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现如今的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中可以看出,框架结构越来越成为一种相对比较普遍的建筑结构。由于这种结构自身的各种优势,受到了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无论是在工业建筑还是在民用建筑中,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案都会备受关注。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工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制约,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因此,在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中,需要按照建筑工程的特点以及施工的要求来进行,进而对各种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关键词: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有效方法
从建筑框架结构的整体上看,主要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结构,由于截面积相对较小,建筑部件所承受的应力相对较大,其中包括承载力和刚度等等。其受理特征和悬臂剪切梁之间的受力情况比较相像。如果建筑物的楼层相对较高,水平位移就会明显变慢。可见,框架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承载力出现了明显的不用,需要将梁柱的应力进行充分考虑,才能够对楼面所起的作用进行控制和分析。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将填充墙作为主体的框架结构,实现分隔、维护的效果。但是这种结构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会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建筑材料的避震性能比较差,所以说,应该对这种结构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升建筑框架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上部设计
1.1建筑的柱截面尺寸
通常情况下,建筑高度为整体高度的六分之一到十二分之一左右,跨度也要控制到1米到1.5米的范围内。同时还需要建筑的整体层数来进行设计和探究。另外,根据具体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轴力受压状况来对具体的系数和参数进行分析。并且采用放大系数的形式来对截面的尺寸进行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形式都需要将建筑的荷载、承载力以及弯矩等因素考虑到其中。要将主梁和次梁结构之间的箍筋进行设置。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建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1.2屋面梁和楼面梁之间的差异
在整体的建筑中,将这两种结构之间的差异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实际的建筑中进行高效的设计和采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满足建筑结构的基本性能,还能够提升建筑框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具体来说,主要的方式就是要做好屋面梁的防水处理。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图纸的绘制,保证房屋的使用性和安全性得到具体的保障。不仅如此,还需要将先进的理念和具体的美化效果进行充分应用,设计方式能够满足建筑的结构性能。另外,在设计图中,相关的数字需要得到明确的标准,其中包括比例尺的大小,平面位置和水平位置的各类数字等等。所以说,做好数字的处理,按照施工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必然会提升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1.3楼板的结构体系
从整个楼板的结构体系上可以看出,主要可以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两种形式。另外,次梁和楼板的厚度要保持一致。一般来说,为了满足工程建筑的需要,往往在梁柱结构的厚度确定的过程中,参照双向板来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整个建筑的受力情况达到均匀,而且,配筋的受力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可见,单向板和双向板的厚度要有所不同,都需要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另外,工作人员换应该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对具体的参数进行调节和改进,这样,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就可以将楼板的开洞处进行预留,为下一步的施工工程做准备。
1.4要对建筑的承载力进行高度控制
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来说,人们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总是认为各种参数越大,指数越高,建筑结构就越安全。但是,在多种情况下,这种说法是比较科学的,但是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建筑结构中,这种说法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建筑框架结构的承载力,需要从建筑工程的实际入手,不断进行分析和优化,才能够将承载力控制到最高。可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来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保证建筑工程达到科学标准的重要因素。
2、混凝土框架设计的计算方案
