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农历的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享受着丰盛的晚餐,一边观看着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这真是一个幸福的时刻。
然而,每年的春节,总让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1951年2月5日——我在朝鲜战场上过的那一个特殊的除夕之夜。
1951年春节前夕,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迫退到“三八线”以南,并抛出了“停火建议”的协议。
美军在这时抛出“停火建议”,只不过是为了争取喘息,准备再行北犯。为粉碎敌人这一阴谋,我军准备在朝鲜东西海岸间沿“三八线”的地面上,同时向敌人发起总攻。因为志愿军没有制空权,黄昏发起进攻,便于发挥志愿军善于夜战的优势。时间就选定在1951年2月5日黄昏。
这时是中国农历的除夕夜。
此时此刻,在我们的祖国,全国人民正在欢庆春节;而在朝鲜,一场百年一遇的严寒突然降临,给这场战争增加了前所未有的艰难。
除夕这天,从零点起,志愿军官兵就冒着大风雪向前线集结。当我所在的部队于凌晨4时前到达战役发起地时,鹅毛大雪已将整个世界变成混沌一片,整个山野仿佛掉进了无边的雪海之中。朔风裹着雪片迎面扑来,呛得大家喘不过气。朝鲜老百姓说,这是当地百年不遇的严冬,气温在零下30℃左右。
我是第一批进入朝鲜参战的志愿军,和我一起的战友何升寿、通讯员方立冲都是浙江人,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冷的天气。我的两手冻得像冰棍似的,浑身直打哆嗦。为了防止冻坏身体,我们一会儿背靠背依偎在一起,一会儿又互相搂抱在一起取暖。
2月5日下午4时,蹲在战壕里的战士们接到命令:“赶紧吃饭,饭后做好战斗准备。”
军令如山。尽管风雪弥漫,冻得大家浑身直打哆嗦,但命令就像给我们注入了一针兴奋剂。我们立刻拿出唯一的食品——干炒面加雪狼吞虎咽起来。这顿除夕的晚餐虽然吃得 “透心寒”,但我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因为在战前人人都表了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决心用胜利同祖国人民共迎春节,向祖国人民祝福。
下午5时整,总攻时间到了,一串串红色信号弹拖着长长的尾翼划过除夕的夜空。大炮怒吼了,一道道火光烧红了夜空,成千上万发炮弹带着尖厉的呼啸从我们的头顶上飞过,临津江南岸敌人的阵地上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炮弹爆炸的火光映红了敌方的天空,我在心里想像着敌人被炸后的种种狼狈模样,特别解气。
炮火一停,进攻的冲锋号吹响了,所有的战士就像猛虎下山,迅猛地向前方扑去。
我所在的13连是全团的突击连,其突破口在临津江的一个急转弯处。江面没有封冻,水流湍急,指战员们必须忍受严寒,蹚过宽达200米的冰河。据朝鲜向导说,他在江边生活了40年,还没听说过有人敢在这样的气候下蹚水过江。然而志愿军官兵却不信这个邪,当冲锋号响彻云霄时,大家把枪顶在头顶便朝大冰河冲去。
在零下30度的严冬,一跳进冰冷的江面,我的双脚仿佛扎满了钢钉一般钻心的痛!半个身子浸在冰水里,使人感到浑身发麻,全身生痛!就在这时,几架敌机飞临上空,扔下成串的照明弹,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
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敌人在遭遇我军的猛烈炮火后,很快从慌乱中进入了反进攻状态。江面上敌人的照明弹此熄彼亮,十多架敌机对江面猛烈轰炸、扫射,江面上掀起了几丈高的水柱,江水波浪起伏,像开了锅一样。
江水湍急,炮弹如雨。一些战士倒下了,没有倒下的战士仍然在江水中勇敢地前进!战士们在江水中呐喊着,那愤怒的呐喊声夹杂在敌人的炮火声中,是那样地震慑人心,响彻江面。
江面有200米,对于我志愿军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200米啊。战士们冲到江心时,对岸敌人的机枪开始向江面猛烈扫射。战士们的身影在水面上时隐时现,有的被冰块撞倒沉入水中又钻出水面,有的被子弹击中倒下后被急流冲走。情况万分危急,指导员姜明达左手从冰水下拉起一名受伤的战士,右手挥舞着手枪大声喊:“同志们!立功的机会到了,英雄好汉冲啊!冲过江就是胜利!”
