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随手拈来一篇文章就可以看通它的重难点,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但有时却因太熟悉而缺少对课文的细细研读。“熟悉”反而会妨碍你发现和感知课文内容;面对新教材,必定竭尽所能搜集优秀教案,寻找一个设计上的亮点,增加眼球,有时,就因这份急躁而缺少对课文的细致品读。文本,对于老师而言,是最原始,但又最宝贵的教学资料。因此,不可忘“本”。
关键词:文本;背景;作者;重点
教学的过程绝对不能忽视文本的地位与作用。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文本,研读课文。
一、走进背景,偷“情”
学生的领悟往往需要借助相应的课堂氛围与背景的了解,那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情感基调,就成了对文章感悟的基础。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和了解,更快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如:《穷人》一文,老师在教学时,没有交代清楚教学背景。一学生提出抚养孩子完全可以交给社会机构(孤儿院)。老师也许觉得这学生的发言天马行空,不切合文本,当时的社会根本缺乏这种机构。但因为老师没有正确地引导学生走进这篇文章,了解时代背景,这个学生才会用现在的环境背景带入课文,才会出现这种不切合文本的回答。如果学生了解了“穷”的原因和背景,就很容易理解到一个这样的穷人家庭里多收养两个孩子意味着什么,才能体会到桑娜不假思索抱回小孩却又害怕丈夫责骂的那种“矛盾”心理。
二、钻进文本,偷“灵感”
单单的字与字的对话似乎显得有点冰冷。美句好段的文本,让老师犯了难,教学的内容难以割舍,该如何抓紧文本而又不缺失文本的精华呢?这就需要教师钻进文本,寻求与文章共情的灵感。
1.寻线索。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主旨是寻找线索的关键。而要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主旨,需要我们认真阅读,借助课外教参的同时,调动相关知识积累,使作者的情感及文章的思路仿佛一部电影播放在眼前。就像葡萄,抓住它的蒂,便能抓住整串葡萄。
例如:《学会看病》一文中,课文的思路是通过母亲的心理变化“做决定——犹豫——后悔——谴责——安心”那么教师抓住文章的脉络,抓住这心情变化的重点句子引导,让学生依据线索,产生自己的见解,了解课文的内容。
2.抓重点。梳理出文章的脉络线索,用什么把这条葡萄梗抓起来呢?那就需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这个重点便是全文的主旨。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中,老师提出问题: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为什么?显然,同学们都能答出第二次是重点。但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整篇文章的理解就水到渠成。突显壮士的“壮举”。
抓重点还体现在抓住文章的重点句,重点词进行品读,体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文章的基调。同样,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子,老师抓住重点句“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等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师:马宝玉是班长,他是一个怎样的班长?
生:沉着的班长。指挥战斗非常冷静。
(教师抓住“沉着”指导朗读,体会班长沉着冷静地指挥战斗。)
师:他还是一个怎样的班长?
生:机智的,善于指挥的班长。
师:从哪里看出?
生:等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打!
(指导朗读时,发现学生把“狠狠地打”读得咬牙切齿,老师趁机抓住这个重点词进行解读指导。)
师:狠狠地,你读出了什么?
生:对敌人的恨,对敌人的愤怒。
正因为这种恨与怒,才有后面的壮举。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有助学生对文章的梳理,有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能力。
3.显亮点。一篇课文,特别是一些经典的课文,很多老师都觉得很难突破。为了让一节课有亮点,老师们有着各种尝试,尝试在教学环节中脱颖而出,尝试在教学顺序上做一个调整,尝试教学设计上与众不同。但我认为,多读文,深入文本,发现新的问题,也是一个亮点!如: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一位学生发现了这位母亲的口罩是褐色的。老师追问,褐色的口罩有什么特别呢?学生表示,这是因为母亲工作的地方环境非常恶劣,缝制衣服的工厂灰尘很大,所以口罩都变成了褐色的了。母亲工作辛苦万分却还给钱“我”买闲书,多伟大的母爱啊!大家忽视的一个地方却深藏着母爱。难道这个发现不算是一个“亮点”吗?
