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卖花女》中鲜明各异的人物角色切入,结合二十世纪初伦敦的社会背景,力图解读英国不同阶级的精神面貌,剖析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关键词:上流社会;底层民众;中产阶级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1
《賣花女》是萧伯纳1912年的一部作品,讲述了一个贫寒的卖花女由于偶然机会得以向语言学家希金斯学习从而进入上流社会参加宴会,被认为成公主的故事。《卖花女》的创作来源于塞浦路斯国王与他雕刻的象牙女像加拉蒂厄的一则希腊神话。虽与神话同名,但《卖花女》的结局却远不如神话般圆满,舞会结束当晚,女主人公伊莉莎愤然离开了希金斯的实验室。萧伯纳用讽刺的手法为读者呈现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阶级面貌。
首先,《卖花女》展现的上流社会是虚伪、势利和自私的名利场。
故事以一个雨夜开场,众多上流社会的人们从剧院出来,此时弗莱迪母亲与女儿希尔小姐处于大雨之中,于是弗莱迪按照母亲的要求冒雨前去寻找马车。当儿子二十分钟未回,弗莱迪母亲怨声载道,只道责怪儿子的无能,却全然不顾其是否在风雨中受了寒,当弗莱迪终得以叫来马车时,母女俩却径直坐着公交车回了家,反倒让此时的弗莱迪不知如何是好。平日里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达官贵人们对待自己的家人却是如此刻薄、不懂关爱,这一细节虽只有寥寥数语,却无不折射出上流社会家庭关爱的缺失。此外,弗莱迪家族在当时贵族中是没落的一支,但在走出剧院见到卖花姑娘时,希尔小姐本性地充满歧视,连正眼也不愿瞧出身下层的伊莉莎,这体现了根植于他们骨子里的势利冷眼。
其次,文中呈现的下层社会人员是无知、自私、爱财,但又独立自强的双重形象。
伊莉莎的父亲杜利特尔将底层民众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倒垃圾的工人,他好吃懒做、酗酒无度、得过且过。当伊莉莎还不过十几岁时,就将其赶出家门让其自谋生路。对于伊莉莎,作为父亲的他却只知道要钱,要了钱却又全都用来买酒喝,就连女儿去了希金斯家这一消息,也是别人告知后他才知晓。知道之久便以5英镑的价格卖给了希金斯,当希金斯付给他更多钱财时,杜利特尔表示拒绝,因为那意味着要费神去想该如何花掉这笔钱。作为男人懒惰至此,足见其有多么的不负责任。他习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却又在成为“上层社会人士”后跑到汉诺威广场的教堂堂而皇之地举行婚礼,装成一副绅士的作派。杜利特尔这一人物是窥视下层人员的独特视角,折射了下层阶级的自私与无知。伊莉莎深得乃父遗风,在被改造之前与杜利特言语行为方面表现得如出一辙。她在只身前往希金斯家后,由于误会又哭又闹,咋呼不止;希金斯递给她一块手帕,她不知道如何使用,别斯太太上前打算帮助她,伊莉莎立马反应地粗俗而无礼,她以为别斯太太要枪她的手帕,言行中无不透露着小市民的无知与斤斤计较。
不过,从整体上讲,作为下层社会代表的伊莉莎父女焕发着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尽管他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伊莉莎吃得苦,努力适应不同环境,善于抓住机遇改变命运,并且在成功参加晚宴之后能够迅速找回迷失的自我,而非面对生活的困境自怨自艾,破罐子破摔。她能主宰自己生活并相信自己有本事安身立命、幸福的生活。以伊莉莎为代表的奋发的精神,为处于底层社会的人们树立了奋进的榜样。
最后,以希金斯为代表的中产阶级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以物为中心,对人缺乏关爱。
