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有效教学;地域文化差异;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2—0095—01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多样化需求”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文化差异等因材施教,构建高效教学的策略。本校生源较为多样化,有来自兰州市区、周边以及甘南州七县一市的学生,不同学生在文化背景、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必须根据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构建高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为教育对象——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内在潜能、先天素质及地域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就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学生学习基础差异性较大,整体课堂效率不高。因为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市、县(区)的中学,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如果按照统一的节奏进行授课,则容易导致效率低下,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2. 受地域文化等影响,学生认知存在差异。因学生以往学习环境、地域文化等存在差异性,导致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知也有所不同。学生习惯性地以原有的认知方式来考虑问题,且深受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教师对整个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无法有效掌控,在开展高效课堂方面存在较多的阻碍。
3. 个性差异显著,合作学习无法高效开展。从整体来看,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个性差异较为显著。其中,来自市区的学生较为活泼、敢言,习惯于提出疑惑、共同商讨问题。而来自部分区县的学生则表现出明显的内向、谨言的特点,即使存在疑虑,也往往不太善于表达。由此容易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有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合作学习也无法高效开展。
二、相关的教学策略
当前,教育教学方式在不断改革和创新,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在保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能够运用并构建新颖的更加适宜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针对以上存在的几点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不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可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来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分组时,需要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尊重不同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积极地创新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2. 正确看待地域文化差异,提升集体凝聚力。“世界和而不同”,不同的地域存在不同的文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地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作为教师,首先,要认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其次,要正确看待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地域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下所产生的不同的认知行为以及思考方式。另外,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通过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等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整个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
3. 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例如在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节内容时,教师可先提前如下问题: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会变成什么样?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每一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积极地鼓励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需要注意的是,無论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内容等,必须与教材密切相关,应在基于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体验到共同进步的快乐。其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习惯,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域文化差异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总而言之,高效的教学策略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自主快乐地学习。针对本校的生源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从全方位入手,既要正确看待学生在地域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又要通过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真正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栋梁之才。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地域文化差异背景下的高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Z102)
编辑:孟 刚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2—0095—01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多样化需求”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文化差异等因材施教,构建高效教学的策略。本校生源较为多样化,有来自兰州市区、周边以及甘南州七县一市的学生,不同学生在文化背景、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必须根据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构建高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为教育对象——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内在潜能、先天素质及地域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就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学生学习基础差异性较大,整体课堂效率不高。因为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市、县(区)的中学,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如果按照统一的节奏进行授课,则容易导致效率低下,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2. 受地域文化等影响,学生认知存在差异。因学生以往学习环境、地域文化等存在差异性,导致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知也有所不同。学生习惯性地以原有的认知方式来考虑问题,且深受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教师对整个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无法有效掌控,在开展高效课堂方面存在较多的阻碍。
3. 个性差异显著,合作学习无法高效开展。从整体来看,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个性差异较为显著。其中,来自市区的学生较为活泼、敢言,习惯于提出疑惑、共同商讨问题。而来自部分区县的学生则表现出明显的内向、谨言的特点,即使存在疑虑,也往往不太善于表达。由此容易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有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合作学习也无法高效开展。
二、相关的教学策略
当前,教育教学方式在不断改革和创新,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在保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能够运用并构建新颖的更加适宜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针对以上存在的几点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不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可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来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分组时,需要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尊重不同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积极地创新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2. 正确看待地域文化差异,提升集体凝聚力。“世界和而不同”,不同的地域存在不同的文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地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作为教师,首先,要认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其次,要正确看待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地域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下所产生的不同的认知行为以及思考方式。另外,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通过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等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整个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
3. 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例如在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节内容时,教师可先提前如下问题: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会变成什么样?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每一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积极地鼓励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需要注意的是,無论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内容等,必须与教材密切相关,应在基于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体验到共同进步的快乐。其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习惯,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域文化差异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总而言之,高效的教学策略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自主快乐地学习。针对本校的生源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从全方位入手,既要正确看待学生在地域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又要通过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真正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栋梁之才。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地域文化差异背景下的高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Z102)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