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论述了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开展医疗科室审计的必要性及科室内部审计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医院 科室内部审计 审计必要性 评价指标
科室是组成医院的基本单位,是发挥医院整体功能的执行者。科室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主体,对科室管理的好与坏,科室发挥作用的强与弱,直接影响和体现了医院的实力和整体水平。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制不断完善,人民享受较高医疗水平的需要,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院科室设置越来越细,越来越多。为了改善医疗管理,医院高层管理者必然将一部分经营管理权赋予科主任和护士长。除了依靠医院管理层利用行政手段对科室进行管理外,还需要医院内部审计对科室管理进行监督,以监督其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经营方针、政策以及各种内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并检查、评价每个科室医疗经营成果。
加强科室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内审机构和人员的自身独立性和对本单位情况的了解,以及在长期审计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在实施内部审计过程中,可以敏锐地发现某些具有倾向性、苗头性、普遍性,需要院领导从本单位的高度加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医疗科室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据此提出建设性意见,辅助医院高层管理者完善医院管理,保持医院良性、可持续发展。
对科室进行审计主要审查科室收入的完整性及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合法性;科室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科室奖金核算的合理性;科室经济和社会效益性;科室固定资产采购、入账、盘点、报废及使用效益和科室内控制度情况等几方面。对科室审计内容不同,评价科室先进性的指标也不同,主要有以下评价指标:
一、科室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月业务收入—上月业务收入)/上月业务收入*100%。
该指标是反映科室运营状况、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大越好,若指标小于0,说明科室本月业务收入出现负增长,业务经营、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及管理能力等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业务收入也跟着下降了;指标大于0,说明科室本月业务收入有所增长,指标越大,表明增长速度越快,发展能力越强。考察该指标,要结合科室历年业务收入水平和其它科室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二、科室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员经费支出/业务支出*100%。
本指标反映了科室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人员经费是否过高。通过与以前年度对比,分析此科室支出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是否合理;与其他科室相比,可以找出本科室与其他科室的差距。应根据本科室的规模,业务状况进行分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以免人员经费过高,增加不必要的开支。该指标越低越好,一般不应超过32%。
三、科室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业务支出*100%。
该指标反映了科室总支出中管理费用所占的比例。通过与以前年度进行比较或与其他科室比较,找出本科室的差距,控制管理费用开支,提高科室经济效益。该指标越低越好,一般不应超过25%。
四、百元收入支出比重:业务支出/业务收入*100。
本指标反映了科室创造一百元业务收入所产生的支出,说明科室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引导科室加强成本管理,节约成本。该指标越小越好,一般不应超过96%。
五、科室人均业务收入:科室业务总收入/科室总人数。
本指标是一个反映科室职工产出及科室整体效益的综合指标,它显示了科室服务水准、管理水平和创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越高越好。
六、科室收支结余率:科室收支结余/科室总收入。
该指标衡量每一元收入赚取净收益的多少,反映了科室收入规模、成本费用节约程度及科室技术状况、管理水平和获利能力。本指标越高越好。
七、科室总资产结余率:科室业务收支结余/总资产平均数。
本指标反映了科室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科室经营效率的综合反应,与科室资产结构、管理水平和资产利用率有关,比率越高,则获利能力越强。提高该指标一方面加强资产管理,改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利用率,另一方面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业务收入,减少成本支出。
八、经济贡献率:科室收支结余/全院收支结余*100%。
它反映了在全院业务收支结余中科室所贡献的份额,总括揭示了科室收支状况和管理水平,是评价一个科室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医疗科室以上指标的对比,可以反映科室业务收支状况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从而揭示科室设置、人员配置、技术水准、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问题,找出差距,加以改进。
九、药品收入比重:科室药品收入/科室医疗业务总收入*100%。
该比重越小越好,一般不应超过45%。根据该指标的大小,可以反映出科室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要加强该指标的管理,严禁医生开大处方,拿药品回扣,损害患者利益的情况发生。
十、每门诊人次费用:(门诊药品收入+门诊医疗收入)/门诊人次。
该指标反映了每门诊患者每次就诊的平均花费,体现了科室完成社会效益和承担社会责任情况。该指标越小越好,越小患者的负担越轻,该指标大加重了患者负担。
十一、每位患者住院费用:(住院药品收入+住院医疗收入)/出院人次,住院药品收入和医疗收入中不包括在院患者的费用。
该指标反映了为住院患者节省费用情况。该指标越小越好,越小患者的负担越轻, 越大,预示着科室有过度收费的情况。
十二、科室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
该指标反映了科室床位使用效率和资产利用效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室工作强度和完成的业务量。该指标越大越好,100%达到了最完美的效果。
十三、科室床位周转率: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该指标反映了科室资产使用效率以及管理水平、技术状况和社会效率。该指标越高越好,一般不应低于26。
