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机会。它不但有助于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正如弗莱登塔尔所说:"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自体验,仅仅从看书,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在体验活动中,因为有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参与活动的过程,所以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出现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1.数学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有助于基本技能的提升。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会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的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能把数学当成现成的理论来教,而要以"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架起动手与动脑的平台。使之在获取知识,拓展认知结构的同时更多地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这一课时,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卡片,让他们猜猜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学生A用透明的方格纸盖在卡片上面然后数一数,每排有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这样有5排所以卡片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学生B利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摆。学生C用尺量,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乘一下面积是40平方厘米。和前面两个同学用拼摆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从而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我想这种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材或教师给出的現成结论而是通过数学活动。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让学生主动的从事数学思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数学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2.数学活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特点。
小学生的课堂应是一种生活化的课堂。所谓"生活化",即在教学中我们要时时关注学生关心的是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小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具体实践经历和体验的过程而不是脱离实际生活得纯理论推理过程。把数学"退回"生活不是目的,从教学的目标来看,学生由生活进到数学才是最终意图。而这个目标必须通过学生的数学活动来达成。"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个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也不是教师的活动,它必须有较强的数学思考含量,是通过教师有效的数学组织、引导儿童将自己的经验不断地数学化,从而构建一些基础的,必要的和现实的数学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独立思考,有群体的火花碰撞、协作交流。如:教学 "比和比例"后有位教师有意识的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上的大树高度。这么高的树如何测量?许多学生默默不语,摇头叹息,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先用绳子量树高,下树后再量绳子。正在学生一筹莫展之际,这位教师拿来一根长两米的竹杆,笔直地插在操场边上,这是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的竹竿的影子长为1米,启发学生思考。竹竿的长度是影子的两倍,你能想出测量树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树高也是它影子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刻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很快依据测量树影的长的方法算出了树的高度。总之,生活的范围就是数学学习的范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生活为学习的来源,引导学生大胆走进生活,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于我们的数学学习。
3.数学活动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起人的创造力。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活动本身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学生乐意去做,这样一开始就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对随后的学习活动是很有帮助的。它起到类似滚雪球的作用。良好的学习动机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新知识的学习反过来又促进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实际上,我们看到一旦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空间,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给每组学生一些小棒,请他们搭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且要求重复搭建这个图案,直到小棒不够搭建一个完整的图案为止。有的学生摆三角形;有的学生摆长方形;有的学生摆子母T;有的学生学生摆字母L。但是光有这样的活动是不够的。孩子们并不能从中自发的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数学观念。这是教师引导就非常重要。教师提一个很好的问题:"你能把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这个活动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吗?13/4=4•••••1即共有13根小棒,每个图案需要3根小棒,可以摆4个图案,还剩1根小棒,不够摆一个图案。教师立刻又问:"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最后这个数叫什么数?"孩子们说:"叫余数。"这时老师很自然地在黑板上写出"余数"这两个字。事实上很多时候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形就是这样。很多孩子在入学前就学会了不少数学知识,如果老师忽视这一点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不是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基础上。而是把学生想成一张白纸,在教学设计时,只考虑自己怎么去向一群一点也不懂的孩子上课。就会重复一些劳动,也会使整堂课变得索然无味。孩子们只有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时,整个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
那么如何设计合理的数学活动呢?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些老师把这句话理解为"数学活动是活动的教学"甚至有些教师以为课堂上活动越多越好。有时教师安排的活动为非数学活动。有的活动偏离了数学思维轨道,有的活动安排过于追求表面热闹,有些甚至过于饱和,将活动引向歧路,甚至出现老师无法控制的窘境。笔者认为,设计一些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对数学产生兴趣,产生情感,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但不可将数学活动设计简单化、模式化。要避免将数学课变成数学活动课。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注意,首先要明确目标,数学活动要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即通过活动达到"数学化"的目的;其次应明确内容,数学活动主要围绕数量关系、空间与图形、数据与可能性等方面展开,即在活动中发现和思考数学问题;第三应明确方式,多采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问题解决等思维实践活动。即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经历过程、体验数学、探索数学。同时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效地对活动进行调控,不能只图活动的次数多和活动形式热闹,应在启发学生展开数学思维上做文章。因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总之,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活动是我们的过程目标,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经验是结果目标。从"经历"走向"经验",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经历操作、探究、思维等数学活动。才能使学生收获鲜活、深刻的数学活动经验。