2.1建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在对建筑结构侧移刚度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结构层次的不同来对建筑的实际标准来进行测定,然后对梁柱的横向和纵向的比例都进行严格地计算,首先对振动的周期进行测定,然后根据具体的水平荷载量对结构的顶点位置进行明确,最终将突出的荷载进行折算,将主体结构进行控制。
2.2风荷载和频发地震的位移计算
2.2.1对于建筑的风载荷位移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要结合相关的具体力法,采用静力等效的原则来进行相互转化,将风载荷转变成楼面处的载荷应力,这样就有助于风载荷内力的计算层间位移及顶点位移的验算要根据水平风载荷的内力和位移进行计算如果验算结果小符合要求,应该重新改定柱梁的尺寸强度,然后在对横纵向框架的水平位移进行计算。
2.2.2地震频发区的弹性位移验算。地震位移验算通常是以低于40m为标准的,通常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计算在1.4Tg以上的时候,要把建筑的顶部应力考虑在内,对主要质点分别计算其抗震能力及强度标准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出现未能达到弹性位移限制的地力,应该对其梁而尺寸强度进行修整和调整,根据值法重新计算框架的横纵向的弹性位移,直到达到规定标准。
2.3纵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当纵向的活载荷和恒载荷二者的比值小于1时,就应该对其重新计算,弯矩要进行修改,乘以弯矩的1.1-1.2系数进行重新修改计算,普通的弯矩分配法在进行横纵内力计算的时候,常常需要根据计算出来的内力来进行弯矩的调整。
3、基础图与详细图
3.1当柱的扩展宽度值大于4m时,应该对柱面使用条基,在根据节点处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处理,做好相应的加宽处理;如果基础下而有防空洞的时候,应该对框架加设厚度。
3.2建筑的地基埋深在4m以上的时候,应该在下力建造一个地下室,这样可以减少上层对下而的压力,加大下层建筑的承载能力,以减少在出现地震的时候给上部建筑造成巨大的伤害;如果地下室墙采用的是混凝土的时候,应该把楼层的基础梁去除;要经常对地下进行检查。
3.3要严格的控制基础偏心
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把其周围的柱做成柱下条基当两根柱的荷载力、基础底版相互重合的时候,基础底版应该设置成梯形或者是台阶型,这样就可以对挑梁的两端做出长度的调整。
3.4新建地基的基础深度要和原有的地基深度相一致,当新建地基深度大于原有地基深度时,一者的净距应要比基础高差大3倍,要尽量小要损坏建筑的使用性能,保证建筑顺利完成。
4、构造设计
当建筑框架梁端配筋率大于2%的时候,由于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箍筋直径的影响,还有GB5001022002混凝土的结构设计的相关规定,箍筋的直径没有增大2mm,最后导致箍筋的直径偏小例如:某建筑的结构框架截而尺寸是250mmx400mm,它的梁端负筋是4中25,采用C30型号的混凝土,这样才能保证箍筋直径建筑结构框架的加密区箍筋肢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例如:框架梁的宽为300mm,箍筋为<l0C100,箍筋肢距为260mm当有微小型地震的时候,这些数据不符合GB5001022002混凝土结构规格准,应该在加密区采取保护措施,加一根拉筋成三肢箍,这样就能达到安全标准。
5、结语
当今的建筑结构框架虽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但是仍然存在问题,钢筋混凝土的介入使得建筑的构造得到稳定,但是规划人员仍要继续改善构造设计,运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制作安全、耐久、经济、适用、美观的设计蓝图,为建筑事业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杨宗敏.框架结构设计分析[J]科技信息,2009.05
[4]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有效方法
从建筑框架结构的整体上看,主要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结构,由于截面积相对较小,建筑部件所承受的应力相对较大,其中包括承载力和刚度等等。其受理特征和悬臂剪切梁之间的受力情况比较相像。如果建筑物的楼层相对较高,水平位移就会明显变慢。可见,框架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承载力出现了明显的不用,需要将梁柱的应力进行充分考虑,才能够对楼面所起的作用进行控制和分析。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将填充墙作为主体的框架结构,实现分隔、维护的效果。但是这种结构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会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建筑材料的避震性能比较差,所以说,应该对这种结构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升建筑框架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上部设计
1.1建筑的柱截面尺寸
通常情况下,建筑高度为整体高度的六分之一到十二分之一左右,跨度也要控制到1米到1.5米的范围内。同时还需要建筑的整体层数来进行设计和探究。另外,根据具体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轴力受压状况来对具体的系数和参数进行分析。并且采用放大系数的形式来对截面的尺寸进行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形式都需要将建筑的荷载、承载力以及弯矩等因素考虑到其中。要将主梁和次梁结构之间的箍筋进行设置。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建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1.2屋面梁和楼面梁之间的差异
在整体的建筑中,将这两种结构之间的差异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实际的建筑中进行高效的设计和采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满足建筑结构的基本性能,还能够提升建筑框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具体来说,主要的方式就是要做好屋面梁的防水处理。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图纸的绘制,保证房屋的使用性和安全性得到具体的保障。不仅如此,还需要将先进的理念和具体的美化效果进行充分应用,设计方式能够满足建筑的结构性能。另外,在设计图中,相关的数字需要得到明确的标准,其中包括比例尺的大小,平面位置和水平位置的各类数字等等。所以说,做好数字的处理,按照施工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必然会提升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1.3楼板的结构体系
