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中国社会正大力倡导法治社会,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明礼诚信,团结友爱。但是,目前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诚信意识薄弱,乃至整个社会契约意识缺失,责任感不强。因此,培养大学生成为能够贯彻依法治国这一理念的高级人才刻不容缓,加强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的培养,是有效开展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根本途径。
【关键词】法治观念;契约精神;诚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對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证明,培育现代诚信观念是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伦理基础。
一、大学生法治精神和诚信契约精神现状
所谓法治精神,一般而论,是指人们在对现实生活中法的关系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法治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其核心要求是坚持法律至上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对法律权威敬畏的信念,这种信念的伦理基础是诚信,因为法律所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具有“ 契约性”的社会关系,它要求法律的制定、执行和监督都必须贯彻诚信的原则,这是法律权威性之公正力量的重要来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商鞅立法,使变法治国之策得以贯彻,就是一个证明。离开了社会诚信,法治精神既难以确立,更难以弘扬。
具有开放性、功利性和权利义务对称性的特质,契约精神所蕴含的自由交往、利益本位、权责对等的理念恰好与现代诚信的特质相一致。在经济、社会日益契约化的当代中国,合理引进和倡导契约精神,无疑会为现代诚信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建立起现代诚信坚实的基础性资源。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建设的基石。然而,在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上虚假信息、制假造假、金融欺诈、商业欺骗、政务失信、学术造假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不讲诚信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大学生法治观念不强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等学校也不再是一块净土,社会上的诚信缺失的风气逐步影响到高校校园。少数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社会的最前沿传播文明,创造文明、无疑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担当中流砥柱。
第一,大学生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考应付,一次大学生缺乏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法律观念。第二,很多同学觉得法律知识好像离得很远,学校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于法律基础》这门课,讲述了相关法律知识,但课时较少,理论未与实践相结合,老师也只是按照教学大纲进度,讲述基本知识,课堂气氛乏味,学生们不懂如何运用,流于形式。第三,学校开设关于大学生法律知识方面的课程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同时一周也只有一次课,说明学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关注不够,高校的法治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
三、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的路径选择
契约精神是现代法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只有契约才能使现代社会建立所有人都平等互信的有效保障机制。诚信社会的建立是一个契约精神的普及和契约社会的重构过程。
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问题,既是个人问题,又是学校和社会问题。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观念淡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通过个人学习、学校教育和社会法治环境的影响等多渠道作用,帮助大学生加快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
首先,合理重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教育的平台。第一,对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加强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授课,培养大学生最近本的法治素养。第二,提高公共选修课中法律课程的比例,通过精彩的实践案例教学,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增强法治观念。第三,建立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教育档案,对大学四年期间的表现如实记录,并于用人单位的招聘职位挂钩。
其次,实现全面实现依法治校,优化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教育的校园环境。只有法治化的场景下才能营造法治氛围,即一种由法治主体基于主观上对法律之上、至圣、至贵、至信的思想认识,进而在客观上依法办事的行为定势而逐渐形成的社会风气。同时,学校还应多利用广播、宣传橱窗等形式多向学生宣传我国法治建设成就,扬正抑邪,以违法犯罪为耻,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新阶段。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只有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善治。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真实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才能获得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也只有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的法律才能有效实施。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指导,科学的继承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观,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求的现代诚信观,使之成为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的社会伦理基础,才能有效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关键词】法治观念;契约精神;诚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對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证明,培育现代诚信观念是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伦理基础。
一、大学生法治精神和诚信契约精神现状
所谓法治精神,一般而论,是指人们在对现实生活中法的关系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法治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其核心要求是坚持法律至上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对法律权威敬畏的信念,这种信念的伦理基础是诚信,因为法律所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具有“ 契约性”的社会关系,它要求法律的制定、执行和监督都必须贯彻诚信的原则,这是法律权威性之公正力量的重要来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商鞅立法,使变法治国之策得以贯彻,就是一个证明。离开了社会诚信,法治精神既难以确立,更难以弘扬。
具有开放性、功利性和权利义务对称性的特质,契约精神所蕴含的自由交往、利益本位、权责对等的理念恰好与现代诚信的特质相一致。在经济、社会日益契约化的当代中国,合理引进和倡导契约精神,无疑会为现代诚信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建立起现代诚信坚实的基础性资源。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建设的基石。然而,在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上虚假信息、制假造假、金融欺诈、商业欺骗、政务失信、学术造假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不讲诚信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大学生法治观念不强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等学校也不再是一块净土,社会上的诚信缺失的风气逐步影响到高校校园。少数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社会的最前沿传播文明,创造文明、无疑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担当中流砥柱。
第一,大学生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考应付,一次大学生缺乏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法律观念。第二,很多同学觉得法律知识好像离得很远,学校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于法律基础》这门课,讲述了相关法律知识,但课时较少,理论未与实践相结合,老师也只是按照教学大纲进度,讲述基本知识,课堂气氛乏味,学生们不懂如何运用,流于形式。第三,学校开设关于大学生法律知识方面的课程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同时一周也只有一次课,说明学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关注不够,高校的法治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
三、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的路径选择
契约精神是现代法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只有契约才能使现代社会建立所有人都平等互信的有效保障机制。诚信社会的建立是一个契约精神的普及和契约社会的重构过程。
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问题,既是个人问题,又是学校和社会问题。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观念淡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通过个人学习、学校教育和社会法治环境的影响等多渠道作用,帮助大学生加快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
首先,合理重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教育的平台。第一,对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加强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授课,培养大学生最近本的法治素养。第二,提高公共选修课中法律课程的比例,通过精彩的实践案例教学,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增强法治观念。第三,建立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教育档案,对大学四年期间的表现如实记录,并于用人单位的招聘职位挂钩。
其次,实现全面实现依法治校,优化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教育的校园环境。只有法治化的场景下才能营造法治氛围,即一种由法治主体基于主观上对法律之上、至圣、至贵、至信的思想认识,进而在客观上依法办事的行为定势而逐渐形成的社会风气。同时,学校还应多利用广播、宣传橱窗等形式多向学生宣传我国法治建设成就,扬正抑邪,以违法犯罪为耻,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新阶段。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只有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善治。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真实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才能获得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也只有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的法律才能有效实施。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指导,科学的继承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观,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求的现代诚信观,使之成为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的社会伦理基础,才能有效推进法治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