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渐近岁末,往年喧闹的“战友会”、“将军书画展”沉寂下来。
2015年10月底,解放军教育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公布,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将军书画院、战友会等团体和组织,已被列入专项清理整治范围。在军队改革的形势下,将军书画院的清理成了必然。
名目多、门槛高、组织庞大
记者借助互联网搜索初步统计,已公开的各类将军书画院不少于120家。多数将军书画院都自称“公益性”、“非营利”、“群众性”,它们的准入门槛却很高。
“中国将军部长书画院”的影响力颇大。官方网站上介绍,全国有上将、中将、少将、老部长和社会优秀艺术家1000多人入会。入会方式包括:直接交费、赞助产品(赞助产品按照产品市场价的三折计算)、对画院有较大的贡献、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和企业。
顾名思义,将军书画院的会员通常要求具备少将以上军衔,而军衔越低可能需要交纳的会费越高。“中国将军部长书画院”的入会费用也颇高,个人会员每3年收取1万元,个人理事每3年收取3万元,会费需要在申请时一次性付清;如果以单位名义申请一届(3年)副院长、院长或名誉院长等职,费用则分别为10万元、20万元和30万元。
将军书画院的会员来自五湖四海,各地皆有分支机构。“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成立于2007年8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设有分院。为进一步助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2013年7月12日,福州分院(后改为福建分院)成立,当时,“首都及八闽书画艺术界将军领导、名家名流纷纷莅临,共襄盛事”。
与“国”字头相比,地域性的将军书画院亦百花齐放。早在1983年,沈阳军区就成立了“老战士书画会”。发表于2009年的一篇文章《老年文化阵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透露,该书画会当时有“13个分会、93个支会,2365名会员,1080名会友,遍布在东北三省的白山黑水间”。
超越艺术的界限?
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通过对各类将军书画院公开资料的分析,将军书画院的社会功能大致分为3类:第一类是“弃戈出武帐,荷笔入文苑”,陶冶情操,繁荣社会文化;第二类是“书法冶情操,墨香沁边关”,退休老将继续服务国防建设;不少将军书画院也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是为第三类。
“对于社团的发展我们要积极看待。我们的政府也在下放权力,借助社会组织来补充政府职能,社团形成方式也已由挂靠改为注册登记。”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军人参与一些文化艺术社团的行为本身是积极的,也可以修身养性,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界线,超越了艺术本身,就会产生弊大于利的结果。
近年,多名落马“军老虎”插足书画业。黑龙江省军区原司令员寇铁就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其画作《虎韵长卷》曾在哈尔滨公开展出。传言说,寇铁爱虎,曾派人四处求取书画名家的“虎字”、“虎图”。西藏军区原司令员杨金山则迷恋风光摄影,还出版有精美的摄影集。香港《凤凰周刊》报道说,2014年在搜查一名落马高级将领的别墅时,也发现了大量字画和其他古董。
“确有极少数将军书画院误入歧途。”一名书画收藏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只有少数将军的书画作品有艺术价值,确实值得收藏,多数“将军体墨宝”艺术价值不够高,却可以得到几万到数十万不等的“润笔费”。
权力资源在寻租中异化。即便位高权重的书画作者已退休,但也“余晖未冷”—在相关人员的晋升、调动,学员入学、毕业分配,家属随军、幼儿入托等方面,他们依旧颇有影响力。
书画让老将重返群体生活
军队离退休干部生活在保障完备的干休所中,不存在住房、医疗、收入等实际问题,却另有困难:多数将军少年从军,半生戎马,生活、工作方式刻板。退休后,从严肃规律的部队群体生活,转为无规律单调的个人生活,很难适应,退休后的清闲也让他们心理落差很大。
2013年,第三军医大学军事医学预防学院学员王新,在针对236名离退休老干部的抽样调查中发现,他们的冠心病、抑郁症、焦虑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心理上,退休的军队高级干部一时会有失落与孤独感,有强烈的被尊重需求,这容易导致冠心病、抑郁症高发。”一位军队医疗工作者介绍。
曾有一名“患者”,从军职任上退休,一时生活百无聊赖。在家中,他让夫人、儿子、儿媳和孙女扮演“参谋长”等角色,最后,连喜爱游戏的小孙女都感到厌倦。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加入了该单位的书画协会,与老战友交流切磋,嬉笑畅谈之中,逐步适应了退休后的生活。孙海英主演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亦有类似的情节。
在军中,书画还被视为有保健祛病的功效。2012年1月,《解放军健康》杂志曾刊文介绍“书画疗法”:写字作画时需集中精力,靠腕部、手指用力,能调节内脏功能和植物神经,可治疗神经衰弱、精神忧郁等疾患。
“书法一来可以健身、养性,二来可以交友。”总参陆航学院原政委崔根峰少将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书画让离退休老将军重返群体生活。时任某团政委的崔根峰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亦是电视剧《亮剑》的片头题字作者。2007年,崔根峰少将发起成立“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把一大批离退休干部、离休将军、复转军人以及专业书画家聚集起来,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各样的主题活动,获得一致好评。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为老同志提供充实的文化享受和精神慰藉。”这是沈阳军区“老战士书画会”成立的初衷。《老年文化阵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文还透露,为确保书画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沈阳军区要求书画会必须聘请党龄长、威信高的离退休老首长、老领导,出任会长、副会长和担任名誉职务。
