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如葱”的时代为什么还没来?

来源 :数字商业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_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当年的牛任之争开始,关于房子的妙论层出不穷,樊纲的六个钱包,马光远的三个逻辑,白岩松的“不会吧”,站在各自立场都能自圆其说,公众却是一头雾水。
  每次“房住不炒”的表述一出现,就会引来一波高潮,全不管后面还有一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与“降”,一字之差,妙到毫巅。
  房子是中国人一生最大的怨念,但很多人未必想明白一件事:
  我们愿意为“房价如葱”付出多大代价?
  没必要幻想“玉石俱焚”的极端情况,当年美国“两房事件”虽然让房价6年中猛跌了40%,但大量房屋止赎,拖累金融系统,所有人都付出代价,没人独善其身。
  美国的股票,中国的房子,捆绑了大量社会财富,2019年央行做过统计,城镇居民户均资产317.9万元,房产占比近7成,一旦负资产化,“天下寒士”是否“俱欢颜”不知道,很多人几十年的积蓄化为乌有,倒是大概率事件了。
  所以我们期待的“房价如葱”其实是有前提的。
  即在总体经济稳定,个人收入向好,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可控的情况下,只有房子作为一种资产出现了相对贬值,也就是所谓的阴跌。
  显然,这个判断的定语有点多。
  任泽平认为房地产“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最近几年,这三个因素确实有一些变化。
  首先,加杠杆炒房基本锁死。
  中国房价1999年起飞,中间一度回调,又受到4万亿计划的支撑,迅速成为造富神器,所以后来每次调控多半都是从金融入手。
  2010年限购令,2011年二套首付60%,2012年严打小产权房,2013年房贷新政等等,房价一直在多空搏奕中缓慢走高。
  厉以宁此前判断,只要守住多套房贷,中国房价就在可控范围之内,所以严管资金链永远是房住不炒的精髓。
  年初央行召集24家主要银行座谈信贷结构优化,5家触及房贷红线的银行被责令整改,下半年,各地陆续出现二手房停贷、缓贷现象,虽然新房暂时未受影响。
  对投机者来说,加杠杆炒房,以小搏大的机会正在消失。
  其次,开发商头上的紧箍咒越来越严。
  三条红线早已落地:不计预收款,开发商的负债率达到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过去长袖善舞的开发商,在资本市场逐渐玩不转了。
  潘石屹当年说过,“三分之一的开发商只倒地不开发”,所以地王多,房价降不下来,现在的土拍规则比双11优惠还复杂,以北京为例,大部分地块有配建,有限价,销售还下了新规,严禁“货不对板”,新房交付后,样板间保留3个月,开发商很可能赔本赚吆喝。
  最近多地土拍推迟,深圳重启时限制了溢价率,下调了最高销售限价,杭州推出“竞品质”,北京是“竞高标准”,本意都是抑制开发商围猎优质地块,人为推高房价。
  开发商在土拍中拿地越发审慎,产品力不够或成本控制力稍差,回本就有一定风险,特别是同地块多个项目竞争的情况下。
  去年深圳甚至出现了万科上午拿地,下午开工的情况,北京融创的某项目,创下了从拿地到开盘不足百天的记录,以往的“捂盘惜售”一变而为“抢跑入市”。
  强如恒大当年可以为海花岛豪掷1600亿,如今也在收缩战线,一边各地抛出大额折扣,加快回笼资金,一边放弃造车等烧钱新业务。
  最大变数还是人口红利的消失,接盘侠少了。
  大城市离婚率增加,生育率下降,很多家庭放弃提前为子女买房,在二胎、三胎能提供人口增量之前,楼市缺乏需求支撑。
  此外,住宅库存高位运行,似乎也说明中国不缺房子。
  按易居研究院的数据,全国百城新建商品房库存连涨3年,二手房去化周期增加,一线城市普遍在1.5年以上,更别说沈阳、南京、天津那种挂牌量踩踏的城市了。
  政策工具的精准打击不断强化,先被按住的就是學区房,一度逼得深圳中介拿水果暗语报价,很多城市出台交易指导价,不管投资、改善还是刚需都受到抑制。
  公众关心的是调控会不会乘胜追击?
  很多人对“房价如葱”的理解很朴素,就是没房的可以买房了,刚需的可以改善了,改善的可以豪宅了,豪宅的歇菜了。
  但这不是调控的逻辑。
  政策的本质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最忌讳的就是过犹不及,所以不会用干掉一些人的方式成全另一些人。
  房地产这盘大棋上,除了望“房”兴叹的普罗大众,还有开发商、相关的产业链,以及整个金融系统,就算是人人喊打的中介,按照中国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杜鹃的估计,从业人数也有120多万,背后牵连着多少家庭?
