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阐述佛山市顺德区家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劣势,针对研究中发现的产业问题,提出实施区域技术研发合作,管理与技术型人才并重,开发国内市场客户等建议,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顺德区;家具制造业;区域技术研发合作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1
一、顺德区家具制造业发展现状
佛山市顺德区是中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顺德区家具制造业从2006年到2009年,产值绝对值处于增长趋势,而其增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超势,尤其是2008年到2009年,产值增长率仅为9.3%,如表1数据所示。
数据来源: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网站《统计公报》整理而得
从家具制造业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从2006到2009,家具制造业贡献度趋于增加,从最开始的2.8%增长至5.2%。2006—2008年,家具制造业产值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2009年,家具制造业产值增长率却低于GDP增长率。
二、顺德区家具制造业优劣势分析
从顺德区家具制造业发展现状来看,尽管其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制造基地,但是从2007年开始,其产值增长率却趋于下降,发展速度变慢。本文通对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来探讨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家具制造业优势分析
1、产业链优势。顺德龙江镇是全国最大的家具生产和原辅材料基地,其家具材料销售占全国三分之一。乐从镇是中国唯一家具商贸之都,伦教的木工机械产业是全球最完善的。涉及原木、锯材、五金配件、塑料等原材料和油漆、胶水、砂纸、包装材料等辅材供给充足,成本较低。完整的产业链构成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产品品种多样化优势。顺德区家具制造业发展模式参照意大利家具业发展经验,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设计和生产多样化的产品,满足全球不同文化消费人群的需要。
3、集群发展优势。顺德区分布了众多的中小家具制造企业,对于产业最新供需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交流与共享、专业人才的引进等具有集群效应,整体上提高了产业的知名度,降低了产业的成本。
(二)家具企业劣势分析
1、技术含量低,缺乏品牌竞争力。以龙江镇为例,其多项单品产量达到全国产量的30~50%,个别产品甚至达到世界产量的80%,一些世界品牌都由该镇“贴牌”制造,但在国内外市场上,却没能见到由其生产的独占鳌头的自主品牌产品。虽然,也有米洛、锡山等行业相对强势品牌,但不为消费者熟知。
2、政策倾向错位阻碍了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的进程。佛山市在产业政策上严重倾向于顺德及下属龙江、乐从两镇,基本忽略其他镇的同行企业。这种策略导使得家具制造这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的发展路径受到阻碍,无法以低成本顺利扩大生产制造规模。
3、产业空心化趋势明显,管理型人才缺乏。顺德家具制造业“产业空心化”趋势明显。顺德家具企业老板喜欢用熟不用生,由于自身大多是技工出身,喜欢亲力亲为,导致其重技术型人才,轻管理型人才,导致家具行业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二次流失”现象严重。
4、对出口市场依赖度过高。顺德家具制造业产值增长率从2007年的55.6%下降2009年的9.3%,较大程度上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使其深度依赖的国外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经过2009的经济恢复,虽然国外市场需求有所回升,但人民币升值压力又影响其价格竞争力。
三、促进顺德区家具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为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产业优劣势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实施区域技术研发合作与区域品牌战略
在家具制造产业中,众多中小企业可通过区域性技术研发合作,在成本分摊、风险降低的条件下,共享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区域竞争力增强。积极研发新产品,要加强产品的原创设计,实现从制造走向创造。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创建“顺德家具”集体商标、打造“顺德家具”区域品牌,推动企业品牌的成长是整个产业集群的有效发展模式。
(二)政府扩大产业优惠区域
政府在产业布局规划上,应从整体区域利益出发,扩大产业优惠区域,鼓励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进而带动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
(三)管理型与技术型人才并重的人才管理机制
更新人才引进观念,要注重引进管理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只有管理和技术型人才相结合,才能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综合成本最小,利润最大。
(四)加强国内市场客户开发
降低国外市场依赖度,加强对国内市场的开发。针对国内市场需求特点,可利用产业发展优势,与相关产业合作,如房地产业,开发整体家具设计理念,为广大客户打造精装修商品房。也可建立实体或网络品牌店,直接面对客户,一对一,通过其创新产品和人性化设计吸引客户,扩大客户群,提升品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宝栋.广东家具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李冉,宋维明.政府在家具产业竞争力培育过程中作用的思考,以广东乐从家具产业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08,(6).
