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方言中表示蹲坐这一动作的有“孤堆”“孤几”等词,且在不同的方言片有不同的说法,如跍蹲(济南、青州),跍几(菏泽),跍低(滨州),跍得(桓台、寿光),跍堆(济宁、曲阜等),跍死、蹲乎(牟平)[1]。其中“跍”音“孤”,皆为不送气音。
表示蹲坐意义的“孤堆”在蒲松龄《聊斋俚曲集》[2]中出现过几例,例如:
(1)相公没奈何,常在旁估堆着,夜儿也在旁里卧。(《寒森曲》第八回)
(2)墩下又泻,石庵又跑着说不好,不好!跑了去相对孤堆着啀哼,子雅说我也还不调贴。也去孤堆着一处,少时子雅起来,回来说哎哟!亏了我还轻些。(《禳妒咒》第十九回)
(3)江城说我可也不依你出去这院落,也不依你进这屋门,你就在这门外孤堆着,好思想你那美人。(同上第二十回)
(4)走了一回,两脚少热,只是身上冰冷,不得已出门边孤堆下略略的避风,蹲下说又打四更了!(同上第二十回)
“孤堆”与“蹲”意义相同,即曲腿如坐,臀部可以着地,如上例(1),也可以不着地,如例(2)。现在的山东方言中也指这两种情况。
类似的说法在其他方言区也有,河北方言说成“股堆”“股对”“股蹲”[3],洛阳方言称为“骨椿”“骨蹲”“骨囷”“圪蹴”或“跍堆”[4]。湖南长沙、湖北黄冈方言说作“跍〔k‘u21〕”[5],成都话说成“跍〔k‘u21〕”“跍倒〔k‘u21t53〕”或“骨倒〔ku45t53〕”[6],甚至马来西亚的华裔也说蹲下为“跍”,只是南方方言中的“跍”多表示一种虚坐,即臀部不着地。《广韵·模韵》:“跍,蹲貌。”黄侃《蕲春语》:“今吾乡谓蹲曰跍,亦曰蹲。”[7]在目前使用该词的方言中,“跍”在发音上可以分为送气和不送气两种情况:武汉、南昌、福州、厦门等地发成送气的〔k‘u〕,长沙、贵阳、雷州等地为不送气的〔ku〕,上海、宁波则为浊声母音〔gu〕。
细考“孤堆”等词的来源,其本字当为“踞蹲”。首先,“踞”、“孤”上古声韵相同,都是见母鱼部字;中古时期“踞”属见母御韵,“孤”属见母模韵,声纽相同,韵也相近。“跍”则是中古溪母模韵字,与“踞”同为牙音,韵亦相近,“跍”当是中古时期随着“踞”的音变而出现的新词。“骨”上古中古都是见母字,虽是入声,但后来到北方话中演变为非入声字,在鲁西南、洛阳一带的方言中“骨”与“孤”的声调相同,读音完全一致。其次,“堆”“低”“得”“对”“倒”“椿”等则是“蹲”在不同方言中的音变。“蹲乎”本字就是“蹲踞”,只是改变了一下构词顺序。丁惟汾《俚语证古》卷三《形貌》:“叠股而坐谓之敦孤。敦孤字当作蹲踞。”[8]丁氏认为“敦孤”即“蹲踞”是很有道理的。
“踞蹲”在文献中一般作“蹲踞”,是同义连文。《说文·足部》云:“蹲,踞也。”《广韵·御韵》:“踞,蹲,又踑踞大坐也。”《慧琳音义》卷二十四“蹲踞”注引《考声》云:“竖膝坐曰蹲,申足坐曰踞。”“蹲踞”即踞坐,也即箕坐,双腿弯曲而坐,展开如箕形,这种坐法在古时被视为一种不合礼的甚至是野蛮的举动。“蹲踞”一词在古书中很常见,例如:
(5)以非义为义,以非礼为礼,譬犹倮走而追狂人,盗财而予乞者,窃简而写法律,蹲踞而诵诗书。(《淮南子·说山训》[9])
(6)王长文,字德郁,广汉人。少以才学知名,放荡不羁。州郡辟为别驾,乃微服窃出,举州莫知所之。后于成都市中蹲踞而坐,啮胡饼食之。(《太平御览》卷之五百三《逸民三》[10])
此外,在山东方言中作土堆、坟墓讲的“孤堆”,其本字当为“堌堆”,“堌”即土堡、土堆,与这里的讨论无关。
“孤几”一词则不见诸近世文献,其使用范围也小,限于山东的菏泽一带,且仅表示虚坐(蹲下臀部不着地)。从语音上看,“孤几”本字当为“踞箕”,文献中一般作“箕踞”,用例较多。例如(以下各注均引自《故训汇纂》[11]):
(7)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至乐》)
成玄英疏曰:“箕踞者,垂两脚如簸箕形也。”
(8)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战国策·秦策》)
鲍彪注:“踞坐,展两足如箕。”
(9)高祖箕踞詈。(《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司马贞《索隐》引崔浩云:“箕踞,屈膝坐,其形如箕。”
可见,“箕踞”的姿势与上文谈到的“蹲踞”是一样的,指坐或虚蹲时双腿展开。“箕踞”也作“箕倨”,二字前后对换作“倨箕”,意思不变。如宋代王令《古庙》诗:“古庙隆隆敞庭扉,风雨剥壁黦柱榱。我来安知神所依,穹堂窸窣风旛旗。神君庞躯突须眉,视我睨睚坐倨箕。”只是演变到现在,菏泽方言中的“踞箕”(孤几)只指虚坐一种情形了。
参考文献:
[1]董绍克.张家芝.山东方言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2]蒲松龄.蒲松龄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李行健..河北方言词汇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5][6]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黄侃.黄侃论学杂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丁惟汾.俚语证古[M].济南:齐鲁书社,1983.
