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三政治“活动课”的点滴认识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ki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正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预言家说:“21世纪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必然是教育的竞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学校现行的课程将成为越来越苍白无力的“形式课程”,对此,我们不应等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现在的初三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由于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初三政治“活动课“的点滴认识。
  1 初三政治“活动课”的特点
  初三政治活动课虽然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一部分,但它毕竟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前沿,故具有鲜明的特点。
  1.1 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初三政治教材共设计了16项活动内容,有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用教材中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如第一课的“收集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第三课的“根据国家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采取自制或识读图表等方式,归纳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资源分布的概况、环境形势的表现”;第四课的“根据切身经历,结合有关资料,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有的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或访问,用掌握的事实,说明理论、观点。如第二课的“从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等方面,展示社会主义新中国发生的巨变”;第三课的“收集典型事例,说明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第五课的“以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题,交流各自的看法”。有的通过理论、事件、资料的分析,提出行为要求。如第二课的“结合图文资料,通过调查、访谈活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发表并交流各自的感想”;第四课的“采取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所在地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的情况,并就如何改善文化环境,提出和交流各自的建议”;第五课的“共同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比较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表达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念”。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1.2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初三政治活动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触及到“三个代表”、“中学生上网热”、“国际形势”、“西部大開发”、“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也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1.3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三政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1.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实际就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是教学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必然趋势。如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走出来,全面提高素质,是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活动课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初三政治活动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2 活动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1 思想上高度重视。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初三政治课程改革的最亮丽的风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此外,每一单元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2—3个活动。要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中招考试的考卷上,如西部大开发、入世、环保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科知识教学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中召考试改革的需要。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学生对活动课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2 教师适度指导。活动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活动课上应是一个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启发学生的思维、介绍方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既不能代替学生活动,又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观。
  2.3 转变学习方式。活动课的设置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初三政治活动课的实施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3 活动课目前的尴尬
  3.1人们对活动课缺乏认识。活动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在目前的升学压力下,它的存在会引起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的疑惑。毕竟,上活动课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或有先发育智力,后培养能力的想法。对此,除了依赖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宣传,还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活动课这一课题上多探索,多总结,让人们逐渐认识活动课的重要性。
  3.2 活动课的开展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分组讨论要求该课堂隔离于其他班级,避免干扰和被干扰。还要求有较大的教室,便于教师巡视,随时解决他们的疑问。但现有的教室数量、大小等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影响了活动课的质量。
  3.3 活动课的逻辑结构需要改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学生由过去从学科的概念、规律的开始学习转变为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首先应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并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对问题的解释。而初三政治活动课总是先给出理论方面的阐述,然后呈现一些典型资料或事例加以论证,最后才是让学生活动。这种逻辑结构不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规律,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容易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材给出的理论范畴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总之,活动课以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进入学科课程还是第一次,体现了编写者敏锐的时代意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勇于突破陈规的过人胆略,也是我国课程史和教材史上的重大创新。我们广大教师应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使活动课向着更科学、完善、实用、易教、乐学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新时期高中历史的教学,特别是将教育学、心理学融于历史教学中,一直是历史教学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这也是新课程体系下历史教学与发展的必然。近年来,立足高中历史教学这个实际,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不断将情感教育与学习动机教育寓于学科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特别是通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高中历史教学成绩提高迅速,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濃厚,进而推进高中历史教学
期刊
【摘 要】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兴趣、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身心處于最佳状态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我们可以遵循以上客观规律,投其所好,有意识地选择教学策略,充分挑逗孩子们读的意识,诱发阅读的欲望。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做到多倾听孩子读书,多表扬喜爱看书的孩子,多向孩子朗读、推荐好书。讲故事活动是诱导学生读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阅读;诱读;导读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
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要随着时代的需要进行改革和发展,迫切要求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来取代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善于发现问题。那么,下面笔者略谈如何进行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1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充满了好奇心,有着较强的求知欲,由于自身特点,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善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
期刊
【摘 要】兴趣不是天生的,关键在于培养,只有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才能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心中,成为其心灵美好的东西和愉悦的体验,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它而使音乐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着浓厚情感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才能使学习不再是沉重的负担。 
期刊
【摘 要】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备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成果,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备课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管你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必须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有的教师上课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语言不准确,都是备课不过关造成的。  那到底怎么备好数学课呢?
期刊
【摘 要】“热爱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打开思维的金钥匙”。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和钻研,反之,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动力,培养兴趣是极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和内容,也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我在多年的中学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
期刊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杨振宁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心理特点,研究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规律,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了迫切的需要,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才能有真正的动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
期刊
【摘 要】学习策略不是天生的,它可以通过训练加以培养。教授学习的策略为的是使学习具有“一双更加明亮的眼睛,一对接受能力更强的耳朵,一条更加灵活的舌头,一颗更加专注的心和一个反应更加灵敏的头脑”。一句话,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提高外语水平。目前有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智力因素与其他学生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他们大多表现为不大愿意学,甚至不想学。  【关键词】英
期刊
【摘 要】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关键词】探索者;问题情景;体验成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
期刊
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一种再创造的学习,即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和调节的过程。教学反思主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为不断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目的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我平常主要反思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在化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都知道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可实际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