  去年全国卖地收入8.41万亿,占全国全年财政收入18万亿的44%,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4%,摆脱土地财政仍然需要时间。
  房地产在价值回归的过程中仍然有强大的社会惯性支撑。
  华为搬到松山湖的时候,东莞房主欢欣鼓舞;快手上市,小米股权解禁,北京西二旗、后厂村的房主比码农还兴奋,更别说蚂蚁金服IPO了。
  去年6月杭州二手房挂牌量已有12万套,新房供应是14万套,蚂蚁金服的员工就算再多两倍,人人都买房,每人买两套,也消化不完,但房价仍然闻风先动。
  各种市井传说里,也充满了心理暗示,比如我们没少听说某位街头卖麻辣烫的小贩回乡买房的故事,房子是衣锦还乡的重要意象。
  所以有钱就买房是一种跨阶层、跨性别、跨年龄、跨知识水平的集体认知,上至科技互联网新贵,下至贩夫走卒,大家都本能追求资金的资产化。
  房地产成了各领域创富奇迹的最终受益者和沉淀资金的终端漏斗。
  屁股决定脑袋的心智影响也不可忽视。
  最近蔚来自动驾驶出了事故,500位车主发布的联合声明,让人见识了品牌粉丝化的威力,但比起房地产,这真是小巫见大巫。   我见过不少一本正经控诉高房价的人,转身掏空6个钱包买房之后,立刻变成房地产支柱论的拥趸,分析区位价值也是头头是道了。
  房子是需要花光一生积蓄购买的商品,如果你是刚需,最近买了房,你愿意房子降价吗?你愿意自己赔钱成全那些比你还困难的没房者吗?
  那些在售楼处反对降价的消费者经常被嘲笑,其实短时间损失几十万上百万,换成谁也不可能泰然处之,这事还是要有同理心,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炒房客。
  经常被提及的房价收入比也不是绝对的,当年谢国忠说北京房价5000元是泡沫,就是看到这一点,但后来也表示还有流动性和土地供应规模等因素,而且大城市是经济引擎,很难把库存与过剩简单挂钩。
  郎咸平说房地产泡沫不可怕,泡沫破灭才可怕,当房产固化为个人财富的标志性符号后,经济价值就注入了社会属性。
  此外,中国人安土重迁,房子已经外化出部分家庭和情感价值,所带来的归属感无可替代,不像美国人盖个房子就像搭积木,动不动换个房车周游四海。
  所以调控本质是在平衡木上跳舞,既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又不误伤真实需求,这就需要政策工具老练纯熟,思路清晰。
  我们只要明白三点就够了。
  第一,“房住不炒”的另一层意思,其实是没必要人人买房。
  人人买房与人人买车一样,不是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居者有其屋”的核心是释放“居住权”,具体来说就是公租房、廉租房。
  所以“租购同权”,“租售并举”是重点,买房不破租赁,同时防止长租公寓等跨界资本扰乱市场,然后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管控。
  《北京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出台,已经提到了必要时可能推出租金和佣金的指导价,租客权益有保障,甚至连民宿的管理也加强了监管。
  但调控不会收紧到伤害实体经济的程度,所以开发商和相关产业链不会倒掉,房子也不可能变成人人能买的大白菜,因为公租房足以解决最基本的居住需求。
  第二,住房和住房保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需求。
  换句话说,产权可以也应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收入低又想买房的那部分人,对应的是限竞房、共产房,这两种房子过去因为质量瑕疵造成一些纠纷,但也说明矮化供给是消化需求的有效方式。
  未来限竞房退场,改由限价房和新型共产房接盘,前者设定了最高指导价,后者放松了购买资格,加大了个人产权比例,房子质量却比原来更有保证。
  这个模式经常被拿来与新加坡模式对比,其实不太一样。
  弹丸之地的新加坡,由建屋发展局牵头,大力建设名为“组屋”的保障住宅,占比超过80%,私人住宅仅为20%,组屋品质比李嘉诚发明的“劏房”好得多,相当于国内的普通小区,但面积一般只有70多平米,还有特定的收回条款。
  组屋解决的是“居者有其屋”,但不改善居住体验,我们的限价房和新型共有产权房从定位上看,肯定会超过组屋,有些已经有改善型商品房的特征了,比如今年5月北京集中土拍的地塊中,朝阳区的金盏和崔各庄都有此类项目。
  第三,改善请选不限价商品房,没有“房价如葱”了。
  当年龙永图说,“把交通方便的地段留下来给老百姓盖房子,富人有钱,可以把房子建到郊区,让他们开奔驰宝马去自己的房子”。
  不限价商品房比这招更高明。
  拿地就有公租房、幼儿园、医疗、养老、商业等配建,每个项目都打破了不同收入群体的物理界限,无围墙、无隔断小区已经出现。
  去年北京石景山区的某些新建纯商品房小区就采用了开放式布局,仅以绿植进行象征性隔离,商品房与公租房“互通有无”。
  不限价商品房仍然有更好的户型,更高的精装,更贴心的物业服务,但外部观感上已经做不出什么豪宅基因了。
  如此一来,以后的置业思路就清晰了。
  囊中羞涩的,公租房是最好选择;低价买房的,有限价房和共产房;升级改善的,有不限价商品房;钱包充裕的土豪,深圳湾一号、汤臣一品、霄云路8号一直都在,从未离开。
  需求分层,各归其位。
  最后的大招是房地产税。
  各种调控措施引导行业回归理性之后,房地产税取代土地财政就水到渠成了,房屋作为一项资产不再依赖规模管制,完全市场化时代来临。
  这对大家都是好事。
  房价腰斩,股票暴涨,她还爱我,这三件大事里,至少房子是唯一只靠个人奋斗就能迈过的门槛,知足吧。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师专业发展与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广泛开展,教师的学习行为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学习过程中,恰当的学习求助被认为是一项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文章针对自主学习性较强的高校教师进行在线学习求助的实证研究与分析,以期为促进教师发展及继续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研究发现:被试的求助态度整体较为积极,性别是影响求助代价感知的主要因素;在求助方式的选择上,院校及学科类别是主要影响因
