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西 编辑
人人手上将来都拿着电视机,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需要特别重视
几年前,人们对新媒体的印象还停留在将报纸新闻搬到网络上,如今随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视频内容已成为新媒体的焦点。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这些发热的概念,无不与视频内容紧紧相连,它们的共同点则是都依靠互联网技术在后台支撑,具有较强的互动性。长江商学院中相关的学员对此各抒己见。
华奥新传副总裁董纳惟:我从1998年起在新浪做了四年频道总监,2002年到了TOM负责网站的内容,2004年底我又离开了。可能大家知道TOM以无线增资业务为主,做网站内容不是很有前途,也非常辛苦,毕竟新浪已经做得这么好了,机会很少。
实际上我很早就一直在想,什么东西能挑战新浪?后来渐渐感觉是网络视频,网络视频应该是一个机会,所以到了新传。新传在2006年初拿到了NBA网络视频直播的授权,德国世界杯也拿到了视频版权。
新传对德国世界杯的策划是很早的。我们就考虑新浪的内容做得这么好,而且有很多门户的体育内容做得也很不错,作为一家新网站,就想找一个突破点。网络视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点,但是这届世界杯在网络上没有直播,只有点播,就是四分钟的视频集锦。我们跟上海的东方宽频一块拿到了这部分集锦内容,后来又卖给了搜狐,事实上中国市场上就这三家是合法拥有者。除了视频内容之外,新传也买了很多专业图片,当然常规的图文内容都做了。
对于核心的视频内容,我们在世界杯新闻中心有专人负责盯着,保证及时取得,比如现场进球了,就马上从服务器中找到传过来,一般4分钟以后就有了上面所说的集锦。其次我们还有人专门跟着米卢(编者注:前中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和李响(编者注:因跟踪报道米卢而扬名),米卢在德国到处看球,他与很多球员、教练都有交往,所以我们可以拍到他们对于世界杯的评论,包括比赛预测等。
后来在对世界杯报道进行分析时,数据显示进球集锦关注度最高,其次是竞猜和足球经理游戏这些互动的内容,事实上都是跟新浪有差异的内容。这也是我这几年受到的教育吧。刚从新浪离开时,我觉得自己可能做网站内容应该很厉害,但到了TOM以后才发现新浪非常强大,跟它竞争很难,如果跟它做同样的东西,根本就没有访问量和流量。只能体现出差异来才行。 <
br> 上海智通公司副总裁崔建平:我们公司叫china IPTV,显得有点儿怪,其实我们在2000年时就叫这个名字,但不是做IPTV的。我是搞技术出身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关新媒体方面的想法,主要是手机电视这一块。
现在手机电视有几种标准,不同的标准在不同的区域应用:比如DVB-H,主要是在欧洲;T-DMB是韩国做出来的,在德国也有一部分使用;日本也有自己独用的标准。目前手机电视发展用户最多的是日本,它用的标准跟全世界全都不一样,而且比较简单,没有什么针对手机专门再设的频道,纯粹是对现在已有的电视频道的一个转播。这样做反而速度是非常快的,很容易应用。
手机电视市场的机会究竟有多大?很多人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手机,而且大多有照相功能,这才是几年的事情?为什么会普及得这么快呢?因为成本非常便宜,用在手机上面的照相机的组件成本大概在10美元左右。而手机电视需要什么呢?其实就是一颗接收芯片,其制造成本比照相机还便宜,毕竟照相机还有一个镜头呢。当然目前这个芯片前期的研发费用很高,因为损坏率非常高,但是也贵不到哪儿去,因为电视机主要成本都在屏幕上,而手机本来就有屏幕,可以共享。
到了将来,每个人的手机都可以看电视,都会装上这种接收芯片,就像照相机一样。可能有些人买手机的时候根本就不想要照相机,也不用它,但是我送你一个行不行?电视机我也送你行不行?人人手上将来都拿着电视机,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需要特别重视。
李怀宇(上海文广百视通COO):我之前在东方宽频,就是刚才说到跟新传、搜狐合作世界杯视频的那家公司,后来临时被调去做IPTV了,做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困惑和想法,今天就跟大家交流一下,究竟什么是IPTV。
有一项国外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电视台会做很多直播节目,但是其中只有3%~5%的直播节目是真的被大家直播看到的,绝大多数节目并没有被直播看到。还有一项国内的统计,P2P(编者注: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简单的说,P2P技术可以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的流量可能会占到整个互联网流量的36%,很多网民都在使用P2P观看视频。美国有一家创立时间不长的网站,非常火爆,叫YouTube(编者注:现已被GOOGLE收购),它做的就是播客(视频博客),大家可以将自己制作的视频内容放在网上。在中国也有相类似的网站,比如土豆网,就拿到了很好的风险投资。
