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平方公里考古调查说起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看由同事辑录的雄安新区一周年大事记,以下几件事在诸多大事中可能不算多大,但却令人感奋:
  2017年9月20日,雄安新区启动秋冬季合作造林实验工作,计划造林1万亩,构建平原地区大面积异龄复层混交近自然森林,这在我国尚属首例。
  2017年9月24日,第二届白洋淀(雄安·容城)国际服装文化节在雄安新区开幕,这是新区设立以来的首个大型品牌文化活动,以“千年雄安·时尚元年”为主题。
  2017年9月24日,首届雄安马拉松赛在雄安新区鸣枪开跑,这是新区成立后举办的首场大型体育赛事,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跑友参与其中。
  2017年11月23日,“艺术行动——青少年艺术启发平台成立暨雄安新艺术课堂项目启动主题发布会”在雄安新区安新县端村学校举行,腾讯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出席启动仪式,腾讯基金会将捐赠2000万元善款用于青少年艺术启发和教育项目。
  2018年1月24日,“雄安·苏宁足球冬令营”启动仪式在雄县第一小学举行,来自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的青训教练现场为雄安新区三县的师生授课。
  2018年2月9日,首届“‘戏聚雄安’2018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在容城市民体育运动中心盛大开幕。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37个字,含义深刻,进一步彰显雄安新区的时代价值。
  更绿更美的环境,更时尚更新潮的文化,更自由更享受的生活……这大概是所有人都在期待的生活更有获得感的雄安新区,虽然一切才刚刚开始。
  假如将地域文化比作树木,那么未来在雄安新区这块热土上,必将是一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风尚的文化森林。
  高起点规划,关键处落子。
  建设雄安新区,必须坚持足够的历史耐心。
  2017年4月7日,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布第7天,中国经济网发出声音:《建好雄安新区 “千年大计”中文物保护应先行》。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的编辑们可能不知道,就在网站发出声音的同一天,河北省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已经着手开展新区文物保护前期的各项工作。河北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从2017年4月7日开始,国家、省、市文物考古工作者陆续到达新区。这支队伍阵容强大,不仅有来自我省的省文物研究所、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省文物保护中心的专业人员,更有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的精兵强将。对于文物工作者来说,意义无需多说,最重要的是:抢时间!每年最热和最冷的时候,往往是文物工作者搞野外调查的时候,他们要抢在麦子已收割而玉米尚未长高,以及深秋玉米收割完毕这两段田野裸露的时间,抓紧做考古调查、勘探,更何况这次的任务非同寻常。
  资料记载,早在汉代,雄县、容城、安新三地就已建县,可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三县拥有很多文物保护单位,如容城县有南阳遗址、晾马台遗址,雄县有宋辽时期的边关地下古战道,而安新县有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别是梁庄遗址和留村遗址。这些是已经核定公布的不可移动的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更多。摸清“家底”,将该保护的保护起来,为新区建设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这个夏季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2017年6月27日,“雄安新区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座谈会”召开,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新区建设应加强顶层谋划,全面摸清底数,将文物保护规划纳入到雄安新区总体规划。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在座谈会上表示,“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区,守住安全红线、生态红线,更要守住文化底线。
