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诠释足球教练员经常面对的“赢”、“输”、“和”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探讨足教练员应该具备的自我修养。
关键词:足球文化;赢;输;和;自我修养
对于足球教练员来说,赢球固然是最终目标,但赢与输之间有着许多变数,有着许多辨证的哲理,这是足球教练员自我修养的重要命题。
赢与输,胜与败,是同一客观事物的两重属性,赢里包含着输的成分和颗粒,输里也有赢的影子和因子。胜与败总是相互联结寓于同一事物之中的,在一定条件下又是辨证转化的,胜与败纠结在一起,是相互循环与发展而永无止境的过程和环节。
本文所指的“和”,则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刚健守正的固本精神,“和而不同”,体现出刚健向上的精神气象。《易·乾卦·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天道的运行,强健不止,赋予万物性命生机,万物保持太和状态,则欣欣向荣。人类的行为须效法天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是天人之和,充满着蓬勃发展的力量。
一、赢,可能是“美丽的毒药”
美国“通用”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先生退休后写了一部经典之作:《赢》,全书体现了美国人“赢”的意识和美国精神中的奋斗元素。
本文暂且不说美国人如何看待输赢,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足以给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启迪源泉。
都说中国文字的信息量最大,我们就不妨先来说文解字,说说中国字“赢”所给予我们的信息。
“赢”字由“亡、口、月、贝、凡”五个字组成:
“亡”字当头,是不畏死神,敢于穿越死亡之谷,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大勇;是血流成河,伏尸千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毅然决然;是命悬绝壁上的大彻大悟;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经历煎熬痛苦考验后的升华,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是知止而后能定,知亡而后可赢大智。
“口”,是言传,是激励,是沟通,是力量的凝聚,是动员后的众志成城,是上下同欲,是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是激励将士,将愿景和使命转化为现实。
“月”,在古文中,月字旁又叫“肉月旁”,本意是肉体,它所构成的字多是与身体各部位有关的,如肝、胆、肺、肠、胃。所以“月”是身体,表明坚持存活下来的重要,“胜者为王”,胜利者往往是那些能坚强地活下来的人。做强,做大,更要做久,只有符合达尔文精神的适者,才有可能幸存下来。
“贝”,是赢的目的,是宝贝,是胜利所带来的利益,是财富的共同分享。
“凡”,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平常心,是胜利后的从容不迫和淡定平和;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气度非凡;是胜不骄,败不馁,是某次胜利或失败后归零的心态。
中国字的“赢”,给了我们一种崭新的思维:“赢”,可能是“宝贝”,也可能是致人于死地的“美丽的毒药”;在不同修养的人面前,“宝贝”与“毒药”又会产生互相转化。
所谓“修养”,就是“心”的修行;心有多宽,天地就有多宽。在追求“赢”的过程中,“心”的修行,就是“赢”的动机,用不同的动机去追求“赢”就会产生“宝贝”与“毒药”的差异。
综观我国足球界的现状,为了赢球而工于心计,假球黑哨一度泛滥,尽管都披上精致的外衣,仍然在阳光下原形毕露,使许多管理部门的官员和教练员纷纷落马,这些以“自我”为圆心精心设计的赢球,他们果真赢了吗?其实,他们这种“赢”,就是“美丽的毒药”,最终锒铛入狱,彻底地输掉了。
还有一种人,且不谈他们赢球的动机,但他们“赢不起”,赢了球就骄傲,犯了“骄兵必败”的错误,因而乐极生悲,这种“赢”,同样是“美丽的毒药”。
二、输,往往是赢的铺垫
“有时你以为输了,其实你赢了。”这是电影《美梦成真》里极为经典的一句话。足球也是这样,总在输赢之间徘徊,输输赢赢,磕磕绊绊,如弈棋,如月亮的圆缺。有人赢不骄、输不馁,愈战愈勇,举重若轻;有人谈“输”色变,未“输”先衰,如霜打的茄子抬不起头。其实赢与输、胜与败只是一对反义词,它们是矛盾的统一体,是辨证的双方。他们既有区别,但又是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
众所周知,毛泽东就最善于在“局部战场失败”。1947年胡宗南指挥美式装备的14个旅23万人,在强大的空军配合下,从洛川、宜川分两路直取延安。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当时只有26000人,驻守于延安以南的金盘湾地区。毛泽东在消灭敌人几个旅之后决定撤离延安。用“蘑菇战术”与比自己多达十倍的国民党军队从容周旋,拖住胡宗南这支蒋介石的战略预备队,有效地策应了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并为西北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对于这段历史,美国政府在一九四九年发表的《白皮书》曾经作过这样的评述:国民党军“攻占延安曾经宣扬为一个伟大的胜利,实则是一个既浪费又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
这种策略在毛泽东的几次重大决策中,都有鲜明的体现,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抗日战争等。八路军、新四军都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与强大的敌人作战,充分协调全局与局部输赢的辨证关系,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力量,使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从秋收起义时的常败逐渐变化为解放战争的不败乃至夺取全国的最终胜利。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越国在吴越夫椒之战中战败,越王勾践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让其在阖闾墓旁的石室里喂养马匹。他小心地侍候着吴王,百依百顺,忍饥挨冻,毫无怨言。整整三年,吴王终于相信他已臣服了,决定放他回国。
越王回国后,为了牢记亡国之痛、石室之辱,不让舒适的生活消磨意志,他撤下锦绣被,铺上干柴草,餐饮时先尝一口悬在床头的苦胆。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民间视察民情,替百姓解决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变得国富兵强,于是越王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吴国,历史惊人地重演了,这一次品尝胜利滋味的是越王勾践。他没有接受吴国的投降,夫差自杀,越国吞并了吴国。勾践成为春秋末年政坛上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
