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百天作文突破小技巧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ch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离高考还有100多天的的时间,有些同学对语文,特别是在作文方面想有所突破,还是有很大可能的。因为高考作文分值高,写作时限短,阅卷老师的阅卷时间也很有限,如果掌握应对技巧,还是能取得理想成绩的。考生如何使自己的文章在瞬间打动阅卷老师,让阅卷老师情不自禁地为你打出理想的分数呢?那就是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做到“三避免”“三准备”和“三注意”。
  所谓的“三避免”,就是在卷面方面避免失去无谓的分数。
  首先避免的是出现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
  在高考中,学生们的神经都绷得很紧,根本就没有时间“返工”,检查前面是否写了错别字,这些工作就需要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注意,掌握一些易错字词。
  从考试技巧上讲,规避错别字还是有方法的。一般来说,学生写作文,每个人所用的词库都是相对固定的,将以往的作文试卷拿出来,然后寻找出错别字,再对这些易错的字词进行反复强化,就能减少错别字的出现。还有几个关键地方绝对不可以出现错别字,这几个地方包括作文的题目、开头和结尾,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承上启下的关键句子等。如果考生在这些关键部位出现错别字,那自然会影响整体作文成绩。
  其次避免的是书写潦草,字迹不清,卷面不整洁。
  考试的时候,老师要阅读很多的卷子,一篇字迹潦草的文章,老师很容易就会产生不好的印象,自然也容易忽略作文到底有多好。字体潦草、字迹不清、卷面不整洁会给阅卷老师带来不愉悦的感觉,而一篇干净整洁的文章,可以让老师心情清爽的阅读下去,这样老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文章到底写得怎么样,然后老师还可以酌情给卷面分的。
  最后要避免语言不畅。
  语言流畅,是指文章的语言表达流利,语句通畅。是疙里疙瘩的、啰里啰嗦里的、贫乏的、是词不达意的、前言不搭后语的、是笼统的、粗糙的、枯燥乏味的、读起来佶屈聱牙的文字自然不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从根本上否定了这篇文章。
  语言不畅通常的原因其实是思路不畅,语言贫乏,那要求我们在下笔前,把整篇文章的大致结构或内容想好,不要边想边写,就会好多了,你可以在平时作文练习中试一试。不要觉得这样很浪费时间,你构思好了,就会发现作文行云流水,写的飞快!
  “三准备”就是在动手写作之前,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
  一是在审题立意和主旨方面做足准备。
  写作文审题很重要,要审好题,不仅要看卷上文字,还要“力透纸背”,看清出卷者和阅卷者的志趣和用心。立意一定要准,不一定要深,但一定要有话说。另外,文章的主旨也不宜含蓄。因为时间有限,阅卷老师不会斟字酌句。写记叙文,要适当地用一两句抒情或议论语句点明文章主旨,位置最好放到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这样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很好地理解这篇文章你所表达的内容。议论文力求实在,说理充分,紧扣主旨。
  二是要在列提纲方面做足准备。
  提纲就是一篇文稿的浓缩。列出一个完整的提纲,就等于对这篇文稿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思考和安排,提纲列出来了,某种程度上就等于完成一个完整的文稿,只不过有些想法还装在脑子里,没有落到纸上;有些想法大致意思已经清楚了,还没有最后用完整的、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因此,列提纲是短期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三是要在确定文体方面做足准备。
  宽泛的文体要求使得许多学生淡化了文体意识,模糊了文体概念,从而出现了许多文体模糊的文章,但得分却不高。文体清晰,也就是说能写出符合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体要求的文章,虽文体不限,但也要求做到文体清晰,写议论文就应该像议论文,写记叙文就按照记叙文的模式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熟悉各种文体,加强文体修养,考生在考场上面临文体选择时,一定要看准题目,要求吃透话题或材料,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实力选择好文体,切不可凭借一时冲动,为了追求文体的创新而选择自己不熟悉或不适合话题的文体,那样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注意”就是在写作中要注意三个方面。
  首先注意的是要思想积极向上、感情真挚。
  作文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把自己内心的感受,用极富情感的语句写出来,而且在写景、状物、叙事中,都寄以饱满、真挚的情感。因此,考生在叙述事件时,一定要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中,在脑海中营造浓烈、深沉的情愫,再用优美的语言将其细致地表达出来。同时,考生还要通过具体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把自己的感情准确、细致、充分、生动地抒发出来。
  其次注意的是要起个好标题。
  阅卷老师打开试卷,首先进入他视野的就是你的作文题,如果此时有一个亮丽的文题,一定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心中一动,这必定有利于你的作文得分。好的题目,可以引化诗词名句,这样既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可以引化大家熟悉喜爱的歌词、熟语,这样会活泼有趣,别开生面。总之,好的标题一定要出彩,反映文章的中心或情感。
  其三注意的是要在开头和结尾做足功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往往能引人入胜。记叙文采用“形象化”的写法:或描写环境,引出人物;或抒发感情,渲染气氛;或先叙故事,引出深刻道理等。议论文要尽早进入分析说理,扣住中心,三言两语,击中要害。结尾的方法也很多:总结全文,揭示主旨;展示未来,鼓舞斗志;抒发情怀,增强文章感染力等方式。
