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铁路不仅担负着石油、钢铁、煤炭、粮食等国家战略物资的中长距离输送任务,还承担了农产品、工业机械、消费物资的中长距离输送任务,是我国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货运物流化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影响其物流现代化的因素是什么,如何系统分析铁路物流转型的策略,铁路基层生产单位发展物流包括哪些具体措施。研究以上问题,对保障铁路货运向现代化物流的转型至关重要。
[关键词]铁路运输;现代物流;策略
中圖分类号:TU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2-0279-01
1 我国铁路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状况
1.1 效益状况
市场经济的特性之一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为赚钱而存在,利润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我国铁路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位于世界第一,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约四分之一的换算周转量。但铁路各项成本过高,支出庞大,债务高企,管理始终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模式,管理模式僵化极大地制约了铁路发展,走向市场制约因素太多,资金缺口巨大,后期发展不得不考虑融资或合作。
1.2 运输供给状况
改革开放后,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仍处于限制型运输状态,在目前我国综合运输系统中,铁路运输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运输状态。2015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77083.8公里,居亚洲第一,但是按人均拥有的铁路里程,不仅远远低于某些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铁路始终运输负荷大,组织机动性差,难以适应市场波动。
1.3 需求状况
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相对保持平稳,其它类货物的需求增长较快。市场货运强度逐步减弱,高层次服务需求增强,货运需求时效性强,波动幅度大,不均衡特征明显。
2 改革铁路货运组织的有效对策
2.1 SO战略
2.1.1 拓展物流市场
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优势,向运输外的其它物流领域拓展。抢占先机,迅速占领其它物流市场。拓展服务可首先从大宗物品的配送切入,开展“门”到“门”的服务;再逐渐向其物品配送、包装和流通加工等领域拓展。进一步发展后,向上可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向下可延伸到物流咨询、物流方案规划的制作、物流系统设计等。
2.1.2 打造物流品牌
铁路本身具有较好的客户基础,同时拥有雄厚的资本。利用这些优势在物流市场上树立品牌,为客户提供更全面、周到的服务,以此维护自身的竞争优势。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等作专题节目,让广大公众充分了解铁路物流的运作,向公众表明铁路物流的优势和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服务思想。
2.2 ST战略
2.2.1 发展物流联盟
面对物流需求的变化,企业一般希望提供完整的运输产品,铁路企业在物流配送领域不能发挥优势,很难独立完成产品门到门的运输时,可与其它物流企业联盟,发展多式联运。寻求与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的联合,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寻求与国外铁路的联合,使铁路物流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家庭中;寻求与生产企业、商业、仓储业的联合,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形成;寻求与外资企业、银行的联合,使铁路物流依托社会资本的力量快速发展。
3.2.2 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铁路发展第三方物流应从创新铁路货运产品入手,以产品创新带动体制创新和营销创新,进而促进资源整合,促进铁路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要对“行包专列”、“五定班列”等品牌,赋予铁路新体制下的新内涵。铁路企业与供、收双方通过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针对不同企业,设计个性化物流,简化货运办理手续,开通货运专列;以JIT观念,实现企业产品“零库存”。
2.2.3 合资经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外物流企业的进入给我国正处于成长期的铁路物流企业带来较大的威胁。铁路物流企业可利有自身的网络资源优势,吸纳国外战略投资者,共享其信息、品牌优势,学习其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
2.2.4 拓宽融资渠道
铁路的修建以及发展第三物流服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铁路物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资金的约束。铁路总公司的投资和现有的贷款很难满足发展的需要,铁路建设需要吸收民间资本和外资的投入,可利用股票场市和债券市场进行融资。
2.3 WO战略
2.3.1 加快人才培养
铁路企业与现代物流还有很大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设备、技术、资金上,而且更重要地体现在知识和观念上。为此,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强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尽可能多的途径加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铁路尽快融入现代物流奠定人力基础。主要措施有:加大对现代物流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管理人员认识到融入现代物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地学习现代物流理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举办物流培训班,输送干部职工到院校,甚至到国外学习现代物流知识,或直接从高等院校或其他物流公司引入优秀物流人才,促使铁路货运业更快融入现代物流;组织管理人员到一些优秀的物流公司考察,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为铁路货运业融入现代物流奠定基础。
