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刺激皮部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收效亦良好,本文从十二皮部与络脉、卫气的关系,腧穴的泛化现象,刺激皮部后引起的止痛机制几个方面的阐述,对十二皮部的治病机理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 十二皮部;卫气;止痛机理
十二皮部隶属于经络系统,它是体内脏腑与外界相连属的结构之一。《素问·皮部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皮者,脉之部也”;“皮有分部…..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体表的皮肤根据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布部位划分为十二个分区,即为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体表的连属部分。它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皮部与络脉、经脉、脏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影响,共同构成一完整的“皮部—络脉—经脉—脏腑”体系。古今应用皮部理论有效地指导着针灸临床的诊断与治疗。《灵枢·官针》中记载的毛刺、浮刺、半刺、扬刺等内容以及现在临床上常用的皮肤针、腕踝针、尺胫针、皮内针、艾灸、拔罐、药物贴敷等方法均是通过刺激皮部而发挥治疗作用的,其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但对其治疗机理的探讨较少,笔者对此略述管见,不妥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1 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灵枢·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可见络脉循行于较浅的皮部部位。
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浮络是连接皮部和脏腑的纽带。人体脏腑就是通过“脏腑—经脉—络脉—皮部”这一系统连接于体表的。通过这一通道系统,外邪可以传变至內脏,脏腑的病变则可以通过此通道表现于体表,为医者诊治疾病提供依据。
2 十二皮部与卫气的关系
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由五谷精微之气化生而成。《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卫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泄入侵之功能。《素问·痹论》:“卫者, 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灵枢·经脉》:“卫气先行皮肤, 先充络脉!”可见卫气循于皮肤之中,充皮部之里。皮部正是卫气之所留止, 邪气之所客之处也。因此,皮部既是病邪传入的门户,也是人体的防御外邪入侵的屏障。医者于皮部施行诸法(针刺浅刺,灸法,拔罐等),可以强卫气,通经脉,理脏腑,调虚实,平阴阳,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
3 皮部与其深层组织及低高级中枢的关系
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和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等。在表皮的非角质形成细胞中含有一种梅克尔细胞,它位于基底层。该细胞数量不多,有短指状突起伸入角质形成细胞之中,其功能可能是接受机械性刺激。真皮下方是皮下组织,即浅筋膜,该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它将皮肤与深部组织相连,并使皮肤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刺激皮部可通过梅克尔细胞传及浅筋膜再至皮下富含神经末梢、化学及牵张感受器、血管和淋巴管等,进而刺激信号沿脊神经及脑神经进入中枢,使机体对此做出相应反应和调节,通过神经末梢的传导引起病灶部位的解痉,改善血液循环,使症状缓解或消除,提高机体防御机能。
4 刺激皮部能够镇痛的机理
4.1 刺激皮部对痛阈的影响
针灸治疗疼痛有着较好的疗效,人们对针刺镇痛研究也相对较多。形态学研究证实,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着一个以脑干结构为中心的调制痛觉的神经网络系统。当机体受到刺激后,痛觉信息沿着Aδ类和C类等纤维的游离神经末梢的周围神经传入纤维进入脊髓,然后由脊髓丘脑束传入中枢神经的各级水平,经中枢神经系统的加工、整合,引起局部疼痛的感觉。有观察发现针刺皮部之后,其疼痛部位的压痛阈明显提高。随着痛阈的提高,局部血管容积脉搏波的波动幅度也明显升高,与针前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表明通过对疼痛区神经支配区域内皮下组织、神经的刺激, 其刺激信号沿脊神经及脑神经进入中枢,可激活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中的许多中枢结构(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及神经递质,在中枢系统的不同水平与伤害性传入信息相互作用,一方面可抑制痛觉神经向脊髓传递疼痛信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脊髓细胞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性, 提高局部痛阈或兴奋病灶区内的粗纤维,减少或阻止痛冲动的传导,产生镇痛效应。
