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英译中的文本阐释

来源 :外国语言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z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阐释是丰富文本信息、强化文化传递的译者行为,其目的 是激发目的 语读者对原作乃至源语文化的认同感,推动跨文化合作与交流.根据阐释的程度及其与文本关系的远近,文本阐释可以分为辅助型、加工型和挖掘型,起到营造文化语境、加工文化典故、挖掘文化内涵的作用.以此为标准来考察《文心雕龙》的英译,结果发现,文本阐释因译者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宇文所安以中国为视角,对中国文论进行双向阐释,实现中西文论的互动,强调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文论思想的理解深度和思想共鸣;杨国斌突出文学思想与人的内在属性的结合,文学观和史学观的融合,重视拓宽中国传统文论的广度.文本阐释应注意保持适宜的限度,过犹不及,会影响译本的真实性,降低读者对译本的认可度.
其他文献
短篇小说集《硬科幻小说的复兴》(2002)呈现出深沉的后人文主义思考.一方面,小说中塑造的赛博格形象展现了后人类社会可能出现的人类离身性问题、可能遭遇的人性和道德危机,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老年话题成为大众传播与社会认知中的热点.老年形象符号的构建与社会发展、媒体舆论、自我认知、文化传统等均密切相关.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
通过对《现汉》自5版以来词类标注问题有关研究文献和第7版中部分具有语义对称关系的词条词类标注情况的考察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兼类词数量和比例偏低;2)具有语义对称
随着翻译学中“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的兴起,译者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同时社会学中的惯习概念被用来解释译者的翻译行为.在中国当代小说外译过程中,金庸武侠小说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