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ted love:同性恋与艾滋病之间的“爱恨纠葛”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d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性恋”与“艾滋病”,这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却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同性恋并不等于艾滋病,但是,同性恋却与艾滋病密切相关。到底是同性恋助长了艾滋病,还是艾滋病伤害了同性恋?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同时,同性恋人群一直是艾滋病的薄弱防区,相当于艾滋病防治领域的盲区。
  
  同性性行为导致艾滋病失控
  2009年2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香港召开的一次艾滋病会议上指出同性性行为可能导致艾滋病失控的危险。原因在于,在亚洲许多国家同性性行为是一种禁忌,亚洲很多地区男性同性性行为处于隐秘状态,这不仅加重了HIV在男—男同性恋人群中感染的速度和程度,而且无法通过教育和干预机构与他们正常联系和交流,因此扩大了艾滋病的社会风险。
  中国的同性恋和艾滋病情况也不容乐观。1989年年底,中国发现的本土第一例因为“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就是与多个男子有性关系的男子。调查发现,中国艾滋病的感染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过去,艾滋病的传播形式主要是输血、吸毒(共享针头)、异性性行为、同性性行为和母婴传播。现在,同性性行为传播艾滋病的比率正在急速上升。
  2009年11月24日,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上海表示,性传播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其中,“同性性行为”所引起的艾滋病传播,已经占到传播总数的32%。
  目前,全球大约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25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2008年,全球大约有334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0万新发感染者,200万人死于艾滋病。
  
  艾滋病是同性恋的第一杀手
  当今世界,艾滋病已经成为导致同性恋死亡的第一号杀手。《2009年中国同性恋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当发生性行为时,35%的同性恋者一定会采取安全措施;18.2%的人通常会采取安全措施,但偶尔不会;16.9%的人有时会,有时不会;14.6%的人经常不会采取安全措施;15.3%的人从来不采取安全措施。
  关于同性恋之间发生性行为会不会染上艾滋病,13.8%的同性恋者认为不会;有27.2%的人认为做足安全措施应该不会染上艾滋病;有30.1%的人认为同性恋之间发生性行为有可能患上艾滋病;还有15.4%的人认为男同性恋有可能染上,女同性恋染上的可能性较小;有2.5%的人表示已经染上了;还有11%的人没想过这个问题。
  
