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7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的消化内科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被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合并化脓性胆囊炎,由于体质虚弱,病情十分危重,经医务人员奋力抢救方脱险。
这位大娘素食已经20多年,常常是白菜、土豆,连油都吃得非常少。医生介绍说,老年胆结石患者有将近一半是由单纯性素食引起的,很多老年人误以为素食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长期不吃一点动物性食物,结果,顾此失彼,这位大娘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胆囊的功能主要是储存胆汁,胆汁是一种消化液,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约75%的胆汁由肝细胞生成,25%由胆管细胞生成。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肪的消化;胆盐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当人体进食后,胆汁直接由肝脏以及胆囊大量排至十二指肠内,消化脂肪。而在非消化期间,不需要马上利用的胆汁便储存于胆囊内。
据研究表明,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能引起胆汁的大量分泌和排出,而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的作用较小。那么,现在我们就清楚了,由于胆汁是用来消化脂肪的,如果长期素食,食物中的油也很少,那么,成人每天由肝脏和胆管细胞分泌的约800~1000ml胆汁就很少得到利用而储存在胆囊内。继续分泌的胆汁只能在胆囊内浓缩、积滞,当胆汁中的胆盐呈过饱和状态,便增加了形成胆结石的机会。
胆结石不仅能造成胆道阻塞,更进一步刺激胆道系统可衍生癌变。据有关资料统计,女性为胆结石的易感人群,发病率为男性的2~4倍,胆结石的形成与不良习惯关系密切,常见的原因有:喜静少动、身体肥胖、饮食过量、不吃早餐、长期素食等。
说长期素食有发生胆结石的危险,并不是说高脂肪、高蛋白的膳食结构就能降低患胆结石的风险。据资料显示,长期食用高醣类、高油脂类、高胆固醇类食物,可使胆汁中的三种脂类(胆固醇、卵磷脂以及胆汁酸)成分分配不均,而易析出结石结晶;而长期摄取过多的胆固醇类食物,则容易产生“胆固醇性结石”。
由此可见,缺乏科学知识指导的单纯性素食和“三高”饮食都是导致胆结石的成因,只有平衡膳食才是养生之法、健康之道。
这位大娘素食已经20多年,常常是白菜、土豆,连油都吃得非常少。医生介绍说,老年胆结石患者有将近一半是由单纯性素食引起的,很多老年人误以为素食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长期不吃一点动物性食物,结果,顾此失彼,这位大娘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胆囊的功能主要是储存胆汁,胆汁是一种消化液,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约75%的胆汁由肝细胞生成,25%由胆管细胞生成。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肪的消化;胆盐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当人体进食后,胆汁直接由肝脏以及胆囊大量排至十二指肠内,消化脂肪。而在非消化期间,不需要马上利用的胆汁便储存于胆囊内。
据研究表明,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能引起胆汁的大量分泌和排出,而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的作用较小。那么,现在我们就清楚了,由于胆汁是用来消化脂肪的,如果长期素食,食物中的油也很少,那么,成人每天由肝脏和胆管细胞分泌的约800~1000ml胆汁就很少得到利用而储存在胆囊内。继续分泌的胆汁只能在胆囊内浓缩、积滞,当胆汁中的胆盐呈过饱和状态,便增加了形成胆结石的机会。
胆结石不仅能造成胆道阻塞,更进一步刺激胆道系统可衍生癌变。据有关资料统计,女性为胆结石的易感人群,发病率为男性的2~4倍,胆结石的形成与不良习惯关系密切,常见的原因有:喜静少动、身体肥胖、饮食过量、不吃早餐、长期素食等。
说长期素食有发生胆结石的危险,并不是说高脂肪、高蛋白的膳食结构就能降低患胆结石的风险。据资料显示,长期食用高醣类、高油脂类、高胆固醇类食物,可使胆汁中的三种脂类(胆固醇、卵磷脂以及胆汁酸)成分分配不均,而易析出结石结晶;而长期摄取过多的胆固醇类食物,则容易产生“胆固醇性结石”。
由此可见,缺乏科学知识指导的单纯性素食和“三高”饮食都是导致胆结石的成因,只有平衡膳食才是养生之法、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