四、尊重学生的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留给学生足够独立思考的时间,还要留给学生与文本足够多的时间“相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如:《一个这样的老师》,重点体会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但是,每个学生的体验和阅历并不一样。自然,通过学习后,学生心目中老师的形象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认为,那是特别的老师;有的则认为是聪慧的老师。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文本的阅读价值,增强背景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舍,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文本的真实体现,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
参考文献:
[1]深化文本解读,重视基础教育[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7)
[2]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N].中国教师报,2008,9.17
[3]胡勇.深入文本的閱读[J].人教网,2008
[4]韦黎莉.亲近文本,深入文本[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
[5]张必春,徐传华.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策略[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9(11)
[6]郭惠敏.探索文本解读提高课堂实效[J].黑河教育,2010
关键词:文本;背景;作者;重点
教学的过程绝对不能忽视文本的地位与作用。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文本,研读课文。
一、走进背景,偷“情”
学生的领悟往往需要借助相应的课堂氛围与背景的了解,那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情感基调,就成了对文章感悟的基础。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和了解,更快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如:《穷人》一文,老师在教学时,没有交代清楚教学背景。一学生提出抚养孩子完全可以交给社会机构(孤儿院)。老师也许觉得这学生的发言天马行空,不切合文本,当时的社会根本缺乏这种机构。但因为老师没有正确地引导学生走进这篇文章,了解时代背景,这个学生才会用现在的环境背景带入课文,才会出现这种不切合文本的回答。如果学生了解了“穷”的原因和背景,就很容易理解到一个这样的穷人家庭里多收养两个孩子意味着什么,才能体会到桑娜不假思索抱回小孩却又害怕丈夫责骂的那种“矛盾”心理。
二、钻进文本,偷“灵感”
单单的字与字的对话似乎显得有点冰冷。美句好段的文本,让老师犯了难,教学的内容难以割舍,该如何抓紧文本而又不缺失文本的精华呢?这就需要教师钻进文本,寻求与文章共情的灵感。
1.寻线索。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主旨是寻找线索的关键。而要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主旨,需要我们认真阅读,借助课外教参的同时,调动相关知识积累,使作者的情感及文章的思路仿佛一部电影播放在眼前。就像葡萄,抓住它的蒂,便能抓住整串葡萄。
例如:《学会看病》一文中,课文的思路是通过母亲的心理变化“做决定——犹豫——后悔——谴责——安心”那么教师抓住文章的脉络,抓住这心情变化的重点句子引导,让学生依据线索,产生自己的见解,了解课文的内容。
2.抓重点。梳理出文章的脉络线索,用什么把这条葡萄梗抓起来呢?那就需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这个重点便是全文的主旨。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中,老师提出问题: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为什么?显然,同学们都能答出第二次是重点。但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整篇文章的理解就水到渠成。突显壮士的“壮举”。
抓重点还体现在抓住文章的重点句,重点词进行品读,体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文章的基调。同样,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子,老师抓住重点句“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等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师:马宝玉是班长,他是一个怎样的班长?
生:沉着的班长。指挥战斗非常冷静。
(教师抓住“沉着”指导朗读,体会班长沉着冷静地指挥战斗。)
师:他还是一个怎样的班长?
生:机智的,善于指挥的班长。
师:从哪里看出?
生:等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打!
(指导朗读时,发现学生把“狠狠地打”读得咬牙切齿,老师趁机抓住这个重点词进行解读指导。)
师:狠狠地,你读出了什么?
生:对敌人的恨,对敌人的愤怒。
正因为这种恨与怒,才有后面的壮举。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有助学生对文章的梳理,有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能力。
3.显亮点。一篇课文,特别是一些经典的课文,很多老师都觉得很难突破。为了让一节课有亮点,老师们有着各种尝试,尝试在教学环节中脱颖而出,尝试在教学顺序上做一个调整,尝试教学设计上与众不同。但我认为,多读文,深入文本,发现新的问题,也是一个亮点!如: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一位学生发现了这位母亲的口罩是褐色的。老师追问,褐色的口罩有什么特别呢?学生表示,这是因为母亲工作的地方环境非常恶劣,缝制衣服的工厂灰尘很大,所以口罩都变成了褐色的了。母亲工作辛苦万分却还给钱“我”买闲书,多伟大的母爱啊!大家忽视的一个地方却深藏着母爱。难道这个发现不算是一个“亮点”吗?
四、尊重学生的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留给学生足够独立思考的时间,还要留给学生与文本足够多的时间“相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如:《一个这样的老师》,重点体会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但是,每个学生的体验和阅历并不一样。自然,通过学习后,学生心目中老师的形象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认为,那是特别的老师;有的则认为是聪慧的老师。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文本的阅读价值,增强背景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舍,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文本的真实体现,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
参考文献:
[1]深化文本解读,重视基础教育[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7)
[2]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N].中国教师报,2008,9.17
[3]胡勇.深入文本的閱读[J].人教网,2008
[4]韦黎莉.亲近文本,深入文本[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
[5]张必春,徐传华.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策略[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9(11)
[6]郭惠敏.探索文本解读提高课堂实效[J].黑河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