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_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民自治建设的制度性缺陷在于忽视了乡村社会公共空间的作用。公共空间本身就是一种自治方式,它对公共权力的授权和使用都具有独立的约束力量。在我国农村,并不缺乏发展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和基础,国家应该给予很好的挖掘和培育。本文剖析的J村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公共空间在我国农村的发展轨迹以及对村民自治建设和村庄发展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学术期刊是中国现代学术的重要一脉。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现代学术形成的初期。其时,一批知识界的先驱接受了西方进化论思想,为了研究某一问题、传播某一思想的需要,借助于当时已经改进的印刷技术,出版定期或不定期的读物,从而诞生了最初意义上的中国学术期刊。这些刊物大多具有同人园地的性质,办刊者往往组成一个松散的团体,彼此不求志同道合,但求对特定的问题有大体一致的看法;
学术期刊有其自身独特的存在价值——在文化建设层面,它担负着传播知识、进行高层次的文化积累的使命;在现实社会功用层面,它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科学思维、先进理念和精神动力;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和发展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许多新问题,更需要通过社会科学研究给予解决。在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学术理论研究在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理论创新、思维方式和文化理念更新等方面的需求上,
一向冷清的学术期刊,其内在的社会责任因与近些年我国对“学术腐败”问题的揭发、讨论有关而备受学界、媒体、管理层以至社会关注与重视。这未尝就是坏事。它迫使我们期刊中人努力澄清对学术期刊社会责任的模糊认识。
学术性期刊间的竞争,已经从稿源竞争、学术地位竞争、发行量竞争,走向了全面的竞争。的确竞争给学术性期刊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但为了中国学术性期刊长远、根本利益,为了推动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考虑,今后期刊间要增加和扩大办刊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此,首先要形成一种能够较为客观、科学的学术性杂志的评价机制。其次,有意识地错位竞争,在学术市场形成层次不同的分工,这种分工主要应体现在学科、宗旨、选题、办刊方式等方面。
第一、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最重要的是学术责任。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队伍中一支重要的大军而不是唯一的军队。学术期刊肩负的重要任务,就是把原创性、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推荐给社会、推荐给同行,把探索性、最厚重的研究成果遗存给后世,遗留给学界。学术期刊承担的社会责任,必须也只能通过学术行为来实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是“有限”的,也可以说学术责任是其最基础、最核心的社会责任。
关注问题,并进行学理的分析解答,应当成为学术界的重要工作,而学术期刊更是责无旁贷。因此,提出具有实质性、有分量的课题是学术刊物的第一个任务。提出了课题,还必须组织作者,这是刊物的第二个任务。编辑的策划意识不仅在专题中,而且在每个栏目的编辑中都十分重要。为了对共同的问题进行学理探讨,避免散乱,每期的每个栏目都应有相对集中的主题,可以将每一个栏目当作专题来做。
学术期刊在整个学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学术发展具有范导或引导的作用。学术刊物所刊发的文章,同时也带有确认某种学术范式或范型的意义。学术论文通过展示“什么可以做”与“应该如何做”,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学术研究的方式。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向编辑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编辑不仅是一份职业,而且是一种独特的专业。学术理论期刊的编辑,不仅要熟练编辑的业务知识,而且要精深相关的专业知识,涉猎广泛的知识领域,了解学术情报信息和发展动向,还应具备协调组织学术活动的能力。那种在办公室坐等来稿、改稿发稿的传统的编辑模式早已过时,根本不能适应现时的办刊要求。目前,许多高校已开始试行编辑与教师的互动制度。一方面鼓励安排编辑参与相关系所的教学、科研和各种学术活动,另一方面,
本文对布迪厄旨在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的理论性探索进行较为详尽的考察。布迪厄指出,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对立是社会科学领域内最根本、最具破坏作用的一对范畴。为了克服这一对立并实现其统一,他除了从认识论层面对此进行批判性考察之外,还提出一个可以同时弥补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不足的重要概念——惯习。他的社会学认识论,以及奠定其方法论基础的“惯习”概念为我们打破社会学领域内的各种对立并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学范式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迅速扩张,不仅占GDP的比重大大提高,而且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分析浙江省服务业的结构特征出发,论证发展服务业对浙江经济的意义和作用,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探讨浙江服务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