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研究采用調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习惯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在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培养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对策: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实施混合式教学;推广体育文化,使体育精神深入人心;借助信息技术,助力体育锻炼;加强体育运动技能指导,适应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和习惯,激发学生的体育消费热情。
关键词: 高校女大学生 体育锻炼习惯 教学改革
自上世纪末我国各类高校普遍扩招,高校在校生规模逐年上升。据教育部2016年教育事业统计显示,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2625.3万人,其中高职(专科)在校生总人数为1048.6万人,女生为539.2万人,占高职(专科)学生总数的51.42%[1]。当代的女大学生不仅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还要完成作为母亲的神圣使命,她们的健康状况和对体育的态度、行为和习惯将直接影响到未来职业成就的实现,影响祖国的未来[2]。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技术技能型工作,对体能要求较高,但她们的身体状况如何、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与否是本研究的主题。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行为和习惯的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当前的网络时代背景下,探索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发展规律,促使其养成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习惯,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山东省12所高职院校作为S调查对象,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3所,省特色名校3所,普通高职院校4所。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严格按照问卷设计原则设计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其中效度检验为0.87,信度检验为0.86。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5份,回收率为97.5%,其中有效问卷564份,占回收率的96.4%。
1.2.2文献资料法。
查阅本研究有关的资料和文献成果。
1.2.3走访调查法。
走访山东省体育专家学者,就与本研究相关问题予以咨询和请教。
1.2.4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对调出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
1.2.5逻辑分析法。
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就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和习惯现状进行分析,对促使其养成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出建议和对策。
2.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跟本科院校女大学生相比,入学考试成绩低,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不高。表现在体育锻炼上,运动项目选择随机性强,目的性差,锻炼时间和强度不够,锻炼效果不佳,很难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但她们毕业后往往从事技术技能型工作,反而对体能的要求更高。这就造成了矛盾,一方面她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和锻炼习惯不佳导致体质状况堪忧,另一方面是未来工作对体质的高要求。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
高校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最大的动机是强身健体,占比为28.5%,这是体育锻炼带给参与者最直接的好处,其次是健美减肥占17.9%,这跟女大学生的性别因素是密切相关的,现代女大学生对自身形体和外貌的高度关注是促使其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动因。丰富课余生活,结交朋友,满足了女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线下互动交流正变得越来越稀缺,体育锻炼部分达到了让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目的。
3.1.2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
从调查结果看,女大学生喜欢体育锻炼的占大多数,这就为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同时应该注意到,还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一般喜欢,这也为以后高校体育工作者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督促、引导这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让她们喜欢体育锻炼,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乐趣,进而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实现从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的良性循环。
3.1.3高校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她们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到体育锻炼对个体身心的益处,有参加体育锻炼以实现身心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
3.2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频度。
这个结果跟前面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调查存在偏差。绝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重要性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但落实到体育锻炼的实际行动上,情况就不乐观了,出现了知行不一的问题。
3.2.2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持续时间。
60.1%的女大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只有39.9%的女大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达到了良好的锻炼效果。这说明很多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即使参加了锻炼可能也会因为时间原因达不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3.2.3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
从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强度不大,影响了锻炼的效果。究其原因,跟女学生的性别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女大学生往往因为顾及自身形象等原因而选择参加一些低强度、低竞争性的体育项目,在不需要很大运动强度的状态下完成体育锻炼。
3.2.4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项目选择。
