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双语式案例教学复合模式探索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ou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特点要求教学过程中体现跨文化交流性、国际化视野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该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尝试开展双语教学,形成双语式案例教学的复合模式,能够有效实现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在具体实施环节,应注意案例教学模式下双语教学的嵌入程度、教材问题以及如何控制好课堂节奏等问题。
  [关键词]人力资源 双语教学 案例教学
  
  一、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特点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门专业教育课,其最终培养目标是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增强对于跨文化交流的理解,并能分析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问题,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未来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要求。该课程在教学中应体现以下特点。
  
  (一)强调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
  作为培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未来人力资源从业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注重培养学生对各地区文化差异的理解,还应注重学生自身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意识的培养。
  
  (二)强调国际化视野
  该门课学习重点是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从学习的范畴来看,需要以更广阔的国际化视角来重新审视企业所遇到的人力资源方面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运用一种国际化的思维和视野来理解跨
  国企业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三)强调实践性和具体分析问题能力
  与其他专业教育课程一样,该课程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如何体现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该门课选择恰当的培养模式的出发点。
  
  二、双语式案例教学复合模式的导入
  
  双语式案例教学是在以案例教学为主体的基础上,引入双语教学,以期发挥两种教学模式各自长处。根据前面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特点的分析以及近年来的教学体会,本文认为采用案例为主的双语式教学模式能够更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案例教学在该课程中的优势
  案例教学模式起源于1908年建院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初用于工商管理,现已扩展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管理教育的重要方式。该课程采取案例教学更加符合课程特点,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案例教学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规则。通过设计一个个生动具体的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可以更容易地将学生带到跨国企业的全球化视角下,去看待和理解国际化企业在运作中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而传统的教授方式要做到这一点,更多地靠学生自身的悟性和体会。
  其次,案例教学是以“做中学”的形式,通过案例讨论中不断“求出答案”的过程而获取知识的。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由于案例教学本身对案例选择的真实性要求,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地缩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的实践性要求。
  再次,案例教学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的开设时间通常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之后,由于二者在理论部分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共通性,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疲劳”。引入案例教学,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背后,对于教授内容的掌控不是采用直接的方式给出,而是以案例问题的设计为线索,逐步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这种探索式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对于看似“学过”知识理论更有兴趣接受。此外,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参与互动程度高,在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因此容易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素养,可谓是案例教学的又一个优势。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旨在培养经济全球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案例分析过程,可以充分体现和锻炼学生一系列的职业行为能力,譬如整个过程需要学生对于具体情境做出各种决策,从而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还需要将整个决策过程的思维用语言进行完整地表述,从而提高语言能力等。
  
  (二)双语式案例教学复合模式在该课程中的优势
  在案例教学基础上,引入双语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由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视角上,对于国际化程度都要求较高,因此单纯依靠案例教学对于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以及专业外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运用这种复合模式,除了可以借助案例教学的优势外,还可将双语教学的一些优势融入其中。
  首先,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教学中不仅强调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视角,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而对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语言关是第一步。如果说案例教学培养的是学生跨文化的视角,那么在此基础上的双语式案例教学模式,则是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双语教学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所涉及不到的专业词汇和术语,锻炼和提高学生通过对外国语言的听、说来吸收专业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英语交流意识和能力。
  其次,案例教学中尝试采用双语教学,利于营造课堂浓厚的国际化氛围。具体设计上,可以根据学生水平适当的安排英文案例或直接引进原版优秀的外文案例,对于一些案例问题的设计鼓励西方的横向思维模式,对于具体理论中的专业术语和词汇采用双语模式给出。课堂气氛是培养熏陶学生的土壤,通过课堂中这样一系列的英文安排和锻炼,可以使学生在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的同时,还学会用外语进行思考和表达。而这一点是一般基础外语和目前专业外语教学所做不到的。
  综上所述,该课程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在“做中学”而扩大学生的想像力和国际化视野,促进学生形成对问题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以及对理论的深入理解。而在案例教学基础上引入双语教学形成复合模式,能更好地适应该门课对国际化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切身体验国际化的教育气氛,发展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双语式案例教学复合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尽管该复合模式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从教学难度,还是对教师水平的要求都比较高,会遇到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模式下双语教学的嵌入程度
  双语式案例教学复合模式的基础是案例教学,所以在教学形式上仍应按照案例教学组织安排,即按照介绍学习环境—讲解案例—提出问题—分析讨论—展示案例答案这样的步骤组织安排教学。双语教学作为案例模式下的嵌入式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生外语水平状况灵活安排,譬如案例问题设计时,可事先分为理论型问题、观点陈述型问题、案例细节型问题和能力训练类问题等。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采取双语或外语模式。譬如可以在理论型问题引入理论时,对主要理论观点、专业术语和词汇采用双语模式给出,对于观点陈述型或案例细节型问题,则鼓励学生用英语完成等。
  此外,由于该模式是以案例教学为主,所以必须确保学生在充分阅读和理解案例信息的基础上,案例讨论才能正常进行。在加入双语环节时,除了特别注意这一点外,还要解决双语教学中不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实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听说读写等多种信息传播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中英文比例的信息,进而提高双语教学的实际运用效率。
  