[9]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0]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
[11]宗福邦 陈世铙 萧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邢永革,南京大学中文系)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表示蹲坐意义的“孤堆”在蒲松龄《聊斋俚曲集》[2]中出现过几例,例如:
(1)相公没奈何,常在旁估堆着,夜儿也在旁里卧。(《寒森曲》第八回)
(2)墩下又泻,石庵又跑着说不好,不好!跑了去相对孤堆着啀哼,子雅说我也还不调贴。也去孤堆着一处,少时子雅起来,回来说哎哟!亏了我还轻些。(《禳妒咒》第十九回)
(3)江城说我可也不依你出去这院落,也不依你进这屋门,你就在这门外孤堆着,好思想你那美人。(同上第二十回)
(4)走了一回,两脚少热,只是身上冰冷,不得已出门边孤堆下略略的避风,蹲下说又打四更了!(同上第二十回)
“孤堆”与“蹲”意义相同,即曲腿如坐,臀部可以着地,如上例(1),也可以不着地,如例(2)。现在的山东方言中也指这两种情况。
类似的说法在其他方言区也有,河北方言说成“股堆”“股对”“股蹲”[3],洛阳方言称为“骨椿”“骨蹲”“骨囷”“圪蹴”或“跍堆”[4]。湖南长沙、湖北黄冈方言说作“跍〔k‘u21〕”[5],成都话说成“跍〔k‘u21〕”“跍倒〔k‘u21t53〕”或“骨倒〔ku45t53〕”[6],甚至马来西亚的华裔也说蹲下为“跍”,只是南方方言中的“跍”多表示一种虚坐,即臀部不着地。《广韵·模韵》:“跍,蹲貌。”黄侃《蕲春语》:“今吾乡谓蹲曰跍,亦曰蹲。”[7]在目前使用该词的方言中,“跍”在发音上可以分为送气和不送气两种情况:武汉、南昌、福州、厦门等地发成送气的〔k‘u〕,长沙、贵阳、雷州等地为不送气的〔ku〕,上海、宁波则为浊声母音〔gu〕。
细考“孤堆”等词的来源,其本字当为“踞蹲”。首先,“踞”、“孤”上古声韵相同,都是见母鱼部字;中古时期“踞”属见母御韵,“孤”属见母模韵,声纽相同,韵也相近。“跍”则是中古溪母模韵字,与“踞”同为牙音,韵亦相近,“跍”当是中古时期随着“踞”的音变而出现的新词。“骨”上古中古都是见母字,虽是入声,但后来到北方话中演变为非入声字,在鲁西南、洛阳一带的方言中“骨”与“孤”的声调相同,读音完全一致。其次,“堆”“低”“得”“对”“倒”“椿”等则是“蹲”在不同方言中的音变。“蹲乎”本字就是“蹲踞”,只是改变了一下构词顺序。丁惟汾《俚语证古》卷三《形貌》:“叠股而坐谓之敦孤。敦孤字当作蹲踞。”[8]丁氏认为“敦孤”即“蹲踞”是很有道理的。
“踞蹲”在文献中一般作“蹲踞”,是同义连文。《说文·足部》云:“蹲,踞也。”《广韵·御韵》:“踞,蹲,又踑踞大坐也。”《慧琳音义》卷二十四“蹲踞”注引《考声》云:“竖膝坐曰蹲,申足坐曰踞。”“蹲踞”即踞坐,也即箕坐,双腿弯曲而坐,展开如箕形,这种坐法在古时被视为一种不合礼的甚至是野蛮的举动。“蹲踞”一词在古书中很常见,例如:
(5)以非义为义,以非礼为礼,譬犹倮走而追狂人,盗财而予乞者,窃简而写法律,蹲踞而诵诗书。(《淮南子·说山训》[9])
(6)王长文,字德郁,广汉人。少以才学知名,放荡不羁。州郡辟为别驾,乃微服窃出,举州莫知所之。后于成都市中蹲踞而坐,啮胡饼食之。(《太平御览》卷之五百三《逸民三》[10])
此外,在山东方言中作土堆、坟墓讲的“孤堆”,其本字当为“堌堆”,“堌”即土堡、土堆,与这里的讨论无关。
“孤几”一词则不见诸近世文献,其使用范围也小,限于山东的菏泽一带,且仅表示虚坐(蹲下臀部不着地)。从语音上看,“孤几”本字当为“踞箕”,文献中一般作“箕踞”,用例较多。例如(以下各注均引自《故训汇纂》[11]):
(7)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至乐》)
成玄英疏曰:“箕踞者,垂两脚如簸箕形也。”
(8)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战国策·秦策》)
鲍彪注:“踞坐,展两足如箕。”
(9)高祖箕踞詈。(《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司马贞《索隐》引崔浩云:“箕踞,屈膝坐,其形如箕。”
可见,“箕踞”的姿势与上文谈到的“蹲踞”是一样的,指坐或虚蹲时双腿展开。“箕踞”也作“箕倨”,二字前后对换作“倨箕”,意思不变。如宋代王令《古庙》诗:“古庙隆隆敞庭扉,风雨剥壁黦柱榱。我来安知神所依,穹堂窸窣风旛旗。神君庞躯突须眉,视我睨睚坐倨箕。”只是演变到现在,菏泽方言中的“踞箕”(孤几)只指虚坐一种情形了。
参考文献:
[1]董绍克.张家芝.山东方言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2]蒲松龄.蒲松龄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李行健..河北方言词汇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5][6]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黄侃.黄侃论学杂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丁惟汾.俚语证古[M].济南:齐鲁书社,1983.
[9]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0]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
[11]宗福邦 陈世铙 萧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邢永革,南京大学中文系)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