希金斯是位年届四十却依然选择独处的单身汉,对女性充满着莫名的仇视。在对待伊莉莎地整个过程中盛气凌人、傲慢自大。他对伊莉莎地初次印象用了如下词汇:“一个说话口音这么难听的女人,在哪都不能待,根本就不该活着。”当伊莉莎地新衣尚未到来可又必须扔掉旧衣物时,他命仆人用牛皮将她包起来,并用去污粉给她洗澡;当伊莉莎表述对他的爱慕之情时,希金斯断然拒绝,并把伊莉莎纯洁的感情嗤之为“小狗的把戏”;伊莉莎退而求其次,只希望希金斯能对他有好些,与其建立友谊时,希金斯却以冷冰冰的“我不需要任何人”;最后,当伊莉莎彻底醒悟,重新定位了的伊利莎声称要以语言学谋生时,他怒火攻心,甚至要拧断伊莉莎地脖子,狰狞的面目原形毕露。
希金斯的母亲和皮克林上校同属于中产阶级,他们和希金斯有着共同的特质。希金斯的母亲始终是站在儿子这边,对于希金斯对伊莉莎地刁难也无非只是嘴上说说而无实际上的指正。皮克林上校貌似温和,但实际上相似的生活背景及经历,使其价值观与希金斯存在这根本一致性。当悲愤不已的伊莉莎问他:“辟克林上校,现在试验既然做完了, 你打算完全不理我了吗?” 辟克林说:“不要那么说。你千万不要认为这只是一次试验。这样说法我听了很不舒服……你要知道,你就是那个样子……可是你还要回到温波街的, 不是吗? ”可以说,正是这些人的假仁假义才导致了伊莉莎成为牺牲品,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对伊莉莎形式上进行改造,却拒绝为其未来考虑,中产阶级不过是不敢直面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和逃避者,阶级的固有特性表现出来的就是利己主义。
《卖花女》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弊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示了不同阶级不同的精神面貌,为读者展现了一幅鲜活的画卷,表现了萧伯纳对社会问题的担忧及深刻关怀。
參考文献:
[1]刘海平,朱雪峰.英美戏剧:作品与评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秦文.理智与情感的失衡——萧伯纳女性形象创作得失谈[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04(3).
关键词:上流社会;底层民众;中产阶级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1
《賣花女》是萧伯纳1912年的一部作品,讲述了一个贫寒的卖花女由于偶然机会得以向语言学家希金斯学习从而进入上流社会参加宴会,被认为成公主的故事。《卖花女》的创作来源于塞浦路斯国王与他雕刻的象牙女像加拉蒂厄的一则希腊神话。虽与神话同名,但《卖花女》的结局却远不如神话般圆满,舞会结束当晚,女主人公伊莉莎愤然离开了希金斯的实验室。萧伯纳用讽刺的手法为读者呈现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阶级面貌。
首先,《卖花女》展现的上流社会是虚伪、势利和自私的名利场。
故事以一个雨夜开场,众多上流社会的人们从剧院出来,此时弗莱迪母亲与女儿希尔小姐处于大雨之中,于是弗莱迪按照母亲的要求冒雨前去寻找马车。当儿子二十分钟未回,弗莱迪母亲怨声载道,只道责怪儿子的无能,却全然不顾其是否在风雨中受了寒,当弗莱迪终得以叫来马车时,母女俩却径直坐着公交车回了家,反倒让此时的弗莱迪不知如何是好。平日里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达官贵人们对待自己的家人却是如此刻薄、不懂关爱,这一细节虽只有寥寥数语,却无不折射出上流社会家庭关爱的缺失。此外,弗莱迪家族在当时贵族中是没落的一支,但在走出剧院见到卖花姑娘时,希尔小姐本性地充满歧视,连正眼也不愿瞧出身下层的伊莉莎,这体现了根植于他们骨子里的势利冷眼。
其次,文中呈现的下层社会人员是无知、自私、爱财,但又独立自强的双重形象。
