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物陈列设计的质量决定了博物馆开展的质量,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开设《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然而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分析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课程教学;问题及对策;博物馆陈列设计
博物馆陈列出现于19世纪中期,将文物、标本和辅助陈列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从而展示社会、自然历史以及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律或某一学科的知识,共人民群众观览的具有艺术性和历史性的综合体。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够表现博物馆的藏品,体现出科学研究、历史研究以及博物馆管理的水平,能够对博物馆的质量进行评价。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展品进行陈列设计的产物,因此,陈列设计工作的质量决定了博物馆陈列的质量,现阶段,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为陈列展览输送陈列设计的专业人才,我国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已经有40多个。由于此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很多高校出现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教学按照考古学以及文物学进行培养。现以《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教学为例,分析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
一、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完善
《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是一门具有多学科的系统性课程,其中有42个博物馆陈列设计项目,汇集了全球各国设计师的优秀作品,全面、详细的介绍了博物馆室内陈列设计的各个要点,包括空间划分、内部结构、使用材料以及装饰元素等等。然而在设置课程教学时,教学内容并不完善,只是介绍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概念、博物馆陈列设计发展简史、现代博物馆陈列的基本类型以及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特点等内容,却忽视了这个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导致教学效果不高。
(二)教学方式单一
现阶段,很多院校的《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只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或者使用图片文字的课件进行教学,教学较为枯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教学质量低下。
(三)缺少策展实践机会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主要涵盖了文物学和博物馆学,并与考古学关系极为密切,是一门内容较复杂、内涵较丰富的人文学科。从某种程度上讲,文物与博物馆学是属于文化遗产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跨学科,面很广,有很多东西可以学,尽管一些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但也只是参观考古工地和博物馆等,只是听博物馆中专业讲解员讲解,很难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另外,学生即便学习了《博物馆陈列设计》相关课程,但是在实习中也无法应用,一般实习接收单位只让实习生从事引导和讲解工作,很少涉及展品陈列工作,一般博物馆陈列设计都是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而且博物馆举办新展的时间未必在学生的实习阶段,即便举办新展,时间段、任务紧,未必会让实习生进行策展,因此学生缺乏策展实践的机会。
二、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是一种设计类、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各种方面对博物馆陈列设计进行介绍,比如,根据建工学院的建筑学,可以介绍博物馆建筑方面的知识:博物馆建筑是供收集、保管、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物或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根据信息学院中的信息技术,介绍现阶段博物馆中的高新科技,比如交互设计、虚拟体验等,能够将博物馆的展品虚拟的展现出來,让观众进入虚拟体验中,感受人文历史以及文物的发展,还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加深对陈列设计的理解。根据机械学员的机械工程学,可以介绍博物馆模型3D打印方面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博物馆陈列方案通过3D打印技术展现出来,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以此能够将传统的课程设计转变为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为学生带来新的体验,让学生在综合性体验中感悟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内涵,从而能够自己设计出博物馆陈列方案,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课程教学的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就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模拟或重现场景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案例现场,通过讨论和研究,对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纳,进而从其中得出结论或理论,以此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和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讲解《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中陈列厅造型设计时,强调陈列的审美功能以及实用功能,在讲解陈列手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将一些实例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深入到实例中进行研究和探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对造型设计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灵活有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
(三)增加策展实践机会
博物馆实习不能保证学生有策展实践机会,以此学校就需要为学生增加策展实践机会,可以自己搭建实践平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博物馆也随之产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文物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在网上博物馆中,这种网上博物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博物馆中陈列的展品。因此,在《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上博物馆中进行陈列设计,利用网页制作、数据库录入、多媒体制作等网络技术,对文物的陈列方案进行设计,以此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为学生正价策展实践机会,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总结:
总而言之,《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自开设以来,课程教学中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方式单一、缺少策展实践机会等问题一直是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原因,因此,教师就需要完善课程设置,将传统的课程设置转变为多学科融合的课程;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增加策展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方案设计,从而为文物陈列展览培养具有专业设计能力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伟. 《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丝绸之路, 2015(8):79-80.
[2]赵文楠.博物馆陈列的展览设计技巧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0):130-131.
[3]韩秀茹,李娟宜.《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初探[J].科技资讯,2018,16(19):136+140.
