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尚义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业的第一主导产业,也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1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蔬菜产业的贡献率达到45%。
一、产业现状
1.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6万亩,蔬菜品种发展到8大类30多种100余个品种,其中,名特优品种12个。在区域布局上,形成了坝上北部10万余亩的蔬菜集中连片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大青沟、大苏计、大营盘、三工地、七甲、南壕堑6个乡镇,主栽品种有美国西芹、南韩大白菜、甘蓝、大白萝卜等,占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70%以上。坝下河川区主要分布在套里庄、红土梁、小蒜沟、甲石河4个乡镇,主栽品种有甘蓝、西葫芦、黄瓜、豆角等,约占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20%。
2.生产水平日趋提高
2011年,尚义县1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中,膜下滴灌面积达到9.5万亩。同时大力推广设施农业技术,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到8069亩,其中普通日光温室249个185亩,塑料大棚2300个,中棚630个,共1500亩,小拱棚5560亩,冬暖式日光温室74个194亩。
3.蔬菜品质逐年提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尚义县已成为河北省蔬菜生产基地县、省级“菜篮子工程”示范县、北京市“食品放心工程”基地县和“冀、京、津”三省市首批10个符合无农药残留生产的基地之一。取得了“冀、京、津”蔬菜农药残留监控协作网认证,确认为“放心菜”进入冀、京、津市场免于市场检测。并被河北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省蔬菜之乡”。2010年通过了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县”挂牌。同时又被列为全国200个露地蔬菜标准园创建县之一。
4.市场流通体系日益完善
全县拥有恒温保鲜库110座,预冷保鲜能力达4.5万吨。蔬菜产地批发市场3处,年交易能力32万吨。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出口蔬菜9000多吨。蔬菜专业合作社达到46家,年销售蔬菜40多万吨。全县蔬菜产业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5.“三品一标”建设开始起步
尚义县“三品”认证始于2009年,到目前全县蔬菜基地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的蔬菜产品有大萝卜8000亩、西芹1.1万亩、生菜3000亩、甘蓝3500亩、白菜3000亩、洋葱1500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有生菜2610亩;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有生菜569亩、洋葱100亩、大萝卜1200亩。全县共有“尚亿”口蘑、“七甲山”、“大青沟佳禾”、“绿行者”4个蔬菜产品注册商标,其中“尚亿”口蘑于2010年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大青沟佳禾”于2011年年初荣获河北省著名商标。大青沟青湖蔬菜专业合作社已申请注册了“惠青”蔬菜商标,欣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了“霍欣源”蔬菜商标。
二、存在的问题
1.种植面积扩大,品种结构单一
由于受去年蔬菜高价位影响,今年部分蔬菜品种面积扩大,尤其是大萝卜,比去年增加1.5万亩,翻了一倍。而且全部为大路菜、普通品种,其中西芹、大萝卜、白菜的种植面积占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58%。
2.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全县的蔬菜生产绝大多数是菜农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多数菜农素质不高,技术落后,信息闭塞,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科技意识差,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认识不够,造成全县通过绿色、有机基地和产品认证的很少。
3.设施农业规模小
2011年,全县设施蔬菜面积8069亩,不足蔬菜总面积的5%,绝大多数蔬菜仍以露天种植,复种指数低,土地产出率低、收益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低。
4.龙头带动能力薄弱
全县蔬菜加工企业少,而且规模小,带动作用不强,蔬菜产业化经营层次低,对结构调整的牵动力不足。
5.品牌建设力度不足
多数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没有自己的产品商标,已有的商标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发展对策
1.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标准化生产技术,多样化增效技术,新型育苗技术,机械化种植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扩大节水、设施蔬菜建设规模
推进蔬菜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实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和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农民一起上,扩大设施蔬菜面积,积极发展越冬菜、高效菜,逐步调整蔬菜产业结构。
3.培育壮大产业主体
积极推行“合作社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业技术人员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农户进行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生产。
4.加强品牌建设
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积极申报“三品”,申请注册商标,提高整体包装上市水平,扩大产品知名度 ,逐步形成本县的生产加工、出口和特色蔬菜品牌,并大力培育名牌产品,着力将尚义打造成国家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基地。
5.培育龙头企业,延长蔬菜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大力发展蔬菜储藏业,利用尚义县境内闲置厂房或空置土地,规划出地窖连片,恒温库成群的大型蔬菜储存交易市场。
6.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抓住机遇,积极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二是县级财政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蔬菜产业发展;三是整合农业、林业、畜牧、水务、扶贫、农开、农业产业化等部门项目资金扶持蔬菜产业建设,重点用于设施农业、恒温储藏设施建设补贴或贴息、标准体系建设、检测体系建设、认证补贴、品牌创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厂化育苗等方面;四是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龙头企业等投资主体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和农民增加蔬菜投入的积极性。
7.完善质量安全体系
做好蔬菜基地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质量安全监管;实行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
8.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一是政府引导菜农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二是通过网络、报纸等加大对蔬菜的宣传力度。三是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蔬菜经纪人和各种关系资源,与大型超市、市场、企业、学校对接。
