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保辜制度对当代法律的借鉴意义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iy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保辜制度作为中华法系中一个独特的法律制度,在中国社会延续了近千年的时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保辜制度在古代刑法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救助被害人和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价值。本文试图从保辜制度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一些对现代法律制度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保辜制度;刑事和解;犯罪
  中华法系博大精深,学习中华法律文化,吸取当中的精华,可以为我国司法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内容。本人以当代的视角审视保辜制度,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观点。
  一、保辜制度在古代的作用
  许慎的《说文解字》说过:“保,养也。”“辜,罪也,从辛古声。”保辜制度,就是要求违法犯罪的行为人,在法定的期限内积极救助被害人,在保證被害人不出现更为严重的社会后果的同时,违法犯罪行为人也可以承担比较轻的犯罪责任。其基本内容是殴人致伤后,规定一定期限,根据期满时的被害人的具体情况来定罪量刑,如果被害人在辜限内死亡,则直接对犯罪嫌疑人以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如果在辜限结束时没有死亡或者虽然被害人在辜限内死亡,但却是因为别的原因死亡,则直接只对犯罪嫌疑人以故意伤害罪定罪量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保辜制度的这一特点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及时救助被害人
  在刑事伤害案件中,当案件发生之后,官府更重视的是案件的侦破和对罪犯的抓捕,不太能够考虑到对被害人的救助。然而在古代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的情况下,被害人更迫切的需求是补偿和救助,以弥补因受害而导致的生活上的损失和不便。在此情况下,保辜制度可以保证及时救助被害人。唐律云:保辜限内死者,依杀人论,限外死者依本殴伤法。又按元史刑法志云:保辜限内死者依杀人论,限外死者杖一百七。又依大明律云:凡保辜者责令犯人医治,辜限内皆须因伤死者,以斗殴杀人论。其在辜限外死者,各从本殴伤法,若折伤以上辜内医治平复者,各减二等。辜限满日不平复者,各依律全科。从以上条款我们可以看出,保辜制度要求对于被害者的救助是及时的,辜期内医治效果的不同直接导致刑罚的不同。“辜内医治平复者”,就要求加害方的补偿和救助既要及时,还得积极。
  (二)缓和社会矛盾
  在中国古代这种封建小农社会中,群体的地域血缘色彩非常浓厚,普通人往往一辈子只生活在一个固定的熟悉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下,很大一部分伤害案件,都是意气用事。对于这一类案件,不考虑邻里关系的影响而一律严惩,反而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因此,通过运用保辜制度,给加害人一个弥补的机会,让加害人将医治受害人伤情和自身的罪责联系起来,不但可以使加害人积极补偿和救助,以此来减赎自己的罪过,同时也降低了今后发生报复行为的可能,缓解了社会矛盾。
  二、对当代刑事和解制度的借鉴和启发
  近几年来,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2013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当中,对刑事和解制度有了明确的要求。从相关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可以统筹多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来发挥效用,以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消除矛盾。
  通过对保辜制度的分析我们发现,保辜制度从存在开始,就具备保障被害人生命权和身体健康权的内核,“保辜者。令有罪之人自保其罪。以塞他日之辨端。且救此时之覆辙”。根据保辜制度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考虑在以下的案件中借鉴保辜制度,达到刑事和解的目的。
  (一)交通肇事案件
  在一些交通肇事案件中,加害人基于“撞伤不如撞死”的错误认知,对被害人继续伤害导致延误最佳救治时间造成死亡的事时有发生,而保辜制度以减轻量刑来要求加害者积极救助和赔偿被害人,实际上同时也为加害人提供一条返回的“黄金桥”,让加害人有可以接受的途径去弥补过失,从而相对减小刑罚对加害人的压力。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减少对被害人的二次伤害,避免“撞伤不如撞死”的悲剧,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加害人积极悔罪,尽心诚意的去救助被害人,化解矛盾,以尽可能得到对方的谅解,从而达到有效的刑事和解。这对于加害人和被害人双方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过失伤害案件
  在过失伤害案件中运用保辜制度,可以减轻矛盾。具体实施可以在法院审理案件之前,经伤者自愿提出,由政府及时派出担任鉴定伤情的专业鉴定人员,视伤者伤情设定一个保辜期限,要求加害人在期限内尽全力救治,并与受害人积极沟通,化解冲突,求得原谅。等到保辜期限届满,鉴定人员对受害人的伤情再次进行鉴定,恢复状况越好,减轻量刑的幅度越大。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加害人竭尽所能实现救治效果最优化,也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双方的权利。
  保辜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续数千年,对于当时的社会生产水平来说,保辜制度在救助受害人、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近代随着西方刑法思想的引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抛弃了保辜制度。然而在当今的法治环境下,我们的制度建设要想走得更远,可以考虑借鉴保辜制度,使其在刑事和解制度当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大群:《唐律与唐代法制考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张峰:《交通肇事逃逸问题实证分析报告》,法治与社会,2012.