期刊
摘 要:研究和实践表明,在MOOC学习中,影响学生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因素除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动机之外,还有MOOC教学视频的吸引力。该文以一级维度文理科和二级维度课程主题作为分层抽样依据,从Coursera、Udacity、edX、爱课程、学堂在线、UOOC联盟等平台中选取了508门课程作为MOOC视频分类研究的样本,依据MOOC视频中的媒介表现差异,将目前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视频呈现形式概括为八
期刊
近日,知名机构赛诺和Counterpoint的报告均显示,荣耀手机份额大幅回升。同时,第一财经日报撰文称,荣耀50系列供不应求,已经新增50%产线,并大举增加芯片、镜头模组、屏幕等核心零部件订单。  目前,各大品牌都在冲击高端,但至今市场接受度不高,反而是“华为跌倒,苹果吃饱”。分析认为,从华为走出来的荣耀,将借助荣耀Magic3系列的发布,成功占领高端市场,这也将加速荣耀回归市场C位的速度。  
期刊
前几天,小米开了一场十周年发布会。发布会上,小米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宣布小米手机经过十年的努力,从一家创业公司奋斗成为了一家智能手机出货量高居全球第二的大厂,并且雷军还给小米定了一个小目标:三年拿下手机市场全球第一。小米手机拿下全球第二,运气?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小米有这样的成绩,固然离不开自身的艰苦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如果没有华为遭遇美国政府制裁,芯片断供,然后被迫分拆荣耀,那么小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以河南某大学参加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课程的4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BlackBoard平台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数据挖掘和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对学习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学生在线时间跨度、登录次数、平时作业的质量、学习日志的质量、讨论交流帖子的数量及质量均与学习结果显著正相关,学习结果与在线学习总时长、平均每次在线学习时长、学习日志数量、平时作业提交时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
期刊
2021年8月5日,罗德与施瓦茨(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德与施瓦茨”)发布新型4D汽车雷达目标模拟器。同时,凭借全新的R&S RTS 4D汽车雷达测试系统,罗德与施瓦茨还推出了4D MIMO汽车雷达测试解决方案,方案覆盖汽车雷达研发,硬件在环和整车在环(携手AVL推出)。  近年来,自动驾驶 (AD) 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的发展已跃升至先进性和复杂性的新水平。为了确保乘客和其
期刊
互联网平台由于具备信息高度开放性、广泛用户的参与性因拥有一定普惠能力,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社会价值”相当突出,比如过去我们从信息流平台公益寻人、政务抖音帐号以及一些山区、农村人员使用抖音短视频推广旅游景点和直播带货就可以看出。  就阿星的个人使用抖音体验而言,“实用”价值不可忽视,比如我以前方向感极差,自从密集看了驾校抖音短视频之后逐渐开窍;现在阿星也经常用抖音了解一些装修风格弥补家居美学的不足。
期刊
人在干,天在看,云在算。  云计算越发展,云安全越重要。  故事得从小小的芯片讲起。  一家以色列的芯片公司,名叫Annapurna Labs,以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十峰之一——安娜普尔纳峰命名。  两位创始人Billy和Nafea曾想在创业之前攀登此峰,挑战人生极限。结果,造化弄人,没登上此峰,却登上了芯片界的险峰,换了个角度实现人生理想。  日后,这家智能网卡起家的公司,被亚马逊云科技公司(AW
期刊
前几日,软银董事长孙正义在8月10日举办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中国监管法规的影响变得更加清晰之前,软银集团将开始谨慎对待在华投资,削减对中国初创企业的投资。而次日晚,软银的中国子公司软银中国资本却发布声明,对于日本软银集团在中国的投资策略不予置评,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在中国投资优秀的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  两份截然不同的声明之下,暗流涌动,业界为之侧目。但很快,软银中国悄悄删除了这则声明。  不过
期刊
一千个人会有两种回答:一边是在欧洲,ID.能担起全村的希望。上半年欧洲市场,ID.3累销超3.1万辆,ID.4累销近2.5万辆,新能源车欧皇销量榜排名第二、第五。  得此驱动,上半年全球电动车销量榜,全球销售的ID.4排名第五,仅在欧洲销售的ID.3排名第九,令大众品牌跻身全球电动车舞台前三角,戏份吃重,仅次于特斯拉和五菱,还小胜我们电动之光比亚迪。  大众给自己设定过小目标,到2025年成为电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