伊莉莎的父亲杜利特尔将底层民众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倒垃圾的工人,他好吃懒做、酗酒无度、得过且过。当伊莉莎还不过十几岁时,就将其赶出家门让其自谋生路。对于伊莉莎,作为父亲的他却只知道要钱,要了钱却又全都用来买酒喝,就连女儿去了希金斯家这一消息,也是别人告知后他才知晓。知道之久便以5英镑的价格卖给了希金斯,当希金斯付给他更多钱财时,杜利特尔表示拒绝,因为那意味着要费神去想该如何花掉这笔钱。作为男人懒惰至此,足见其有多么的不负责任。他习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却又在成为“上层社会人士”后跑到汉诺威广场的教堂堂而皇之地举行婚礼,装成一副绅士的作派。杜利特尔这一人物是窥视下层人员的独特视角,折射了下层阶级的自私与无知。伊莉莎深得乃父遗风,在被改造之前与杜利特言语行为方面表现得如出一辙。她在只身前往希金斯家后,由于误会又哭又闹,咋呼不止;希金斯递给她一块手帕,她不知道如何使用,别斯太太上前打算帮助她,伊莉莎立马反应地粗俗而无礼,她以为别斯太太要枪她的手帕,言行中无不透露着小市民的无知与斤斤计较。
不过,从整体上讲,作为下层社会代表的伊莉莎父女焕发着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尽管他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伊莉莎吃得苦,努力适应不同环境,善于抓住机遇改变命运,并且在成功参加晚宴之后能够迅速找回迷失的自我,而非面对生活的困境自怨自艾,破罐子破摔。她能主宰自己生活并相信自己有本事安身立命、幸福的生活。以伊莉莎为代表的奋发的精神,为处于底层社会的人们树立了奋进的榜样。
最后,以希金斯为代表的中产阶级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以物为中心,对人缺乏关爱。
希金斯是位年届四十却依然选择独处的单身汉,对女性充满着莫名的仇视。在对待伊莉莎地整个过程中盛气凌人、傲慢自大。他对伊莉莎地初次印象用了如下词汇:“一个说话口音这么难听的女人,在哪都不能待,根本就不该活着。”当伊莉莎地新衣尚未到来可又必须扔掉旧衣物时,他命仆人用牛皮将她包起来,并用去污粉给她洗澡;当伊莉莎表述对他的爱慕之情时,希金斯断然拒绝,并把伊莉莎纯洁的感情嗤之为“小狗的把戏”;伊莉莎退而求其次,只希望希金斯能对他有好些,与其建立友谊时,希金斯却以冷冰冰的“我不需要任何人”;最后,当伊莉莎彻底醒悟,重新定位了的伊利莎声称要以语言学谋生时,他怒火攻心,甚至要拧断伊莉莎地脖子,狰狞的面目原形毕露。
希金斯的母亲和皮克林上校同属于中产阶级,他们和希金斯有着共同的特质。希金斯的母亲始终是站在儿子这边,对于希金斯对伊莉莎地刁难也无非只是嘴上说说而无实际上的指正。皮克林上校貌似温和,但实际上相似的生活背景及经历,使其价值观与希金斯存在这根本一致性。当悲愤不已的伊莉莎问他:“辟克林上校,现在试验既然做完了, 你打算完全不理我了吗?” 辟克林说:“不要那么说。你千万不要认为这只是一次试验。这样说法我听了很不舒服……你要知道,你就是那个样子……可是你还要回到温波街的, 不是吗? ”可以说,正是这些人的假仁假义才导致了伊莉莎成为牺牲品,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对伊莉莎形式上进行改造,却拒绝为其未来考虑,中产阶级不过是不敢直面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和逃避者,阶级的固有特性表现出来的就是利己主义。
《卖花女》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弊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示了不同阶级不同的精神面貌,为读者展现了一幅鲜活的画卷,表现了萧伯纳对社会问题的担忧及深刻关怀。
參考文献:
[1]刘海平,朱雪峰.英美戏剧:作品与评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秦文.理智与情感的失衡——萧伯纳女性形象创作得失谈[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