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将适应自然环境差的杨树低质林尽快恢复生机,早日纳入正常生长轨道,笔者依据所见到的几个类型,制定相应的低质林改造措施。
【关键词】杨树;低质林;低质林改造
隆化县现有杨树11333公顷,分布在川防、四旁、溝谷等地段,或集中连片或分散栽培。由于历史的原因,栽植时受各种因素制约,完全落实杨树标准化栽培的不足四分之一,而大部分栽植的杨树因没有进行植前科学整地、规范化栽植,形成了长势一般或“小老树”、遇到一些特殊年景就出现枯枝、死株现象的杨树低质林。为了将这些适应自然环境差的杨树低质林尽快恢复生机,早日纳入正常生长轨道,笔者依据所见到的几个类型,制定相应的低质林改造措施。
1 杨树低质林的含义
杨树“低质林”特指叶片色泽不正、树相差、感染“烂皮病”较多的杨树幼林或近成熟林。常见类如下:
1.1 叶片色泽不正
一片正常管理的杨树林它的叶片色泽是浓绿色(即深绿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白色光芒。如果一片杨树林的色泽是浓绿色就表明这片树林长势很好。而如果一片杨树林叶色是“黄绿”或是“淡绿”这就标志着树势很弱,树势很弱的杨树林不仅它的年生长量低,更主要的是感染“烂皮病”的株体必然出现,一旦染上“烂皮病”树体就会出现干枯死亡,单位面积保存的株数就会越来越少。那么这片林子就该列入低质林的范围。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只能是采取恢复树势的措施,通过加强管理,达到增强树势的目的。
1.2 树相差
所谓树相就是树的长相,具体表现为当年中心主枝生长量、叶量多少、冠幅大小等等。以“少先队”杨树为例:定植的第一年,中心主枝应有15厘米~30厘米的高生长量;第二年中心主枝应有100厘米的高生长量;定植的第三年应有170厘米的高生长量,向后推迟14年,每年都应有170厘米的高生长量。如果你栽植的“少先队”杨树达不到上述指标,说明树相差。只能从管理上认真查找原因。山地杨树可能达不到上述指标,但至少能达到上述生长总量的70%。
1.3 掉队现象
掉队现象是指初始栽植的杨树,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死株现象,不断出现自然减员,在不采取补植的条件下,单位面积树体越来越少,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掉队现象。从本县实际情况看,出现杨树掉队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品种选择不对路、经营管理不到位以及基础不牢固等。既有单一的因素也有复合的因素,但无论什么因素引起的掉队现象,最终导致的结果则是“林相”混乱、高矮不一、粗细不均,若任其发展下去只能是一片“低产林”、“低效林”。现就这几个因素做以分析:
1.3.1品种不对路
正确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杨树品种是造林成林的基础。看一个树种或品种能否适宜一个地区、有无发展前景。一看生长期,二看适应能力。因此,只有适地适树地选择最适宜本县气候条件,能够生长发育良好的品种才能长成一片优质林。目前较适宜本县的杨树品种首推近几年林业局中试验成功的“少先队”杨树品种。
1.3.2管理粗放
许多人总以为,杨树一经栽植就无须再管,这种凭天收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俗话说“三分造林,七分管理”,实际上杨树从始至终都需要人为管护的,尤其是栽植的前四年至关重要。首先需要肥水管理;其次要及时的病虫害防治;再次需要适时的修剪。
1.3.3基础不牢
所谓的基础特指栽植时坑挖的不标准和穴内没有改良土壤。杨树是深根性和直根性树种,都说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因此深挖穴是杨树栽植的关键。杨树标准化栽培的精髓就体现在一个“深”字上。
2 低质林改造技术
2.1 遵循原则
因地制宜、一园一策。无论这片林子栽植多少年了,只要每667平方米还有40株以上的林地,最好不要选择重栽,而要从改造低质林入手,促使杨树尽快恢复生机。低质林形成的原因,从表象上看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而实际上是地下部分老化不前。所以一切恢复树体生机的技术措施只能在地下部分实施,走以地下促地上的科学之路。
2.2 改造技术
低质林改造的核心技术就是“培土”。通过培土加厚土层,解决先期发展不挖坑或挖坑太浅的“先天不足”。此外还有加强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及合理修剪等项内容。
2.2.1 培土
对所有低质林改造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只有培土。培土的厚度必须大于60厘米。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引洪灌淤的办法进行土壤培肥任务。也可以先将土置于地势较高的位置,通过水管冲力完成加厚土层的任务。培土面积不能仅限于树根周围,要力争全园覆盖。选择的土壤以黏土为宜,不宜选用沙土。
2.2.2 培肥
对于叶色不正的杨树低质林可通过追肥、松土、除草浇水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促使叶片浓绿、光合效率高、养分积累充分,从而达到增强树势的目的。
2.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是做好叶部害虫的防治。叶片的多少和质量与树体的生长量是成正相关的,即叶量越大,树体的生长量越大,反之则相反。所以说保叶就等于保长势,就等于保产材。同样,树势强壮树体抗逆性就强,各种寄生病菌无法侵入,各类病害也就不易发生。
参考文献:
[1]彭兴利.隆化县杨树“低质林”改造核心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2(07)
[2]方升佐,黄宝龙,徐锡增.高效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5(04)