现在电视机已经不是保有量最大的信息家电了,是手机。尽管如此,但电视机还是很难回避的,大家觉得还是有必要去把电视机和手机两个终端都开发出来。手机呢,刚才崔总讲到了,我们的重点则是做电视机终端。以前有人预测说最终3C融合以后,电脑和电视会合二为一,现在看起来有非常大的鸿沟在里面,很少有人真的把电脑和电视连起来,融合非常慢。
那什么是IPTV呢?国外有个普遍的定义,就是说利用互联网的技术,用互联网协议来传输电视节目。IPTV主要提供三种服务:第一个是广播频道,就跟现在看的有线电视或者无线电视一样,可以通过它来看到正常的电视频道;第二个是点播,比如现在要看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通过IPTV方式随时点播;第三个是交互服务,现在国外很流行的大富翁、荒岛求生啊等节目,这里面大家就可以直接通过遥控器来做一些参与、互动。中国比较特殊,通过短信进行互动比较流行,国外还是用遥控器来互动。这是IPTV最基本的三项功能,广播频道、点播、交互。
为什么说IPTV究竟等于什么还需要探讨?因为定义还很混淆,有很多含义在里面。第一个,国外现在做得比较好的就是有服务质量保证的电视,什么叫服务质量有保证?现在看有线电视,节目都是流畅的,但是在互联网上看视频内容,经常发现会卡壳或中断,这就没有质量保证。我们如果做IPTV,在电视机上看,首先认为是质量有保证的服务,某种意义上讲,属于有线电视网直接替代,相同的服务,完全有保证。这个做得最好是香港电信,现在已经有了50多万用户,这些人家里就不用申请有线电视网了,直接用电话线再装上一个机顶盒,就可以看电视。
第二种是混合的,因为如果要在电话网上做到完全像有线电视那样高质量的视频,还是有些难度,像英国电信提供的服务,看电视广播频道还是用原来传统的卫星直播或者是地面广播,或者有线电视,然后再交互点播走到宽带互联网上。第三种呢,就是点播流媒体的方式,在互联网上放了一些视频内容,大家可以点播。第四种完全是开放下载的模式,有很多视频内容可以下载。
具体到中国,可能对IPTV的定义跟上面第一种和第二种结合的有些类似,有关部门的领导讲过一句话,就是“以电视机为终端”。像新传、YouTube,都是以PC为终端,跟我们考虑的IPTV不是一个范围。所以现在有两个概念,一个叫网络电视,一个叫IPTV,以PC为终端的就叫网络电视,而以电视机为终端就叫IPTV。
人人手上将来都拿着电视机,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需要特别重视
几年前,人们对新媒体的印象还停留在将报纸新闻搬到网络上,如今随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视频内容已成为新媒体的焦点。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这些发热的概念,无不与视频内容紧紧相连,它们的共同点则是都依靠互联网技术在后台支撑,具有较强的互动性。长江商学院中相关的学员对此各抒己见。
华奥新传副总裁董纳惟:我从1998年起在新浪做了四年频道总监,2002年到了TOM负责网站的内容,2004年底我又离开了。可能大家知道TOM以无线增资业务为主,做网站内容不是很有前途,也非常辛苦,毕竟新浪已经做得这么好了,机会很少。
实际上我很早就一直在想,什么东西能挑战新浪?后来渐渐感觉是网络视频,网络视频应该是一个机会,所以到了新传。新传在2006年初拿到了NBA网络视频直播的授权,德国世界杯也拿到了视频版权。
新传对德国世界杯的策划是很早的。我们就考虑新浪的内容做得这么好,而且有很多门户的体育内容做得也很不错,作为一家新网站,就想找一个突破点。网络视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点,但是这届世界杯在网络上没有直播,只有点播,就是四分钟的视频集锦。我们跟上海的东方宽频一块拿到了这部分集锦内容,后来又卖给了搜狐,事实上中国市场上就这三家是合法拥有者。除了视频内容之外,新传也买了很多专业图片,当然常规的图文内容都做了。
对于核心的视频内容,我们在世界杯新闻中心有专人负责盯着,保证及时取得,比如现场进球了,就马上从服务器中找到传过来,一般4分钟以后就有了上面所说的集锦。其次我们还有人专门跟着米卢(编者注:前中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和李响(编者注:因跟踪报道米卢而扬名),米卢在德国到处看球,他与很多球员、教练都有交往,所以我们可以拍到他们对于世界杯的评论,包括比赛预测等。
后来在对世界杯报道进行分析时,数据显示进球集锦关注度最高,其次是竞猜和足球经理游戏这些互动的内容,事实上都是跟新浪有差异的内容。这也是我这几年受到的教育吧。刚从新浪离开时,我觉得自己可能做网站内容应该很厉害,但到了TOM以后才发现新浪非常强大,跟它竞争很难,如果跟它做同样的东西,根本就没有访问量和流量。只能体现出差异来才行。 <