十四、患者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
该指标是反映科室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患者平均每次住院天数的多少,从而反映了患者每次住院费用的多少,该指标越小,患者住院天数越少,负担越轻,而科室工作效率越高,所以该指标越低越好。
评判科室社会效益的指标还有很多,象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治愈率、好转率和病死率,应根据审计的内容不同,适当选用。
分析科室以上指标,可以看出科室医疗活动合规性和完成社会效益情况,从而作为评优评先的标准,鼓励科室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自觉维护医院的良好形象。
十五、科室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科室在用固定资产总额/科室固定資产总额*100%。
该指标最大为1,值越大说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越好,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越高,不存在设备浪费、闲置等情况。
十六、科室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率:期末科室固定资产总额/期初科室固定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大于1,说明固定资产增值;小于1,说明固定资产在缩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等于1,说明固定资产处于保值状态。
十七、科室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往往通过百元固定资产创造医疗收入来表示:科室医疗收入/科室占用固定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越大越好,越大说明科室固定资产创造的效益越高;相反,说明科室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有问题,应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
十八、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科室占用固定资产总额/科室床位张数。
该指标小,说明该科室在完成相同医疗任务时,以较少资产完成了较好的效益,但也可能预示着该科室存在设备简陋,影响发展的情况;该指标大,说明该科室设备先进,有规模,创利能力强,但也可能预示着该科室存在设备浪费、闲置等情况。应根据指标大小,再结合科室业务情况具体分析。
通过以上指标的分析,可以反映出科室仪器设备管理状况和利用效率,鼓励科室注重仪器设备日常管理和维护,想法设法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减少闲置、浪费等问题,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内审人员要加强医疗科室审计,结合自己医院的具体情况,科学运用评价指标,出具高质量内审报告,对科室医疗活动作出客观公正评价,总结科室经营活动中经验和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指导医疗科室今后的工作,为医院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丹萍,《我国内部审计管理现状与对策》,审计研究。2007年第06期
[2]刘克榆,《抓好内部审计,促进财务规范》,卫生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3]陈建华,《现阶段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卫生经济。2008年01期
[关键词] 医院 科室内部审计 审计必要性 评价指标
科室是组成医院的基本单位,是发挥医院整体功能的执行者。科室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主体,对科室管理的好与坏,科室发挥作用的强与弱,直接影响和体现了医院的实力和整体水平。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制不断完善,人民享受较高医疗水平的需要,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院科室设置越来越细,越来越多。为了改善医疗管理,医院高层管理者必然将一部分经营管理权赋予科主任和护士长。除了依靠医院管理层利用行政手段对科室进行管理外,还需要医院内部审计对科室管理进行监督,以监督其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经营方针、政策以及各种内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并检查、评价每个科室医疗经营成果。
加强科室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内审机构和人员的自身独立性和对本单位情况的了解,以及在长期审计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在实施内部审计过程中,可以敏锐地发现某些具有倾向性、苗头性、普遍性,需要院领导从本单位的高度加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医疗科室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据此提出建设性意见,辅助医院高层管理者完善医院管理,保持医院良性、可持续发展。
对科室进行审计主要审查科室收入的完整性及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合法性;科室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科室奖金核算的合理性;科室经济和社会效益性;科室固定资产采购、入账、盘点、报废及使用效益和科室内控制度情况等几方面。对科室审计内容不同,评价科室先进性的指标也不同,主要有以下评价指标:
一、科室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月业务收入—上月业务收入)/上月业务收入*100%。
该指标是反映科室运营状况、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大越好,若指标小于0,说明科室本月业务收入出现负增长,业务经营、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及管理能力等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业务收入也跟着下降了;指标大于0,说明科室本月业务收入有所增长,指标越大,表明增长速度越快,发展能力越强。考察该指标,要结合科室历年业务收入水平和其它科室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二、科室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员经费支出/业务支出*100%。
本指标反映了科室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人员经费是否过高。通过与以前年度对比,分析此科室支出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是否合理;与其他科室相比,可以找出本科室与其他科室的差距。应根据本科室的规模,业务状况进行分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以免人员经费过高,增加不必要的开支。该指标越低越好,一般不应超过32%。