  为何同性恋艾滋病感染率居高不下?
  同性恋尤其是男性同性恋人群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之一,之所以会在这个人群中有如此高的感染率,与许多因素有关。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由于缺乏发展正常情感关系所必须的社会和家庭支持,同性恋一般只能在一种匆忙和隐蔽的情况下发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性行为的安全性就很难得到保证。探讨“为何同性恋艾滋病感染率居高不下”时,上述原因不可忽视。
  还有不少人认为,男同性恋人群中存在的“混乱”的性关系是艾滋病传播的根本原因,并主张他们应该为这一“不道德”的行为而负责。那么,同性恋群体是否应该为拥有“多个性伴侣”导致艾滋病感染率上升的不道德行为而负责呢?
  多性伴的确是男同性恋群体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不过这种现象也并非仅仅存在于同性恋群体之中。中国人民大学潘绥明教授曾经指出,在“主流”的异性恋群体中,近年来有多个性伴侣行为的人数也在以较快的速度上升。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多个性伴侣”都会增加艾滋病和性病的传播风险。
  我们还想强调另外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即很多同性恋者无法维持稳定的感情关系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和家庭压力。换句话说,人们应该持有包容的心态,为同性恋群体提供更多的在艾滋病方面的保护。目前,中国的很多同性恋者迫于家庭、社会的压力,甚至选择与异性结婚。
  科学预防是关键
  广东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研究所王晔副主任认为,同性恋之间比较安全的防艾措施当然是禁欲,其次是忠诚于自己的性伴侣。因为减少性伴侣,减少性行为次数,特别是不和健康不明的人士发生性关系,就可以减少自己感染的风险。当然,以上是指自己的性观念方面,但如果以上无法做到,最直接就是保证自己每次性行为都用安全套,并且使用水性润滑剂,防止安全套破裂。不光是肛交,口交也需要使用口交膜或口交套。异性恋者其实也一样,但由于女性阴道中一般有足够的润滑剂,所以润滑剂问题不大。一般认为,做好安全措施基本可以预防艾滋病。
  但是,在同性恋艾滋病防治问题上需要强调指出的一点是,同性恋群体在实施自我保护的同时,社会也应积极主动地伸出援手。如果没有公众的认同,没有基本的法律保障,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等等,问题的社会根源得不到解决,同性恋防艾永远都是一句空话。
其他文献
任何事情都是千头万绪抓根本,应对人口发展挑战同样需要抓根本。这就是无论怎样应对挑战,提高人口素质是重中之重。只有大幅度降低出生人口缺陷,有效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回归问题,促进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关注就业,关注养老,关注儿童早期发展,强化新生代独立健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劳动人口素质,才能打造一个幸福的国度……    2010年10月31日,地球村迎来第70亿位人类居民。他降生在一个充满矛盾的
期刊
从巨灾发生至今,日本政府及社会各界—直忙于救灾、处理核泄漏和恢复民众正常生产、生活。但透过其诸多措施我们不难发现,在救灾的很多细节中,日本其实很矛盾、很纠结。忧患有余而应变不足  日本这个国家,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可谓登峰造极,上到政府下至平民,时时处于一种极强的忧患意识中。上期本杂志也曾做过专门报道,日本民众的应灾措施做得十分充分,大多家庭都备有抗震应急包;学校、医院、公园等地由点而线,由线而面
期刊
天气以乎也感受到了人们的热情。  活动的前一天,深圳的天空还一直阴霾密布,而这一天,碧空如洗,亚热带强烈的阳光铺洒下来,透过浓密的枝叶,打在歌手的黑发上,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  “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略带沙哑的歌喉,不羁的眼神,稀疏的胡须……台上的两个男人声嘶力竭“喊”完一曲《春天里》引得台下惊呼:“旭日阳刚”来深圳了
期刊
天大桥上,衣衫褴褛,缺胳膊断腿的乞丐身前摆着一个空盒,不断祈求路人的施舍。不少路人放下五元、十元……你或许不知道,到了夜里,这些缺了胳膊还会“长出来”,“断了腿”仍然可以健步如飞?  手捧“骨灰盒”、“父(母)的遗像”,含泪低头,身前的纸牌上写着:“父母双亡,急需帮助”。你慈悲心大发,摸出了钱包……也许他们背过身就拿去买冰激凌了。  以上情节,来自活动现场的情景剧:《西门天桥上的故事》、《流浪乞讨
期刊
和每个爱美的80后女孩一样,对于鲜亮的衣着和时尚的生活,小李无法抗拒。而对于在商场服装专柜工作的她来说,每天置身于这种高档的商业环境中,购物对她更是“近水楼台”。但每月数干元的收入往往熬不到月底就消费殆尽,“月光族”的生活让小李时常感到捉襟见肘。于是,信用卡透支消费便成了小李的不二选择。但是,欠钱总要归还,在他人的“指点”下,小李又开始了“以卡养卡”的透支生活,并从亲戚朋友手中圈来近百张信用卡循环
期刊
爸爸的教诲像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爸爸的关怀像一把伞,为我遮蔽风雨。父爱如大山巍峨,如蓝天深邃旷远……  每当诵读这些献给父亲的诗句,许多人心里都会涌起一种神圣又温暖的情感。古今中外,父与子不仅意味着血脉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延递。  然而,在当下中国社会,却有一个词让父爱蒙尘。“拼爹”——被抽离了情感的“爸爸”被彻底物化,“我爸是××”成了孩子人前炫耀的身份、人际往来的资本、人生进阶的工具。而被
期刊
尤努斯栽了。  4月5日,孟加拉最高法院作出最终裁定,71岁的穆罕穆德·尤努斯,孟加拉小额信贷机构一一格菜珉银行的创始人和负责人,必须从现在的位置上离开。该裁定维持了孟加拉中央银行今年3月2日的决定:尤努斯必须辞去董事总经理一职。  这是一个迟到的决定,迟了将近12年。  即使在中央银行摊牌之后,这个倔强的老人似乎并不愿束手就擒,而是继续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在民众簇拥下,这位神话般的人物,2006
期刊
关于艾滋病的N种争议  人类关于艾滋病的确切记载大都始于1981年。艾滋病从一开始就被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现在,对于艾滋病仍存在不少争议,只是这种争议不仅仅与科学有关,更多是源于人们观念上对艾滋病的认识。  Q:艾滋病是不是很容易传播?  A:实际上,艾滋病是一种很难传播的疾病。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在传染类疾病当中,是相对来讲传播机率较低的疾病之一。艾滋病主要通过性
期刊
厚葬薄养,你的孝心给了谁    今年清明,在广东佛山工作的吴先生准备得特别早,还没进四月的时候,他就已经准备好了祭品。用他自己的话说,清明节他一直看得“非常重要”,每年都是举家回到河南信阳乡下扫墓。今年当然也没例外,从家里回来之后,吴先生估算了一下,这次回家,他共花费了两千多元。  吴先生父亲早逝,母亲也于3年前去世。身为孝子,吴先生虽然离家很远,但每年清明、七月十五和母亲祭日都回家扫墓。一年下来
期刊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以下简称VCT)是指人们经过咨询以后,在充分知情和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自愿选择是否接受HIV抗体检测,改变危险行为以及获得相关服务的过程。VCT自愿咨询检测的现状怎样? 提高VCT自愿咨询检测率的应对策略又有哪些?长期从事艾滋病研究的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祝平燕受本刊之约,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解读。  据统计,在1980年到2007年期间,累计有24 000 000人死于艾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