一、产业现状
1.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6万亩,蔬菜品种发展到8大类30多种100余个品种,其中,名特优品种12个。在区域布局上,形成了坝上北部10万余亩的蔬菜集中连片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大青沟、大苏计、大营盘、三工地、七甲、南壕堑6个乡镇,主栽品种有美国西芹、南韩大白菜、甘蓝、大白萝卜等,占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70%以上。坝下河川区主要分布在套里庄、红土梁、小蒜沟、甲石河4个乡镇,主栽品种有甘蓝、西葫芦、黄瓜、豆角等,约占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20%。
2.生产水平日趋提高
2011年,尚义县1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中,膜下滴灌面积达到9.5万亩。同时大力推广设施农业技术,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到8069亩,其中普通日光温室249个185亩,塑料大棚2300个,中棚630个,共1500亩,小拱棚5560亩,冬暖式日光温室74个194亩。
3.蔬菜品质逐年提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尚义县已成为河北省蔬菜生产基地县、省级“菜篮子工程”示范县、北京市“食品放心工程”基地县和“冀、京、津”三省市首批10个符合无农药残留生产的基地之一。取得了“冀、京、津”蔬菜农药残留监控协作网认证,确认为“放心菜”进入冀、京、津市场免于市场检测。并被河北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省蔬菜之乡”。2010年通过了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县”挂牌。同时又被列为全国200个露地蔬菜标准园创建县之一。
4.市场流通体系日益完善
全县拥有恒温保鲜库110座,预冷保鲜能力达4.5万吨。蔬菜产地批发市场3处,年交易能力32万吨。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出口蔬菜9000多吨。蔬菜专业合作社达到46家,年销售蔬菜40多万吨。全县蔬菜产业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5.“三品一标”建设开始起步
尚义县“三品”认证始于2009年,到目前全县蔬菜基地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的蔬菜产品有大萝卜8000亩、西芹1.1万亩、生菜3000亩、甘蓝3500亩、白菜3000亩、洋葱1500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有生菜2610亩;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有生菜569亩、洋葱100亩、大萝卜1200亩。全县共有“尚亿”口蘑、“七甲山”、“大青沟佳禾”、“绿行者”4个蔬菜产品注册商标,其中“尚亿”口蘑于2010年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大青沟佳禾”于2011年年初荣获河北省著名商标。大青沟青湖蔬菜专业合作社已申请注册了“惠青”蔬菜商标,欣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了“霍欣源”蔬菜商标。
二、存在的问题
1.种植面积扩大,品种结构单一
由于受去年蔬菜高价位影响,今年部分蔬菜品种面积扩大,尤其是大萝卜,比去年增加1.5万亩,翻了一倍。而且全部为大路菜、普通品种,其中西芹、大萝卜、白菜的种植面积占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58%。
2.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全县的蔬菜生产绝大多数是菜农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多数菜农素质不高,技术落后,信息闭塞,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科技意识差,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认识不够,造成全县通过绿色、有机基地和产品认证的很少。
3.设施农业规模小
2011年,全县设施蔬菜面积8069亩,不足蔬菜总面积的5%,绝大多数蔬菜仍以露天种植,复种指数低,土地产出率低、收益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低。
4.龙头带动能力薄弱
全县蔬菜加工企业少,而且规模小,带动作用不强,蔬菜产业化经营层次低,对结构调整的牵动力不足。
5.品牌建设力度不足
多数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没有自己的产品商标,已有的商标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发展对策
1.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标准化生产技术,多样化增效技术,新型育苗技术,机械化种植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扩大节水、设施蔬菜建设规模
推进蔬菜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实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和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农民一起上,扩大设施蔬菜面积,积极发展越冬菜、高效菜,逐步调整蔬菜产业结构。
3.培育壮大产业主体
积极推行“合作社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业技术人员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农户进行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生产。
4.加强品牌建设
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积极申报“三品”,申请注册商标,提高整体包装上市水平,扩大产品知名度 ,逐步形成本县的生产加工、出口和特色蔬菜品牌,并大力培育名牌产品,着力将尚义打造成国家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基地。
5.培育龙头企业,延长蔬菜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大力发展蔬菜储藏业,利用尚义县境内闲置厂房或空置土地,规划出地窖连片,恒温库成群的大型蔬菜储存交易市场。
6.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抓住机遇,积极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二是县级财政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蔬菜产业发展;三是整合农业、林业、畜牧、水务、扶贫、农开、农业产业化等部门项目资金扶持蔬菜产业建设,重点用于设施农业、恒温储藏设施建设补贴或贴息、标准体系建设、检测体系建设、认证补贴、品牌创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厂化育苗等方面;四是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龙头企业等投资主体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和农民增加蔬菜投入的积极性。
7.完善质量安全体系
做好蔬菜基地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质量安全监管;实行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
8.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一是政府引导菜农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二是通过网络、报纸等加大对蔬菜的宣传力度。三是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蔬菜经纪人和各种关系资源,与大型超市、市场、企业、学校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