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国办发〔2016〕28號)《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编制《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并将于《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发布后实施。
背景:五大短板制约成果转化
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家推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方要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职能,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推进路线图和时间表,逐级细化分解任务,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力度”。
自2015年底以来,市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果转化的机制障碍、解决路径;市科委根据市领导精神,开展高校院所、服务机构专题调研;市科委连续两年试点开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市科委在实践中梳理出科技成果转化“短板”,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创新企业还存在差距,并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二是高校院所科技评价体系还不健全。科研人员片面追求发论文、申请专利、评职称,大量专利产生,但真正有商业价值的专利较少。三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尚在建立。国内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能力较弱,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机构尚待培育,区域性技术转移服务网络近两年刚刚建立。四是科技成果信息平台还未真正发挥作用。缺乏有效手段盘活政府科技成果信息,并最大限度向社会服务。五是技术转移服务人才培训体系还未形成。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尤其需要懂技术、法律,又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国内在重视程度、培养、储备和引进等方面尚存在不足。
思路:遵循规律完善法规体系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文件要求。从国家层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提出了近阶段目标和路径,指导各地方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二是遵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律。成果转化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美国高校实现技术转移仅占全部发明的20%-25%。行动方案制定过程中也学习借鉴了美国以《拜杜法案》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结合国情、市情,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律出发,补“短板”,强化功能要素能力提升、完善平台服务。
三是保障相关工作有序推进。积极探索适合本区域成果转化路径,作为《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具体政策性文件发布,《行动方案》与《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形成促进本市科技成果转化的“三部曲”,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内容:两条主线四项重点任务
一、两条主线:提升功能营造环境
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主要有8项重点任务及26条子任务。8项任务包括: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产学研协同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科技成果中试与产业化载体、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大力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大力推动地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多元化资金投入。
《行动方案》强调落实、精准发力、探索创新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功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成果信息库)、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营造(各类平台和网络体系建设)2条主线、4项重点任务、15条子任务展开。
同时,国家和上海已有制度文件已解决“三权下放”等成果转化动力问题,《行动方案》将重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问题。
二、四项任务:鼓励创新消除障碍
(一)重点解决高校、企业作为成果转化主体的创新能力问题。《行动方案》提出了“加快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协同机制”,并在联席会议制度层面予以细化。强调高校院所作为科技成果供端,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和使命感。重点放在建立健全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市场导向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以及形成有效的科技成果管理制度等。强调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方,重点引导企业开放式创新,尤其是鼓励和支持本市国有企业科技创新。
(二)重点解决成果信息作为成果转化“种子”的共享利用。成果转化是一个全要素协同、各类信息流动的过程,政府部门储备了大量与科技成果有关的信息,拟建立资源汇聚、开放共享、分工协作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其中包括建立汇聚市级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信息以及转化服务信息的科技成果信息库,最大限度向全社会开放。科技成果信息库不仅有利于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机构进行筛选,挖掘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还可以通过汇聚数据建立对高校院所、企业的分类绩效考核机制。
(三)重点解决中介机构作为成果转化“桥梁”的能力问题。鼓励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既要引导具有丰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验的人员或团队创办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机构,又要支持一批技术转移服务示范机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优秀服务品牌。拟通过科技创新券政策工具,保障科技成果所有者和需求者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得到专业而有效的服务。众创空间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出口”之一,提出在专业化、国际化方面有所发展。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技术经纪人梯度化培养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服务人才。
(四)基于成果转化全链条、全要素,营造转化生态环境。在上述要素能力提升基础上,《行动方案》提出进一步完善各类平台、网络体系建设,聚焦平台建设、功能区打造、协同网络、金融支撑等,以期对整个生态起到“催化” “加速”效应。落实7条任务,具体包括:建设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打造专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探索成果转移转化金融服务平台、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功能集聚区、建立全球权威展示交流网络、形成国际国内成果转移转化协作网络、建成果转移转化传播网络。
