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当前,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思潮日趋多元,无疑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课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主要渠道,本文就如何以新的角度认识课堂思政教育现实意义、新任务,多措并举,持续巩固壮大高校主流舆论强势,加大舆论引导力度,防控思政工作风险进行了探讨、思考。
关键词:课堂思政教育;新要求;有效举措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社会思潮日趋多元,加之互联网广泛应用,无疑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政教育的缺陷、不足,不同程度地影响党的教育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如何以新的高度认识课堂思政教育工作,持续巩固壮大高校主流舆论强势,加大舆论引导力度,防控思政工作风险,亟需我们探讨、思考。
一、新时代下加强课堂思政教育工作重要现实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思想意识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意识领域开始的,思想意识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近一段时间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缺陷、不足带来的危害的案例较为突出,引起了大家高度关注。
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充分暴露出香港教育的失败。
国情教育在香港严重不足,推行困难,年轻人对祖国的基本了解都没有,缺乏历史感、文化观,未能建立与中国的感情,还有很大偏见,加上外国势力的渗透,发生了侮辱国旗、高喊港独、暴力乱港的局面,危害极其严重,教训极其深刻。
2020年3月31日,中国药科大学留学生许可馨发表不正当言论,辱国辱民,她在微博上声称"父母的人脉和钱,苏州的平台资源才是帮助她走到今天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个人的努力不值一提"。她还侮辱正在武汉抗疫的前线医护人员,声称自己是不折不扣的恨国党,宁愿留在国外也不愿回国。2020年6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级硕士生季子越在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的言论不堪入目,不仅伤害了民族感情,还辱没了先烈,引起公愤。留学生赵潘书的行为也令一个中国人为他感到耻辱,甚至感到愤恨。他为了拿到美国的绿卡,成为美国公民,竟然选择加入美国的军队,而且声称竟然要永远的效忠美国。
还有留美学生杨舒平因对美国的阿谀奉承,甚至还声称美国空气香甜,引起大家抨击。仝卓学历事件反映出三观存在问题,仝卓将往届生身份改为应届生身份,动用“关系”修改考生身份,这当然是“上不得台面”的“灰色行为”,但是仝卓却拿出来炫耀一番。
在中国上学,在中国长大成人,在中国大学毕业,这些留学生到了国外之后,不说感恩国家对他的培养,不热爱自己的国家,却发表辱国言论?这样没有底线的人,枉对国家和人民对他的培养,这样没有家国情怀的人以后必定也是废材一个。
上述案例反映出,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绝不是一般意义的教育内容,而是处于核心地位、灵魂层面的教育内容。课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主要渠道,因此,加强课堂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全力以赴、时不待我持续加强做好的。
二、新时代下课堂思政教育工作主要任务
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等教育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如果大学生对国情不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缺乏深刻的认知,缺乏源自内心的充分自信,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党的教育事业就会受损失。我们党在新时代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对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新要求。按照新要求,课堂思政教育主要任务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课堂上必须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来推进思政教育。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的成熟的基础,没有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就没有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如果缺少理论素养,思想就容易庸俗化,灵魂就容易虚无化,就会失去政治上的免疫力。“新时代”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因此课堂思政课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铸魂育人,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前途有信心,有四个自信,才会排除噪音,与祖国共命运。二是大学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课堂上要围绕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来推进思政教育,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旗帜鲜明地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基本素质教育。三是在课堂上要从“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高度,旗帜鲜明地引导广大青少年形成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深厚情感,进而做好擔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思政教育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
三、新时代下加强课堂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举措
思政教育关乎教育成败。新时代我们必须以思政教育新要求,进一步综合施策,建立常态化机制,以课堂为主渠道,牢牢地站住意识形态的制高点,牢牢掌握思想领域工作的管理权、话语权,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大力降低思政教育风险。
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管理机制是课堂思政教育实施的有效基础。一是建立课堂思政教育效果评价机制。教师作为大学思政教育实施的关键,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发生师德失范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或处分。如湖北大学教授梁艳萍长期发布不当言论,结果是被开除党籍、记过处分、取消导师资格、停止教学。作为大学生,也要对自己言行负责,发生不良影响也要进行相应处理,以儆效尤。二是要建立课堂思政教育落实考评机制。就是把课堂思政教育落实、落细、落到位,不能让课堂思政教育停留在口号宣传的轰轰烈烈,不能让课堂思政教育流于教育场面的热热闹闹,而是要进行量化、细化、具体化,落实到每一名教师、落实到每一门课程、落实到每一堂课、落实到每一个教育内容设计中去,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营造思政教化氛围。对课堂思政教育立标明责,实行教师绩效挂钩考核,形成教师肩上有责任、身上有压力的日常考评机制。如大学数学属于高效的一门基础学科,教学要遵循科学教程的同时,也要以遵循学生发展为原则,作为大学数学教师应当要积极提高自己课堂教学魅力,在数学课程设计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也要充分挖掘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政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中来,针对概率课中重要的统计规律: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p(n)=l-(l-p)2,这就是“墨菲定律”,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启发大学生理解孟子的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启示无论个人、民族、政党和国家应该具有忧患意识,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思政内容,把思政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中来。三是要持之以恒。不仅把课堂思政教育常态化,而且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抓出实效,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增强课堂教育的针对性、感染力。
