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域 福地粮仓

来源 :农产品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ce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松镇地处福建省建瓯市城区北部,自然条件优越,一直以来被誉为建瓯的“天府之域”。曾经,村民“望绿兴叹”,过着清贫的日子;现在,这里沃野生金,乡村生活令人向往。
  2018年9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小松镇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小松镇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以来,抓住第一主产,稳定第二主产,大力推进三产融合。以最大热情建设完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绿色高效生产基地,以最高效率推动农产品产后加工增值,推进农业与文化、信息、教育、旅游、运动、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发展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最优资源培育壮大乡土经济、乡村产业,达到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旺,形成相互紧密关联、高度依存带动的完整产业链。
  膏腴之地造就蔬菜大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耕作方式在建瓯翠松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已不复存在,其采用的“一条龙”耕种模式,让农民当起了“甩手掌柜”。“六年前,公司从小松镇定高、湖头等村流转土地1100亩,一期投资4300多万元,建成了这个集生产管理、专家咨询、远程诊断、产品追溯、产品推介为一体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管理体系。”翠松公司董事长俞峰玉介绍说。蔬菜是小松镇的主导产业之一,结合南平市“武夷山水”品牌建设工程的实施,该公司正不遗余力地打造“翠松”系列蔬果品牌,着力提升蔬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向具有全国影响的企业品牌迈进。当前小松镇正在创建“翠松蔬果”标准化体系建设,要求万亩示范区内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实现核心示范园区基地“三品一标”全覆盖;每年组织从土壤处理、种苗繁育、大棚温湿度调控技术、植株群体调控、产品采收、采后处理、营销模式等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技术培训6期,全面提高小松蔬菜的整体生产水平。
  面对现代化的先进农业生产体系,基础设施的更新升级成了首要任务。小松镇对大棚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增加保温、通风、防风加固、温湿度调节等装置改造100亩,提高蔬菜园微域环境调节能力和设施抗灾能力,减轻劳动强度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安装水肥一体化装置和菜园滴灌系统200亩,达到轻简化生产和节约用水用肥与精准施肥等目标;建立智慧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应用现代农业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全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展示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建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并且计划实施封闭式净菜加工生产线,促进蔬菜产品加工增值;完善翠松田间冷链物流系统、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等设施设备,建立完善产品分级标准,推广二维码标识销售,打造成集生产、分级包装、配送销售于一体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目前已经完成湖头农业、永发现代、翠松发展等3家集约化育供苗基地建设,完成集约化育苗温室6000平方米、練苗温室50亩,培育嫁接苗、脱毒苗等优质蔬菜种苗供应;建成翠松发展、福兴合作社、利民农业等温室蔬菜大棚450亩,推广高温闷棚、土壤消毒物理措施减少病源、虫源,减轻病虫害发生;利用温室大棚发展黑番茄、玫瑰小番茄、食用仙人掌、牛奶草莓等特种高档蔬菜种植,示范推广水旱轮作、土壤消毒改良、高温闷棚技术,应用生物农药、植物源矿物源农药、性诱剂、黏虫色板、太阳能灭虫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面增施有机肥,实现有机肥全覆盖;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做到精准施肥和减量施肥;推行农膜、农药包装物实现回收处置,避免农用废弃物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当地蔬菜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稻谷飘香诞生福地粮仓
  小松是建瓯粮食主产区之一,是商品粮基地镇,其生产的“小松米”称著于闽北。小松镇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是南平市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已建成福建省千亩水稻良种示范基地,形成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树成行、地平整、涝能排、旱能灌、沟渠桥涵闸配套齐全”的田园化格局,逐步向“农田园林化、种植区域化、耕作机械化、农技科学化、品种优良化、服务社会化、产品优质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园区迈进,逐渐成为闽北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精品工程”。
  小松镇的水稻发展思路沿袭了蔬菜产业的成功案例,在此基础之上以主导品种和关键技术集成推广为支撑,以优质高效生产创建为切入点,切实做到集中连片、规模推进,并对示范核心区进行建档管理。一是建立渔村200亩水稻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栽培核心示范区,全面推广水稻优新品种、有机肥种植、病虫统防统治;二是抓好关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年推广示范优质水稻品种示范10个,其中功能性抗癌水稻品种2个;三是大力示范推广优质稻配套轻简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按照生态循环农业理念,突出土壤、肥料、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重点示范推广机插机收栽培技术、轻简直播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等,强化新品种与新技术配套,做到良种良法一起推,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效作用。
