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对今后的学习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学生;学习;物理;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粗浅的体会。
1看、听、练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通过看书和自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学习教材中描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把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上课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边听边思考。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而应该配合老师积极思维,注意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记录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进行课堂练习,一方面便于巩固和反馈有关教学内容的信息;另一方面督促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后要求学生结合听课情况,再次认真阅读课本,及时进行复习和总结,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课本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要学习课本上用文字、公式、图象几种形式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提高运用数学工具描述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看、听、练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中,着重强调学生要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层层深入,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习惯
在新课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引入物理概念,怎样引入物理概念。对于物理量要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单位是如何规定的。对于物理规律要明确它的适用范围,掌握并理解它的几种不同表达形式(文字表述、数学表达式、图象表示)。
在小结和复习课教学中,则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相似和相近的物理量的区别和联系,注意掌握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并在应用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反复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帮助学生理清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和一般思维方法,这样对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将大有裨益。
3示范引路、检查督促,培养学生良好解题习惯
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是巩固和检查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物理的重要一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
3.1示范引路,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重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教学中要注意以例题引导学生作如下分析:
认真细致阅读题目,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信息,弄清题目中所阐述的物理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在头脑中建立相关的物理图景,画出必要的示意图。
分析与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概念,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哪些是待求量。在认真审题、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找出与已知和所求都密切相关,即矛盾集中的物体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取至关重要,选得好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为研究对象的选取将关系到解题方向和解题思路的确定。在解题过程中应根据需要灵活选取研究对象,有时需要以隔离体为研究对象,有时需要以系统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后,要认真分析研究对象在整个物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把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挂起钩来,根据物理现象,灵活而正确地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如何灵活而正确地选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题,是培养解题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拓宽,让学生能够具体体会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选用恰当的物理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3.2指导与督促相结合,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
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时,不仅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而且还要有完整、准确的表达习惯,这就需要平时严格训练。教学中老师要注意作好示范,讲例题时板书要规范,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指导学生。在练习和作业时,提出明确的解题规范要求,讲评中在指出不足的同时,还要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通过耐心指导和反复督促,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规范解题的要求,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4动手动脑,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要精心组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4.1明确要求,检查落实
对每一次实验,都应提出明确要求。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了解所用仪器的性能,分清实验步骤,设计好实验记录表格,为顺利地进行实验作好准备。实验中要求学生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必要的数据和现象。实验操作完毕要整理好器材,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要认真批改,對普遍性的问题还要进行讲评,以落实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进行实验的习惯。
4.2注重落实,培养能力
在实验课教学中,除了注意做好实验预习的指导外,更要注意实验过程的指导和实验数据、现象的分析指导。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手脑并用,会处理实验中的一般故障。对学生操作中不规范之处,注意及时纠正,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学生认真作好记录,尊重客观事实,实验后进行认真分析,给出科学解释。必要时要求部分学生重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严紧而又科学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配合,不懈地努力。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将有意的教学指导作用融于学生无意的学习活动中,坚持以导为主,引导和督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学涛.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7).
关键词:学生;学习;物理;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粗浅的体会。
1看、听、练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通过看书和自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学习教材中描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把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上课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边听边思考。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而应该配合老师积极思维,注意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记录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进行课堂练习,一方面便于巩固和反馈有关教学内容的信息;另一方面督促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后要求学生结合听课情况,再次认真阅读课本,及时进行复习和总结,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课本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要学习课本上用文字、公式、图象几种形式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提高运用数学工具描述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看、听、练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中,着重强调学生要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层层深入,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习惯
在新课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引入物理概念,怎样引入物理概念。对于物理量要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单位是如何规定的。对于物理规律要明确它的适用范围,掌握并理解它的几种不同表达形式(文字表述、数学表达式、图象表示)。
在小结和复习课教学中,则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相似和相近的物理量的区别和联系,注意掌握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并在应用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反复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帮助学生理清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和一般思维方法,这样对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将大有裨益。
3示范引路、检查督促,培养学生良好解题习惯
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是巩固和检查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物理的重要一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
3.1示范引路,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重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教学中要注意以例题引导学生作如下分析:
认真细致阅读题目,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信息,弄清题目中所阐述的物理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在头脑中建立相关的物理图景,画出必要的示意图。
分析与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概念,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哪些是待求量。在认真审题、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找出与已知和所求都密切相关,即矛盾集中的物体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取至关重要,选得好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为研究对象的选取将关系到解题方向和解题思路的确定。在解题过程中应根据需要灵活选取研究对象,有时需要以隔离体为研究对象,有时需要以系统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后,要认真分析研究对象在整个物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把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挂起钩来,根据物理现象,灵活而正确地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如何灵活而正确地选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题,是培养解题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拓宽,让学生能够具体体会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选用恰当的物理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3.2指导与督促相结合,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
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时,不仅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而且还要有完整、准确的表达习惯,这就需要平时严格训练。教学中老师要注意作好示范,讲例题时板书要规范,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指导学生。在练习和作业时,提出明确的解题规范要求,讲评中在指出不足的同时,还要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通过耐心指导和反复督促,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规范解题的要求,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4动手动脑,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要精心组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4.1明确要求,检查落实
对每一次实验,都应提出明确要求。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了解所用仪器的性能,分清实验步骤,设计好实验记录表格,为顺利地进行实验作好准备。实验中要求学生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必要的数据和现象。实验操作完毕要整理好器材,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要认真批改,對普遍性的问题还要进行讲评,以落实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进行实验的习惯。
4.2注重落实,培养能力
在实验课教学中,除了注意做好实验预习的指导外,更要注意实验过程的指导和实验数据、现象的分析指导。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手脑并用,会处理实验中的一般故障。对学生操作中不规范之处,注意及时纠正,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学生认真作好记录,尊重客观事实,实验后进行认真分析,给出科学解释。必要时要求部分学生重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严紧而又科学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配合,不懈地努力。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将有意的教学指导作用融于学生无意的学习活动中,坚持以导为主,引导和督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学涛.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