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可以导致病猪出现严重的败血症和呼吸道症状。该文对猪肺疫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归纳,以有效防控该病。
关键词:猪肺疫;诊断;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1.082
0 引言
养殖越来越趋向于规模化和集约化,如果饲养管理技术和条件不能符合该种养殖方式,就会导致疫病发生,一些养殖条件较差的养殖场具有较高发病率。
1 病原
此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这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呈微小的球杆状或短杆状,两端钝圆,中间微凸[1]。无鞭毛,无芽孢,有的菌株能形成荚膜,但大多不会形成。有的菌株毒力较强,可形成具有黏液状的荚膜。其能在鲜血平板上培养生长,所生长的菌落多呈白色圆形,表面湿润,边缘整齐。有的菌株毒力较强,其长成的菌落表面呈粘稠状。根据菌体蛋白和荚膜的抗原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多杀巴氏杆菌通常有16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免疫后没有交叉保护力,且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不同。其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弱,高温、光照以及酸碱等均能将其杀死。通常在70℃的水中,3min即可失活。在病死猪的体内存活最长可达3个月。使用常规的消毒药物就可以使其失活。
2 流行情况
本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天气炎热、气候湿润的季节发病率稍高。在天气变化较大、昼夜温差较大时,发病率也会有明显的升高。通常呈散发,也有地方流行性。本病的传染源为发病猪和感染后未发病的猪,传染源通过呼吸道和粪便等将病原排出体外。这些病原能污染周围环境,尤其是猪舍中的水槽、料槽、饲料、饮水、墙壁以及围栏等。当健康动物接触到这些病原后就可能被感染。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以通过受到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进行感染。此外,吸血类昆虫也能携带病原将病原传染给易感动物。此病的易感动物为猪,其他家畜与家禽也具有一定的易感性,如牛、羊、鸡等,对人体也具有致病性。本病以猪的易感性最高,不同的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有较高的易感性。其中又以仔猪和断奶后的仔猪发病率最高。此病还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在有些健康猪体内就携带病原,但多是弱毒株。当猪因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时,也可能会发生内源性的感染。
3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14d。根据其发病后病程的长短,可以将其临床症状分为3个类型,分别是最急性型、急性型及慢性型。
3.1 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为咽喉型,表现为发病急,发病后死亡迅速。通常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就死亡。有的病猪病程稍长,其体温升高至41℃以上,在咽喉部位出现红肿,皮肤坚硬。呼吸困难,病猪头颈部向前伸展,流出涎液,病猪此时多呈犬坐姿势。可视粘膜有发绀症状。而后从口鼻中流出大量白色的泡沫状液体,食欲废绝,周身皮肤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常在发病后的数小时内死亡,最短可以在1h内就死亡。此类型的病猪死亡率可达100%.
3.2 急性型
急性型病例在猪肺疫中最为常见。通常病猪体温升高,达41℃。发病初期,病猪呼吸困难,而后干咳,从病猪的鼻腔内流出带有血液的黏液。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猪出现湿咳,逐渐出现可视粘膜发纷,甚至出现结膜发炎和化脓。在病猪的皮肤上可见大量的出血斑和出血点。病猪最初表现为便秘,后来表现为腹泻。病猪心跳加快,心脏衰竭,机体消瘦无力,卧地不起,通常在5-8d死亡,有些抵抗力强且身体较为健壮的转为慢性型[2]。
3.3 慢性型
慢性型病猪的体温升高,有时还表现为时高时低。病猪不愿站立,站立行走不稳,摇晃,常表现为弓背状态。病猪食欲下降,饮欲增加,有时还表现出呕吐症状。结膜发炎,并充满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被分泌物粘住,从鼻腔内流出脓性的鼻液。最初病猪便秘,粪便干硬呈球状,表面有大量的黏液包裹,黏液呈白色。发病后期病猪转变为腹泻,粪便中带有黏液和一些血液,具有恶臭味。病猪的皮肤表面不同部位均会出现一些出血点。主要是在鼻唇部、耳后以及四肢内侧的部位,甚至肛门周围也见有出血点,这些出血点指压不能褪色。
4 病理变化
4.1 最急性型
该类型的病猪剖检后可见其周身淋巴结出现肿胀,切开后切面呈深红色,有血样液体流出。黏膜和皮下组织有点状出血。肺水肿,切开后可见其内表面有大量出血灶。喉头和气管内含有大量的血和水样混合物。咽喉部位肿大异常,将其颈部皮肤切开后,可见淡黄色的黏液和浆液性液体流出。脾脏出血,胃肠道切开后可见大量出血点。心包常可见积液。
4.2 急性型
此类型的病变最典型为肺部出现纤维素沉积,并有纤维素性胸膜炎。在胸腔内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性物质,严重的病猪肺脏通过纤维素性物质和胸膜发生粘连。咽喉部略有肿大,而且有点状出血,其他内脏的病变类似于最急性型。
4.3 慢性型
慢性型病猪咽喉部位不出现肿大,肺脏有深色斑块,间或有灰白色的坏死灶。病灶部位坚硬。将病猪的肺部切开,会流出大量的血液。胃肠道的黏膜有出血点。
5 诊断方法
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进行初步诊断,要确诊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采集病猪的病料,将其接种培养,而后取培养的菌落涂片镜检,用革兰氏进行染色,可见其染色后呈阴性、两端浓染、呈钝圆型、中央有凸起、没有芽孢和鞭毛的短小杆菌。