连长汪贤文多次跌倒又多次爬起来,始终冲杀在最前头;战士余伯生被大块浮冰撞倒,轻机枪掉进水里,他连续三次潜入冰水中将机枪捞起;抬着一挺重机枪的三名战士不幸被对岸射来的子弹击倒,整个身体沉入水中,但他们仍将重机枪举出水面,后面冲上来的战士又把重机枪托起。
离对岸越来越近了,80米、60米、30米……冲啊!
这时候,我连机枪班战士洪昌满被卡在两块大冰块中间,我急忙扑过去替他把冰块推开。他脱身后,立即爬上身边的一块大冰块,架起机枪,趴在冰块上朝敌人的火力点射击。
“洪昌满!下来,赶快下来!你会被水冲走的!”洪昌满的班长吴洪祥在喊,齐胸的冰水令他的声音尖厉而颤抖。但是,洪昌满下不来了——他被冰水浸透的身体连同衣服已经与冰块冻在了一起……
“冲啊!冲啊!”冲过临津江的战士们那朴实而感人的口号声再次在夜空中响起:“为祖国争光!”“冲啊!”
勇士们在一片呐喊声中,互相拉扯着,推拥着,向敌人扑去。
朝鲜的冬天确实太冷了,我们冲上岸后,身上穿的棉衣棉裤马上结冰了,坠得迈不动腿。这时,敌人的一个暗堡射出密集的子弹,压得部队趴在地上抬不起头。连长着急地喊:“机枪,机枪!把敌人的火力压下去!”可是机枪被灌进的江水冻成了冰,一时无法射击。
连长着急地喊道:“快往机枪上尿尿!”可是,当时我们都冻僵了,哪里还尿得出来啊!庆幸的是刚才用生命保住的那挺机枪怒吼了,枪口猛烈地喷出火舌,把敌人的机枪打哑了。
连长接着大喊:“砸烂身上的冰块!同志们,冲啊!”战士们有的用枪托去砸,有的用拳头去捶,有的猛往下蹲。只听见“咔嚓、咔嚓”的声响,棉裤断成两截。战士们有的丢掉棉裤下截,有的干脆脱掉棉裤,奋不顾身地往前冲……
勇士们冲过开阔地后,又被敌人阵地前面的三道屋顶形铁丝网挡住了去路。爆破组在连续炸开两道铁丝网后,炸药用光了,三名战士全部牺牲,组长张汉生也身負重伤。为了不耽误战机,迅速给部队打开通道,减少部队伤亡,歼灭敌人,张汉生拖着被打断的左腿,挣扎着爬在带刺的铁丝网上。
铁丝网刺破了张汉生的掌心,鲜血顺着铁丝网往下滴,他忍着剧痛将自己的身体压在铁丝网上,铁丝网出现了凹形缺口。他高声喊道:“同志们,从我身上冲过去!”他的英雄举动,鼓舞了部队,战士们一个接一个踩着他的身体直扑敌阵……
激烈的厮杀,热血与热汗把勇士们身上冻结的“冰甲”融化了。
我们很快在敌人的据点占领了有利地形,连长掏出信号枪,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报告13连占领了敌人的滩头阵地。旋即,后续部队从13连撕开的突破口,潮水般地向江南推进。
这次战役,我军成功突破了敌人在“三八线”的防御,向前推进了80-110公里,歼敌2万余人,解放了汉城,将敌驱逐至北纬37°线南北地区,粉碎了敌人妄图据守“三八线”既设阵地,整顿败局,准备再犯的企图。
1951年2月5日,我志愿军冒着零下30度的风雪严寒,徒涉冰河大进军的英勇壮举,不亚于世界军事史上任何一次艰苦战役。这是值得后人永远记住的除夕之夜!
