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德两国的教育模式从基础教育开始就有明显地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两国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教育评价模式及对待教育的态度不同才产生出适合两国的本国国情的研究生教育模式。
【关键词】研究生后备军;教育理念;教育功利性;评价模式
在德国求学的四年时间,让我有幸亲自经历了中德两国的高等教育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两国在高等人才,特别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巨大差异。从一开始的诧异到事后的深究,通过和德国同事及朋友的交流和文献的查阅,对德国教育模式有了一定的第一手了解。从中国教育大潮中一步一步走来的我,对国内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比两国教育发现:中德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德国研究生阶段在于培养研究生的知识广度,并期望其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能够确定自己的兴趣领域并继续更加顶级的博士学位的学习;中国研究生教育在于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的深度,期望其在研究生期间对其所学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到达一定的深度。究其原因,这和两国的教育的理念的诧异及由此衍生的整体教育培养模式有着极其大的关系。
首先,我国教育长期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有着较大的问题。我的教育一直坚持“社会本位论”的理念,希望教育出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才。换句话说,我的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人才。曾经流行一个比如就是我的教育像一个模具,教育出来的人才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相同零件。如果,存在差异,就认为这是个“残次品”。这忽视了人这个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需求。而德国教育却坚持“以人为本”,把教育对象——人,作为第一位顺位考虑的对象,作为所有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德国人的教育是每个受教育者不断成长、完善和提升的过程。在德国所有的教师和教育教学机构,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他们的教育活动是为了一切学生,引导学生向着更好地自己发展。
其次,我国教育带有极大地功利性。我国五千年来均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观念。认为学习可以带来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自小我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好好读书将来就能做大官、挣大钱、做出名的科学家等,很少有人会告诉你,学习使你眼界更广、心胸更宽、思维更敏捷、更快乐等。而德国的教育很少会告诉学生:你读书是为了挣大钱、住漂亮房子等,德国的孩子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自主行为,为了学习新的事物和感受新的世界。对于知识他们是尊重的,这点可从他们的“身份证”中的名字前加上“Dr”称谓可见一斑。因此,在没有任何其他驱动力的前提下,他们学习的目的很单纯——有兴趣。他们这种追求知识的过程,也是基于他们对于该领域知识的兴趣。而他们这种单纯追求“感兴趣之物”的行为是自小就被身边人,包括父母亲人、老师等,支持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思维。当然,这与他们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他们无需借由读书来改变命运。此外,整个社会,不仅是教育机构,都在为教育提供便利。孩子们在初高中就有了去社会公司实习的机会。因此,他们的孩子更加早接触社会,更加了解自己的喜好。社会的导向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德国真正成为大学生,甚至于成为研究生的人,都是真正热爱自己这个领域的人。相对来说,他们更加具有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容易发现新事物。
再次,中德教育评价机制的差异也是造成高等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原因之一。中国提出素质教育很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目前为止,中考、高考的指挥棒指哪儿我们就教哪儿。学校的一切,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计划的制定、学校及市、省教育水平的确立、教师业绩的考核等均围着中考高考成绩转。对于学生也是以成绩论成败,疏忽了对其作为独立个体的为人處事等其他方面的教育。由于长期在题海中沉浮,极少接触社会,接触工作本身,大部分学生在考入大学后开始沉醉于网络、游戏等,很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可是很多大学考虑到学校教学能力到评估会对学生对考核睁只眼闭只眼。期末考试内容堪称平时及课后习题选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进大学就是一条独木桥,挤过去后,都是康庄大道,即使闭眼也能有惊无险的走完。但是,在德国也有所谓的“高考”,即中学毕业考试。这考试成绩也是今后申请大学时候的要考虑的重要成绩之一。但是,该中学毕业考不是整个德国统一考试,而是各州自行命题统一考试。申请大学的专业不同时,则应考科目也不同。申请大学的学生经过笔试后,还需要口试。最后,还要再加上前两年或三年的平时学习和考试成绩,平均后得出的分数才是所申请大学要看的成绩。而进入大学后,执行彻底的学分制。只要修够所需的学分即能获得学位证书。因此,他们没有具体的学年,全凭自己的主动学习。此外,大学期间被淘汰的比例极大,如我们亚琛工大的电子专业,每年顺利拿到学士学位的学生只占当初入学比例的30%左右。这个学习过程中,如果所学专业的学分修读过程中,有三门不合格,即被取消攻读该专业学士学位的资格,在整个德国不准在重新申请该专业。只能另外在全国范围内申请其他相关专业,重新修读学分。由于德国这种“宽进严出”的本科教育制度,将本专业较为好的学生成功筛选另出来。因此,选择继续博士研究生学习的这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该专业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同时,通过修读本科专业学分,对该专业的知识有个广泛的了解。有较广泛基础知识的储备。
综合上述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德国研究生的后备军均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广泛地本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对该专业有浓厚兴趣的人。他们通常是为了真正的兴趣才一路走来,并最终攻读研究生学位。这类孩子的思维发散性较好,容易创新。但是,同时由于所学知识过于广泛,所以对专业知识所掌握的深度一般不如我们国内的学生。但是我们的学生需要在知识但广度及对专业的尊重程度却有待提高。两国研究生高等教育各有千秋,我们要取长补短,努力加快我们的教育改革建设,使“教育强国”政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德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比较研究,陆娱,《管理观察》 , 2015 (16) :97-98;
[2]中德基础教育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与思考,章云珠 , 吴卫东,《当代教育科学》 , 2002 (8) :38-40;
[3]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吴雅娜 , 周昭安,《继续教育研究》 , 2016 (3) :103-106;
[4]中德博士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刘京京 , 申国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 2013 (4) :47-56;