2.3.2 完善内部管理
铁路现有的许多弱点是由于铁路内部管理本身所造成的,因此不从根本上解决是难以克服的。铁路系统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发展铁路物流的基础,采用现代的管理方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改革、改制、改组、改造,建立一套科学的物流运作流程和标准体系,明确规定业务运作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能、操作岗位及职责、作业分类及运作流程、各项作业的操作规程,使整个系统成为“规范网络型”。
2.3.3 加快铁路建设 充足的运输能力是铁路货运融入现代物流的最根本前提。根据我国资源分布和经济布局的特点以及物资基本流向的规律,应快速扩充东西部之间的干线通过能力,完善路网点线能力的配套,取消制约地区能力的“限制口”。同时继续实施列车提速战略,加快建设快捷货运网络,提高货运装备水平,有效地解决货物列车速度慢、时效差的问题,使铁路运输既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量”的需求,又要适应融入现代物流业“质”的要求。
2.4 WT战略
WT战略主要是优化铁路内部资源,继续深化铁路企业改革,对铁路货运的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及资源利用率。(1)运输资源整合,我国铁路实行路局、站段二级管理体制,货物运输资源分散在两个不同的层次,市场营销、计划受理、货物承运、运力配置、信息服务涉及各个层次的不同部门,运用现代物流思想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2)组织整合,对现有货运办理站进行地区性的整合,减少数量,改善装备,实行货运集中管理;(3)业务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对分散的货运经营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规范的运作流程,实现市场营销与运力配置的一体化;(4)信息整合,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对目前比较分散的铁路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发展电子商务,提高对货物运输全过程的控制力及市场开发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在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中,铁路货运组织必须适时改革,建立自营物流运作模式或联盟物流运作模式,并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注重两端物流服务,进一步推进铁路货运组织的有效改革,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鹏.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6).
[2] 王丹.福建省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J].海峡科学.2012(05).
[3] 曾其朗,杨华荣.铁路物流发展探讨[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2(05).
[4] 罗涛.浅析铁路货运物流化[J].铁道运营技术.2013(01).
[5] 陈治亚,李振田.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站布局[J].鐵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02).
[6] 孙新民,丁华.港口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探讨[J].中国铁路.2015(03).
[关键词]铁路运输;现代物流;策略
中圖分类号:TU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2-0279-01
1 我国铁路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状况
1.1 效益状况
市场经济的特性之一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为赚钱而存在,利润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我国铁路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位于世界第一,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约四分之一的换算周转量。但铁路各项成本过高,支出庞大,债务高企,管理始终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模式,管理模式僵化极大地制约了铁路发展,走向市场制约因素太多,资金缺口巨大,后期发展不得不考虑融资或合作。
1.2 运输供给状况
改革开放后,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仍处于限制型运输状态,在目前我国综合运输系统中,铁路运输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运输状态。2015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77083.8公里,居亚洲第一,但是按人均拥有的铁路里程,不仅远远低于某些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铁路始终运输负荷大,组织机动性差,难以适应市场波动。
1.3 需求状况
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相对保持平稳,其它类货物的需求增长较快。市场货运强度逐步减弱,高层次服务需求增强,货运需求时效性强,波动幅度大,不均衡特征明显。
2 改革铁路货运组织的有效对策
2.1 SO战略
2.1.1 拓展物流市场
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优势,向运输外的其它物流领域拓展。抢占先机,迅速占领其它物流市场。拓展服务可首先从大宗物品的配送切入,开展“门”到“门”的服务;再逐渐向其物品配送、包装和流通加工等领域拓展。进一步发展后,向上可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向下可延伸到物流咨询、物流方案规划的制作、物流系统设计等。
2.1.2 打造物流品牌
铁路本身具有较好的客户基础,同时拥有雄厚的资本。利用这些优势在物流市场上树立品牌,为客户提供更全面、周到的服务,以此维护自身的竞争优势。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等作专题节目,让广大公众充分了解铁路物流的运作,向公众表明铁路物流的优势和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服务思想。
2.2 ST战略
2.2.1 发展物流联盟