4.2 刺激皮部对镇痛物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 针刺信息的传入可激活许多内源性阿片肽止痛物质(如脑啡肽、强啡肽和β-内啡肽等),同时也可促进一些单胺类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合成与释放, 这些递质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参与针刺镇痛过程,从而产生镇痛效应。如针刺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内的5-HT含量升高,而使外周的5-HT含量下降,即增强镇痛,减轻致痛。最终起到镇痛的作用。
4.3 刺激皮部时的生物力学改变
刺激皮部时十二皮部经络循行路线上的交感神经敏感线、皮下血管发生应力变化、组织液压波的形成与传播等引起病灶局部的离子通道变化有关,即镇痛的机制认为是体内机械波与化学波(孤立波)相互协调、相互振荡使病灶局部的离子通导率(钾、钙离子等的变化)迅速增加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有实验表明经脉线是交感神经末梢及其递质的富集带,即称为交感神经敏感线。高等动物的皮肤具有传递机械刺激的信息通路。刺激皮部时除了体表刺激使机械刺激信号沿着的经络敏感线循行外,还对刺激局部的周围组织液有一微小扰动,造成皮下周围的组织液原来的平衡状态被破坏,促使其自身调整(针刺起效的过程),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运用十二皮部治疗疾病是通过“脏腑——经脉——别络——浮络——皮部”系统,在卫气的辅助作用下共同调整脏腑,扶正祛邪,促使阴阳平衡。即机体在接受针刺刺激后,神经体液等多种因素参与下共同完成的复杂反应过程。但是具体的机理变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参考文献
[1]于释然主编.黄帝内经[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10:154/381/382/403.
[2]石学敏主编.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中国传统临床医学丛书):37.
[3]施雪筠.生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14-316.
[4]张吉.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7
[5]罗玲,王静,尹海燕等.灸法卫气与皮部[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5):831-832.
[6]李芳琴,张卫华,赵阳.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机理探讨[J].河南中医,2008,10,28(10):68-69.
[7]胡侠,指导:凌昌.腕踝针止痛机理的生物力学观[J].中国针灸,2004.5,24(5):361-363.
[8]刘里远.皮肤信息传导通路与中医经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8):47.
[9]梁宜,方剑乔.5-羟色胺痛觉调制与针灸镇痛相关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9.8;28(8):492-495.
[10]米晓峰,王维峰.针刺镇痛的机理及取穴原则探讨[J].山西中医,2005,21(4):42.
作者简介:刘彦丽(1986-),女,2010级硕士研究生。
张卫华(1958-),男,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
【关键词】 十二皮部;卫气;止痛机理
十二皮部隶属于经络系统,它是体内脏腑与外界相连属的结构之一。《素问·皮部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皮者,脉之部也”;“皮有分部…..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体表的皮肤根据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布部位划分为十二个分区,即为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体表的连属部分。它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皮部与络脉、经脉、脏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影响,共同构成一完整的“皮部—络脉—经脉—脏腑”体系。古今应用皮部理论有效地指导着针灸临床的诊断与治疗。《灵枢·官针》中记载的毛刺、浮刺、半刺、扬刺等内容以及现在临床上常用的皮肤针、腕踝针、尺胫针、皮内针、艾灸、拔罐、药物贴敷等方法均是通过刺激皮部而发挥治疗作用的,其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但对其治疗机理的探讨较少,笔者对此略述管见,不妥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1 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灵枢·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可见络脉循行于较浅的皮部部位。
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浮络是连接皮部和脏腑的纽带。人体脏腑就是通过“脏腑—经脉—络脉—皮部”这一系统连接于体表的。通过这一通道系统,外邪可以传变至內脏,脏腑的病变则可以通过此通道表现于体表,为医者诊治疾病提供依据。
2 十二皮部与卫气的关系
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由五谷精微之气化生而成。《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卫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泄入侵之功能。《素问·痹论》:“卫者, 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灵枢·经脉》:“卫气先行皮肤, 先充络脉!”可见卫气循于皮肤之中,充皮部之里。皮部正是卫气之所留止, 邪气之所客之处也。因此,皮部既是病邪传入的门户,也是人体的防御外邪入侵的屏障。医者于皮部施行诸法(针刺浅刺,灸法,拔罐等),可以强卫气,通经脉,理脏腑,调虚实,平阴阳,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