6 综合防治
6.1 预防措施
本病的病原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在其自身体质下降时就可能会导致发病。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猪舍要保持清洁卫生,还要确保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等处于相对恒定的范围。舍内要有良好的同风条件,能够将其中的有害气体排出去,还应当保持地面的干燥。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猪场最好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避免将外界病原携带进入猪场。还应当制定出合理的消毒方案,病严格执行。在高发季节可以在饲料中拌入土霉素预防本病,用量为每吨饲料中拌入500g。
6.2 治疗措施
对已经发病的猪可以应用抗菌类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磺胺嘧啶,每kg体重应用0.05mg,维生素C每kg体重应用0.5g。再应用250mL的10%的葡萄糖混合后静脉滴注。同时注射头抱噻呋钠4mg/kg体重、泰乐菌素0.2mL/kg体重、柴胡注射液0.15mL/kg体重,每天1次,连用5d[3]。
7 结束语
猪肺疫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发病后会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结合该病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有效防控该病。
参考文献
[1] 苏廷.猪肺疫的诊断鉴别和综合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7):46-47.
[2]张波.猪肺疫治疗与诊断[J].畜禽业,2019,30(9):85.
[3]叶丽锦.猪肺疫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制[[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7):36-37.
作者简介:裴小红(1978-),女,甘肃定西人,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治及技术推广。
关键词:猪肺疫;诊断;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1.082
0 引言
养殖越来越趋向于规模化和集约化,如果饲养管理技术和条件不能符合该种养殖方式,就会导致疫病发生,一些养殖条件较差的养殖场具有较高发病率。
1 病原
此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这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呈微小的球杆状或短杆状,两端钝圆,中间微凸[1]。无鞭毛,无芽孢,有的菌株能形成荚膜,但大多不会形成。有的菌株毒力较强,可形成具有黏液状的荚膜。其能在鲜血平板上培养生长,所生长的菌落多呈白色圆形,表面湿润,边缘整齐。有的菌株毒力较强,其长成的菌落表面呈粘稠状。根据菌体蛋白和荚膜的抗原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多杀巴氏杆菌通常有16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免疫后没有交叉保护力,且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不同。其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弱,高温、光照以及酸碱等均能将其杀死。通常在70℃的水中,3min即可失活。在病死猪的体内存活最长可达3个月。使用常规的消毒药物就可以使其失活。
2 流行情况
本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天气炎热、气候湿润的季节发病率稍高。在天气变化较大、昼夜温差较大时,发病率也会有明显的升高。通常呈散发,也有地方流行性。本病的传染源为发病猪和感染后未发病的猪,传染源通过呼吸道和粪便等将病原排出体外。这些病原能污染周围环境,尤其是猪舍中的水槽、料槽、饲料、饮水、墙壁以及围栏等。当健康动物接触到这些病原后就可能被感染。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以通过受到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进行感染。此外,吸血类昆虫也能携带病原将病原传染给易感动物。此病的易感动物为猪,其他家畜与家禽也具有一定的易感性,如牛、羊、鸡等,对人体也具有致病性。本病以猪的易感性最高,不同的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有较高的易感性。其中又以仔猪和断奶后的仔猪发病率最高。此病还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在有些健康猪体内就携带病原,但多是弱毒株。当猪因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时,也可能会发生内源性的感染。
3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14d。根据其发病后病程的长短,可以将其临床症状分为3个类型,分别是最急性型、急性型及慢性型。
3.1 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为咽喉型,表现为发病急,发病后死亡迅速。通常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就死亡。有的病猪病程稍长,其体温升高至41℃以上,在咽喉部位出现红肿,皮肤坚硬。呼吸困难,病猪头颈部向前伸展,流出涎液,病猪此时多呈犬坐姿势。可视粘膜有发绀症状。而后从口鼻中流出大量白色的泡沫状液体,食欲废绝,周身皮肤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常在发病后的数小时内死亡,最短可以在1h内就死亡。此类型的病猪死亡率可达100%.