  经过炎夏的艰苦工作,到8月份,新区文物保护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面完成了雄安新区中期发展区200平方公里考古调查工作,共发现和确认各类文化遗存79处(其中新发现44处),并科学进行分类分级,为下一步新区建设提供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容城县南阳遗址考古工作获得重要成果,调查新发现遗址周边10余处同时期文化遗存,形成以南阳遗址为中心、面积约18平方公里的东周、汉代遗址群;发现南阳遗址为不晚于汉代的城址,西部发现大型夯土区、陶业作坊区,为确定南阳遗址性质和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资料。容城、安新、雄县三县范围内战国燕南长城初步踏查工作完成,核校燕南长城走向,复查长城保存现状。河北省文物局协调成立了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建成雄安新区文物考古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完成考古人员培训,编制了新区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并与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单位进行了对接,为新区规划提供了准确的文物基礎信息。
  在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新发现44处各类文化遗存,尤其还发现了古代城垣遗址,这成果可谓令人激动。现在,经过夏冬两季的野外工作,雄安新区2000平方公里的范围都已经初查完毕,正在编制文物普查报告。省文物局有关领导还提出,将来要构建雄安新区博物馆体系,在历史维度上重点突出5000年前的史前文明、2500年前的燕国文化、千年前的宋辽边关文化、近代的红色文化,并有选择地建设专题博物馆、主题遗址公园。
  与不可移动的文物相对应,还有一种文化是“可移动”的,是活态的,那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7月,河北省文化厅下发《关于加强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保护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新区所辖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调查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厅里特别重视这件事,专门制定了调查实施意见,调动三县各级文化部门的力量,还动员了高校师生及部分志愿者,一起下去搞调查。仅两个月时间,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普查数字:雄安新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12项,其中有210项呈活态存在。   但是,媒体最关心的这212项“非遗”的具体名称,没有公布。工作人员说,文化部非遗司非常重视这件事,认为报上去的结果恐怕不够全面,还需要补充完善,所以,他们暂时没有向外界公布具体项目名录。“我们准备在今年4月再启动一次普查。”
  200多项还怕不全!是的,有可能——因为水乡的民间文化,真的是非常丰盛。
  按照以前已经公布的各级非遗名录,雄安新区有3项国家级非遗、18项省级非遗。这些项目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以雄县鹰爪翻子拳为代表的传统武术类项目集中,雄县、安新、容城三地习武者人数众多;二是以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雄县古乐为代表的冀中传统音乐类项目集中,目前冀中聚集了整个北方地区分布最广、数量最大、历史含量最深、艺术水平最高的鼓吹乐社;三是以白洋淀芦苇画、传统造船技艺为代表的水域文化项目集中,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本地区特有的民风民俗。
  让我们期待那些隐藏于水村街巷角落的民间文化,能够在这次历史性机遇中被发现,被呈现出来。
  是的,呈现!这是第一要务,你不呈现,后来者如何才能领略你的风采!河北大学教授、“太行人家”公众号创立者贾慧献,自发抢救性记录水乡文化,由校领导牵头、他具体编写的《白洋淀百工图说》目前已经完成文稿,正在抓紧联系出版,预计今年七八月份能够与读者见面。