关键词:课堂思政教育;新要求;有效举措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社会思潮日趋多元,加之互联网广泛应用,无疑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政教育的缺陷、不足,不同程度地影响党的教育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如何以新的高度认识课堂思政教育工作,持续巩固壮大高校主流舆论强势,加大舆论引导力度,防控思政工作风险,亟需我们探讨、思考。
一、新时代下加强课堂思政教育工作重要现实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思想意识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意识领域开始的,思想意识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近一段时间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缺陷、不足带来的危害的案例较为突出,引起了大家高度关注。
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充分暴露出香港教育的失败。
国情教育在香港严重不足,推行困难,年轻人对祖国的基本了解都没有,缺乏历史感、文化观,未能建立与中国的感情,还有很大偏见,加上外国势力的渗透,发生了侮辱国旗、高喊港独、暴力乱港的局面,危害极其严重,教训极其深刻。
2020年3月31日,中国药科大学留学生许可馨发表不正当言论,辱国辱民,她在微博上声称"父母的人脉和钱,苏州的平台资源才是帮助她走到今天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个人的努力不值一提"。她还侮辱正在武汉抗疫的前线医护人员,声称自己是不折不扣的恨国党,宁愿留在国外也不愿回国。2020年6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级硕士生季子越在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的言论不堪入目,不仅伤害了民族感情,还辱没了先烈,引起公愤。留学生赵潘书的行为也令一个中国人为他感到耻辱,甚至感到愤恨。他为了拿到美国的绿卡,成为美国公民,竟然选择加入美国的军队,而且声称竟然要永远的效忠美国。
还有留美学生杨舒平因对美国的阿谀奉承,甚至还声称美国空气香甜,引起大家抨击。仝卓学历事件反映出三观存在问题,仝卓将往届生身份改为应届生身份,动用“关系”修改考生身份,这当然是“上不得台面”的“灰色行为”,但是仝卓却拿出来炫耀一番。
在中国上学,在中国长大成人,在中国大学毕业,这些留学生到了国外之后,不说感恩国家对他的培养,不热爱自己的国家,却发表辱国言论?这样没有底线的人,枉对国家和人民对他的培养,这样没有家国情怀的人以后必定也是废材一个。
上述案例反映出,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绝不是一般意义的教育内容,而是处于核心地位、灵魂层面的教育内容。课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主要渠道,因此,加强课堂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全力以赴、时不待我持续加强做好的。
二、新时代下课堂思政教育工作主要任务
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等教育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如果大学生对国情不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缺乏深刻的认知,缺乏源自内心的充分自信,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党的教育事业就会受损失。我们党在新时代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对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新要求。按照新要求,课堂思政教育主要任务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课堂上必须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来推进思政教育。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的成熟的基础,没有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就没有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如果缺少理论素养,思想就容易庸俗化,灵魂就容易虚无化,就会失去政治上的免疫力。“新时代”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因此课堂思政课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铸魂育人,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前途有信心,有四个自信,才会排除噪音,与祖国共命运。二是大学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课堂上要围绕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来推进思政教育,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旗帜鲜明地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基本素质教育。三是在课堂上要从“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高度,旗帜鲜明地引导广大青少年形成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深厚情感,进而做好擔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思政教育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
三、新时代下加强课堂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举措
思政教育关乎教育成败。新时代我们必须以思政教育新要求,进一步综合施策,建立常态化机制,以课堂为主渠道,牢牢地站住意识形态的制高点,牢牢掌握思想领域工作的管理权、话语权,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大力降低思政教育风险。
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管理机制是课堂思政教育实施的有效基础。一是建立课堂思政教育效果评价机制。教师作为大学思政教育实施的关键,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发生师德失范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或处分。如湖北大学教授梁艳萍长期发布不当言论,结果是被开除党籍、记过处分、取消导师资格、停止教学。作为大学生,也要对自己言行负责,发生不良影响也要进行相应处理,以儆效尤。二是要建立课堂思政教育落实考评机制。就是把课堂思政教育落实、落细、落到位,不能让课堂思政教育停留在口号宣传的轰轰烈烈,不能让课堂思政教育流于教育场面的热热闹闹,而是要进行量化、细化、具体化,落实到每一名教师、落实到每一门课程、落实到每一堂课、落实到每一个教育内容设计中去,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营造思政教化氛围。对课堂思政教育立标明责,实行教师绩效挂钩考核,形成教师肩上有责任、身上有压力的日常考评机制。如大学数学属于高效的一门基础学科,教学要遵循科学教程的同时,也要以遵循学生发展为原则,作为大学数学教师应当要积极提高自己课堂教学魅力,在数学课程设计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也要充分挖掘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政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中来,针对概率课中重要的统计规律: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p(n)=l-(l-p)2,这就是“墨菲定律”,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启发大学生理解孟子的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启示无论个人、民族、政党和国家应该具有忧患意识,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思政内容,把思政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中来。三是要持之以恒。不仅把课堂思政教育常态化,而且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抓出实效,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增强课堂教育的针对性、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