概而论。另外,研究生教育不能仅限于实验室内的培养,要走出实验室,走进社会,使研究生在校期间就不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及早融入社会大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能。
  参考文献
  [1]仲晓天,王世伟.基于社会需求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05(5):88-92.
  [2]李姚矿,程维玮.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分类培养模式探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3):64-69.
  [3]李宏娟,李楠楠.对高等学校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3):157-160.
  [4]顾越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江苏高教:2012,1(1):108-110.
  [5]刘丰年,李长云,朱文球,等.硕士研究生课程“双轨制”的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3,08(8):9-10.
  [6]高原.硕士研究生教育“双轨制”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枞阳青山以石屋寺为标志,以奇形怪状的石头为特色,素有“小九华”之称,历史悠久,宗教文化底蕴深厚。该文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青山为主体,以生态旅游为核心,对青山的生态资源、
该项目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设计了一种智能送餐机器人。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送餐机器人的总体方案设计,完成了软件设计及硬件结构的制作,对送餐机器人的各项功能及性能指标进行
摘 要: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是水利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对河湖普查背景、普查基本规定、普查方法、普查成果进行了介绍,并对宿州市河湖普查成果从河流数量、河流长度、河流面积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评价,得出普查成果的结论。  关键词:河湖普查;方法;成果;宿州市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4-154-02  1 普查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取得了
简述了永城市秋粮生产特点、认真总结和分析取得最好收成的技术推广措施,诸如:大力推广适用增产技术、增加科技含量;实施高产创建项目、带动大面积增产;做好典型示范、推广轮作换
摘 要:实行村民自治20多年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民主选举取得长足进展、走向制度化的同时,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发展却十分缓慢。要以选举为起点促进村务的民主管理;以程序为重点影响村务民主管理结果;完善相关制度,保证民主管理的制度供应;培育农村民主文化,提高村民决策能力。  关键词: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介绍了赤峰地区影响糜子群体结构的5个主要因素,并就每个影响因素进行概述,以期为赤峰地区糜子育种及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糜子;影响因素;赤峰  中图分类号 S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32-02  内蒙古赤峰市地处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大兴安岭向西南的延伸余脉,多数地区海拔高度在1 000m以上,丘陵曼甸山旱地占80%,年降雨量300~
摘 要:利用商豆14号进行不同栽培模式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中每个产量最高的处理是W3(50cm等行距,密度18万株/hm2),为4 641.67kg/hm2,其次为S3(40cm等行距,密度18万株/hm2),为4 608.33kg/hm2,再次是SW3(30cm/50cm宽窄行,密度18万株/hm2),为4 408.33kg/hm2,与之正相关的品质含量都处在该栽培方式中的第一位
摘 要:该文介绍了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组成结构以及天气观测的种类,探讨了如何做好冬季夜间天气现象的观测,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方便。  关键词:新型自动气象站;夜间农业气象;观测  中图分类号 P41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4-159-02  1 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组成结构  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够自动观测气象数据的储存设备,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摘 要:为了探索兴义市地主推小麦品种丰优8号的最佳播种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种不同的播种量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播种量9kg/667m2产量最高,达330kg/667m2,比对照(ck)播种量8kg/667m2增产38kg,增长13%。因此,在大面积生产中种植小麦品种丰优8号,要想获得最佳产量,播种量以9kg/667m2为宜。  关键词:小麦;丰优8号;播种量;兴义市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