日月如梭,我已经是83岁的老人。历史早已翻开了新的一页,如今朝鲜那清清的临津江水,已经难以寻觅当年战争的印记,当年的勇士们也都变成了80多岁的老人。历史能让后人奋进!我们要永远记住这场战争。■
然而,每年的春节,总让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1951年2月5日——我在朝鲜战场上过的那一个特殊的除夕之夜。
1951年春节前夕,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迫退到“三八线”以南,并抛出了“停火建议”的协议。
美军在这时抛出“停火建议”,只不过是为了争取喘息,准备再行北犯。为粉碎敌人这一阴谋,我军准备在朝鲜东西海岸间沿“三八线”的地面上,同时向敌人发起总攻。因为志愿军没有制空权,黄昏发起进攻,便于发挥志愿军善于夜战的优势。时间就选定在1951年2月5日黄昏。
这时是中国农历的除夕夜。
此时此刻,在我们的祖国,全国人民正在欢庆春节;而在朝鲜,一场百年一遇的严寒突然降临,给这场战争增加了前所未有的艰难。
除夕这天,从零点起,志愿军官兵就冒着大风雪向前线集结。当我所在的部队于凌晨4时前到达战役发起地时,鹅毛大雪已将整个世界变成混沌一片,整个山野仿佛掉进了无边的雪海之中。朔风裹着雪片迎面扑来,呛得大家喘不过气。朝鲜老百姓说,这是当地百年不遇的严冬,气温在零下30℃左右。
我是第一批进入朝鲜参战的志愿军,和我一起的战友何升寿、通讯员方立冲都是浙江人,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冷的天气。我的两手冻得像冰棍似的,浑身直打哆嗦。为了防止冻坏身体,我们一会儿背靠背依偎在一起,一会儿又互相搂抱在一起取暖。
2月5日下午4时,蹲在战壕里的战士们接到命令:“赶紧吃饭,饭后做好战斗准备。”
军令如山。尽管风雪弥漫,冻得大家浑身直打哆嗦,但命令就像给我们注入了一针兴奋剂。我们立刻拿出唯一的食品——干炒面加雪狼吞虎咽起来。这顿除夕的晚餐虽然吃得 “透心寒”,但我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因为在战前人人都表了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决心用胜利同祖国人民共迎春节,向祖国人民祝福。
下午5时整,总攻时间到了,一串串红色信号弹拖着长长的尾翼划过除夕的夜空。大炮怒吼了,一道道火光烧红了夜空,成千上万发炮弹带着尖厉的呼啸从我们的头顶上飞过,临津江南岸敌人的阵地上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炮弹爆炸的火光映红了敌方的天空,我在心里想像着敌人被炸后的种种狼狈模样,特别解气。
炮火一停,进攻的冲锋号吹响了,所有的战士就像猛虎下山,迅猛地向前方扑去。
我所在的13连是全团的突击连,其突破口在临津江的一个急转弯处。江面没有封冻,水流湍急,指战员们必须忍受严寒,蹚过宽达200米的冰河。据朝鲜向导说,他在江边生活了40年,还没听说过有人敢在这样的气候下蹚水过江。然而志愿军官兵却不信这个邪,当冲锋号响彻云霄时,大家把枪顶在头顶便朝大冰河冲去。
在零下30度的严冬,一跳进冰冷的江面,我的双脚仿佛扎满了钢钉一般钻心的痛!半个身子浸在冰水里,使人感到浑身发麻,全身生痛!就在这时,几架敌机飞临上空,扔下成串的照明弹,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
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敌人在遭遇我军的猛烈炮火后,很快从慌乱中进入了反进攻状态。江面上敌人的照明弹此熄彼亮,十多架敌机对江面猛烈轰炸、扫射,江面上掀起了几丈高的水柱,江水波浪起伏,像开了锅一样。
江水湍急,炮弹如雨。一些战士倒下了,没有倒下的战士仍然在江水中勇敢地前进!战士们在江水中呐喊着,那愤怒的呐喊声夹杂在敌人的炮火声中,是那样地震慑人心,响彻江面。
江面有200米,对于我志愿军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200米啊。战士们冲到江心时,对岸敌人的机枪开始向江面猛烈扫射。战士们的身影在水面上时隐时现,有的被冰块撞倒沉入水中又钻出水面,有的被子弹击中倒下后被急流冲走。情况万分危急,指导员姜明达左手从冰水下拉起一名受伤的战士,右手挥舞着手枪大声喊:“同志们!立功的机会到了,英雄好汉冲啊!冲过江就是胜利!”