关键词:课程教学;问题及对策;博物馆陈列设计
博物馆陈列出现于19世纪中期,将文物、标本和辅助陈列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从而展示社会、自然历史以及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律或某一学科的知识,共人民群众观览的具有艺术性和历史性的综合体。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够表现博物馆的藏品,体现出科学研究、历史研究以及博物馆管理的水平,能够对博物馆的质量进行评价。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展品进行陈列设计的产物,因此,陈列设计工作的质量决定了博物馆陈列的质量,现阶段,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为陈列展览输送陈列设计的专业人才,我国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已经有40多个。由于此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很多高校出现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教学按照考古学以及文物学进行培养。现以《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教学为例,分析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
一、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完善
《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是一门具有多学科的系统性课程,其中有42个博物馆陈列设计项目,汇集了全球各国设计师的优秀作品,全面、详细的介绍了博物馆室内陈列设计的各个要点,包括空间划分、内部结构、使用材料以及装饰元素等等。然而在设置课程教学时,教学内容并不完善,只是介绍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概念、博物馆陈列设计发展简史、现代博物馆陈列的基本类型以及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特点等内容,却忽视了这个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导致教学效果不高。
(二)教学方式单一
现阶段,很多院校的《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只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或者使用图片文字的课件进行教学,教学较为枯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教学质量低下。
(三)缺少策展实践机会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主要涵盖了文物学和博物馆学,并与考古学关系极为密切,是一门内容较复杂、内涵较丰富的人文学科。从某种程度上讲,文物与博物馆学是属于文化遗产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跨学科,面很广,有很多东西可以学,尽管一些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但也只是参观考古工地和博物馆等,只是听博物馆中专业讲解员讲解,很难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另外,学生即便学习了《博物馆陈列设计》相关课程,但是在实习中也无法应用,一般实习接收单位只让实习生从事引导和讲解工作,很少涉及展品陈列工作,一般博物馆陈列设计都是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而且博物馆举办新展的时间未必在学生的实习阶段,即便举办新展,时间段、任务紧,未必会让实习生进行策展,因此学生缺乏策展实践的机会。
二、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是一种设计类、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各种方面对博物馆陈列设计进行介绍,比如,根据建工学院的建筑学,可以介绍博物馆建筑方面的知识:博物馆建筑是供收集、保管、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物或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根据信息学院中的信息技术,介绍现阶段博物馆中的高新科技,比如交互设计、虚拟体验等,能够将博物馆的展品虚拟的展现出來,让观众进入虚拟体验中,感受人文历史以及文物的发展,还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加深对陈列设计的理解。根据机械学员的机械工程学,可以介绍博物馆模型3D打印方面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博物馆陈列方案通过3D打印技术展现出来,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以此能够将传统的课程设计转变为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为学生带来新的体验,让学生在综合性体验中感悟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内涵,从而能够自己设计出博物馆陈列方案,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课程教学的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就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模拟或重现场景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案例现场,通过讨论和研究,对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纳,进而从其中得出结论或理论,以此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和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讲解《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中陈列厅造型设计时,强调陈列的审美功能以及实用功能,在讲解陈列手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将一些实例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深入到实例中进行研究和探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对造型设计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灵活有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
(三)增加策展实践机会
博物馆实习不能保证学生有策展实践机会,以此学校就需要为学生增加策展实践机会,可以自己搭建实践平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博物馆也随之产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文物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在网上博物馆中,这种网上博物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博物馆中陈列的展品。因此,在《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上博物馆中进行陈列设计,利用网页制作、数据库录入、多媒体制作等网络技术,对文物的陈列方案进行设计,以此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为学生正价策展实践机会,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总结:
总而言之,《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自开设以来,课程教学中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方式单一、缺少策展实践机会等问题一直是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原因,因此,教师就需要完善课程设置,将传统的课程设置转变为多学科融合的课程;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增加策展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方案设计,从而为文物陈列展览培养具有专业设计能力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伟. 《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丝绸之路, 2015(8):79-80.
[2]赵文楠.博物馆陈列的展览设计技巧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0):130-131.
[3]韩秀茹,李娟宜.《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初探[J].科技资讯,2018,16(19):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