在高校女大学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跑步,占比高达66.9%。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赋予了跑步更多的可能性,各种手机计步软件和可穿戴设备(运动手环、运动手表等)的兴起,给跑步增添了科学性和趣味性。借助软硬件跑者可以参与线上的跑步团体、进行跑步竞赛、赢取运动奖章,并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晒出自己的运动成绩,极大地提高跑者的运动自豪感和锻炼自觉性。同时,通过运动类APP还可以记录跑者自身的运动数据,测量身体指标,学习运动技能,设定运动计划,分享运动经验,购买运动装备,获取运动资讯,为跑者提供了一站式的运动解决方案。 3.3高校女大學生体育锻炼习惯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女大学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看,体育教师引导占53.6%,占比最高。这说明,女大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时会倾向于首先选择体育教师引导、体育课程考核的项目,从事这些项目时比较容易寻找到锻炼伙伴,同时还有体育课程的考核要求,这些因素都促成了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其次,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是女大学生的高频选项,在已经掌握了相关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这些项目容易上手,不需要很强的意识的维持,锻炼时可放松身心。
从调查结果看,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普遍较低。绝大部分学生因没有收入来源,在体育消费中的投入十分有限。此外,体育消费意识的不足也是导致体育消费不高的重要原因。部分女大学生宁愿把生活费花在化妆品、娱乐等方面,也不愿意花在体育锻炼上。体育锻炼是一种实践性的运动行为,需要相应的物质基础(运动场馆、运动装备等)和运动技能,而这些需要一定的消费作为支撑。所以,培养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消费习惯,扩大体育消费人群,助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任重道远。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山东省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行为和习惯的调查显示,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还是比较积极和乐观的,但在体育锻炼的行为上却存在一些问题,在体育锻炼的习惯上还不够科学和稳定,存在“知而不行”现象,其体育锻炼状况较差[3]。这就需要高校体育工作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和规范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培养她们的体育锻炼习惯。
4.2建议
4.2.1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实施混合式教学。
传统的体育教学,所有教学环节都在课上完成,理论的讲授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对运动技能的讲解可能还没搞清楚就不得不进入实操阶段,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事倍功半。一些教师在课堂往往会顾此失彼,无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实施混合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观看教学微视频,进行课前测试,完成课前任务,课上体育教师根据课前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主观能动性,课后学生完成作业,通过教学平台晒出运动成绩,交流运动心得,分享运动乐趣,拓展学习时空,提升体育素养。
4.2.2推广体育文化,使体育精神深入人心。
著名学者皮亚杰认为,外界环境的潜移默化功能,远大于知识传授的功能[4]。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女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体育文化在培养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还是多次带给国人惊喜的中国女排姑娘及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女排精神”,都在倡导女大学生们自信自强自尊,体育在塑造人的外在身体的同时,也在滋养着内心的灵魂。
4.2.3借助信息技术,助力体育锻炼。
传统锻炼的人群有自己的健身习惯和健身计划,这些习惯和计划多数是随性的、经验式的、不具体的甚至是不科学的[5]。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借助信息技术,能够解决很多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体育锻炼问题。借助微信、微博和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构建虚拟运动社区,发布和组织体育活动,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体育互动,既灵活又高效。借助智能运功鞋、运动手表、运动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实时获得运动者的运动数据和身体指标数据。同时,各类体育锻炼大数据的实时查询和定期推送,为运动者提供了准确的运动记录数据,对运动者科学制订训练计划,从事体育锻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运动类APP的兴起,可以帮助运动者记录运动健身数据,指导运动项目学习,引领健康生活方式[6]。借助VR和AR技术,对许多具有一定危险性、损害性、冷门性的体育项目,大学生都可以用极少的成本进行体验,带来全方位的运动体验效果,激发对体育运动项目的热情和兴趣,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7]。
4.2.4加强体育运动技能指导,适应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
通过调查中发现,运动技能的缺乏是造成女大学生不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学校和体育课程需要从供给侧进行改革,根据学校所在的地域特点和体育传统,调整体育课程项目设置,大力发展体育社团和第二课堂,满足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运动需求。通过多种形式传授给女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技能,让她们发现并享受运动的乐趣,在大学期间掌握几项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技能,坚持锻炼,养成运动习惯,为以后走向社会依然能够从事体育锻炼做好准备。
4.2.5培养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和习惯,激发体育消费热情。
为了获取更高品质的体育服务和运动装备,不断满足女大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进行体育消费是必需的。当前高校女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体育消费激发不够,需要学校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引导。通过加入体育俱乐部,获得相对专业的体育技能指导,加入有相同体育爱好的运动圈子,可以有效保证体育锻炼的频度和强度,确保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坚持。通过购买和使用专业的运动装备,可以减少运动损伤,激发体育锻炼的热情。通过观看体育赛事,可以培养体育兴趣,提升体育文化素养和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各级各类学校女学生数[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5/2015_ qg/201610/t20161012_284506.html,2016.10.17.
[2]杨娜.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3]饶燕.高校女生健康信念与体育锻炼行为关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93-96.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52.
[5]赵日萍.大众健身科学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2):41-43.
[6]吴若熙,王庆军.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4):18-22.