三、科室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业务支出*100%。
该指标反映了科室总支出中管理费用所占的比例。通过与以前年度进行比较或与其他科室比较,找出本科室的差距,控制管理费用开支,提高科室经济效益。该指标越低越好,一般不应超过25%。
四、百元收入支出比重:业务支出/业务收入*100。
本指标反映了科室创造一百元业务收入所产生的支出,说明科室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引导科室加强成本管理,节约成本。该指标越小越好,一般不应超过96%。
五、科室人均业务收入:科室业务总收入/科室总人数。
本指标是一个反映科室职工产出及科室整体效益的综合指标,它显示了科室服务水准、管理水平和创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越高越好。
六、科室收支结余率:科室收支结余/科室总收入。
该指标衡量每一元收入赚取净收益的多少,反映了科室收入规模、成本费用节约程度及科室技术状况、管理水平和获利能力。本指标越高越好。
七、科室总资产结余率:科室业务收支结余/总资产平均数。
本指标反映了科室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科室经营效率的综合反应,与科室资产结构、管理水平和资产利用率有关,比率越高,则获利能力越强。提高该指标一方面加强资产管理,改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利用率,另一方面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业务收入,减少成本支出。
八、经济贡献率:科室收支结余/全院收支结余*100%。
它反映了在全院业务收支结余中科室所贡献的份额,总括揭示了科室收支状况和管理水平,是评价一个科室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医疗科室以上指标的对比,可以反映科室业务收支状况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从而揭示科室设置、人员配置、技术水准、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问题,找出差距,加以改进。
九、药品收入比重:科室药品收入/科室医疗业务总收入*100%。
该比重越小越好,一般不应超过45%。根据该指标的大小,可以反映出科室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要加强该指标的管理,严禁医生开大处方,拿药品回扣,损害患者利益的情况发生。
十、每门诊人次费用:(门诊药品收入+门诊医疗收入)/门诊人次。
该指标反映了每门诊患者每次就诊的平均花费,体现了科室完成社会效益和承担社会责任情况。该指标越小越好,越小患者的负担越轻,该指标大加重了患者负担。
十一、每位患者住院费用:(住院药品收入+住院医疗收入)/出院人次,住院药品收入和医疗收入中不包括在院患者的费用。
该指标反映了为住院患者节省费用情况。该指标越小越好,越小患者的负担越轻, 越大,预示着科室有过度收费的情况。
十二、科室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
该指标反映了科室床位使用效率和资产利用效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室工作强度和完成的业务量。该指标越大越好,100%达到了最完美的效果。
十三、科室床位周转率: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该指标反映了科室资产使用效率以及管理水平、技术状况和社会效率。该指标越高越好,一般不应低于26。
十四、患者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
该指标是反映科室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患者平均每次住院天数的多少,从而反映了患者每次住院费用的多少,该指标越小,患者住院天数越少,负担越轻,而科室工作效率越高,所以该指标越低越好。
评判科室社会效益的指标还有很多,象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治愈率、好转率和病死率,应根据审计的内容不同,适当选用。
分析科室以上指标,可以看出科室医疗活动合规性和完成社会效益情况,从而作为评优评先的标准,鼓励科室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自觉维护医院的良好形象。
十五、科室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科室在用固定资产总额/科室固定資产总额*100%。
该指标最大为1,值越大说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越好,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越高,不存在设备浪费、闲置等情况。
十六、科室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率:期末科室固定资产总额/期初科室固定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大于1,说明固定资产增值;小于1,说明固定资产在缩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等于1,说明固定资产处于保值状态。
十七、科室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往往通过百元固定资产创造医疗收入来表示:科室医疗收入/科室占用固定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越大越好,越大说明科室固定资产创造的效益越高;相反,说明科室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有问题,应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
十八、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科室占用固定资产总额/科室床位张数。
该指标小,说明该科室在完成相同医疗任务时,以较少资产完成了较好的效益,但也可能预示着该科室存在设备简陋,影响发展的情况;该指标大,说明该科室设备先进,有规模,创利能力强,但也可能预示着该科室存在设备浪费、闲置等情况。应根据指标大小,再结合科室业务情况具体分析。
通过以上指标的分析,可以反映出科室仪器设备管理状况和利用效率,鼓励科室注重仪器设备日常管理和维护,想法设法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减少闲置、浪费等问题,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内审人员要加强医疗科室审计,结合自己医院的具体情况,科学运用评价指标,出具高质量内审报告,对科室医疗活动作出客观公正评价,总结科室经营活动中经验和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指导医疗科室今后的工作,为医院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丹萍,《我国内部审计管理现状与对策》,审计研究。2007年第06期
[2]刘克榆,《抓好内部审计,促进财务规范》,卫生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3]陈建华,《现阶段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卫生经济。200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