1.数学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有助于基本技能的提升。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会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的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能把数学当成现成的理论来教,而要以"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架起动手与动脑的平台。使之在获取知识,拓展认知结构的同时更多地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这一课时,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卡片,让他们猜猜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学生A用透明的方格纸盖在卡片上面然后数一数,每排有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这样有5排所以卡片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学生B利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摆。学生C用尺量,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乘一下面积是40平方厘米。和前面两个同学用拼摆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从而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我想这种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材或教师给出的現成结论而是通过数学活动。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让学生主动的从事数学思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数学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2.数学活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特点。
小学生的课堂应是一种生活化的课堂。所谓"生活化",即在教学中我们要时时关注学生关心的是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小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具体实践经历和体验的过程而不是脱离实际生活得纯理论推理过程。把数学"退回"生活不是目的,从教学的目标来看,学生由生活进到数学才是最终意图。而这个目标必须通过学生的数学活动来达成。"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个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也不是教师的活动,它必须有较强的数学思考含量,是通过教师有效的数学组织、引导儿童将自己的经验不断地数学化,从而构建一些基础的,必要的和现实的数学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独立思考,有群体的火花碰撞、协作交流。如:教学 "比和比例"后有位教师有意识的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上的大树高度。这么高的树如何测量?许多学生默默不语,摇头叹息,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先用绳子量树高,下树后再量绳子。正在学生一筹莫展之际,这位教师拿来一根长两米的竹杆,笔直地插在操场边上,这是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的竹竿的影子长为1米,启发学生思考。竹竿的长度是影子的两倍,你能想出测量树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树高也是它影子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刻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很快依据测量树影的长的方法算出了树的高度。总之,生活的范围就是数学学习的范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生活为学习的来源,引导学生大胆走进生活,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于我们的数学学习。
3.数学活动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起人的创造力。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活动本身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学生乐意去做,这样一开始就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对随后的学习活动是很有帮助的。它起到类似滚雪球的作用。良好的学习动机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新知识的学习反过来又促进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实际上,我们看到一旦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空间,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给每组学生一些小棒,请他们搭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且要求重复搭建这个图案,直到小棒不够搭建一个完整的图案为止。有的学生摆三角形;有的学生摆长方形;有的学生摆子母T;有的学生学生摆字母L。但是光有这样的活动是不够的。孩子们并不能从中自发的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数学观念。这是教师引导就非常重要。教师提一个很好的问题:"你能把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这个活动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吗?13/4=4•••••1即共有13根小棒,每个图案需要3根小棒,可以摆4个图案,还剩1根小棒,不够摆一个图案。教师立刻又问:"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最后这个数叫什么数?"孩子们说:"叫余数。"这时老师很自然地在黑板上写出"余数"这两个字。事实上很多时候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形就是这样。很多孩子在入学前就学会了不少数学知识,如果老师忽视这一点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不是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基础上。而是把学生想成一张白纸,在教学设计时,只考虑自己怎么去向一群一点也不懂的孩子上课。就会重复一些劳动,也会使整堂课变得索然无味。孩子们只有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时,整个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
那么如何设计合理的数学活动呢?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些老师把这句话理解为"数学活动是活动的教学"甚至有些教师以为课堂上活动越多越好。有时教师安排的活动为非数学活动。有的活动偏离了数学思维轨道,有的活动安排过于追求表面热闹,有些甚至过于饱和,将活动引向歧路,甚至出现老师无法控制的窘境。笔者认为,设计一些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对数学产生兴趣,产生情感,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但不可将数学活动设计简单化、模式化。要避免将数学课变成数学活动课。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注意,首先要明确目标,数学活动要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即通过活动达到"数学化"的目的;其次应明确内容,数学活动主要围绕数量关系、空间与图形、数据与可能性等方面展开,即在活动中发现和思考数学问题;第三应明确方式,多采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问题解决等思维实践活动。即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经历过程、体验数学、探索数学。同时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效地对活动进行调控,不能只图活动的次数多和活动形式热闹,应在启发学生展开数学思维上做文章。因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总之,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活动是我们的过程目标,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经验是结果目标。从"经历"走向"经验",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经历操作、探究、思维等数学活动。才能使学生收获鲜活、深刻的数学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