[7]杜焕然.VR虚拟现实技术对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影响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1).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J15WF54);潍坊护理职业学院2016年度院级教改项目(编号:201603)。
关键词: 高校女大学生 体育锻炼习惯 教学改革
自上世纪末我国各类高校普遍扩招,高校在校生规模逐年上升。据教育部2016年教育事业统计显示,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2625.3万人,其中高职(专科)在校生总人数为1048.6万人,女生为539.2万人,占高职(专科)学生总数的51.42%[1]。当代的女大学生不仅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还要完成作为母亲的神圣使命,她们的健康状况和对体育的态度、行为和习惯将直接影响到未来职业成就的实现,影响祖国的未来[2]。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技术技能型工作,对体能要求较高,但她们的身体状况如何、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与否是本研究的主题。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行为和习惯的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当前的网络时代背景下,探索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发展规律,促使其养成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习惯,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山东省12所高职院校作为S调查对象,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3所,省特色名校3所,普通高职院校4所。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严格按照问卷设计原则设计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其中效度检验为0.87,信度检验为0.86。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5份,回收率为97.5%,其中有效问卷564份,占回收率的96.4%。
1.2.2文献资料法。
查阅本研究有关的资料和文献成果。
1.2.3走访调查法。
走访山东省体育专家学者,就与本研究相关问题予以咨询和请教。
1.2.4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对调出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
1.2.5逻辑分析法。
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就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和习惯现状进行分析,对促使其养成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出建议和对策。
2.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跟本科院校女大学生相比,入学考试成绩低,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不高。表现在体育锻炼上,运动项目选择随机性强,目的性差,锻炼时间和强度不够,锻炼效果不佳,很难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但她们毕业后往往从事技术技能型工作,反而对体能的要求更高。这就造成了矛盾,一方面她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和锻炼习惯不佳导致体质状况堪忧,另一方面是未来工作对体质的高要求。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
高校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最大的动机是强身健体,占比为28.5%,这是体育锻炼带给参与者最直接的好处,其次是健美减肥占17.9%,这跟女大学生的性别因素是密切相关的,现代女大学生对自身形体和外貌的高度关注是促使其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动因。丰富课余生活,结交朋友,满足了女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线下互动交流正变得越来越稀缺,体育锻炼部分达到了让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目的。
3.1.2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
从调查结果看,女大学生喜欢体育锻炼的占大多数,这就为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同时应该注意到,还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一般喜欢,这也为以后高校体育工作者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督促、引导这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让她们喜欢体育锻炼,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乐趣,进而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实现从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的良性循环。
3.1.3高校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她们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到体育锻炼对个体身心的益处,有参加体育锻炼以实现身心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
3.2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频度。
这个结果跟前面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调查存在偏差。绝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重要性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但落实到体育锻炼的实际行动上,情况就不乐观了,出现了知行不一的问题。
3.2.2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持续时间。
60.1%的女大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只有39.9%的女大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达到了良好的锻炼效果。这说明很多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即使参加了锻炼可能也会因为时间原因达不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3.2.3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
从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强度不大,影响了锻炼的效果。究其原因,跟女学生的性别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女大学生往往因为顾及自身形象等原因而选择参加一些低强度、低竞争性的体育项目,在不需要很大运动强度的状态下完成体育锻炼。
3.2.4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项目选择。