[3]马玉山.改造杨树低质林成果初报[J].吉林林业科技,1990(03)
【关键词】杨树;低质林;低质林改造
隆化县现有杨树11333公顷,分布在川防、四旁、溝谷等地段,或集中连片或分散栽培。由于历史的原因,栽植时受各种因素制约,完全落实杨树标准化栽培的不足四分之一,而大部分栽植的杨树因没有进行植前科学整地、规范化栽植,形成了长势一般或“小老树”、遇到一些特殊年景就出现枯枝、死株现象的杨树低质林。为了将这些适应自然环境差的杨树低质林尽快恢复生机,早日纳入正常生长轨道,笔者依据所见到的几个类型,制定相应的低质林改造措施。
1 杨树低质林的含义
杨树“低质林”特指叶片色泽不正、树相差、感染“烂皮病”较多的杨树幼林或近成熟林。常见类如下:
1.1 叶片色泽不正
一片正常管理的杨树林它的叶片色泽是浓绿色(即深绿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白色光芒。如果一片杨树林的色泽是浓绿色就表明这片树林长势很好。而如果一片杨树林叶色是“黄绿”或是“淡绿”这就标志着树势很弱,树势很弱的杨树林不仅它的年生长量低,更主要的是感染“烂皮病”的株体必然出现,一旦染上“烂皮病”树体就会出现干枯死亡,单位面积保存的株数就会越来越少。那么这片林子就该列入低质林的范围。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只能是采取恢复树势的措施,通过加强管理,达到增强树势的目的。
1.2 树相差
所谓树相就是树的长相,具体表现为当年中心主枝生长量、叶量多少、冠幅大小等等。以“少先队”杨树为例:定植的第一年,中心主枝应有15厘米~30厘米的高生长量;第二年中心主枝应有100厘米的高生长量;定植的第三年应有170厘米的高生长量,向后推迟14年,每年都应有170厘米的高生长量。如果你栽植的“少先队”杨树达不到上述指标,说明树相差。只能从管理上认真查找原因。山地杨树可能达不到上述指标,但至少能达到上述生长总量的70%。
1.3 掉队现象
掉队现象是指初始栽植的杨树,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死株现象,不断出现自然减员,在不采取补植的条件下,单位面积树体越来越少,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掉队现象。从本县实际情况看,出现杨树掉队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品种选择不对路、经营管理不到位以及基础不牢固等。既有单一的因素也有复合的因素,但无论什么因素引起的掉队现象,最终导致的结果则是“林相”混乱、高矮不一、粗细不均,若任其发展下去只能是一片“低产林”、“低效林”。现就这几个因素做以分析:
1.3.1品种不对路
正确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杨树品种是造林成林的基础。看一个树种或品种能否适宜一个地区、有无发展前景。一看生长期,二看适应能力。因此,只有适地适树地选择最适宜本县气候条件,能够生长发育良好的品种才能长成一片优质林。目前较适宜本县的杨树品种首推近几年林业局中试验成功的“少先队”杨树品种。
1.3.2管理粗放
许多人总以为,杨树一经栽植就无须再管,这种凭天收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俗话说“三分造林,七分管理”,实际上杨树从始至终都需要人为管护的,尤其是栽植的前四年至关重要。首先需要肥水管理;其次要及时的病虫害防治;再次需要适时的修剪。
1.3.3基础不牢
所谓的基础特指栽植时坑挖的不标准和穴内没有改良土壤。杨树是深根性和直根性树种,都说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因此深挖穴是杨树栽植的关键。杨树标准化栽培的精髓就体现在一个“深”字上。
2 低质林改造技术
2.1 遵循原则
因地制宜、一园一策。无论这片林子栽植多少年了,只要每667平方米还有40株以上的林地,最好不要选择重栽,而要从改造低质林入手,促使杨树尽快恢复生机。低质林形成的原因,从表象上看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而实际上是地下部分老化不前。所以一切恢复树体生机的技术措施只能在地下部分实施,走以地下促地上的科学之路。
2.2 改造技术
低质林改造的核心技术就是“培土”。通过培土加厚土层,解决先期发展不挖坑或挖坑太浅的“先天不足”。此外还有加强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及合理修剪等项内容。
2.2.1 培土
对所有低质林改造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只有培土。培土的厚度必须大于60厘米。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引洪灌淤的办法进行土壤培肥任务。也可以先将土置于地势较高的位置,通过水管冲力完成加厚土层的任务。培土面积不能仅限于树根周围,要力争全园覆盖。选择的土壤以黏土为宜,不宜选用沙土。
2.2.2 培肥
对于叶色不正的杨树低质林可通过追肥、松土、除草浇水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促使叶片浓绿、光合效率高、养分积累充分,从而达到增强树势的目的。
2.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是做好叶部害虫的防治。叶片的多少和质量与树体的生长量是成正相关的,即叶量越大,树体的生长量越大,反之则相反。所以说保叶就等于保长势,就等于保产材。同样,树势强壮树体抗逆性就强,各种寄生病菌无法侵入,各类病害也就不易发生。
参考文献:
[1]彭兴利.隆化县杨树“低质林”改造核心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2(07)
[2]方升佐,黄宝龙,徐锡增.高效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5(04)
[3]马玉山.改造杨树低质林成果初报[J].吉林林业科技,19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