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凭空造出一座岛
如果说马尔代夫群岛是天际抖落的一块碎玉,支离破碎却片片闪光,那么,距离首都马累两公里之遥的这一块,很明显让人失望了。这是一座面积约1.88平方公里的白色大平台,在光秃平坦的中心地带,是一处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几座已经完成的建筑,孤零零地矗立在一大片刚盖到半截的住宅之间。眼前的一切,几乎使我们难以相信,自己踏上的这片土地,确实属于度假天堂马尔代夫。
这就是乌尔乌马累(Hulhu male )。这座目前寸草不生、工地遍布的小岛,若干年后将成为人声鼎沸的现代化都市——马尔代夫未来的第二首都。马尔代夫现在的首都马累(male)可能是全世界最为拥挤的城市,在这个面积仅为1.9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居然容纳了9万居民。从飞机上鸟瞰这座城市,就像拥挤不堪的蜂巢,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几乎看不到土地。
乌尔乌马累的出现,完全归于人类的伟大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碧蓝的海水,勤劳的工人挖出死去的珊瑚礁盘,粉碎之后加以搅拌,就变成像水泥一样坚固的建筑材料,硬是在大海中填出一座新的小岛。这项耗资巨大、费时费力的工程,设计初衷绝非哗众取宠,而是旨在帮助马尔代夫摆脱未来困境的大胆尝试。政府希望通过兴建乌尔乌马累这样的人造小岛,在几十年后吸纳15.3万居民。也许将来真的有那么一天,马尔代夫的居民,绝大部分要从世代居住的天然岛礁迁出,转移到乌尔乌马累这样的人造小岛上。
历时10年的工程如今初见成效:一块和马累面积差不多的人造岛屿渐渐“浮”出水面,2000名第一批移民已经在上面定居。一位工程负责人说:“我们预计,到2020年这里将有5.3万人定居。到了那时,我们这个人造岛屿的二期拓展工程也将拉开帷幕,预计这里最终将成为可以容纳1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与此同时,还将有一块3.05平方公里的附属岛屿同时出现在它的身边,上面将兴建起现代化的国际机场。”建造一座人工岛屿,就意味着从海里挖出同样体积的死珊瑚礁石,毫无疑问,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总工程量将达到骇人听闻的地步。
气候变暖带来压力
最终建成的人造岛屿,要求高于海平面2米,这是确保新城市不被海平面上涨趋势所淹没的基本底线。目前,马尔代夫平均海拔仅为1米,面对全球化变暖,海平面缓慢上升的大趋势,这个海拔显然不能让当地居民放心。
对居住在大陆上的人来说,海平面上升不过是一种茶余饭后可供消遣的有趣话题,格陵兰和南极大陆的冰川即使消融10%,他们也总有地方可供躲避。但是这个问题摆在马累环境变化探索中心主任穆罕默德·阿里面前,就不是如此简单。根据他的研究,过去10年中,马尔代夫周边海平面高度,已经悄然上升了5厘米。他说:“假如全球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扼制,海平面继续以这个速度缓慢上升,到2050年,海平面将会比现有水平上涨25厘米。到了那时,我们真的会寝食难安。”
目前,马尔代夫许多岛屿的外围,还生活着大量珊瑚礁群,保护这些人口稠密的小岛免受风浪冲刷之苦。但是珊瑚礁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生物系统,其生长发育对周围海水温度变化非常敏感。海水温度不断上升,可以成为杀死珊瑚礁的最直接的手段。
早在1998年,马尔代夫的珊瑚礁就向气候学家提出了第一次严重警告。当年,马尔代夫周围洋流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短时间内发生猛然变化,6星期里海水温度从摄氏28度升高到31度,大量珊瑚礁因此遭到毁灭。马尔代夫的生物学家焦虑地观察到,1998年之后,许多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出现萎缩现象,根据他们估计,该次厄尔尼诺现象对马尔代夫珊瑚礁的破坏,可能会持续10年甚至20年。
未雨绸缪,实属无奈
散布在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诸岛,总数多达2000,其中200座岛屿上有老百姓定居。假如海平面持续上涨,这些岛屿的出路将在哪里?