从整个楼板的结构体系上可以看出,主要可以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两种形式。另外,次梁和楼板的厚度要保持一致。一般来说,为了满足工程建筑的需要,往往在梁柱结构的厚度确定的过程中,参照双向板来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整个建筑的受力情况达到均匀,而且,配筋的受力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可见,单向板和双向板的厚度要有所不同,都需要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另外,工作人员换应该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对具体的参数进行调节和改进,这样,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就可以将楼板的开洞处进行预留,为下一步的施工工程做准备。
1.4要对建筑的承载力进行高度控制
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来说,人们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总是认为各种参数越大,指数越高,建筑结构就越安全。但是,在多种情况下,这种说法是比较科学的,但是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建筑结构中,这种说法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建筑框架结构的承载力,需要从建筑工程的实际入手,不断进行分析和优化,才能够将承载力控制到最高。可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来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保证建筑工程达到科学标准的重要因素。
2、混凝土框架设计的计算方案
2.1建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在对建筑结构侧移刚度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结构层次的不同来对建筑的实际标准来进行测定,然后对梁柱的横向和纵向的比例都进行严格地计算,首先对振动的周期进行测定,然后根据具体的水平荷载量对结构的顶点位置进行明确,最终将突出的荷载进行折算,将主体结构进行控制。
2.2风荷载和频发地震的位移计算
2.2.1对于建筑的风载荷位移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要结合相关的具体力法,采用静力等效的原则来进行相互转化,将风载荷转变成楼面处的载荷应力,这样就有助于风载荷内力的计算层间位移及顶点位移的验算要根据水平风载荷的内力和位移进行计算如果验算结果小符合要求,应该重新改定柱梁的尺寸强度,然后在对横纵向框架的水平位移进行计算。
2.2.2地震频发区的弹性位移验算。地震位移验算通常是以低于40m为标准的,通常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计算在1.4Tg以上的时候,要把建筑的顶部应力考虑在内,对主要质点分别计算其抗震能力及强度标准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出现未能达到弹性位移限制的地力,应该对其梁而尺寸强度进行修整和调整,根据值法重新计算框架的横纵向的弹性位移,直到达到规定标准。
2.3纵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当纵向的活载荷和恒载荷二者的比值小于1时,就应该对其重新计算,弯矩要进行修改,乘以弯矩的1.1-1.2系数进行重新修改计算,普通的弯矩分配法在进行横纵内力计算的时候,常常需要根据计算出来的内力来进行弯矩的调整。
3、基础图与详细图
3.1当柱的扩展宽度值大于4m时,应该对柱面使用条基,在根据节点处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处理,做好相应的加宽处理;如果基础下而有防空洞的时候,应该对框架加设厚度。
3.2建筑的地基埋深在4m以上的时候,应该在下力建造一个地下室,这样可以减少上层对下而的压力,加大下层建筑的承载能力,以减少在出现地震的时候给上部建筑造成巨大的伤害;如果地下室墙采用的是混凝土的时候,应该把楼层的基础梁去除;要经常对地下进行检查。
3.3要严格的控制基础偏心
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把其周围的柱做成柱下条基当两根柱的荷载力、基础底版相互重合的时候,基础底版应该设置成梯形或者是台阶型,这样就可以对挑梁的两端做出长度的调整。
3.4新建地基的基础深度要和原有的地基深度相一致,当新建地基深度大于原有地基深度时,一者的净距应要比基础高差大3倍,要尽量小要损坏建筑的使用性能,保证建筑顺利完成。
4、构造设计
当建筑框架梁端配筋率大于2%的时候,由于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箍筋直径的影响,还有GB5001022002混凝土的结构设计的相关规定,箍筋的直径没有增大2mm,最后导致箍筋的直径偏小例如:某建筑的结构框架截而尺寸是250mmx400mm,它的梁端负筋是4中25,采用C30型号的混凝土,这样才能保证箍筋直径建筑结构框架的加密区箍筋肢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例如:框架梁的宽为300mm,箍筋为<l0C100,箍筋肢距为260mm当有微小型地震的时候,这些数据不符合GB5001022002混凝土结构规格准,应该在加密区采取保护措施,加一根拉筋成三肢箍,这样就能达到安全标准。
5、结语
当今的建筑结构框架虽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但是仍然存在问题,钢筋混凝土的介入使得建筑的构造得到稳定,但是规划人员仍要继续改善构造设计,运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制作安全、耐久、经济、适用、美观的设计蓝图,为建筑事业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杨宗敏.框架结构设计分析[J]科技信息,2009.05
[4]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