  目前建瓯市亿米水稻专业合作社已在镇内建立水稻生产基地2000亩,购置中型水稻烘干塔4组、自动化稻米加工生产线1条,购置机耕、播种、收割等大中型生产机械,初步形成南方水稻全程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新模式;建瓯市湖头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中村水稻工厂化育秧设施,水稻统治统防、水稻烘干等全套设备,开展水稻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初步形成紧密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绿色防控和安全生产。
  创新发展推进产业融合
  在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当下,小松镇不断探索农村三产融合模式,完善产业发展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联结紧密利益共同体,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体制,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程。
  首先,为推进一二三产全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生态农业采摘体验、农业运动康养加,田间步栈道、骑行绿道、休闲农庄、田间农业嘉年华游乐设施等功能配套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运动康养、观光旅游,积极推进小松绿道提升突显功能化;积极拓展农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现已完成小松环溪亲水绿道基础工程31.5千米,完成投资4200万元;完成“硕丰百果园”“大顺草莓园”“翠松蔬果采摘”“李园桃李园”等休闲观光采摘农业基地500余亩。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有总投资11000万元“省农科院闽北分院”工程、投资2000万元的“小松水库灌区干渠防渗硬化”工程;正在规划实施的还有“小松千亩山荷园”建设项目、“百亩智慧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小松田间冷链与物流体系”建设项目等各类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关联密切的重点项目。   其次,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以龙头企业、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为主体,与普通农户构建联结紧密、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如福建明良集团与小松天竺食品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开发特种蔬菜“山蕗菜”种植基地300余亩;永发现代农业发展通过提供优质蔬菜种苗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结机制推广优质蔬菜品种;新引进的中村“高丽菜”种植基地500亩,带动农户100余户。
  “十三五”是建设“四富四美” 新建瓯的关键时期,也是粗放高消耗农业向集约化绿色农业升级、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是农业转型的必然选择,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小松是推进转型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行农业绿色循环生产机制,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推广应用性诱剂、粘虫色板、太阳能诱虫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商品有机肥,积极开展培育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型职业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和素质;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农产品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全面完善农业产业强镇农产品检测站工作;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将农业科技人员派驻农业企业,加强服务。
  科技之光照亮振兴之路
  “从这里出去的蔬菜水果都会贴上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就可进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从而了解到这个作物的生长地块、农事、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建瓯市翠松現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荣怒看着长势喜人的花菜、黄瓜、火龙果,格外高兴。互联网技术应用到蔬菜产业后,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菜农的体力劳作,还让许多种植问题迎刃而解。从田间作物到设施蔬菜,从种植业到养殖业,时下,一场以互联网为主要动力的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正在建瓯农村大地蓬勃兴起。“智慧农业”以其智能、精准、科学的生产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及普通农户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应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掀一场“智慧”变革。