3 皮部与其深层组织及低高级中枢的关系
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和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等。在表皮的非角质形成细胞中含有一种梅克尔细胞,它位于基底层。该细胞数量不多,有短指状突起伸入角质形成细胞之中,其功能可能是接受机械性刺激。真皮下方是皮下组织,即浅筋膜,该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它将皮肤与深部组织相连,并使皮肤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刺激皮部可通过梅克尔细胞传及浅筋膜再至皮下富含神经末梢、化学及牵张感受器、血管和淋巴管等,进而刺激信号沿脊神经及脑神经进入中枢,使机体对此做出相应反应和调节,通过神经末梢的传导引起病灶部位的解痉,改善血液循环,使症状缓解或消除,提高机体防御机能。
4 刺激皮部能够镇痛的机理
4.1 刺激皮部对痛阈的影响
针灸治疗疼痛有着较好的疗效,人们对针刺镇痛研究也相对较多。形态学研究证实,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着一个以脑干结构为中心的调制痛觉的神经网络系统。当机体受到刺激后,痛觉信息沿着Aδ类和C类等纤维的游离神经末梢的周围神经传入纤维进入脊髓,然后由脊髓丘脑束传入中枢神经的各级水平,经中枢神经系统的加工、整合,引起局部疼痛的感觉。有观察发现针刺皮部之后,其疼痛部位的压痛阈明显提高。随着痛阈的提高,局部血管容积脉搏波的波动幅度也明显升高,与针前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表明通过对疼痛区神经支配区域内皮下组织、神经的刺激, 其刺激信号沿脊神经及脑神经进入中枢,可激活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中的许多中枢结构(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及神经递质,在中枢系统的不同水平与伤害性传入信息相互作用,一方面可抑制痛觉神经向脊髓传递疼痛信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脊髓细胞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性, 提高局部痛阈或兴奋病灶区内的粗纤维,减少或阻止痛冲动的传导,产生镇痛效应。
4.2 刺激皮部对镇痛物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 针刺信息的传入可激活许多内源性阿片肽止痛物质(如脑啡肽、强啡肽和β-内啡肽等),同时也可促进一些单胺类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合成与释放, 这些递质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参与针刺镇痛过程,从而产生镇痛效应。如针刺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内的5-HT含量升高,而使外周的5-HT含量下降,即增强镇痛,减轻致痛。最终起到镇痛的作用。
4.3 刺激皮部时的生物力学改变
刺激皮部时十二皮部经络循行路线上的交感神经敏感线、皮下血管发生应力变化、组织液压波的形成与传播等引起病灶局部的离子通道变化有关,即镇痛的机制认为是体内机械波与化学波(孤立波)相互协调、相互振荡使病灶局部的离子通导率(钾、钙离子等的变化)迅速增加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有实验表明经脉线是交感神经末梢及其递质的富集带,即称为交感神经敏感线。高等动物的皮肤具有传递机械刺激的信息通路。刺激皮部时除了体表刺激使机械刺激信号沿着的经络敏感线循行外,还对刺激局部的周围组织液有一微小扰动,造成皮下周围的组织液原来的平衡状态被破坏,促使其自身调整(针刺起效的过程),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运用十二皮部治疗疾病是通过“脏腑——经脉——别络——浮络——皮部”系统,在卫气的辅助作用下共同调整脏腑,扶正祛邪,促使阴阳平衡。即机体在接受针刺刺激后,神经体液等多种因素参与下共同完成的复杂反应过程。但是具体的机理变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参考文献
[1]于释然主编.黄帝内经[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10:154/381/382/403.
[2]石学敏主编.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中国传统临床医学丛书):37.
[3]施雪筠.生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14-316.
[4]张吉.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7
[5]罗玲,王静,尹海燕等.灸法卫气与皮部[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5):831-832.
[6]李芳琴,张卫华,赵阳.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机理探讨[J].河南中医,2008,10,28(10):68-69.
[7]胡侠,指导:凌昌.腕踝针止痛机理的生物力学观[J].中国针灸,2004.5,24(5):361-363.
[8]刘里远.皮肤信息传导通路与中医经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8):47.
[9]梁宜,方剑乔.5-羟色胺痛觉调制与针灸镇痛相关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9.8;28(8):492-495.
[10]米晓峰,王维峰.针刺镇痛的机理及取穴原则探讨[J].山西中医,2005,21(4):42.
作者简介:刘彦丽(1986-),女,2010级硕士研究生。
张卫华(1958-),男,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