  短时间提高作文成绩并不是神话,只要用对了方法,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学们只要扎实地按照这几步来做,把握作文得分的技巧,做到“心有自信,笔有好字;手有材料,胸有成竹;以不变应万变,用妙手谱文章”,得高分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表明“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长期以来,写作成了困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我们农村小学更是如此,甚至达到了“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令人担忧的现状。目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小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的毛病:一是害怕写作文,不少学生感到作文无从下笔。二是内容空洞无物。三是文字苍白呆滞。四是缺乏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小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又是小学生促进学生良好健康心理,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一、合作学习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
期刊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师都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
期刊
能源动力工业是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型产业,同时也是涉及多个领域高新技术的集成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和学科交叉渗透的速度加快,能源动力类专业的覆盖面、涉及面必然越来越广。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学科专业发展战略以及与这种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的要求就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必须研究的课题。为此,针对我国传
期刊
高中生物学科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概念名词多、描述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多,且知识内容繁杂,描述性的材料比较琐碎,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记忆起来也很困难。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能快速记忆,且不易遗忘呢?在长期的生物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并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深受学生喜爱,使学生受益匪浅。笔者认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除充分理解记忆之外,还应根据需要进行变式记忆,即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归纳、分析
期刊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的根本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竞争。学校担当人才培养重任,理应将科技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我校自创办以来,秉承“科技领航,全面发展”办学理念,确立“科技人文两翼齐飞,培养寿光‘尚雅’少年”办学目标,同时努力将科技教育与学校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以科技教育为破口,打造学校“尚雅”文化,学校“科技梦·尚雅情”的教育品牌在区域教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的程晓堂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哲人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伴随、影响着每一个人,并在人生道路上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必须从孩提时代抓起,并不断强化,而且使良好自主学习的习惯伴随孩子的成长。  一、激发学习的兴趣 
期刊
在“美丽中国”响彻云霄,“节约之风”吹遍华夏大地之时,我们创建节约型学校的步伐就更加坚实、有力。为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以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管理中求规范,精细中见节约,我校积极探索科技、生态、节约“三位一体”的“美丽寿光,魅力校园”节约型学校创建,在继承中寻发展,在常规中谋创新,赢得了社会及家长极高的满意度、美誉度。  一、以科技特色为渗透点,让节约创建多姿多彩  (一)特
期刊
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提高教师群体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进行集体备课,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懂得了集体备课的作用,好处。应该注意什么?如何才能使集体备课更好的行之有效呢?为此,集体备课是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能集中
期刊
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的本性。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一刻就开始了对周围事物的探寻,我们的眼睛用于观察,双手用于触摸,鼻子有嗅觉,嘴巴有味觉,头脑有简单的思维。这时父母是我们的教师,引导我们从最简单的单音节开始学习发音,练习用手拿住玩具,并不厌其烦地和我们进行对话,尽管你最初什么也听不懂,但在父母的爱与教导下,渐渐地知道得越来越多,最后你学会了说话,走路和各种动作,初长成人。这时你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