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一些急需用人的关键时刻。每当此时,中组部长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他们以识人、选人、用人的胆略智慧,挑选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干部,为党和国家的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才动力。
建党之初:毛泽东曾任中组部长
1921年7月,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中共一大讨论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局机构——中央工作部,并专门设立了组织主任一职,由张国焘担任,此后这一职位名称多次变化。中共二大召开时,党的组织建设已经有了明显发展。1924年5月,中共召开第一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正式设立了组织、宣传等部,毛泽东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首任中组部长。1925年1月,毛泽东因病回到湖南老家,中共四大便推选陈独秀担任中央组织部主任。此后,李维汉、罗亦农等人先后担任过这一职务。
中共创立之初的1921年至1927年,是党从“研究的小团体到群众的政党”的转型时期。据统计,参加中共一大的50多人中,有近20人在北京大学学习或工作过,占总人数的40%。可以说,中共最初是由一批思想觉悟高的精英分子创立的。当时,如何发展党员、扩大组织范围是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
早在1921年11月,党中央就发出通知,要求上海、北京等地在1年内积极发展党员至30人。1927年,时任中央组织部主任的陈独秀提出:“如果我们党员发展得很多,将来对付右倾军阀,可用党员大会来解决最后难解决的问题。”此时,伴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工人运动有很大发展,中共非常重视在工人中培养干部。朱少连和林伟民就是这一时期中共选拔的工人干部典型。
朱少连本是一名火车司机,后来结识了比自己小几岁的毛泽东和李立三。在他们的引导下,朱少连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在一系列斗争中成长起来。他参与组建了湖南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是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领导人之一。随后,他又领导了湖南株洲转运局工人罢工,并参加了秋收起义。1929年1月,朱少连被捕,4天后英勇就义。
林伟民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曾在外国轮船上当苦力,得以结识孙中山,走上革命之路。最初,他领导了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上海海员罢工。1924年,他代表香港海员工会去苏联参加会议期间,经过中共旅莫支部负责人罗亦农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第一名海员党员。后来,林伟民还参与组织了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等,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届执委会的执行委员。不久,林伟民病逝。
1928年4月,由于叛徒的出卖,时任中央组织局主任的罗亦农被捕遇害,周恩来出任中组部长。但由于当时武装斗争激烈,组织工作难以进入正轨。直到延安时期,中共才进入了正常的组织建设时期。
延安时期:陈云证实丁玲的清白
1936年,经过艰苦的长征,党中央虽然到达陕北,但党员只剩下3万人,急需大量优秀干部。1937年,陈云从苏联回到延安,当年12月担任中组部长。此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大批全国各地的共产党员和青年知识分子进入延安。这些外来人员一方面成了党的人才库,另一方面也给组织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鉴别知识分子、吸收优秀干部成了陈云的重要工作。
1938年,女作家丁玲从山西回到延安。在中央党校的一个晚会上,有人喊了一声:“欢迎丁玲同志唱个歌!”但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康生却说:“丁玲没资格到党校来,她自首(变节)过。”康生当着众人的面这样说,让丁玲倍感压力。她找到陈云,边哭边请求组织调查所谓的“自首”。陈云安慰丁玲说:“不要激动,不要着急,组织会出面调查的。”后来经过反复调查,中组部郑重地下了结论,认为“对丁玲自首的传说并无证据,这种传说即不能成立,因此,应该认为丁玲同志仍然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陈云专门在这份审定结论上签了字,并特地写明“请丁玲同志存留一份”。为此,丁玲生前曾多次感念陈云对自己的关心。
帮助傅连暲入党是陈云另一件为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傅连暲原是福建汀州的一名医生。红军打下汀州时,他舍弃了自己开的药店,带着医疗用品和珍贵药材参加了红军,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陈云在苏联时,以“廉臣”为笔名,写了一篇《随军西行见闻录》,文中的主角就是以傅连暲为原型。到了延安后,傅连暲被分配在中央医院工作,给中央领导看病。他医术一流,但不擅与人相处,说话很生硬。医院里一些人看不惯他,一直不介绍他入党。陈云知道情况后,就和中组部干部科科长王鹤寿多次找傅连暲以及医院党支部谈话。在谈话中,陈云了解了傅连暲的情况,肯定了他的优点,也指出了他的缺点和不足。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大家认识上取得一致,认为傅连暲符合一个党员的标准。后来,陈云、王鹤寿作为傅连暲的入党介绍人,吸收傅连暲入党。建国后,傅连暲曾担任卫生部副部长,为党工作了几十年,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这一时期,奔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中,也不乏投机分子,有的甚至是敌对势力的奸细。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开除刘力功党籍事件。刘力功1938年入党,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学习后,又进入延安党校继续深造。毕业时,按照分配原则,组织上决定让刘力功到华北基层去锻炼,但刘力功坚持要留在延安或回原籍工作,否则就退党。为了帮助刘力功认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党的组织原则,陈云和组织先后7次找他谈话。最后一次谈话时,大家劝说道:“个人服从组织,这是党的纪律,要你去华北基层工作是党的决定,必须服从。”刘力功却讲起了条件:“(我)一定要在八路军总部工作,否则,拒绝执行党的决议。”7次谈话未果,让陈云深深感到,一些来到延安的青年,由于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看不起工农干部,要待遇,不屑于基层工作。这种风气如果在干部队伍中扩散开来,会严重影响抗日前线军民的积极性。为此,陈云决定开除刘力功党籍,并以此事作为“药引子”开展了一场“为什么开除刘力功党籍”的大讨论。他还亲自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上撰文,批评刘力功,引起各级干部的震动,及时刹住了延安知识青年当中的不良风气。1939年5月,陈云又发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明确提出共产党员的6条标准。
