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指路经》的崇生意识——兼论彝汉“终极关怀”的共融性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彝文《指路经》作为彝族同胞的“圣经”,其崇生意识最终指向生命永生。这种永生的生命美学观,突出表征为“生”本身就是美。《指路经》之于生命永生的安顿形式原仅指对三魂,尤其是归往祖界之魂的妥善安置,以实现生死两安,后因生产力逐步发展,思维意识不断提高的同时,又展开了文化的交往共融,继而拓展出死亡理性化、自然合一、投胎转世等观念。这些观念中,汉化倾向已然呈现,其最为鲜明的表现是去往祖界生活的亡者开始拥有“转生”观念,并出现汉化佛教同中国传统汉文化审判等文化因子交合一体的文化现象。文化的交往与融合促成了彝族文化与儒
其他文献
喜马拉雅山区的气候干旱是学术界讨论气候变化的热点,该区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适应气候干旱时采取了不同的适应方式。地处东喜马拉雅山区的云南梅里藏区经历了持续多年的干
淮河入海水道乃洪水走廊,海口湿地更是鸟类天堂。水道还没有行洪前,白鹳立于水牛之背,喜鹊自由飞翔,色彩斑澜的鸟儿,闲庭信步,只可惜见其色彩,不识其名。好一个水和鸟共存、共生、共
大型泵站的技术供水担负着主机泵组运行时的润滑、冷却和密封等任务,是大型泵组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河道水质的变化和对技术供水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技术供水模式设
从八关斋相关佛典记载与发展来看,其追求高尚境界的道德功能与超度亡灵的宗教功能尤为突出。相关文学创作对两大功能吸收融合。在道德功能方面,以八关斋为主题,吟咏性情,表达
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2×300MW机组取排水工程取排水循环方式为近取远排式,近岸边采用沉井结构修建水泵房,排水结构为大直径钢管。在进行施工招标时,设计单位对排水管道的
如何诠释边疆融入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学界关注已久的问题。文章在对匈奴和西汉于西域分别设置管理机构僮仆都尉、西域都护的时间、职责等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认为诠释西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卫生工作,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不仅有效解决了当时民族地区的公共卫生危机,还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国家治
西南少数民族歌场,是西南各族人民自古创造和传承的以固定时空展演歌舞与社会互动的综合性文化-社会景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是源自人类学的一个专业性概念,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