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正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数学课程改革更是走在课改前列,这是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化。翻开数学新教材,马上感觉到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全新的数学理念,数学与学生的经验、现实生活及游戏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数学走近了生活,也走近了学生,从课本内容上已经形成了以人为本,师生互动,师生、生生与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氛围,但却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成了我们要面对的课题。同时 ,我们也深刻感受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键是教师,最终看教学。下面结合自已的实践就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谈一些个人观点:
一、创设数学情境,培养数学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创设情境 ,让学生处于具体的情境中,可激起学生的强烈好奇,从而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围绕问题去思、去想。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学习兴趣,主要倾向于学习活动本身和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新教材已从各个方面着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并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兴趣:
1、联系生活,贴近学生。不论是问题的引入,还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可爱有趣的卡通人物、动物,情节生动、有趣的故事,精美的图片,数学游戏,身边的人物、事例,把学生引进直观形象、真切现实、图文并茂的乐园。教学中不过分注重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逻辑性,避开高深的概念名称,注意从生活和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内容、设计画面、编写例题、设置练习,这样,一定能让学生觉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有趣,数学不是与生活分割的多余。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体会到学有用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
2、组织课内外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学不应光在固定的教室进行,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一些如测量、竞猜、比赛、游戏之类的活动,操场、田边、山上都可作为教学的场地。让课时活动化,内容游戏化,不论新课还是练习课多以活动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形式的活动里学习新知、巩固新知,给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满足学生爱动的特点、好胜的心理,及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
三、注重情感,关注人人
学生和成人一样,最易受打击和产生逆反心理的是受到不公平的对待,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往往被忽视,或反重视(就是被歧视甚至打击),或因一次委屈、一次忽视,可能使他们从此对数学教师连同数学永远失掉兴趣、信心。“爱屋及乌”,学生对教师的喜欢,可转移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不论课内课外,也不论成绩品行优劣的学生,我们都应以平等的姿态去面对,热情的目光去关注,从学习、生活、心理各个层面帮助关心他们,建立良好深厚的新型师生关系。
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出:“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而新教材本身就体现出“情景——探索——试一试——练一练”的注重过程的编排体系,这给教师为学生提供“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要做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多探索、多实践,做到体会数学,内化数学,做数学学习的主人,做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人。面对新教材,我们教师应该从教案设计、课堂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精心设计。
1、教案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的主要过程,体现“学生经历学习的探索过程”,要把握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的时机和度,摆正教师的角色位置,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体验的乐趣、成功的欢乐。
2、课堂应成为学生人人参与的、开放性的活动场。新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课堂就应体现“情景、问题、探索、交流、合作、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允许学生辩解和争论;允许学生装说错、犯错;允许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教学中要以开放题的教学为开放式教学的切入点,新教材中所编排的開放题为开放式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放题的多向性、发散性有利于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现儿童的个性,也为学生提供了自己进行思考,并由他们自己来表达的机会。合理利用教材的开放题或根据教材知识点创设开放题进行开放式教学,能更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问题。
4、教学手段要新,教材呈现形式变化,体现了先进观念的同时,也要求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如大量的图片需要用实物投影展示,大量情境要用多媒体展示,才能有助于学生学习。比如每一课的情境以及练习中的很多图片,如果能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配上音乐、动画,学生会更感兴趣,学起来会更有劲,效果也会更好。
总之,每一次数学教学都要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提供充裕的自由探索、自主实践的空间和时间 ,使每一个课堂都变成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的舞台,充分发展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数学教学课成为开放的、合作的、创造的探索活动。
一、创设数学情境,培养数学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创设情境 ,让学生处于具体的情境中,可激起学生的强烈好奇,从而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围绕问题去思、去想。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学习兴趣,主要倾向于学习活动本身和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新教材已从各个方面着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并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兴趣:
1、联系生活,贴近学生。不论是问题的引入,还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可爱有趣的卡通人物、动物,情节生动、有趣的故事,精美的图片,数学游戏,身边的人物、事例,把学生引进直观形象、真切现实、图文并茂的乐园。教学中不过分注重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逻辑性,避开高深的概念名称,注意从生活和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内容、设计画面、编写例题、设置练习,这样,一定能让学生觉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有趣,数学不是与生活分割的多余。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体会到学有用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
2、组织课内外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学不应光在固定的教室进行,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一些如测量、竞猜、比赛、游戏之类的活动,操场、田边、山上都可作为教学的场地。让课时活动化,内容游戏化,不论新课还是练习课多以活动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形式的活动里学习新知、巩固新知,给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满足学生爱动的特点、好胜的心理,及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
三、注重情感,关注人人
学生和成人一样,最易受打击和产生逆反心理的是受到不公平的对待,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往往被忽视,或反重视(就是被歧视甚至打击),或因一次委屈、一次忽视,可能使他们从此对数学教师连同数学永远失掉兴趣、信心。“爱屋及乌”,学生对教师的喜欢,可转移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不论课内课外,也不论成绩品行优劣的学生,我们都应以平等的姿态去面对,热情的目光去关注,从学习、生活、心理各个层面帮助关心他们,建立良好深厚的新型师生关系。
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出:“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而新教材本身就体现出“情景——探索——试一试——练一练”的注重过程的编排体系,这给教师为学生提供“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要做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多探索、多实践,做到体会数学,内化数学,做数学学习的主人,做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人。面对新教材,我们教师应该从教案设计、课堂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精心设计。
1、教案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的主要过程,体现“学生经历学习的探索过程”,要把握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的时机和度,摆正教师的角色位置,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体验的乐趣、成功的欢乐。
2、课堂应成为学生人人参与的、开放性的活动场。新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课堂就应体现“情景、问题、探索、交流、合作、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允许学生辩解和争论;允许学生装说错、犯错;允许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教学中要以开放题的教学为开放式教学的切入点,新教材中所编排的開放题为开放式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放题的多向性、发散性有利于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现儿童的个性,也为学生提供了自己进行思考,并由他们自己来表达的机会。合理利用教材的开放题或根据教材知识点创设开放题进行开放式教学,能更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问题。
4、教学手段要新,教材呈现形式变化,体现了先进观念的同时,也要求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如大量的图片需要用实物投影展示,大量情境要用多媒体展示,才能有助于学生学习。比如每一课的情境以及练习中的很多图片,如果能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配上音乐、动画,学生会更感兴趣,学起来会更有劲,效果也会更好。
总之,每一次数学教学都要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提供充裕的自由探索、自主实践的空间和时间 ,使每一个课堂都变成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的舞台,充分发展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数学教学课成为开放的、合作的、创造的探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