3.2 急性型
急性型病例在猪肺疫中最为常见。通常病猪体温升高,达41℃。发病初期,病猪呼吸困难,而后干咳,从病猪的鼻腔内流出带有血液的黏液。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猪出现湿咳,逐渐出现可视粘膜发纷,甚至出现结膜发炎和化脓。在病猪的皮肤上可见大量的出血斑和出血点。病猪最初表现为便秘,后来表现为腹泻。病猪心跳加快,心脏衰竭,机体消瘦无力,卧地不起,通常在5-8d死亡,有些抵抗力强且身体较为健壮的转为慢性型[2]。
3.3 慢性型
慢性型病猪的体温升高,有时还表现为时高时低。病猪不愿站立,站立行走不稳,摇晃,常表现为弓背状态。病猪食欲下降,饮欲增加,有时还表现出呕吐症状。结膜发炎,并充满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被分泌物粘住,从鼻腔内流出脓性的鼻液。最初病猪便秘,粪便干硬呈球状,表面有大量的黏液包裹,黏液呈白色。发病后期病猪转变为腹泻,粪便中带有黏液和一些血液,具有恶臭味。病猪的皮肤表面不同部位均会出现一些出血点。主要是在鼻唇部、耳后以及四肢内侧的部位,甚至肛门周围也见有出血点,这些出血点指压不能褪色。
4 病理变化
4.1 最急性型
该类型的病猪剖检后可见其周身淋巴结出现肿胀,切开后切面呈深红色,有血样液体流出。黏膜和皮下组织有点状出血。肺水肿,切开后可见其内表面有大量出血灶。喉头和气管内含有大量的血和水样混合物。咽喉部位肿大异常,将其颈部皮肤切开后,可见淡黄色的黏液和浆液性液体流出。脾脏出血,胃肠道切开后可见大量出血点。心包常可见积液。
4.2 急性型
此类型的病变最典型为肺部出现纤维素沉积,并有纤维素性胸膜炎。在胸腔内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性物质,严重的病猪肺脏通过纤维素性物质和胸膜发生粘连。咽喉部略有肿大,而且有点状出血,其他内脏的病变类似于最急性型。
4.3 慢性型
慢性型病猪咽喉部位不出现肿大,肺脏有深色斑块,间或有灰白色的坏死灶。病灶部位坚硬。将病猪的肺部切开,会流出大量的血液。胃肠道的黏膜有出血点。
5 诊断方法
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进行初步诊断,要确诊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采集病猪的病料,将其接种培养,而后取培养的菌落涂片镜检,用革兰氏进行染色,可见其染色后呈阴性、两端浓染、呈钝圆型、中央有凸起、没有芽孢和鞭毛的短小杆菌。
6 综合防治
6.1 预防措施
本病的病原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在其自身体质下降时就可能会导致发病。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猪舍要保持清洁卫生,还要确保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等处于相对恒定的范围。舍内要有良好的同风条件,能够将其中的有害气体排出去,还应当保持地面的干燥。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猪场最好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避免将外界病原携带进入猪场。还应当制定出合理的消毒方案,病严格执行。在高发季节可以在饲料中拌入土霉素预防本病,用量为每吨饲料中拌入500g。
6.2 治疗措施
对已经发病的猪可以应用抗菌类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磺胺嘧啶,每kg体重应用0.05mg,维生素C每kg体重应用0.5g。再应用250mL的10%的葡萄糖混合后静脉滴注。同时注射头抱噻呋钠4mg/kg体重、泰乐菌素0.2mL/kg体重、柴胡注射液0.15mL/kg体重,每天1次,连用5d[3]。
7 结束语
猪肺疫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发病后会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结合该病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有效防控该病。
参考文献
[1] 苏廷.猪肺疫的诊断鉴别和综合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7):46-47.
[2]张波.猪肺疫治疗与诊断[J].畜禽业,2019,30(9):85.
[3]叶丽锦.猪肺疫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制[[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7):36-37.
作者简介:裴小红(1978-),女,甘肃定西人,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治及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