目前,首都马累所在海岛,周围被钢筋水泥“盾牌”所拱卫。这种应用于防波堤上的“4对称圆锥钢筋混凝土”技术,由日本提供。但是,假如每座有人定居岛屿周围都修起这样的堤坝,近乎天文数字的高昂价格让马尔代夫政府无法承受。再说,防波堤只能阻止海浪冲进内地,避免海岸遭受海水侵蚀,面对海平面上涨却还是鞭长莫及。假如现在不能想出万全之策,一旦海平面涨过大堤,马尔代夫的居民,往哪里逃命才好呢?曾经有一段时间,老百姓传闻说政府正在与澳大利亚接洽,后者好像对接纳马尔代夫移民并无反感。可是,这件事说过一阵就不再被人提起。移民他国,并不是容易的事。
于是,在人口膨胀和海平面不断上涨这双重压力下,乌尔乌马累成为当地人的希望,被他们视为能够解救自己的诺亚方舟。但是,仅有一个乌尔乌马累是不够的。根据建设者的预计,到2050年乌尔乌马累才能全部建好。但是到了那时,许多岛屿恐怕已经到了非移民不可的地步,短时间里可能会有30万居民需要安置,这么多人一下挤上乌尔乌马累,显然大大超出人造小岛最初的容纳能力。不过,马尔代夫计划部长哈梅恩·阿迈德对乌尔乌马累的未来信心十足,他说:“从技术上讲,乌尔乌马累的设计思路是对的。我们所需要的,是扩大投资规模,修建更多的乌尔乌马累。”
说到底,还是一个字:“钱”。马尔代夫的财政收入,2/3来自旅游业。海平面上涨,气候变暖破坏了马尔代夫的自然环境,不但让这个岛国付出更多金钱谋求自救,更让它的经济收入大打折扣。为此,计划部长哈梅恩·阿迈德感慨万分,他说:“我想,国际社会应该对我们提供帮助。我这里所指的,并非乞求发达国家投资帮助我们建造乌尔乌马累这样的人造岛屿,而是希望它们能够更多地反省自身。假如它们有意识地控制一下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本可以不必像这样劳神费力。”
如果说马尔代夫群岛是天际抖落的一块碎玉,支离破碎却片片闪光,那么,距离首都马累两公里之遥的这一块,很明显让人失望了。这是一座面积约1.88平方公里的白色大平台,在光秃平坦的中心地带,是一处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几座已经完成的建筑,孤零零地矗立在一大片刚盖到半截的住宅之间。眼前的一切,几乎使我们难以相信,自己踏上的这片土地,确实属于度假天堂马尔代夫。
这就是乌尔乌马累(Hulhu male )。这座目前寸草不生、工地遍布的小岛,若干年后将成为人声鼎沸的现代化都市——马尔代夫未来的第二首都。马尔代夫现在的首都马累(male)可能是全世界最为拥挤的城市,在这个面积仅为1.9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居然容纳了9万居民。从飞机上鸟瞰这座城市,就像拥挤不堪的蜂巢,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几乎看不到土地。
乌尔乌马累的出现,完全归于人类的伟大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碧蓝的海水,勤劳的工人挖出死去的珊瑚礁盘,粉碎之后加以搅拌,就变成像水泥一样坚固的建筑材料,硬是在大海中填出一座新的小岛。这项耗资巨大、费时费力的工程,设计初衷绝非哗众取宠,而是旨在帮助马尔代夫摆脱未来困境的大胆尝试。政府希望通过兴建乌尔乌马累这样的人造小岛,在几十年后吸纳15.3万居民。也许将来真的有那么一天,马尔代夫的居民,绝大部分要从世代居住的天然岛礁迁出,转移到乌尔乌马累这样的人造小岛上。
历时10年的工程如今初见成效:一块和马累面积差不多的人造岛屿渐渐“浮”出水面,2000名第一批移民已经在上面定居。一位工程负责人说:“我们预计,到2020年这里将有5.3万人定居。到了那时,我们这个人造岛屿的二期拓展工程也将拉开帷幕,预计这里最终将成为可以容纳1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与此同时,还将有一块3.05平方公里的附属岛屿同时出现在它的身边,上面将兴建起现代化的国际机场。”建造一座人工岛屿,就意味着从海里挖出同样体积的死珊瑚礁石,毫无疑问,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总工程量将达到骇人听闻的地步。