  围绕智慧建瓯、电子商务、三农服务和科研开发等四大系统组成的区域性“互联网+蔬菜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促进了信息化与农业的有效对接,有序推进蔬菜产品上线营销。小松镇“三管齐下”保障平台构建:一是加强农村营销人才培训,重点培训电商、微商运营和网店,培训特色产品信息采集发布、创意设计、包装、营销等技能;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全面建立“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实行源头赋码、标识销售;三是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电商销售平台或与大型电商合作,建立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或专属营销渠道。
  当前小松镇已成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与村级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网点,继续保持并拓展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内涵,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与模式;并通过“智慧小松”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小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以及为主导产业发展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发挥农业信息网、有线广播、电视等媒体平台优势,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强镇宣传报道工作,营造现代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良好氛围。加强与省农科院、省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运用,为小松镇农业产业强镇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小松镇以领导队伍为舵,化农业产业为舟,开展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在乡村振兴浪潮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其他文献
广西兴业县山心镇蓬塘村有较为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但因为缺少品牌和深加工,当地茶农长期多以出售茶青为主。  近年来,蓬塘村聘请技术人员对传统炒茶灶具进行改造,提高茶叶品质,还邀请茶艺学校老师為茶农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该村还通过打造电商服务点,设立电商服务站,将农户生产的手工茶利用电商平台统一销售。不少茶农实现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期刊
编者按:“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4 月20 日,2020 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以视频直播方式在京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总结回顾了18个(种)主要農产品2019年市场形势,对中国主要农产品未来10 年,尤其是2020年、2025年和2029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生产、消费、贸易、价格走势进行了展望。借此机会,本刊编辑部分别就水稻、小麦、蔬菜、水果、猪肉、禽蛋、奶制品
期刊
“拔掉穷根,没有当家产业不成。”贵州盘州市贾西村党支部书记龙涛深有体会。贾西村地处石漠化山区,村里只见石头难见田。为了脱贫,干部带头种起耐旱、耐贫瘠的刺梨。“没想到石缝缝里长出摇钱树!”村民任德旭感叹,石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一年全家进账3万元。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
期刊
到了4月,山里才有了春天的样子。武陵山脉腹地,人们脱下笨重的冬衣,苗寨仿佛也跟着轻快起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也是湖南第一批脱贫摘帽的贫困村之一。一场疫情,使深山苗寨的这个春天不同于以往。  迎春到  杨正邦的农家乐一大早就开张了。  吊脚楼挂着大红灯笼,站在前坪远眺,层峦叠嶂的大山裹着一层浅金色的阳光,鸟鸣清脆,草木葱茏。  “你们先
期刊
近日,西宁市商务局组織西宁农商公司在中国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青海西宁销售分公司六个网点便利店供应平价蔬菜,每天供应量达2000公斤,为市民提供畅通便捷的服务。
期刊
為保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蔬菜供应,“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启动应急预案,发挥蔬菜集散地优势,积极调配蔬菜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进行交易。目前,寿光市除每日供应武汉600吨蔬菜外,还能满足北京、上海等地及省内蔬菜供应。
期刊
继两批共计150吨爱心蔬菜送达武汉后,越来越多的青岛胶州市爱心市民加入到爱心蔬菜的捐赠当中,有愛心企业捐出善款购买蔬菜,有农民抢摘自己地里的蔬菜,还有部分农产品生产基地捐出了全部库存的蔬菜。
期刊
连日来,新疆各级市场监管系统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专项检查,在保障市场供应的同时,重点检查农贸市场,加强价格检查、巡查和提醒告诫,規范市场行为。
期刊
珍珠自古有美容养颜的功效,经常与蚌肉一起制作独具特色的美食。不仅美味,而且滋補。目前德清县正在潜心研制特色珍珠宴,以珍珠粉和河蚌肉为主或引,加上德清特色的农产品,除了味道鲜美、口感爽滑外,还兼具营养权衡、调理身体的作用。  一品雷甸珍珠蚌  准备材料:雷甸珍珠蚌、老鸭、小黄鱼、山伢儿早园笋片、红枣、枸杞珍珠粉。  制作方法:1.将老鸭、小黄鱼、雷甸珍珠蚌肉在清水里洗干净,河蚌拉去泥肠。2.珍珠蚌肉
期刊
新年伊始,笔者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2019年11月,浙江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转负为正”,环比分别增长1.9%、2.5%。目前,浙江共有43个年出栏10万头以上、58个年出栏万头以上新建猪场基本落地,全省计划改造提升112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扩建43个规模猪场,预计总投资达125亿元。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此前一次调研中专门强调,现在,浙江低效益、低水平的传统畜牧业已经减下来了,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