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何不愿谈恋爱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g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玲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了父亲所在的化工研究所工作。性格温顺、亭亭玉立的她,很快成了男青年追求的对象。但是文玲一个也看不上眼,也不愿与他们谈恋爱。
  随着岁月的流逝,文玲的父母开始着急起来。在当今社会,男孩子大了,婚事不用发愁,但女孩子大了,父母总要操心。
  文玲的母亲以为单位里的男青年没有合适的,就发出了不成文的征婚启事。一时间,邻里的大娘、大嫂、大姐们都忙乎起来,没多少日子,就陆续领来一个又一个年轻小伙,但是文玲总是摇头,说一个都看不上。
  文玲的母亲更着急了,私下里,她一个劲地埋怨丈夫从小对女儿娇生惯养,弄得女儿连对象也不会搞。而她父亲对此也是无能为力。
  由于工作需要,文玲父亲出差到外地去搞一个合作项目。父亲的突然外出,使文玲进入一个“被遗弃”的思想状态,整天无精打采,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晚上睡觉也常常失眠,睡着了就做噩梦,总是叫着“爸爸!爸爸”从睡梦中惊醒。
  以前别人给介绍对象,她还看一看、问一问,但自从父亲走后,干脆看也不看、问也不问了。有几次母亲约男青年上门,她还无缘无故地对人家发脾气,弄得对方很尴尬。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文玲食不甘味,夜不能寐,魂不守舍,日渐消瘦。母亲忙用电话把女儿的情况报告给丈夫。文玲父亲听后,简单给助手交代了一下工作后,立即启程返家。
  回家后,他见女儿面容憔悴,精神萎靡不振,怕有心理问题,经朋友介绍,便陪同女儿前来心理咨询。
  在咨询室,我见文玲的手挽着父亲的胳膊,与父亲坐得很近,看那情形,如果没有外人在场,说不定会依偎在父亲的怀里。文玲回答我的问题时,稍有不易回答的问题,或者觉得难为情时,总要举目求助于父亲,要父亲替她回答。
  文玲告诉我,她也很想找一个理想的男朋友,但是,她受父亲的影响太深了,总把男朋友和父亲去比较。有一次,经别人介绍,她与一个男朋友相见,男青年和文玲同岁,已获得硕士学位,身材、相貌也不错,照一般情况来讲,这是个比较理想的对象。但是,文玲把男青年与父亲比较,总觉得才貌不如父亲全面。特别是有一次她和男朋友去郊游,文玲突然肚子疼了起来,这竟使男朋友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面对捂着肚子的文玲显得那样不知所措。如此的表现,使文玲非常失望。
  虽然文玲自知自己年龄一天天大了,不能太挑剔,但是她又害怕喜欢上这个男青年后会失去能干的父亲,因而整天处在一种极度矛盾、惊恐、紧张的心理状态。
  根据文玲父女俩提供的情况,我初步诊断文玲患了“青春期性心理发育适应障碍”。
  这个长长的病名不仅文玲不知道,就连知识渊博的父亲也不甚了解。为此,我给他们解释了这种障碍的有关情况。
  性心理发育适应障碍,多见于女性,特别是有“癔症”倾向的女青年。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青年并不少见,只是没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
  这些青年在年龄上和生理上虽然早已进入青春发育期,但性心理发育及性别角色却长久滞留于“性蕾期”,不再继续发展,不能经“潜伏期”进入“异性期”,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产生“情绪上的风暴”,呈现紧张、恐慌、不知所措的反应,很难与同龄异性交朋友。
  我对文玲父亲说:“父母过度宠爱,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心理发育都是一种无形的障碍。”对此,这位学识渊博的父亲深为理解,只恨觉悟太晚。
  这位父亲告诉我,他非常爱自己的女儿,这大概与他的家族中女孩较少有关,自己好不容易有个聪明美丽的女儿,简直不知该怎样疼爱。
  他还告诉我:“文玲考大学时,本来被外地大学录取,但没离开过家的她,说什么也不想一个人到外地去,后来调整到本城的化工学院就读。现在想起来,可能也是心理障碍作祟。
  毕业以后,文玲被分配到父亲所在的化工研究所,直接在父亲的领导下从事科研工作。因她从小崇拜父亲,也想和父亲一样成为一流的科学家,因此,她的社会交往,特别是与男青年交往更是少得可怜。开始,父亲还认为文玲有上进心,抱着先立业后成家的思想,后来才知道,在文玲的心里似乎就没有成家的愿望。
  由于这父女俩文化层次较高,我的咨询进行得非常顺利。我告诉他们,从父母双方来讲,在教育子女方面长期配合不当,很可能加重孩子的心理危机,往往会造成对异性或同性的偏见,像文玲这样,母亲只充当一个“保姆”的角色,实质上没有发挥母亲应有的作用。而父亲对女儿过分宠爱,造成文玲过分亲近和依赖父亲,更影响了她向母亲学习与母亲沟通,没有学到成年女子应具备的能力。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像文玲这样的心理障碍,责任主要在对女儿过分宠爱的父亲。
  通过几次咨询,文玲父女对我的结论十分赞同。
  “有什么办法消除这种青年期性心理发育适应障碍呢?”已明白道理的文玲父亲问我。
  我微微一笑道:“其实我们的治疗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并且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的话使他们父女俩非常诧异。我解释说,心理治疗有许多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认知疗法”。即通过讲科学道理,掌握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了解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产生的原因和症状,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有些心理障碍还会迎刃而解,“话”到病除。
  我见文玲父女频频点头,便趁势提出了我的“高见”。
  “听朋友说文玲和你们研究所的王助工很合得来?”我有意问道。
  “就那样呗,平平常常。”文玲父亲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
