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戏在幼儿园的有效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anhui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幼儿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关注,相应提高了对于幼儿园游戏活动科学性和实效性的要求。幼儿受年龄限制,其普遍具有天真、贪玩、好奇等心理特征,同时习惯通过具象、表面化的渠道和方式,获得知识和理解新鲜事物,因此,游戏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和活动方式。传统游戏多由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演变而来,具有简便性、易操作性和生活性特征,对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笔者即从传统游戏的教育意义入手,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传统游戏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的有效运用,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传统游戏 幼儿园 日常活动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061-02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能有效满足幼儿好玩、娱乐的心理需求,有益于幼儿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民间游戏是根据生活中的娱乐活动发展演变得到的游戏活动,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规则简单、易于操作,将传统游戏引入幼儿园游戏教学,可有效丰富幼儿游戏的活动内涵,提高幼儿的游戏参与度,进而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一、在幼儿园游戏中引入传统游戏的必要性分析
  (一)传统游戏有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传统游戏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游戏项目,在不同的传承和发展中,其游戏形式和规则不断完善,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娱乐活动要求。传统游戏以户外运动为主,可以给予幼儿更为宽广的游戏空间,从而在跑、跳等游戏活动中,使幼儿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另外,传统游戏的规则限制较少,幼儿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利,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更高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幼儿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二)传统游戏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发展
  传统游戏来源于生活,其规则描述和活动形式具有鲜明的生活化特征。由于贴近生活,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传统游戏的游戏规则和游戏技巧,从而真正参与到游戏中感受游戏的乐趣和内涵,并在游戏过程中产生自己主观上的思考,最终达到促进幼儿智力水平提高的目的。
  (三)传统游戏有助于幼兒良好品德的形成
  传统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总会涉及输赢、得失等问题,并且有胜利者,就会有失败者。诚然,胜利者可以在游戏中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和乐趣,但教会暂时游戏失利的幼儿如何转换自己的情绪,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更加重要。
  (四)传统游戏有利于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
  不同地区的传统游戏往往有着该地区特有的文化特征,这是根据传统游戏的起源决定的。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传统游戏活动,有助于幼儿进一步了解和接触当地传统文化,从而对幼儿产生积极、正向的文化影响,完成地域传统文化的教学和传承。
  二、传统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开展措施分析
  (一)传统游戏在韵律活动中的应用分析
  韵律活动是幼儿园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在音乐环境下进行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活动生活,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还可以给予幼儿相应的艺术熏陶,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将传统游戏与韵律活动相结合,可进一步简化韵律活动的开展条件,增加韵律活动的娱乐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传统游戏在户外运动中的应用分析
  就幼儿园活动而言,户外活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渠道。与室内游戏相比,户外的游戏环境更加开阔,游戏内容也更加自由,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更容易激发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同时,户外也是传统游戏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组织大中小班共同活动的方式,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
  目前,多数幼儿园仍习惯将幼儿当作“不懂事的小孩子”看待,相对忽略了幼儿主观上的游戏需求和活动需求,对于幼儿的游戏活动过多的干涉,反倒限制了幼儿个性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应全面提高对传统游戏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从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入手,结合幼儿园游戏要求,科学引入传统游戏项目开展游戏活动,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游戏热情,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和思考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梅.幼儿园传统游戏的开展及运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11).
  [2]李瑾.运用传统游戏培养幼儿情感的途径探究[J].成才之路,2016(08).
其他文献
【摘要】BIM技术是建筑领域未来技术应用的一个大趋势,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对于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仿真教学方面尚属欠缺,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建筑类高职院校对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BIM技术 建筑类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045-01  前言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养生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医学、自然科学、人体运动学等学科的诸多知识,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养生文化于一身,它建立在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之上,为国人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在简要概述中国传统养生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文献资料的方法介绍了中国传统养生的理论基础——即我国传统哲学与中医学理论,最后有的放矢地给出了中国传统养生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理
期刊
【摘要】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我国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习总书记还提到“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因此我国发展必须注重创新人才培养。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应当积极适应时代改革的步伐,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首要目标,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同时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将教学重心从技术教育转移到创新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和提供具有创造力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是当前教育办学的一个改革。文章首先介绍了何为混合所有制办学,然后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现实困境,最后就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有助于读者对办学改革的了解。  【关键词】高职院校 混合所有制办学 困境  【基金项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公办高职院校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研究与实践探索”(2016  YZX002
期刊
【摘要】《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是著名的作家,这篇文章也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品。这篇文章对自然的描述激起了业内很多人士的关注,近些年来,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对作品中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查和研究。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从文学作品中寻找答案便成了学者们研究的方向,尤其是在国外的相关领域,对海明威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生态批评的角度,学者们逐步开始研究海明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文章中,海明威对于
期刊
【摘要】信息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担任着我国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责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观察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的现状,分析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必要性,及改革教学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034-01  一、高职院
期刊
【摘要】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教学策略是一个总体概念,它涉及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技能,但又不是教学技能的简单堆积和罗列。在应用过程中掌握关键的技巧,可以提高有效教学的实现程度。  【关键词】教育理念 有效教学 策略 技巧  【基金項目】2016年内蒙古工业大学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互动+讲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公共政
期刊
【摘要】结合党的十九大会议报告内容来看,泰兴市分界镇应当积极响应我国的战略部署,力求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有效落实终身学习的理念,促使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早日形成,这样不但可以维护广大人民的自身利益,而且也对促进全体人民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泰兴市分界镇 社区教育 终身教育  【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
期刊
【摘要】目前,教育是中国发展之本,国家对其进行了大范围的扶持。其中,幼儿教育作为一切高等教育的基础,地位尤其重要。幼儿园是大部分孩子成长的必经路,是摇篮,是打下性格能力的基础。因此,幼儿园的选择尤为重要的。而判断幼儿园水平的基础之一就是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它就像孩子们的保姆,对孩子们的成长进行呵护与照顾。而后勤管理工作往往就是通过提升后勤工作人员的素养,提高各项管理水平从而为孩子们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
期刊
【摘要】中高职衔接工作是现代职教体系构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从湖北省实施“3+2”中高职衔接工作现状中问题入手,提出了从政策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交流合作平台、招生入学、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五个方面加强“3+2”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管理。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教育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教研项目“3+2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研究”(2017JZ02),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