[3]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网站《统计公报》.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顺德区;家具制造业;区域技术研发合作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1
一、顺德区家具制造业发展现状
佛山市顺德区是中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顺德区家具制造业从2006年到2009年,产值绝对值处于增长趋势,而其增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超势,尤其是2008年到2009年,产值增长率仅为9.3%,如表1数据所示。
数据来源: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网站《统计公报》整理而得
从家具制造业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从2006到2009,家具制造业贡献度趋于增加,从最开始的2.8%增长至5.2%。2006—2008年,家具制造业产值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2009年,家具制造业产值增长率却低于GDP增长率。
二、顺德区家具制造业优劣势分析
从顺德区家具制造业发展现状来看,尽管其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制造基地,但是从2007年开始,其产值增长率却趋于下降,发展速度变慢。本文通对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来探讨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家具制造业优势分析
1、产业链优势。顺德龙江镇是全国最大的家具生产和原辅材料基地,其家具材料销售占全国三分之一。乐从镇是中国唯一家具商贸之都,伦教的木工机械产业是全球最完善的。涉及原木、锯材、五金配件、塑料等原材料和油漆、胶水、砂纸、包装材料等辅材供给充足,成本较低。完整的产业链构成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产品品种多样化优势。顺德区家具制造业发展模式参照意大利家具业发展经验,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设计和生产多样化的产品,满足全球不同文化消费人群的需要。
3、集群发展优势。顺德区分布了众多的中小家具制造企业,对于产业最新供需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交流与共享、专业人才的引进等具有集群效应,整体上提高了产业的知名度,降低了产业的成本。
(二)家具企业劣势分析
1、技术含量低,缺乏品牌竞争力。以龙江镇为例,其多项单品产量达到全国产量的30~50%,个别产品甚至达到世界产量的80%,一些世界品牌都由该镇“贴牌”制造,但在国内外市场上,却没能见到由其生产的独占鳌头的自主品牌产品。虽然,也有米洛、锡山等行业相对强势品牌,但不为消费者熟知。
2、政策倾向错位阻碍了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的进程。佛山市在产业政策上严重倾向于顺德及下属龙江、乐从两镇,基本忽略其他镇的同行企业。这种策略导使得家具制造这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的发展路径受到阻碍,无法以低成本顺利扩大生产制造规模。
3、产业空心化趋势明显,管理型人才缺乏。顺德家具制造业“产业空心化”趋势明显。顺德家具企业老板喜欢用熟不用生,由于自身大多是技工出身,喜欢亲力亲为,导致其重技术型人才,轻管理型人才,导致家具行业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二次流失”现象严重。
4、对出口市场依赖度过高。顺德家具制造业产值增长率从2007年的55.6%下降2009年的9.3%,较大程度上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使其深度依赖的国外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经过2009的经济恢复,虽然国外市场需求有所回升,但人民币升值压力又影响其价格竞争力。
三、促进顺德区家具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为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产业优劣势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实施区域技术研发合作与区域品牌战略
在家具制造产业中,众多中小企业可通过区域性技术研发合作,在成本分摊、风险降低的条件下,共享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区域竞争力增强。积极研发新产品,要加强产品的原创设计,实现从制造走向创造。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创建“顺德家具”集体商标、打造“顺德家具”区域品牌,推动企业品牌的成长是整个产业集群的有效发展模式。
(二)政府扩大产业优惠区域
政府在产业布局规划上,应从整体区域利益出发,扩大产业优惠区域,鼓励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进而带动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
(三)管理型与技术型人才并重的人才管理机制
更新人才引进观念,要注重引进管理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只有管理和技术型人才相结合,才能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综合成本最小,利润最大。
(四)加强国内市场客户开发
降低国外市场依赖度,加强对国内市场的开发。针对国内市场需求特点,可利用产业发展优势,与相关产业合作,如房地产业,开发整体家具设计理念,为广大客户打造精装修商品房。也可建立实体或网络品牌店,直接面对客户,一对一,通过其创新产品和人性化设计吸引客户,扩大客户群,提升品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宝栋.广东家具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李冉,宋维明.政府在家具产业竞争力培育过程中作用的思考,以广东乐从家具产业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08,(6).
[3]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网站《统计公报》.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