  我建议文玲和王助工一起去搞那个合作项目。“项目完成之时,说不定是文玲爱情收获之时。”
  果然,事态发展完全和我预料的一样,不到一年,文玲和王助工之间的感情发生了质的飞跃,庆贺合作项目成功的会场也同时成了他们举行婚礼的礼堂。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沸腾的时代,欲望像一根鞭子,驱赶着我们,使我们的心灵难得独处。  从终极意义上讲,从生到死,我们一个人来,一个人去,两种世界里我们不缺独处。独处是心灵的事情,当我们的身躯在世界上游走时,我们的心灵却需要独处。  尼采终身未婚,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与自然界的对话中度过的。在极度的孤独中他坐在哲学这块深刻的石头上把独处的境界发挥到了极致。独处使他心灵安静,更使他铸就了天才的灵魂。从《悲剧的诞生》
期刊
性骚扰的形式和发生情境五花八门,但其本质都是雷同的。性骚扰的发生一般比较隐蔽,而且个人不太愿意公开事实真相。以下是通过媒体暴露出来的性骚扰事件。  最怕人多时挤公车 上下班高峰,在公交车里,被人故意擦撞,或者正前面或正后面被人紧贴,甚至有摩擦动作。  问路、问时间:醉翁之意不在酒   小柳匆匆赶路,被一男子拦住,问她几点了。小柳回答他后,男子继续跟着她,并提出交朋友的要求。  “黄段子”也算性骚
期刊
“性骚扰”是一种不受欢迎或不被接受的行为,是带有性意识的接触。换句话说,若两性中某一方用各种方法去接近、或尝试接近另一方,而另一方没有兴趣、不喜欢、不愿意、或不想要这些带有性意识的接近,便可以说是“性骚扰”。  尽管“性骚扰”总是在受到性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但是,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性刺激本身并不等于“性骚扰”。构成“性骚扰”的心理因素是很多的,例如,受骚扰者对性的态度;受骚扰者自身的性经验、性感受
期刊
尽管无法预先知道什么时候会遭遇性骚扰,但人们可以尽量减少或回避有利于性骚扰发生的环境条件,预防这种不愉快情况的出现。  1. 工作场所或公共场合的着装注意事项  女性展示自己的美丽与性感无可厚非,但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应该注意自己的着装,不适宜过于女性化和暴露太多。毕竟工作时我们并不是主要依靠女性魅力来争取事业成功的,时时刻刻让别人意识到你的女性身份,有时反而对开展工作造成阻碍。  在公共场合,特别
期刊
记得几年前,国内的媒体曾经大张旗鼓地宣传了在美国青少年中开展的(在经过了性解放运动之后,痛定思痛,许多人自觉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宣誓会,并在卡片上签字,发誓保住童贞,将自己的第一次等到婚后。美国的报刊也对此给予了大幅报道,称美国社会近年来正兴起一股婚前禁欲风,誓言婚后才开始性生活的少男少女越来越多。  现在,这一运动已开展10年有余,超过240万青年男女在“守住贞节”卡上签了字。但这种签字或发誓的
期刊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家庭传统和浓郁家庭文化的国度,有着许多相关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如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家丑不可外扬等等。但在我国,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观察家庭,以及从家庭如何为个人提供良好心理氛围的角度来研究家庭的还不多。如果你对此有兴趣,会发现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心理治疗领域里对于家庭的研究开始于大约半个世纪前的西方。和其他领域里东西方之间的差异一样,东方的思路是从大框架着手,大气但
期刊
和许多中学生一样,林红也总是和父母顶心撞肺的,“我最烦父母对我管手管脚,看完新闻联播后,即使他们不说话,我也会去复习功课,可爸爸偏偏又来烦:‘还不赶快去读书’,越说我就越不想动地方。”  中学生相互间交往时,也总能听到他们对父母的抱怨:太不理解自己、太难沟通、太干涉自由、太专横、太主观、太挑剔……于是,为了获得那份“大人”的感觉,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独立地位,他们往往跳着脚和父母对着干,甚至“凡是
期刊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没有选择,不是穷途末路,而是选择太多。终于,我明白选择太多意味着没有选择。  大四毕业前,面临着读研和出国两种选择,我选择了读研,心中或多或少地感觉到失落,为之奋斗已久,即将接近的目标似乎又远离了。当时,在读研和出国之间,我想选的是后者,虽然我也知道希望很渺茫。  当我打电话告诉父母我的决定时,他们没有说什么,只说前途是我自己的,要由我自己来决定。就像当年让我自己决定学文还是选
期刊
小学时我是个怯弱内向的孩子,在活泼的同学当中,我就像落入大海的针一样地被人忽视。老师很少注意到我,经常有老师上了一个学期的课仍然叫不出我的名字。他们称呼我的方式五花八门:“穿白衬衫的那个同学”、“角落里的那个同学”、“第三排的那个同学”等等。  到后来,我甚至习惯了没有名字的生活,我的学习成绩也是不上不下,什么时候都不会成为老师眼中优秀的“骄点”或糟糕的“焦点”。我似乎成了班上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生了
期刊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把个人渴望得到但又不能获得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是个体在遭遇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困窘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让自己得到心理解脱的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甜柠檬心理”,即强调凡是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焦虑。  我们说,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能够帮助个体暂时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