  贾慧献认为,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魂,水乡文化是雄安文化的根。如何留住这文化之根并发扬光大?“可以把这些传统的技术融合在旅游中,用一种体验式的方法让人们来接触这些技术,比如:组织捕鱼表演,教游客学习简单的苇编手艺;生产一些具有白洋淀特色的文创产品;或者把这些技术活化并以博物馆的形式展示出来。”
  学者是这样想的,政府部门也是这样想的。据了解,文化部和省文化厅都有这样的想法:新区应建设一个场馆,将区域内典型的非遗集中地活态地呈现出来。
  “这些东西是能让人的魂魄感觉到震撼的,是能够吸引未来入驻雄安新区的中高端人群的。”贾慧献说。
  乡土文化未必都是“土俗”的,相反,它可能相当高雅,它有足够的自信,面对即将到来的年轻的城市精英。比如音乐,你可知那些“村里的音乐会”其实与宫廷音乐和道教音乐大有渊源?它端庄古雅的乐风足以让人忘却尘世喧嚣。又如文学,孙犁的文字夠朴实,但它又如此明丽清新,构建了一座美的花园。
  说到文学,在文学界,也已经有人开始了畅想、设计、采风、创作。河北大学文学院成立了雄安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作家杂志、保定市文联、保定学院中文系、新区三县作协都组织了采风。而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打算写一部大手笔的、三卷本长篇小说《雄安,雄安》,预计120万字。
  “雄安是一个博大的视野,尽管它只是三个县那么小的一个弹丸之地,但是它激发了我无限的文学想象空间。”关仁山说,他想以2010年—2020年这十年的雄安为背景,写一部长篇小说,雕刻这个时代。“写人性的巨大的深度、宽度,写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裂变,人的命运,写我们的情怀,写我们的温暖,写我们中国,这个时代的大悲哀大欢喜。因为这十年是波澜壮阔的十年,在中国的历史上以后会更加突显。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巨变,我们作家要客观地认识这个时代,要用史诗的风范,来描写这十年中国人的命运。这个命运我感觉是非常有典型意义的,那就是我们中国未来的希望、未来的亮点在雄安,所有的人、所有的技术、所有的关注点都在这里实验,我们可能走向更加人性化、更加生态化、更加自我、更加具有魅力这么一个时期。”
  人的变化——这是关仁山主席这番话带给我的思索。是的,新区更重要的是人。按照规划,新区远期将承载200万至250万人口。新区的建设,将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谋篇布局。
  “往往官方期待着我们,或者是读者期待着我们,写雄安是不是就像报告文学那样,打第一桩啊,楼怎么盖起来啊,没有资金怎么找钱啊……我的小说可不是这个概念。都不写这些过程,这些都是背景,要写爱恨情仇,要写人性的深度和广度,要写人的大悲哀大欢喜大命运。一定要站在人类的高度,从世俗出发,然后上升到哲学高度,来概括雄安。”
  一说雄安这儿,人们很容易第一念头就想起荷花淀派,如何面对这座文学的高峰呢?关仁山说:“荷花淀派是河北的传统,应该继承,但是必须得迈过荷花淀派,为啥呢?因为雄安它不仅仅是河北的啦,也不仅仅是保定的啦,它是要承接、疏解非首都功能,而且全国人、全世界瞩目雄安,雄安的这种雄气在未来的文学作品中要呈现出来。雄气,霸气,还有那种豪放,是荷花淀派不具备的。未来的创作可能要形成一个新的流派,在‘荷派’基础上创新,诞生一种新的文学品质。”
  放眼未来,雄安将这样成长:2020年,一个新城的雏形将初步显现;2022年,起步区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完成,新区核心区基本建成;2030年,一座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显露活力。
  一切人类创造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成果皆为“文化”。可以想见,到那时,雄安这片文化森林也必将苍翠挺拔,郁郁葱葱!
  让我们祝福雄安!
  编辑:郭文岭
其他文献
自打我记事起,小强就是个傻子。周围的人,无论多大,见了他,都叫他小强,哪怕是三岁小儿。在我已经有些模糊的记忆中,小强个子挺高,背有点驼,走起路来一拱一拱的。一年到头,他的鼻子总是一抽一抽的,仿佛有个鼻涕罐子长在眼睛下面嘴巴上面。舌头似乎短了半截儿,说的话这一片那一块的,总是连贯不起来。别人一欺负他,他就乌拉乌拉地说一大堆,舌头似乎更短了,脸也涨红了,像是关公的半拉子本家。  在我印象中,小强似乎一
2004年3月到7月,我在鲁迅文学院第三届高研班学习。对我而言,这次学习意义重大。回想起来,虽然我没有任何一部小说作品的产生和鲁院的学习有直接的关系,但经年之后就已明白,鲁院的作用其实是一种更长效的方式,是一种缓慢的渗透和激发。听课、阅读、交流乃至课余时间的日常生活,都是营养。有的营养是直接的,当时就能够立竿见影。更多的营养则是婉转的,多年后才能味至醇厚。后者好像也很适合描述一种同学关系:在学习期