br> 上海智通公司副总裁崔建平:我们公司叫china IPTV,显得有点儿怪,其实我们在2000年时就叫这个名字,但不是做IPTV的。我是搞技术出身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关新媒体方面的想法,主要是手机电视这一块。
现在手机电视有几种标准,不同的标准在不同的区域应用:比如DVB-H,主要是在欧洲;T-DMB是韩国做出来的,在德国也有一部分使用;日本也有自己独用的标准。目前手机电视发展用户最多的是日本,它用的标准跟全世界全都不一样,而且比较简单,没有什么针对手机专门再设的频道,纯粹是对现在已有的电视频道的一个转播。这样做反而速度是非常快的,很容易应用。
手机电视市场的机会究竟有多大?很多人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手机,而且大多有照相功能,这才是几年的事情?为什么会普及得这么快呢?因为成本非常便宜,用在手机上面的照相机的组件成本大概在10美元左右。而手机电视需要什么呢?其实就是一颗接收芯片,其制造成本比照相机还便宜,毕竟照相机还有一个镜头呢。当然目前这个芯片前期的研发费用很高,因为损坏率非常高,但是也贵不到哪儿去,因为电视机主要成本都在屏幕上,而手机本来就有屏幕,可以共享。
到了将来,每个人的手机都可以看电视,都会装上这种接收芯片,就像照相机一样。可能有些人买手机的时候根本就不想要照相机,也不用它,但是我送你一个行不行?电视机我也送你行不行?人人手上将来都拿着电视机,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需要特别重视。
李怀宇(上海文广百视通COO):我之前在东方宽频,就是刚才说到跟新传、搜狐合作世界杯视频的那家公司,后来临时被调去做IPTV了,做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困惑和想法,今天就跟大家交流一下,究竟什么是IPTV。
有一项国外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电视台会做很多直播节目,但是其中只有3%~5%的直播节目是真的被大家直播看到的,绝大多数节目并没有被直播看到。还有一项国内的统计,P2P(编者注: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简单的说,P2P技术可以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的流量可能会占到整个互联网流量的36%,很多网民都在使用P2P观看视频。美国有一家创立时间不长的网站,非常火爆,叫YouTube(编者注:现已被GOOGLE收购),它做的就是播客(视频博客),大家可以将自己制作的视频内容放在网上。在中国也有相类似的网站,比如土豆网,就拿到了很好的风险投资。
现在电视机已经不是保有量最大的信息家电了,是手机。尽管如此,但电视机还是很难回避的,大家觉得还是有必要去把电视机和手机两个终端都开发出来。手机呢,刚才崔总讲到了,我们的重点则是做电视机终端。以前有人预测说最终3C融合以后,电脑和电视会合二为一,现在看起来有非常大的鸿沟在里面,很少有人真的把电脑和电视连起来,融合非常慢。
那什么是IPTV呢?国外有个普遍的定义,就是说利用互联网的技术,用互联网协议来传输电视节目。IPTV主要提供三种服务:第一个是广播频道,就跟现在看的有线电视或者无线电视一样,可以通过它来看到正常的电视频道;第二个是点播,比如现在要看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通过IPTV方式随时点播;第三个是交互服务,现在国外很流行的大富翁、荒岛求生啊等节目,这里面大家就可以直接通过遥控器来做一些参与、互动。中国比较特殊,通过短信进行互动比较流行,国外还是用遥控器来互动。这是IPTV最基本的三项功能,广播频道、点播、交互。
为什么说IPTV究竟等于什么还需要探讨?因为定义还很混淆,有很多含义在里面。第一个,国外现在做得比较好的就是有服务质量保证的电视,什么叫服务质量有保证?现在看有线电视,节目都是流畅的,但是在互联网上看视频内容,经常发现会卡壳或中断,这就没有质量保证。我们如果做IPTV,在电视机上看,首先认为是质量有保证的服务,某种意义上讲,属于有线电视网直接替代,相同的服务,完全有保证。这个做得最好是香港电信,现在已经有了50多万用户,这些人家里就不用申请有线电视网了,直接用电话线再装上一个机顶盒,就可以看电视。
第二种是混合的,因为如果要在电话网上做到完全像有线电视那样高质量的视频,还是有些难度,像英国电信提供的服务,看电视广播频道还是用原来传统的卫星直播或者是地面广播,或者有线电视,然后再交互点播走到宽带互联网上。第三种呢,就是点播流媒体的方式,在互联网上放了一些视频内容,大家可以点播。第四种完全是开放下载的模式,有很多视频内容可以下载。
具体到中国,可能对IPTV的定义跟上面第一种和第二种结合的有些类似,有关部门的领导讲过一句话,就是“以电视机为终端”。像新传、YouTube,都是以PC为终端,跟我们考虑的IPTV不是一个范围。所以现在有两个概念,一个叫网络电视,一个叫IPTV,以PC为终端的就叫网络电视,而以电视机为终端就叫IP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