关键词:足球文化;赢;输;和;自我修养
对于足球教练员来说,赢球固然是最终目标,但赢与输之间有着许多变数,有着许多辨证的哲理,这是足球教练员自我修养的重要命题。
赢与输,胜与败,是同一客观事物的两重属性,赢里包含着输的成分和颗粒,输里也有赢的影子和因子。胜与败总是相互联结寓于同一事物之中的,在一定条件下又是辨证转化的,胜与败纠结在一起,是相互循环与发展而永无止境的过程和环节。
本文所指的“和”,则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刚健守正的固本精神,“和而不同”,体现出刚健向上的精神气象。《易·乾卦·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天道的运行,强健不止,赋予万物性命生机,万物保持太和状态,则欣欣向荣。人类的行为须效法天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是天人之和,充满着蓬勃发展的力量。
一、赢,可能是“美丽的毒药”
美国“通用”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先生退休后写了一部经典之作:《赢》,全书体现了美国人“赢”的意识和美国精神中的奋斗元素。
本文暂且不说美国人如何看待输赢,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足以给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启迪源泉。
都说中国文字的信息量最大,我们就不妨先来说文解字,说说中国字“赢”所给予我们的信息。
“赢”字由“亡、口、月、贝、凡”五个字组成:
“亡”字当头,是不畏死神,敢于穿越死亡之谷,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大勇;是血流成河,伏尸千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毅然决然;是命悬绝壁上的大彻大悟;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经历煎熬痛苦考验后的升华,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是知止而后能定,知亡而后可赢大智。
“口”,是言传,是激励,是沟通,是力量的凝聚,是动员后的众志成城,是上下同欲,是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是激励将士,将愿景和使命转化为现实。
“月”,在古文中,月字旁又叫“肉月旁”,本意是肉体,它所构成的字多是与身体各部位有关的,如肝、胆、肺、肠、胃。所以“月”是身体,表明坚持存活下来的重要,“胜者为王”,胜利者往往是那些能坚强地活下来的人。做强,做大,更要做久,只有符合达尔文精神的适者,才有可能幸存下来。
“贝”,是赢的目的,是宝贝,是胜利所带来的利益,是财富的共同分享。
“凡”,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平常心,是胜利后的从容不迫和淡定平和;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气度非凡;是胜不骄,败不馁,是某次胜利或失败后归零的心态。
中国字的“赢”,给了我们一种崭新的思维:“赢”,可能是“宝贝”,也可能是致人于死地的“美丽的毒药”;在不同修养的人面前,“宝贝”与“毒药”又会产生互相转化。
所谓“修养”,就是“心”的修行;心有多宽,天地就有多宽。在追求“赢”的过程中,“心”的修行,就是“赢”的动机,用不同的动机去追求“赢”就会产生“宝贝”与“毒药”的差异。
综观我国足球界的现状,为了赢球而工于心计,假球黑哨一度泛滥,尽管都披上精致的外衣,仍然在阳光下原形毕露,使许多管理部门的官员和教练员纷纷落马,这些以“自我”为圆心精心设计的赢球,他们果真赢了吗?其实,他们这种“赢”,就是“美丽的毒药”,最终锒铛入狱,彻底地输掉了。
还有一种人,且不谈他们赢球的动机,但他们“赢不起”,赢了球就骄傲,犯了“骄兵必败”的错误,因而乐极生悲,这种“赢”,同样是“美丽的毒药”。
二、输,往往是赢的铺垫
“有时你以为输了,其实你赢了。”这是电影《美梦成真》里极为经典的一句话。足球也是这样,总在输赢之间徘徊,输输赢赢,磕磕绊绊,如弈棋,如月亮的圆缺。有人赢不骄、输不馁,愈战愈勇,举重若轻;有人谈“输”色变,未“输”先衰,如霜打的茄子抬不起头。其实赢与输、胜与败只是一对反义词,它们是矛盾的统一体,是辨证的双方。他们既有区别,但又是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
众所周知,毛泽东就最善于在“局部战场失败”。1947年胡宗南指挥美式装备的14个旅23万人,在强大的空军配合下,从洛川、宜川分两路直取延安。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当时只有26000人,驻守于延安以南的金盘湾地区。毛泽东在消灭敌人几个旅之后决定撤离延安。用“蘑菇战术”与比自己多达十倍的国民党军队从容周旋,拖住胡宗南这支蒋介石的战略预备队,有效地策应了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并为西北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对于这段历史,美国政府在一九四九年发表的《白皮书》曾经作过这样的评述:国民党军“攻占延安曾经宣扬为一个伟大的胜利,实则是一个既浪费又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
这种策略在毛泽东的几次重大决策中,都有鲜明的体现,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抗日战争等。八路军、新四军都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与强大的敌人作战,充分协调全局与局部输赢的辨证关系,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力量,使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从秋收起义时的常败逐渐变化为解放战争的不败乃至夺取全国的最终胜利。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越国在吴越夫椒之战中战败,越王勾践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让其在阖闾墓旁的石室里喂养马匹。他小心地侍候着吴王,百依百顺,忍饥挨冻,毫无怨言。整整三年,吴王终于相信他已臣服了,决定放他回国。
越王回国后,为了牢记亡国之痛、石室之辱,不让舒适的生活消磨意志,他撤下锦绣被,铺上干柴草,餐饮时先尝一口悬在床头的苦胆。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民间视察民情,替百姓解决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变得国富兵强,于是越王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吴国,历史惊人地重演了,这一次品尝胜利滋味的是越王勾践。他没有接受吴国的投降,夫差自杀,越国吞并了吴国。勾践成为春秋末年政坛上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