气候变暖带来压力
最终建成的人造岛屿,要求高于海平面2米,这是确保新城市不被海平面上涨趋势所淹没的基本底线。目前,马尔代夫平均海拔仅为1米,面对全球化变暖,海平面缓慢上升的大趋势,这个海拔显然不能让当地居民放心。
对居住在大陆上的人来说,海平面上升不过是一种茶余饭后可供消遣的有趣话题,格陵兰和南极大陆的冰川即使消融10%,他们也总有地方可供躲避。但是这个问题摆在马累环境变化探索中心主任穆罕默德·阿里面前,就不是如此简单。根据他的研究,过去10年中,马尔代夫周边海平面高度,已经悄然上升了5厘米。他说:“假如全球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扼制,海平面继续以这个速度缓慢上升,到2050年,海平面将会比现有水平上涨25厘米。到了那时,我们真的会寝食难安。”
目前,马尔代夫许多岛屿的外围,还生活着大量珊瑚礁群,保护这些人口稠密的小岛免受风浪冲刷之苦。但是珊瑚礁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生物系统,其生长发育对周围海水温度变化非常敏感。海水温度不断上升,可以成为杀死珊瑚礁的最直接的手段。
早在1998年,马尔代夫的珊瑚礁就向气候学家提出了第一次严重警告。当年,马尔代夫周围洋流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短时间内发生猛然变化,6星期里海水温度从摄氏28度升高到31度,大量珊瑚礁因此遭到毁灭。马尔代夫的生物学家焦虑地观察到,1998年之后,许多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出现萎缩现象,根据他们估计,该次厄尔尼诺现象对马尔代夫珊瑚礁的破坏,可能会持续10年甚至20年。
未雨绸缪,实属无奈
散布在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诸岛,总数多达2000,其中200座岛屿上有老百姓定居。假如海平面持续上涨,这些岛屿的出路将在哪里?
目前,首都马累所在海岛,周围被钢筋水泥“盾牌”所拱卫。这种应用于防波堤上的“4对称圆锥钢筋混凝土”技术,由日本提供。但是,假如每座有人定居岛屿周围都修起这样的堤坝,近乎天文数字的高昂价格让马尔代夫政府无法承受。再说,防波堤只能阻止海浪冲进内地,避免海岸遭受海水侵蚀,面对海平面上涨却还是鞭长莫及。假如现在不能想出万全之策,一旦海平面涨过大堤,马尔代夫的居民,往哪里逃命才好呢?曾经有一段时间,老百姓传闻说政府正在与澳大利亚接洽,后者好像对接纳马尔代夫移民并无反感。可是,这件事说过一阵就不再被人提起。移民他国,并不是容易的事。
于是,在人口膨胀和海平面不断上涨这双重压力下,乌尔乌马累成为当地人的希望,被他们视为能够解救自己的诺亚方舟。但是,仅有一个乌尔乌马累是不够的。根据建设者的预计,到2050年乌尔乌马累才能全部建好。但是到了那时,许多岛屿恐怕已经到了非移民不可的地步,短时间里可能会有30万居民需要安置,这么多人一下挤上乌尔乌马累,显然大大超出人造小岛最初的容纳能力。不过,马尔代夫计划部长哈梅恩·阿迈德对乌尔乌马累的未来信心十足,他说:“从技术上讲,乌尔乌马累的设计思路是对的。我们所需要的,是扩大投资规模,修建更多的乌尔乌马累。”
说到底,还是一个字:“钱”。马尔代夫的财政收入,2/3来自旅游业。海平面上涨,气候变暖破坏了马尔代夫的自然环境,不但让这个岛国付出更多金钱谋求自救,更让它的经济收入大打折扣。为此,计划部长哈梅恩·阿迈德感慨万分,他说:“我想,国际社会应该对我们提供帮助。我这里所指的,并非乞求发达国家投资帮助我们建造乌尔乌马累这样的人造岛屿,而是希望它们能够更多地反省自身。假如它们有意识地控制一下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本可以不必像这样劳神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