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在一家老人院墙上看到四个字:“快乐尊严”,这两种态度的排列顺序很有意思。快乐先于尊严?对老人来说,难吗?
以前的人讲“养儿防老”,时代在变,近二三十年来的现代人都很自觉要靠自己,不要期待、不要麻烦下一代。可是我们真的都那么独立吗?即使经济上不需孩子奉养,精神上真的不求孩子的亲近、共处吗?
有位朋友年轻时与先生离异,儿子出国求学后就留在国外工作。她去探望儿子,临归国前终于忍不住哭诉责备儿子,不是上班,就是和朋友出去,也不多陪她到处走走多聊聊。当我知道此情,既讶异又心疼。朋友一直是很独立自主、生活安排充实的现代女性,但内心深处还是有对亲情的渴求。
许多专家指导人们,要建立不倚靠孩子的生活方式,不要过度期待孩子的照顾。用一种过去教导孩子要独立自主的态度,迎接自己的老年。
可是如果生活中,我们真的需要帮忙,或只是见面共餐相聚,是否也开口“拜托”、“邀请”?那种怕麻烦孩子,或觉得“为何孩子不主动表示?”的心态如果不转个弯,相信郁闷的还是自己吧!
不让自己郁闷的前提是,我们也要尊重彼此的生活安排。有位单身朋友曾无奈抱怨,双亲年老,看病购物不便,他乐于接送协助,但希望尽量能预先告知。有时临时找他,刚好已有约定事务,无法帮忙或稍稍延后,双亲便会觉得他不愿意,不想再“求”他,让他深感委屈。又如上班忙碌,年纪渐长,希望下班回家顺路去运动健身。老人家又觉得运动完返家,饭菜还要热,最好先回家一起用餐。但朋友觉得吃饱还得休息一阵才能出门运动,时间会拖得更晚,彼此难免会有言语心情上的不快。
这些亲子同住的相处问题,说大不大,就是尊重与包容。现今成年子女不婚的愈来愈多,如果经济许可,很多子女会选择迁出独居,拥有生活自主权,避免冲突。其实老年人也有自己的作息习惯,同住多少也会迁就孩子,子女搬出去,反而不必顾虑是否张罗孩子的饮食起居。只是随着父母年事渐高,自理能力日减,亲子间的连结方式也得随机调整,双方都得放下一些原本的坚持。
一位朋友的女儿因为工作、成家住在邻近城市,她一直鼓励双亲搬去她家附近。朋友夫妻虽步入老年,但多年来持续运动,健康硬朗,社交活跃,也不想离开习惯的老家。但朋友女儿很有远见地告诉他们:“趁你们现在行动自如,早点适应新环境,以后你们需要照顾时再来变换环境,会更艰难!”女儿既已表明要承担他们的终老,他们就找到同社区的房子搬了家。結果新居天气好,儿孙往来承欢,互相照顾,朋友夫妇都很庆幸自己没那么固执,也理解到女儿的用心良苦。
人生的最后一里路,要如何无碍走过?我们怕麻烦孩子,但怕麻烦的结果常常会为孩子带来更多麻烦。日本作家上野千鹤子曾说:“人之所以害怕年老,是因为担心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所以接受照护总是需要无比的勇气。”其实更要紧的是,我们得开始思考放下尊严,尽早表明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家人一起来面对,这样才是对彼此真正的爱,才能真的有尊严地迎向终点。
以前的人讲“养儿防老”,时代在变,近二三十年来的现代人都很自觉要靠自己,不要期待、不要麻烦下一代。可是我们真的都那么独立吗?即使经济上不需孩子奉养,精神上真的不求孩子的亲近、共处吗?
有位朋友年轻时与先生离异,儿子出国求学后就留在国外工作。她去探望儿子,临归国前终于忍不住哭诉责备儿子,不是上班,就是和朋友出去,也不多陪她到处走走多聊聊。当我知道此情,既讶异又心疼。朋友一直是很独立自主、生活安排充实的现代女性,但内心深处还是有对亲情的渴求。
许多专家指导人们,要建立不倚靠孩子的生活方式,不要过度期待孩子的照顾。用一种过去教导孩子要独立自主的态度,迎接自己的老年。
可是如果生活中,我们真的需要帮忙,或只是见面共餐相聚,是否也开口“拜托”、“邀请”?那种怕麻烦孩子,或觉得“为何孩子不主动表示?”的心态如果不转个弯,相信郁闷的还是自己吧!
不让自己郁闷的前提是,我们也要尊重彼此的生活安排。有位单身朋友曾无奈抱怨,双亲年老,看病购物不便,他乐于接送协助,但希望尽量能预先告知。有时临时找他,刚好已有约定事务,无法帮忙或稍稍延后,双亲便会觉得他不愿意,不想再“求”他,让他深感委屈。又如上班忙碌,年纪渐长,希望下班回家顺路去运动健身。老人家又觉得运动完返家,饭菜还要热,最好先回家一起用餐。但朋友觉得吃饱还得休息一阵才能出门运动,时间会拖得更晚,彼此难免会有言语心情上的不快。
这些亲子同住的相处问题,说大不大,就是尊重与包容。现今成年子女不婚的愈来愈多,如果经济许可,很多子女会选择迁出独居,拥有生活自主权,避免冲突。其实老年人也有自己的作息习惯,同住多少也会迁就孩子,子女搬出去,反而不必顾虑是否张罗孩子的饮食起居。只是随着父母年事渐高,自理能力日减,亲子间的连结方式也得随机调整,双方都得放下一些原本的坚持。
一位朋友的女儿因为工作、成家住在邻近城市,她一直鼓励双亲搬去她家附近。朋友夫妻虽步入老年,但多年来持续运动,健康硬朗,社交活跃,也不想离开习惯的老家。但朋友女儿很有远见地告诉他们:“趁你们现在行动自如,早点适应新环境,以后你们需要照顾时再来变换环境,会更艰难!”女儿既已表明要承担他们的终老,他们就找到同社区的房子搬了家。結果新居天气好,儿孙往来承欢,互相照顾,朋友夫妇都很庆幸自己没那么固执,也理解到女儿的用心良苦。
人生的最后一里路,要如何无碍走过?我们怕麻烦孩子,但怕麻烦的结果常常会为孩子带来更多麻烦。日本作家上野千鹤子曾说:“人之所以害怕年老,是因为担心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所以接受照护总是需要无比的勇气。”其实更要紧的是,我们得开始思考放下尊严,尽早表明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家人一起来面对,这样才是对彼此真正的爱,才能真的有尊严地迎向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