建党之初:毛泽东曾任中组部长
1921年7月,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中共一大讨论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局机构——中央工作部,并专门设立了组织主任一职,由张国焘担任,此后这一职位名称多次变化。中共二大召开时,党的组织建设已经有了明显发展。1924年5月,中共召开第一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正式设立了组织、宣传等部,毛泽东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首任中组部长。1925年1月,毛泽东因病回到湖南老家,中共四大便推选陈独秀担任中央组织部主任。此后,李维汉、罗亦农等人先后担任过这一职务。
中共创立之初的1921年至1927年,是党从“研究的小团体到群众的政党”的转型时期。据统计,参加中共一大的50多人中,有近20人在北京大学学习或工作过,占总人数的40%。可以说,中共最初是由一批思想觉悟高的精英分子创立的。当时,如何发展党员、扩大组织范围是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
早在1921年11月,党中央就发出通知,要求上海、北京等地在1年内积极发展党员至30人。1927年,时任中央组织部主任的陈独秀提出:“如果我们党员发展得很多,将来对付右倾军阀,可用党员大会来解决最后难解决的问题。”此时,伴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工人运动有很大发展,中共非常重视在工人中培养干部。朱少连和林伟民就是这一时期中共选拔的工人干部典型。
朱少连本是一名火车司机,后来结识了比自己小几岁的毛泽东和李立三。在他们的引导下,朱少连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在一系列斗争中成长起来。他参与组建了湖南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是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领导人之一。随后,他又领导了湖南株洲转运局工人罢工,并参加了秋收起义。1929年1月,朱少连被捕,4天后英勇就义。
林伟民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曾在外国轮船上当苦力,得以结识孙中山,走上革命之路。最初,他领导了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上海海员罢工。1924年,他代表香港海员工会去苏联参加会议期间,经过中共旅莫支部负责人罗亦农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第一名海员党员。后来,林伟民还参与组织了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等,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届执委会的执行委员。不久,林伟民病逝。
1928年4月,由于叛徒的出卖,时任中央组织局主任的罗亦农被捕遇害,周恩来出任中组部长。但由于当时武装斗争激烈,组织工作难以进入正轨。直到延安时期,中共才进入了正常的组织建设时期。
延安时期:陈云证实丁玲的清白
1936年,经过艰苦的长征,党中央虽然到达陕北,但党员只剩下3万人,急需大量优秀干部。1937年,陈云从苏联回到延安,当年12月担任中组部长。此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大批全国各地的共产党员和青年知识分子进入延安。这些外来人员一方面成了党的人才库,另一方面也给组织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鉴别知识分子、吸收优秀干部成了陈云的重要工作。
1938年,女作家丁玲从山西回到延安。在中央党校的一个晚会上,有人喊了一声:“欢迎丁玲同志唱个歌!”但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康生却说:“丁玲没资格到党校来,她自首(变节)过。”康生当着众人的面这样说,让丁玲倍感压力。她找到陈云,边哭边请求组织调查所谓的“自首”。陈云安慰丁玲说:“不要激动,不要着急,组织会出面调查的。”后来经过反复调查,中组部郑重地下了结论,认为“对丁玲自首的传说并无证据,这种传说即不能成立,因此,应该认为丁玲同志仍然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陈云专门在这份审定结论上签了字,并特地写明“请丁玲同志存留一份”。为此,丁玲生前曾多次感念陈云对自己的关心。
帮助傅连暲入党是陈云另一件为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傅连暲原是福建汀州的一名医生。红军打下汀州时,他舍弃了自己开的药店,带着医疗用品和珍贵药材参加了红军,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陈云在苏联时,以“廉臣”为笔名,写了一篇《随军西行见闻录》,文中的主角就是以傅连暲为原型。到了延安后,傅连暲被分配在中央医院工作,给中央领导看病。他医术一流,但不擅与人相处,说话很生硬。医院里一些人看不惯他,一直不介绍他入党。陈云知道情况后,就和中组部干部科科长王鹤寿多次找傅连暲以及医院党支部谈话。在谈话中,陈云了解了傅连暲的情况,肯定了他的优点,也指出了他的缺点和不足。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大家认识上取得一致,认为傅连暲符合一个党员的标准。后来,陈云、王鹤寿作为傅连暲的入党介绍人,吸收傅连暲入党。建国后,傅连暲曾担任卫生部副部长,为党工作了几十年,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这一时期,奔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中,也不乏投机分子,有的甚至是敌对势力的奸细。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开除刘力功党籍事件。刘力功1938年入党,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学习后,又进入延安党校继续深造。毕业时,按照分配原则,组织上决定让刘力功到华北基层去锻炼,但刘力功坚持要留在延安或回原籍工作,否则就退党。为了帮助刘力功认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党的组织原则,陈云和组织先后7次找他谈话。最后一次谈话时,大家劝说道:“个人服从组织,这是党的纪律,要你去华北基层工作是党的决定,必须服从。”刘力功却讲起了条件:“(我)一定要在八路军总部工作,否则,拒绝执行党的决议。”7次谈话未果,让陈云深深感到,一些来到延安的青年,由于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看不起工农干部,要待遇,不屑于基层工作。这种风气如果在干部队伍中扩散开来,会严重影响抗日前线军民的积极性。为此,陈云决定开除刘力功党籍,并以此事作为“药引子”开展了一场“为什么开除刘力功党籍”的大讨论。他还亲自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上撰文,批评刘力功,引起各级干部的震动,及时刹住了延安知识青年当中的不良风气。1939年5月,陈云又发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明确提出共产党员的6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