  [3]李中和.《唐律疏议》保辜制度新探[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各项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档业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们的档案事业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才能使档案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档案;创新;发展  一、档案工作创新的意义  1.档案工作创新是随着人们的档案利用意识的增强强档案资源建设的需求。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案利用意识越来越强,对档案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提供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购物因其便捷高效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也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但网购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相关的个人信息或隐私,随着网络购物人群的崛起,个人信息的泄漏与不正当利用愈来愈频繁,对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显得愈来愈有必要。  【关键词】网上购物;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泄漏;个人信息保护  一、网购中关于个人信息的相关概念  1.网络购物  网络购物是指由商家在网络上设立
期刊
【摘 要】网络文化是当前互联网交流环境中的一种主流文化,它的表达方式更加平民化,传播速度快、信息涵盖面比较宽广,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网络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受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网络文化。既有继承、又有冲击,网络文化以不同的传承内容和传承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再现。本文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有利于推动网络文化良性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无形资产发挥的作用日趋显著,其创造的收益在整体中的占比正在不断增加。然而,当前我国在企业无形资产方面的管理并不够健全,无形资产流失问题严重。为此,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管理。  【关键词】无形资产;企业;管理  企业资产有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之分,其中,企业的无形资产需企业开展长期开发与培育。从市场发展的整个趋势上看,企业未来发展潜能大致体现在无形资产上,无形资
期刊
【摘 要】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档案工作正迅速由传统简单化向现代复杂化、科学化转变,档案工作者也必须迅速由传统守旧型向现代创新型管理人才转变。时代迫切要求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现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档案;工作者;素质  一、档案工作者应努力提高政治素质  1.要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时事政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
期刊
【摘 要】Java 编译的class文件很容易被反编译,不利于保护一些核心的代码。文章分析了class文件的几种加密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安全可靠的class文件加密方案。  【关键词】Java;Classloader;JavaAgent  Java 的class 类文件是Java源代码文件经过编译后生成的字节码文件,类文件有固定的结构,比如前四个字节固定为0xCAFEBABE,接下来四个字节是副
期刊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成才观,是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成才观,其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为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明确了目标,抓住了实践成才这一本质特征,解决了青年成才的方法问题,夯实了青年成才的内在基础,找到了青年成才的新驱动力,不仅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工作的基本遵循、目标指引,更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成才观,就必然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着力加强青年学生成才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着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实现育人育才;着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性,
虽然高校思政课叙事教学法与高校其他课程及中小学思政课叙事教学法同属于叙事教学法,但前者具有叙事目的的理论性、叙事规划的系统性、叙事内容的真实性、叙事规模的宏大性等独特特点。高校思政课叙事教学法属于类教学法,其可以根据叙事目的、规模、载体和视角等不同的标准,分为特点各异、功能不同的各种具体叙事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服务于说理教学法,应该避免过度化叙事的误区;各种具体叙事教学法具有不同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应该避免过度依赖和使用某一种具体叙事教学法的误区,如过度化叙事倾向、微小化叙事倾向、图像化叙事倾向和全视角化
情感治理逐渐被纳入中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的视野之中,成为治愈情感或者用情感治愈的手段和方式。乡情治理在县域基层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借助“老乡”的情感文化黏性,扩充了技术治理形态的有机体,是现代治理形态的调和剂。乡情治理在公共领域中通过机制构建能够达到理想形态,网络技术手段充分扩展了作用机制的运作方式。乡村社会面临的空心化、情感差异化和虚拟化呼唤乡情治理,是情感治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一种可实践治理形态。
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一项主要职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政治协商的探索经历了从“联合革命”到“协商建国”再到“共同治国”的过程,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协商的根本保证,坚持承认和照顾同盟者利益是协商的重要原则,坚持实现民族复兴是协商的共同价值目标。作为政治协商理论的创立者和践行者,毛泽东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关系学说,而且开创了世界政党史上运用政治协商建立新国家的成功范例,为后继者提供了可咨借鉴的协商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