连长汪贤文多次跌倒又多次爬起来,始终冲杀在最前头;战士余伯生被大块浮冰撞倒,轻机枪掉进水里,他连续三次潜入冰水中将机枪捞起;抬着一挺重机枪的三名战士不幸被对岸射来的子弹击倒,整个身体沉入水中,但他们仍将重机枪举出水面,后面冲上来的战士又把重机枪托起。
离对岸越来越近了,80米、60米、30米……冲啊!
这时候,我连机枪班战士洪昌满被卡在两块大冰块中间,我急忙扑过去替他把冰块推开。他脱身后,立即爬上身边的一块大冰块,架起机枪,趴在冰块上朝敌人的火力点射击。
“洪昌满!下来,赶快下来!你会被水冲走的!”洪昌满的班长吴洪祥在喊,齐胸的冰水令他的声音尖厉而颤抖。但是,洪昌满下不来了——他被冰水浸透的身体连同衣服已经与冰块冻在了一起……
“冲啊!冲啊!”冲过临津江的战士们那朴实而感人的口号声再次在夜空中响起:“为祖国争光!”“冲啊!”
勇士们在一片呐喊声中,互相拉扯着,推拥着,向敌人扑去。
朝鲜的冬天确实太冷了,我们冲上岸后,身上穿的棉衣棉裤马上结冰了,坠得迈不动腿。这时,敌人的一个暗堡射出密集的子弹,压得部队趴在地上抬不起头。连长着急地喊:“机枪,机枪!把敌人的火力压下去!”可是机枪被灌进的江水冻成了冰,一时无法射击。
连长着急地喊道:“快往机枪上尿尿!”可是,当时我们都冻僵了,哪里还尿得出来啊!庆幸的是刚才用生命保住的那挺机枪怒吼了,枪口猛烈地喷出火舌,把敌人的机枪打哑了。
连长接着大喊:“砸烂身上的冰块!同志们,冲啊!”战士们有的用枪托去砸,有的用拳头去捶,有的猛往下蹲。只听见“咔嚓、咔嚓”的声响,棉裤断成两截。战士们有的丢掉棉裤下截,有的干脆脱掉棉裤,奋不顾身地往前冲……
勇士们冲过开阔地后,又被敌人阵地前面的三道屋顶形铁丝网挡住了去路。爆破组在连续炸开两道铁丝网后,炸药用光了,三名战士全部牺牲,组长张汉生也身負重伤。为了不耽误战机,迅速给部队打开通道,减少部队伤亡,歼灭敌人,张汉生拖着被打断的左腿,挣扎着爬在带刺的铁丝网上。
铁丝网刺破了张汉生的掌心,鲜血顺着铁丝网往下滴,他忍着剧痛将自己的身体压在铁丝网上,铁丝网出现了凹形缺口。他高声喊道:“同志们,从我身上冲过去!”他的英雄举动,鼓舞了部队,战士们一个接一个踩着他的身体直扑敌阵……
激烈的厮杀,热血与热汗把勇士们身上冻结的“冰甲”融化了。
我们很快在敌人的据点占领了有利地形,连长掏出信号枪,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报告13连占领了敌人的滩头阵地。旋即,后续部队从13连撕开的突破口,潮水般地向江南推进。
这次战役,我军成功突破了敌人在“三八线”的防御,向前推进了80-110公里,歼敌2万余人,解放了汉城,将敌驱逐至北纬37°线南北地区,粉碎了敌人妄图据守“三八线”既设阵地,整顿败局,准备再犯的企图。
1951年2月5日,我志愿军冒着零下30度的风雪严寒,徒涉冰河大进军的英勇壮举,不亚于世界军事史上任何一次艰苦战役。这是值得后人永远记住的除夕之夜!
日月如梭,我已经是83岁的老人。历史早已翻开了新的一页,如今朝鲜那清清的临津江水,已经难以寻觅当年战争的印记,当年的勇士们也都变成了80多岁的老人。历史能让后人奋进!我们要永远记住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