在高校女大学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跑步,占比高达66.9%。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赋予了跑步更多的可能性,各种手机计步软件和可穿戴设备(运动手环、运动手表等)的兴起,给跑步增添了科学性和趣味性。借助软硬件跑者可以参与线上的跑步团体、进行跑步竞赛、赢取运动奖章,并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晒出自己的运动成绩,极大地提高跑者的运动自豪感和锻炼自觉性。同时,通过运动类APP还可以记录跑者自身的运动数据,测量身体指标,学习运动技能,设定运动计划,分享运动经验,购买运动装备,获取运动资讯,为跑者提供了一站式的运动解决方案。 3.3高校女大學生体育锻炼习惯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女大学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看,体育教师引导占53.6%,占比最高。这说明,女大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时会倾向于首先选择体育教师引导、体育课程考核的项目,从事这些项目时比较容易寻找到锻炼伙伴,同时还有体育课程的考核要求,这些因素都促成了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其次,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是女大学生的高频选项,在已经掌握了相关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这些项目容易上手,不需要很强的意识的维持,锻炼时可放松身心。
从调查结果看,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普遍较低。绝大部分学生因没有收入来源,在体育消费中的投入十分有限。此外,体育消费意识的不足也是导致体育消费不高的重要原因。部分女大学生宁愿把生活费花在化妆品、娱乐等方面,也不愿意花在体育锻炼上。体育锻炼是一种实践性的运动行为,需要相应的物质基础(运动场馆、运动装备等)和运动技能,而这些需要一定的消费作为支撑。所以,培养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消费习惯,扩大体育消费人群,助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任重道远。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山东省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行为和习惯的调查显示,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还是比较积极和乐观的,但在体育锻炼的行为上却存在一些问题,在体育锻炼的习惯上还不够科学和稳定,存在“知而不行”现象,其体育锻炼状况较差[3]。这就需要高校体育工作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和规范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培养她们的体育锻炼习惯。
4.2建议
4.2.1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实施混合式教学。
传统的体育教学,所有教学环节都在课上完成,理论的讲授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对运动技能的讲解可能还没搞清楚就不得不进入实操阶段,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事倍功半。一些教师在课堂往往会顾此失彼,无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实施混合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观看教学微视频,进行课前测试,完成课前任务,课上体育教师根据课前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主观能动性,课后学生完成作业,通过教学平台晒出运动成绩,交流运动心得,分享运动乐趣,拓展学习时空,提升体育素养。
4.2.2推广体育文化,使体育精神深入人心。
著名学者皮亚杰认为,外界环境的潜移默化功能,远大于知识传授的功能[4]。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女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体育文化在培养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还是多次带给国人惊喜的中国女排姑娘及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女排精神”,都在倡导女大学生们自信自强自尊,体育在塑造人的外在身体的同时,也在滋养着内心的灵魂。
4.2.3借助信息技术,助力体育锻炼。
传统锻炼的人群有自己的健身习惯和健身计划,这些习惯和计划多数是随性的、经验式的、不具体的甚至是不科学的[5]。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借助信息技术,能够解决很多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体育锻炼问题。借助微信、微博和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构建虚拟运动社区,发布和组织体育活动,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体育互动,既灵活又高效。借助智能运功鞋、运动手表、运动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实时获得运动者的运动数据和身体指标数据。同时,各类体育锻炼大数据的实时查询和定期推送,为运动者提供了准确的运动记录数据,对运动者科学制订训练计划,从事体育锻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运动类APP的兴起,可以帮助运动者记录运动健身数据,指导运动项目学习,引领健康生活方式[6]。借助VR和AR技术,对许多具有一定危险性、损害性、冷门性的体育项目,大学生都可以用极少的成本进行体验,带来全方位的运动体验效果,激发对体育运动项目的热情和兴趣,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7]。
4.2.4加强体育运动技能指导,适应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
通过调查中发现,运动技能的缺乏是造成女大学生不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学校和体育课程需要从供给侧进行改革,根据学校所在的地域特点和体育传统,调整体育课程项目设置,大力发展体育社团和第二课堂,满足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运动需求。通过多种形式传授给女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技能,让她们发现并享受运动的乐趣,在大学期间掌握几项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技能,坚持锻炼,养成运动习惯,为以后走向社会依然能够从事体育锻炼做好准备。
4.2.5培养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和习惯,激发体育消费热情。
为了获取更高品质的体育服务和运动装备,不断满足女大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进行体育消费是必需的。当前高校女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体育消费激发不够,需要学校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引导。通过加入体育俱乐部,获得相对专业的体育技能指导,加入有相同体育爱好的运动圈子,可以有效保证体育锻炼的频度和强度,确保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坚持。通过购买和使用专业的运动装备,可以减少运动损伤,激发体育锻炼的热情。通过观看体育赛事,可以培养体育兴趣,提升体育文化素养和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各级各类学校女学生数[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5/2015_ qg/201610/t20161012_284506.html,2016.10.17.
[2]杨娜.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3]饶燕.高校女生健康信念与体育锻炼行为关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93-96.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52.
[5]赵日萍.大众健身科学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2):41-43.
[6]吴若熙,王庆军.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4):18-22.
[7]杜焕然.VR虚拟现实技术对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影响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1).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J15WF54);潍坊护理职业学院2016年度院级教改项目(编号: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