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宜兴,山环水绕,土地肥沃,581个(据1987年统计)姓氏聚集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惠氏是这个温馨大家族中的一员。惠氏子孙在这里居住1000多年了,后裔们环太湖迁徙,占据“苏锡常”,形成望族。岁月悠悠,人们反而把宜兴老祖宗淡忘了。
惠氏,得姓于周惠王。周惠王是周朝第十七个皇帝,姓姬名阆,庶出子孙以谥号惠为姓,陕西扶风为惠姓的郡望。
由于唐末及五代的战乱,关中发生了移民潮,在南迁的队伍中,有一支扶风惠氏族人辗转迁徙,来到荆南,在横山一带定居下来。约在南宋末年裔孙们修家谱时,要弄清始迁祖,因年代久远,无确切记载,就断自生活在北宋末年的惠需,从此,惠需就被尊为宜兴惠氏的始迁祖,载入家谱。
惠需,号贻远,出生年代失考,据阳羡惠氏宗谱记载,“卒于绍兴十九年(1149年),寿九十有余”,据此推断出生于仁宗时期。50多岁与次子安民同榜中进士,任东平刑曹。子柔民、安民,皆是进士。
《宜兴县志》载宋代宜兴籍进士91名,其中惠姓10名,除惠需父子外,还有惠迪、惠哲、惠敏、惠纯夫、惠端方、惠、惠有大。
这些进士都是惠需的后代,柔民与安民是惠需的儿子,惠迪是惠需的第四代孙,惠敏、惠、惠哲、惠纯夫四兄弟是第五代孙,惠有大是第六代孙,惠端方是第八代孙。从惠柔民于1100年中进士,到1205年惠有大中进士,历105年。8代人,几乎代代有进士,有时是父子同榜,有时是兄弟同榜,有时是叔侄同榜。不难想象当时佳话连连。可见在北宋末到南宋中期,宜兴惠氏在江左是显赫的一族。
宜兴惠氏从第三代惠元开始,向外迁徙,落脚湖州。元死后,子惠善、惠迪迁至现在苏州吴县的阳山一带,以后子孙们向无锡、常州迁移,“苏锡常”成为根据地。有的在外地生息,死后还要葬到祖茔宜兴横山的鸡笼山。
到了明代,惠的后代惠鼎由江阴迁回宜兴河渎,后裔繁衍成衡庄、东湖两大支系,现在大浦一带生活的惠姓人皆是衡庄、东湖后裔。惠敏的后代世居濑溪,到了清代,尊17 世祖惠恩(字泽庵)为支祖公,因而宜兴惠氏又有“两支三分(衡庄、东湖、泽庵为惠需的17代孙)一脉”之说。清乾隆五十五年合族在河渎建立支祠,名为“念劬堂”,从此不再到无锡惠山祭奠。清末泽庵支又另建支祠。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祠皆废。明清时期以紫砂壶闻名的宜兴,在众多制壶高手中有两名惠姓人。一名叫惠孟臣,一名叫惠逸公。孟臣是明末清初人,紫砂艺术界的高手,制壶大壶浑朴,小壶精妙。有圆,有扁,有梨形,有扇形,其小圆壶是紫砂壶的代表作,壶体光泽莹润,胎薄轻巧,壶嘴或长或短,皆刚劲挺拔,大巧若拙,深得文人雅士的喜爱,华南地区的茶客至今将小茶壶称“孟臣君”,可见其影响深远。(题图:鸡笼山惠氏墓地,现被横山水库淹没。)
—————————————
作者单位:新华社山西分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