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初中学生由于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对老师所讲的抽象性事物往往不易理解,更不感兴趣。加之传统的“粉笔 黑板”的教学模式单调而又枯燥,所以很多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是望而生畏。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显然已成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而事实证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对此有如下的深刻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長智慧的一种动力。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时,首先就用多媒体播放了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
由于形、声、色的完美搭配,悦耳的歌声和赏心悦目的画面都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都不由自主地跟着唱了起来,我再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进行了接力比赛,并在学生的激情高涨时提出了“n只青蛙多少张嘴,多少只眼睛,多少条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彻底地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再现知识形成过程,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因如此,新课程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基于此,我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以课前谈话的形式向学生提问: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你到电影院看电影时,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座位的呢?然后我通过电脑分步出示三张电影票,再引导学生以教室的座位为例,讨论:为什么凭前两张票找不到准确位置,而以第三张票就行呢?
这样,在学生的意识中也就已经不自觉地形成了要在一个平面内确定某个点的位置,要有两个数才行的印象,从而对点的坐标这一原本较为抽象的教学难点很自然地突破了。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解决实验模拟
长期以来,数学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计算、抽象和逻辑,没有实验的观念。然而,这却并不是数学真实、完整的面目。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实验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确定与不确定》这一课时,安排了让学生动手做抛硬币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一般都能切实感受到哪一面朝上是不确定的。但即使把全班学生的实验结果累加起来,常常也难以反映正反面出现概率的规律性。怎么办呢?通常教师只能通过陈述,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而学生也只有将信将疑地被动承认。而如果通过自制课件的演示,让计算机模拟几千次,甚至几万次的抛硬币实验,则不仅节省了时间,更能让学生信服抛硬币事件正反面出现的可能性的确各占1/2,而且学生的印象还会更深刻。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扩充教学内容
一节课只有45分钟。如何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呢?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很好改变传统教学中因课时限制、教材限制、教师知识广度限制等问题,扩充相关的内容,把学生带入浩瀚的知识海洋。我在教学《七巧板》一课时,就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把七巧板的历史,我国古代对七巧板的利用都穿插在课堂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更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开展互动学习
互动学习,及时评价,这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我在带领学生探究“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能够围成什么样的四边形?”时,用《几何画板》展示了一个动态的四边形,使四边形的形状可由学生拖动鼠标任意改变,让学生实际观察,选择猜想结果。若学生答错了,计算机马上给以提示,答对了,则计算机马上给予表扬和鼓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适当地应用好多媒体对数学教学是大有裨益的,但我们也要注意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最终目标,切不可喧宾夺主、泛滥使用。
(作者电话:13776468827)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長智慧的一种动力。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时,首先就用多媒体播放了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
由于形、声、色的完美搭配,悦耳的歌声和赏心悦目的画面都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都不由自主地跟着唱了起来,我再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进行了接力比赛,并在学生的激情高涨时提出了“n只青蛙多少张嘴,多少只眼睛,多少条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彻底地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再现知识形成过程,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因如此,新课程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基于此,我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以课前谈话的形式向学生提问: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你到电影院看电影时,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座位的呢?然后我通过电脑分步出示三张电影票,再引导学生以教室的座位为例,讨论:为什么凭前两张票找不到准确位置,而以第三张票就行呢?
这样,在学生的意识中也就已经不自觉地形成了要在一个平面内确定某个点的位置,要有两个数才行的印象,从而对点的坐标这一原本较为抽象的教学难点很自然地突破了。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解决实验模拟
长期以来,数学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计算、抽象和逻辑,没有实验的观念。然而,这却并不是数学真实、完整的面目。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实验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确定与不确定》这一课时,安排了让学生动手做抛硬币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一般都能切实感受到哪一面朝上是不确定的。但即使把全班学生的实验结果累加起来,常常也难以反映正反面出现概率的规律性。怎么办呢?通常教师只能通过陈述,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而学生也只有将信将疑地被动承认。而如果通过自制课件的演示,让计算机模拟几千次,甚至几万次的抛硬币实验,则不仅节省了时间,更能让学生信服抛硬币事件正反面出现的可能性的确各占1/2,而且学生的印象还会更深刻。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扩充教学内容
一节课只有45分钟。如何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呢?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很好改变传统教学中因课时限制、教材限制、教师知识广度限制等问题,扩充相关的内容,把学生带入浩瀚的知识海洋。我在教学《七巧板》一课时,就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把七巧板的历史,我国古代对七巧板的利用都穿插在课堂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更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开展互动学习
互动学习,及时评价,这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我在带领学生探究“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能够围成什么样的四边形?”时,用《几何画板》展示了一个动态的四边形,使四边形的形状可由学生拖动鼠标任意改变,让学生实际观察,选择猜想结果。若学生答错了,计算机马上给以提示,答对了,则计算机马上给予表扬和鼓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适当地应用好多媒体对数学教学是大有裨益的,但我们也要注意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最终目标,切不可喧宾夺主、泛滥使用。
(作者电话:13776468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