[5]中德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卢丽 , 阙海宝,《课程教育研究》 , 2014 (22) :52-52。
【关键词】研究生后备军;教育理念;教育功利性;评价模式
在德国求学的四年时间,让我有幸亲自经历了中德两国的高等教育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两国在高等人才,特别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巨大差异。从一开始的诧异到事后的深究,通过和德国同事及朋友的交流和文献的查阅,对德国教育模式有了一定的第一手了解。从中国教育大潮中一步一步走来的我,对国内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比两国教育发现:中德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德国研究生阶段在于培养研究生的知识广度,并期望其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能够确定自己的兴趣领域并继续更加顶级的博士学位的学习;中国研究生教育在于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的深度,期望其在研究生期间对其所学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到达一定的深度。究其原因,这和两国的教育的理念的诧异及由此衍生的整体教育培养模式有着极其大的关系。
首先,我国教育长期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有着较大的问题。我的教育一直坚持“社会本位论”的理念,希望教育出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才。换句话说,我的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人才。曾经流行一个比如就是我的教育像一个模具,教育出来的人才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相同零件。如果,存在差异,就认为这是个“残次品”。这忽视了人这个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需求。而德国教育却坚持“以人为本”,把教育对象——人,作为第一位顺位考虑的对象,作为所有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德国人的教育是每个受教育者不断成长、完善和提升的过程。在德国所有的教师和教育教学机构,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他们的教育活动是为了一切学生,引导学生向着更好地自己发展。
其次,我国教育带有极大地功利性。我国五千年来均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观念。认为学习可以带来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自小我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好好读书将来就能做大官、挣大钱、做出名的科学家等,很少有人会告诉你,学习使你眼界更广、心胸更宽、思维更敏捷、更快乐等。而德国的教育很少会告诉学生:你读书是为了挣大钱、住漂亮房子等,德国的孩子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自主行为,为了学习新的事物和感受新的世界。对于知识他们是尊重的,这点可从他们的“身份证”中的名字前加上“Dr”称谓可见一斑。因此,在没有任何其他驱动力的前提下,他们学习的目的很单纯——有兴趣。他们这种追求知识的过程,也是基于他们对于该领域知识的兴趣。而他们这种单纯追求“感兴趣之物”的行为是自小就被身边人,包括父母亲人、老师等,支持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思维。当然,这与他们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他们无需借由读书来改变命运。此外,整个社会,不仅是教育机构,都在为教育提供便利。孩子们在初高中就有了去社会公司实习的机会。因此,他们的孩子更加早接触社会,更加了解自己的喜好。社会的导向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德国真正成为大学生,甚至于成为研究生的人,都是真正热爱自己这个领域的人。相对来说,他们更加具有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容易发现新事物。
再次,中德教育评价机制的差异也是造成高等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原因之一。中国提出素质教育很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目前为止,中考、高考的指挥棒指哪儿我们就教哪儿。学校的一切,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计划的制定、学校及市、省教育水平的确立、教师业绩的考核等均围着中考高考成绩转。对于学生也是以成绩论成败,疏忽了对其作为独立个体的为人處事等其他方面的教育。由于长期在题海中沉浮,极少接触社会,接触工作本身,大部分学生在考入大学后开始沉醉于网络、游戏等,很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可是很多大学考虑到学校教学能力到评估会对学生对考核睁只眼闭只眼。期末考试内容堪称平时及课后习题选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进大学就是一条独木桥,挤过去后,都是康庄大道,即使闭眼也能有惊无险的走完。但是,在德国也有所谓的“高考”,即中学毕业考试。这考试成绩也是今后申请大学时候的要考虑的重要成绩之一。但是,该中学毕业考不是整个德国统一考试,而是各州自行命题统一考试。申请大学的专业不同时,则应考科目也不同。申请大学的学生经过笔试后,还需要口试。最后,还要再加上前两年或三年的平时学习和考试成绩,平均后得出的分数才是所申请大学要看的成绩。而进入大学后,执行彻底的学分制。只要修够所需的学分即能获得学位证书。因此,他们没有具体的学年,全凭自己的主动学习。此外,大学期间被淘汰的比例极大,如我们亚琛工大的电子专业,每年顺利拿到学士学位的学生只占当初入学比例的30%左右。这个学习过程中,如果所学专业的学分修读过程中,有三门不合格,即被取消攻读该专业学士学位的资格,在整个德国不准在重新申请该专业。只能另外在全国范围内申请其他相关专业,重新修读学分。由于德国这种“宽进严出”的本科教育制度,将本专业较为好的学生成功筛选另出来。因此,选择继续博士研究生学习的这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该专业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同时,通过修读本科专业学分,对该专业的知识有个广泛的了解。有较广泛基础知识的储备。
综合上述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德国研究生的后备军均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广泛地本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对该专业有浓厚兴趣的人。他们通常是为了真正的兴趣才一路走来,并最终攻读研究生学位。这类孩子的思维发散性较好,容易创新。但是,同时由于所学知识过于广泛,所以对专业知识所掌握的深度一般不如我们国内的学生。但是我们的学生需要在知识但广度及对专业的尊重程度却有待提高。两国研究生高等教育各有千秋,我们要取长补短,努力加快我们的教育改革建设,使“教育强国”政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德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比较研究,陆娱,《管理观察》 , 2015 (16) :97-98;
[2]中德基础教育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与思考,章云珠 , 吴卫东,《当代教育科学》 , 2002 (8) :38-40;
[3]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吴雅娜 , 周昭安,《继续教育研究》 , 2016 (3) :103-106;
[4]中德博士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刘京京 , 申国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 2013 (4) :47-56;
[5]中德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卢丽 , 阙海宝,《课程教育研究》 , 2014 (22) :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