胡学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说《私人档案》等四部,中篇小说集《麦子的盖头》《命案高悬》等十三部。曾获《小说选刊》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月报》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百花奖,《十月》文学奖,《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中篇小说选刊》奖,《中国作家》首届“鄂尔多斯”奖,青年文学创作奖,孙犁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鲁彦周文学奖,《钟山》文学奖等。  采访胡学
准酒鬼,都有这样的体验,回家会遇到门卫刁难。我很幸运,喝醉了,门卫兄弟很体贴我,会主动替我开门,送我到家,把我当哥哥或叔叔。  一生没少和门卫打交道,单位的门卫,家属院的门卫,当然还有外单位的门卫。最喜欢的还是单位的门卫,最初的门卫都是本单位的员工,我那时写小文章,只要有我的文章发表,门卫兄弟就会偷偷留下来。有个门卫,最初和我在一个工班,抹灰工,小子狡诈,有我文章的报纸,总要我先给他一点小恩小惠,
一个人的艺术有一个发展的历程,有的人初出茅庐就崭露头角,有的人如涓涓细水汇成大河,祁海峰更像是后者,但也有前者的因素。说有前者的因素是因为他起点很高,在早期作品中就有明显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虽然几经变化,但基本上一以贯之,始终保持着特有的话语标识。但是他的艺术历程并不是以单线的形式发展,每一个阶段都有丰富的变化。祁海峰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他就学的那几年正好是中国现代艺术运动最火热的时候,浙江
有一部影片,自去年夏天试映以来,缓慢但坚定地点燃了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因为它“直面和反思历史的锐度”、独特且强烈的美学表达,还没公映就被不少有幸看过的影迷列入了“年度十佳”。  它就是提名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获得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的电影《村戏》,改编自河北作家贾大山“梦庄记事”系列的多篇小说。2017年11月,《村戏》回石家庄举行了一场试映活动。郑大圣导演、七位主演、特邀的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延
张玉生兄是一位花鸟画家,也是我的同乡。近些年衡水美术越发活跃起来,与他担任衡水美术家协会主席有关,与他的能力、热情与文化担当有关。  花鸟画历史悠久,最难出新,尤其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登峰造极,几乎无人超越。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横亘眼前,后人只有绕着走,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到达新境。在此,传统的笔墨修炼是必要的,新的形式探寻也是必要的。大家都知道,只有建构于传统笔墨基础之上的创新才更有意义,尤
爱情与婚姻作为表征现代生活的重要参数,一向是小说家用以探触现代社会道德含量、思想边界和精神韧性的常见题材。不幸的是,文学史对于爱情的摹写早有珠玉:男权话语体系中饱含着封建血泪的焦仲卿刘兰芝,“五四”时期带有反叛精神底色和反封建使命的新派学生,叙事宏大、情感圣洁的“十七年”文学中被时代、政治与道德覆盖而隐没了个体的集体性书写,以及1980年代后聚焦个人化身体经验的表达……可以说,小说创作中有关爱情的
陈仓,70后,诗人、小说家。代表作有《诗上海》《艾的门》等诗集,八本“陈仓进城”系列小说集,百万字长篇四书《后土寺》《地下三尺》《预言家》《醒神》,其提出的“致我们回不去的故乡”被誉为大移民时代的文化符号。  “致我们回不去的故乡”是陈仓创作之初便孜孜以求的写作主题,四年前在推出八本“进城”系列小说集的时候,他将这句话印在每本书的扉页上,从此成为大移民时代的一个文化符号。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
爷爷去世时73岁  奶奶说,走了就走了吧  打了一辈子的仗  再不用和我吵吵了  等我死了,也不和你一个坟  87歲的奶奶,白发如霜  临终前说自己太贪心  原跟菩萨多求了两年寿,想要亲眼看着  孙子结婚。可,等到  孙子结完婚,又想看着曾孙子出生  没喝到满月酒的奶奶走了  走之前说,终于可以和老头子有个交待了  把我和他埋一起吧  ——真是个矛盾的女人  见天地,见人生  奶奶也终于见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