  (二)教材问题
  案例作为引发学生思考的动力源泉应该是经常更新的,同时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譬如:选择案例应考虑现实性,要来自实际环境中或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应考虑未来性以及要给学生留下思考任务等。目前国内相关的案例教材选择余地较少,引入双语模式由于首先要确保学生能够充分获取案例信息,使得双语在教材中的比例以及出现的位置上均十分灵活。要想找到现成的、符合条件的优秀的案例教材可谓难上加难,所以教材采用教师自编案例并配合相关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英文书籍作为补充比较理想,尽管这种选取教材的模式看似没有现成的书籍可用,但给学生量身定做的“案例+双语”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意义却是深远的。
  首先,更新案例是保持课程活力的血液,因此自编案例教材一个显著的好处就是可以保持案例的经常更新,使课程适时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
  其次,案例编写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还加强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利用该门课教学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
  此外,案例教学下的双语模式打破原来中英文教学僵化的比例限制,而是根据学生具体外语水平灵活安排外语比例和外语内容,在课堂变化中抓住时机,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跨文件交流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编教材在双语安排上,更具有灵活性,更加强调教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意识。
  
  (三)课堂节奏的掌控
  双语式案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通过案例驾驭课堂节奏的能力,更需要教师本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学目的,在其中灵活的穿插英文思维,因此,无论对于教师的课堂设计水平,还是对于外语水平都要求较高。由于该模式以案例教学为主,就首先要确保案例教学能够实施成功。而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案例问题的设计来掌控课堂节奏,从而启发学生对案例的思考,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提高兴趣和参与性。
  在课堂节奏的设计上,首先应丰富案例的种类(问题式、陈述式、实录式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案例本身就起着调节课堂节奏的作用。譬如:采用实录式案例是把实际发生的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最后提出一系列供参考、讨论的问题,这类案例保持了事情的真实性和逻辑性,能给学生提供较为完整的信息资料,可以通过一连串的问题设计,引出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点,然后用英文加以概括。此外,在讨论环节上,可安排多样化的组合设计,譬如:就一个议题进行分组讨论,听取个别小组结论后,由教师站在理论角度得出结论;还可以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案例中的几个角色,使他们通过切身的换位思考,深入理解情境模拟背后所揭示的知识理论。
  双语式案例教学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是一种探索性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种复合模式的优势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此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开设的国际型专业课程会越来越多,复合式教学模式对于这类课程也将会有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吕良环.双语教学探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01(4).
  [2]张秀英.运用案例教学 提高成人教育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1(2).
  [2]黄明、郭大伟.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取与设计[J], 教育探索, 2006(3).
  [3]夏正江.从“案例教学”到“案例研究”:转换机制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2).
  [4]陆效用. 质疑双语教育[N]. 文汇报,2002-4-30.
  [5]杨进一.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重庆学院学报,2006(12).
  [6]张荃香.管理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1).
  
其他文献
拉什莫尔山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皮拉德城附近,海拔1829米,该山有华盛顿、杰斐逊、林肯和西奥多·罗斯福四座雕像,每座高约20米,分别象征着:创建国家、政治哲学、捍卫独立、扩
通过影响齿轮变形的热处理诸因素的正交试验,找出了减小齿轮变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对新旧工艺生产的齿轮强度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阐明了模数为3的齿轮,其共渗层深度减薄到0.
本文对国标中泊松比的测量方法进行了讨论。通过实验和分析,建议用静态法测量全属材料的泊松比。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isson’s ratio in national standard measur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微机辅助检测、无中心架支承的状态下细长轴(特别是长度;直径≥20~24)磨削工艺过程的技术。试验结果证明:用这种技术代替传统的磨削与检测,消除了人为误差,保
我叫吴中庆,是江苏省阜宁县城北联中初一(2)班学生。去年暑假,我听说县气功科研会传授益智气功,在父母的支持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参加学习江苏省东台师范学校薛峰先生创
本文通过对断裂活塞金加工质量检查、断口特征观察、金相分析、内应力分析以及受力分析,找出了导致活塞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In this paper, the main re
1986年我受聘于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到北京协助编写《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制卷。当时北京门球运动刚刚开始在老年人中普及,很快我就加入到了打门球的行列。越打感觉越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育了一种地方戏。川剧历史古老悠久,有~套完整的表演艺术形式,是流行于四川、重庆、滇东北、黔北和鄂西等广大地区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地方大剧
两个实验通过操纵句子呈现的速度,考察加工速度因素对于晚期第二语言学习者句法加工的影响。实验1采用视觉方式呈现句子,实验2采用听觉方式呈现句子。被试的母语为汉语,第二语言为英语,属于晚期第二语言学习者,实验任务为句法判断。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加工速度缓慢是导致晚期第二语言学习者句法加工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工速度缓慢对第二语言句法加工的消极影响,不是局限于少数一两种句法形式,而是作用于多数句法形式。研究还发现,视觉和听觉两种呈现方式下,不同句法形式的加工难度既存在共性的一面,也存在差异性的一面。
滑、滑、滑,玩点新鲜的! 据美国体育数据公司2001年的一项调查,“滑类”运动在美国发展极为迅速,如滑板滑雪、滑板和滑水。调查发现这类运动的盛行甚至调动起年长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