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的开展目前面临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高度西化等问题。而间性理论倡导的各主体和文化之间地位平等,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等,这些思想能为解决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参考。因此,本文拟在间性理论视域下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进行探究,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间性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大学英语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必修课,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而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高度西化等问题对教学成果的实现和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而间性理论提出了相互交流与融合的思想,这为当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路径提供了思路。
一、间性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间性理论是“主体间性”、“文化间性”等哲学思想和观点的合集,并以主体间性为理论根基。 主体间性最初由现象学代表人物胡塞尔提出,它强调多个主体间的交互性、共生性,提倡对话中的若干个主体彼此之间地位平等,并相互交流,相互作用与融合。而文化间性则是主体间性在文化层面的反映,可为当前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怎样处理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间性理论视域下,参与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既包括教师、学生,也包括教学文本及其英语背后的西方文化和高校学生背后的中国文化,只有当各个主体间达成彼此尊重、彼此交流,并相互作用的间性关系,教学活动才具有意义。大学英语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其教学对象覆盖面最广、跨度最大,大学英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而教师作为教育主体,也是多个主体间的中心主体,在大学英语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协调各方主体的作用。
二、间性理论视阈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困境
(一)教学模式上缺乏主体间的沟通
我国大多高校在大学英语上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且大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究其原因可归纳为:在传统观念中教育主体与受教者的身份角色不同,教育主体因其丰富的知识储备量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然而课堂上时长有限,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人数众多,难以达到全面有效的沟通。毛燕慧指出:教育者为增强自身的权威性, 常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受教育者的压力,进而导致双方沟通无效[1]。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基本上向学生进行单向输出,将知识强制性灌输给学生。这种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两个主体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互动,让教师难以有效评估学生是否正确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此外,这种教学模式易使得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二)教學内容上缺少文化间的对话
在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多来自于西方,反映在大学英语教学时西方文化的讲解占据着主要地位,忽略了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介绍。在此氛围下,受教育者容易受西方文化和思潮的影响,从而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缺乏文化自信。此外,一些教师认为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在于学生是否顺利通过各项英语考试,因而过多地注重学生题海训练,缺乏对学生在价值方向上的正确引导。
三、间性理论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面对主体间和文化间对话的缺失,新媒体的广泛利用和中国优秀文化的合理引入成为实现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新媒体的加持,延展主体间的对话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上,因教育主体与受教育这的身份地位不同,受教育者难免会在沟通中产生束缚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寻求课堂之外的有效沟通,如利用微信、QQ、腾讯会议等媒介平台,拓宽教学系统的沟通渠道,完善师生沟通机制。课堂之外的沟通,能有效打破传统课堂上的束缚感,拉进教育主体与受教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师生两个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此外,教育主体可利用新媒体交流平台的特点,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师在课前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作业,并设置答案选项,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后,教师对其进行批改和打分,及时掌握学生知识习得情况,便于下一步教学计划的科学制定和实施。
(二)中华民族文化的引入,增进文化间的对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无比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深刻浸润着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当前,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高度西化,学生可能易遭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而适时地引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对比讲解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有利于完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王世靓,纪晓岚指出“文化间性思想强调多元共存、平等对话”[2],这与我国提倡的“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的交往理念相契合。例如,积极引入以延安精神、万里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红色文化和以“举国同心、守望相助、舍生忘死、命运与共”等为精神内核的中国抗疫文化,并通过这些优秀的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对话,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受西方文化侵蚀,并最终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结束语:
面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在间性理论视域下,教育主体应在教学模式上合理利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媒介,延展教育主体与受教者间的沟通与互动,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通过东西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增进受教育者的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毛燕慧. 主体间性范式下高校思政课管理改革略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3): 202-204.
[2]王世靓,纪晓岚. 文化间性视阈下的民族互嵌及其政策意蕴[J]. 理论导刊. 2017,(06):23-25.
作者简介:罗晓含(1992-),女,汉,四川成都,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间性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大学英语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必修课,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而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高度西化等问题对教学成果的实现和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而间性理论提出了相互交流与融合的思想,这为当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路径提供了思路。
一、间性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间性理论是“主体间性”、“文化间性”等哲学思想和观点的合集,并以主体间性为理论根基。 主体间性最初由现象学代表人物胡塞尔提出,它强调多个主体间的交互性、共生性,提倡对话中的若干个主体彼此之间地位平等,并相互交流,相互作用与融合。而文化间性则是主体间性在文化层面的反映,可为当前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怎样处理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间性理论视域下,参与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既包括教师、学生,也包括教学文本及其英语背后的西方文化和高校学生背后的中国文化,只有当各个主体间达成彼此尊重、彼此交流,并相互作用的间性关系,教学活动才具有意义。大学英语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其教学对象覆盖面最广、跨度最大,大学英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而教师作为教育主体,也是多个主体间的中心主体,在大学英语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协调各方主体的作用。
二、间性理论视阈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困境
(一)教学模式上缺乏主体间的沟通
我国大多高校在大学英语上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且大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究其原因可归纳为:在传统观念中教育主体与受教者的身份角色不同,教育主体因其丰富的知识储备量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然而课堂上时长有限,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人数众多,难以达到全面有效的沟通。毛燕慧指出:教育者为增强自身的权威性, 常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受教育者的压力,进而导致双方沟通无效[1]。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基本上向学生进行单向输出,将知识强制性灌输给学生。这种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两个主体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互动,让教师难以有效评估学生是否正确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此外,这种教学模式易使得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二)教學内容上缺少文化间的对话
在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多来自于西方,反映在大学英语教学时西方文化的讲解占据着主要地位,忽略了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介绍。在此氛围下,受教育者容易受西方文化和思潮的影响,从而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缺乏文化自信。此外,一些教师认为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在于学生是否顺利通过各项英语考试,因而过多地注重学生题海训练,缺乏对学生在价值方向上的正确引导。
三、间性理论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面对主体间和文化间对话的缺失,新媒体的广泛利用和中国优秀文化的合理引入成为实现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新媒体的加持,延展主体间的对话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上,因教育主体与受教育这的身份地位不同,受教育者难免会在沟通中产生束缚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寻求课堂之外的有效沟通,如利用微信、QQ、腾讯会议等媒介平台,拓宽教学系统的沟通渠道,完善师生沟通机制。课堂之外的沟通,能有效打破传统课堂上的束缚感,拉进教育主体与受教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师生两个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此外,教育主体可利用新媒体交流平台的特点,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师在课前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作业,并设置答案选项,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后,教师对其进行批改和打分,及时掌握学生知识习得情况,便于下一步教学计划的科学制定和实施。
(二)中华民族文化的引入,增进文化间的对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无比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深刻浸润着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当前,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高度西化,学生可能易遭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而适时地引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对比讲解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有利于完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王世靓,纪晓岚指出“文化间性思想强调多元共存、平等对话”[2],这与我国提倡的“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的交往理念相契合。例如,积极引入以延安精神、万里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红色文化和以“举国同心、守望相助、舍生忘死、命运与共”等为精神内核的中国抗疫文化,并通过这些优秀的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对话,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受西方文化侵蚀,并最终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结束语:
面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在间性理论视域下,教育主体应在教学模式上合理利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媒介,延展教育主体与受教者间的沟通与互动,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通过东西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增进受教育者的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毛燕慧. 主体间性范式下高校思政课管理改革略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3): 202-204.
[2]王世靓,纪晓岚. 文化间性视阈下的民族互嵌及其政策意蕴[J]. 理论导刊. 2017,(06):23-25.
作者简介:罗晓含(1992-),女,汉,四川成都,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