面对物流需求的变化,企业一般希望提供完整的运输产品,铁路企业在物流配送领域不能发挥优势,很难独立完成产品门到门的运输时,可与其它物流企业联盟,发展多式联运。寻求与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的联合,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寻求与国外铁路的联合,使铁路物流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家庭中;寻求与生产企业、商业、仓储业的联合,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形成;寻求与外资企业、银行的联合,使铁路物流依托社会资本的力量快速发展。
3.2.2 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铁路发展第三方物流应从创新铁路货运产品入手,以产品创新带动体制创新和营销创新,进而促进资源整合,促进铁路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要对“行包专列”、“五定班列”等品牌,赋予铁路新体制下的新内涵。铁路企业与供、收双方通过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针对不同企业,设计个性化物流,简化货运办理手续,开通货运专列;以JIT观念,实现企业产品“零库存”。
2.2.3 合资经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外物流企业的进入给我国正处于成长期的铁路物流企业带来较大的威胁。铁路物流企业可利有自身的网络资源优势,吸纳国外战略投资者,共享其信息、品牌优势,学习其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
2.2.4 拓宽融资渠道
铁路的修建以及发展第三物流服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铁路物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资金的约束。铁路总公司的投资和现有的贷款很难满足发展的需要,铁路建设需要吸收民间资本和外资的投入,可利用股票场市和债券市场进行融资。
2.3 WO战略
2.3.1 加快人才培养
铁路企业与现代物流还有很大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设备、技术、资金上,而且更重要地体现在知识和观念上。为此,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强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尽可能多的途径加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铁路尽快融入现代物流奠定人力基础。主要措施有:加大对现代物流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管理人员认识到融入现代物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地学习现代物流理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举办物流培训班,输送干部职工到院校,甚至到国外学习现代物流知识,或直接从高等院校或其他物流公司引入优秀物流人才,促使铁路货运业更快融入现代物流;组织管理人员到一些优秀的物流公司考察,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为铁路货运业融入现代物流奠定基础。
2.3.2 完善内部管理
铁路现有的许多弱点是由于铁路内部管理本身所造成的,因此不从根本上解决是难以克服的。铁路系统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发展铁路物流的基础,采用现代的管理方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改革、改制、改组、改造,建立一套科学的物流运作流程和标准体系,明确规定业务运作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能、操作岗位及职责、作业分类及运作流程、各项作业的操作规程,使整个系统成为“规范网络型”。
2.3.3 加快铁路建设 充足的运输能力是铁路货运融入现代物流的最根本前提。根据我国资源分布和经济布局的特点以及物资基本流向的规律,应快速扩充东西部之间的干线通过能力,完善路网点线能力的配套,取消制约地区能力的“限制口”。同时继续实施列车提速战略,加快建设快捷货运网络,提高货运装备水平,有效地解决货物列车速度慢、时效差的问题,使铁路运输既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量”的需求,又要适应融入现代物流业“质”的要求。
2.4 WT战略
WT战略主要是优化铁路内部资源,继续深化铁路企业改革,对铁路货运的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及资源利用率。(1)运输资源整合,我国铁路实行路局、站段二级管理体制,货物运输资源分散在两个不同的层次,市场营销、计划受理、货物承运、运力配置、信息服务涉及各个层次的不同部门,运用现代物流思想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2)组织整合,对现有货运办理站进行地区性的整合,减少数量,改善装备,实行货运集中管理;(3)业务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对分散的货运经营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规范的运作流程,实现市场营销与运力配置的一体化;(4)信息整合,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对目前比较分散的铁路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发展电子商务,提高对货物运输全过程的控制力及市场开发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在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中,铁路货运组织必须适时改革,建立自营物流运作模式或联盟物流运作模式,并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注重两端物流服务,进一步推进铁路货运组织的有效改革,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鹏.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6).
[2] 王丹.福建省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J].海峡科学.2012(05).
[3] 曾其朗,杨华荣.铁路物流发展探讨[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2(05).
[4] 罗涛.浅析铁路货运物流化[J].铁道运营技术.2013(01).
[5] 陈治亚,李振田.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站布局[J].鐵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02).
[6] 孙新民,丁华.港口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探讨[J].中国铁路.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