背景:五大短板制约成果转化
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家推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方要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职能,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推进路线图和时间表,逐级细化分解任务,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力度”。
自2015年底以来,市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果转化的机制障碍、解决路径;市科委根据市领导精神,开展高校院所、服务机构专题调研;市科委连续两年试点开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市科委在实践中梳理出科技成果转化“短板”,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创新企业还存在差距,并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二是高校院所科技评价体系还不健全。科研人员片面追求发论文、申请专利、评职称,大量专利产生,但真正有商业价值的专利较少。三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尚在建立。国内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能力较弱,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机构尚待培育,区域性技术转移服务网络近两年刚刚建立。四是科技成果信息平台还未真正发挥作用。缺乏有效手段盘活政府科技成果信息,并最大限度向社会服务。五是技术转移服务人才培训体系还未形成。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尤其需要懂技术、法律,又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国内在重视程度、培养、储备和引进等方面尚存在不足。
思路:遵循规律完善法规体系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文件要求。从国家层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提出了近阶段目标和路径,指导各地方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二是遵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律。成果转化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美国高校实现技术转移仅占全部发明的20%-25%。行动方案制定过程中也学习借鉴了美国以《拜杜法案》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结合国情、市情,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律出发,补“短板”,强化功能要素能力提升、完善平台服务。
三是保障相关工作有序推进。积极探索适合本区域成果转化路径,作为《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具体政策性文件发布,《行动方案》与《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形成促进本市科技成果转化的“三部曲”,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内容:两条主线四项重点任务
一、两条主线:提升功能营造环境
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主要有8项重点任务及26条子任务。8项任务包括: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产学研协同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科技成果中试与产业化载体、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大力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大力推动地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多元化资金投入。
《行动方案》强调落实、精准发力、探索创新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功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成果信息库)、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营造(各类平台和网络体系建设)2条主线、4项重点任务、15条子任务展开。
同时,国家和上海已有制度文件已解决“三权下放”等成果转化动力问题,《行动方案》将重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问题。
二、四项任务:鼓励创新消除障碍
(一)重点解决高校、企业作为成果转化主体的创新能力问题。《行动方案》提出了“加快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协同机制”,并在联席会议制度层面予以细化。强调高校院所作为科技成果供端,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和使命感。重点放在建立健全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市场导向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以及形成有效的科技成果管理制度等。强调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方,重点引导企业开放式创新,尤其是鼓励和支持本市国有企业科技创新。
(二)重点解决成果信息作为成果转化“种子”的共享利用。成果转化是一个全要素协同、各类信息流动的过程,政府部门储备了大量与科技成果有关的信息,拟建立资源汇聚、开放共享、分工协作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其中包括建立汇聚市级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信息以及转化服务信息的科技成果信息库,最大限度向全社会开放。科技成果信息库不仅有利于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机构进行筛选,挖掘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还可以通过汇聚数据建立对高校院所、企业的分类绩效考核机制。
(三)重点解决中介机构作为成果转化“桥梁”的能力问题。鼓励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既要引导具有丰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验的人员或团队创办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机构,又要支持一批技术转移服务示范机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优秀服务品牌。拟通过科技创新券政策工具,保障科技成果所有者和需求者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得到专业而有效的服务。众创空间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出口”之一,提出在专业化、国际化方面有所发展。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技术经纪人梯度化培养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服务人才。
(四)基于成果转化全链条、全要素,营造转化生态环境。在上述要素能力提升基础上,《行动方案》提出进一步完善各类平台、网络体系建设,聚焦平台建设、功能区打造、协同网络、金融支撑等,以期对整个生态起到“催化” “加速”效应。落实7条任务,具体包括:建设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打造专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探索成果转移转化金融服务平台、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功能集聚区、建立全球权威展示交流网络、形成国际国内成果转移转化协作网络、建成果转移转化传播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