“如果说将军书画院的盛行,多为退休老同志的行为,还多少包含一点不甘寂寞的退役将军们将书画当作一种老年雅好的因素。”陈先义认为,“歌唱将军”、“写字将军”、“画画将军”却备受社会各界所诟病,让真正的军事艺术创作蒙受误解。
被误解的“军事艺术”
战争与和平,向来是各国文艺作品的重要主题。苏俄军队尤为重视美术创作,苏军总政治部早在1935年就成立“格列科夫军事画室”,有《斯大林格勒大会战全景画》等名作。
师承苏俄,中国军队向来重视书画宣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广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里开设革命画课程,要求学员回到各地做宣传时要充分使用图画—毕竟,面对九成以上的文盲民众,也只有图画能够简明地宣传革命思想。长征时期,红军画家黄镇画了大量速写,后来得以出版《西行漫画》。再后来,这位画家担任了新中国的文化部部长。
不过,军事题材的书画创作一直被限制在艺术家领域。直到2000年左右,有组织的将军书画院开始兴起,军队退休干部加入这一领域。尤其是2009年,“中国将军诗书画院”成立后,各大军区、军种、省军区纷纷设立将军书画院。
被市场经济所挟裹,将军书画院几乎与社会上各类书画院同步泛滥:书画市场行情节节高涨,老百姓收藏投资需求增长,不仅知识分子喜好书画收藏,西部一些地区的进城务工人员也愿意花上几个月的收入买幅字画,挂在“中堂”。
除商业利益的驱动之外,亦有民营企业赞助将军书画院,只为与军方搭上关系。诟病日渐增多,将军书画院整顿在即。2015年10月,全军教育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接受《解放军报》采访时表示,凡是未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社团性质的团体和组织,一律予以解散或取缔。
不过,申请组建民间书画院的手续并不复杂。各级政府的民政部门都有权限批准相应规模的社团组织。整顿在即,这为将军书画院的退守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
2015年10月底,解放军教育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公布,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将军书画院、战友会等团体和组织,已被列入专项清理整治范围。在军队改革的形势下,将军书画院的清理成了必然。
名目多、门槛高、组织庞大
记者借助互联网搜索初步统计,已公开的各类将军书画院不少于120家。多数将军书画院都自称“公益性”、“非营利”、“群众性”,它们的准入门槛却很高。
“中国将军部长书画院”的影响力颇大。官方网站上介绍,全国有上将、中将、少将、老部长和社会优秀艺术家1000多人入会。入会方式包括:直接交费、赞助产品(赞助产品按照产品市场价的三折计算)、对画院有较大的贡献、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和企业。
顾名思义,将军书画院的会员通常要求具备少将以上军衔,而军衔越低可能需要交纳的会费越高。“中国将军部长书画院”的入会费用也颇高,个人会员每3年收取1万元,个人理事每3年收取3万元,会费需要在申请时一次性付清;如果以单位名义申请一届(3年)副院长、院长或名誉院长等职,费用则分别为10万元、20万元和30万元。
将军书画院的会员来自五湖四海,各地皆有分支机构。“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成立于2007年8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设有分院。为进一步助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2013年7月12日,福州分院(后改为福建分院)成立,当时,“首都及八闽书画艺术界将军领导、名家名流纷纷莅临,共襄盛事”。
与“国”字头相比,地域性的将军书画院亦百花齐放。早在1983年,沈阳军区就成立了“老战士书画会”。发表于2009年的一篇文章《老年文化阵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透露,该书画会当时有“13个分会、93个支会,2365名会员,1080名会友,遍布在东北三省的白山黑水间”。
超越艺术的界限?
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通过对各类将军书画院公开资料的分析,将军书画院的社会功能大致分为3类:第一类是“弃戈出武帐,荷笔入文苑”,陶冶情操,繁荣社会文化;第二类是“书法冶情操,墨香沁边关”,退休老将继续服务国防建设;不少将军书画院也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是为第三类。
“对于社团的发展我们要积极看待。我们的政府也在下放权力,借助社会组织来补充政府职能,社团形成方式也已由挂靠改为注册登记。”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军人参与一些文化艺术社团的行为本身是积极的,也可以修身养性,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界线,超越了艺术本身,就会产生弊大于利的结果。
近年,多名落马“军老虎”插足书画业。黑龙江省军区原司令员寇铁就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其画作《虎韵长卷》曾在哈尔滨公开展出。传言说,寇铁爱虎,曾派人四处求取书画名家的“虎字”、“虎图”。西藏军区原司令员杨金山则迷恋风光摄影,还出版有精美的摄影集。香港《凤凰周刊》报道说,2014年在搜查一名落马高级将领的别墅时,也发现了大量字画和其他古董。
“确有极少数将军书画院误入歧途。”一名书画收藏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只有少数将军的书画作品有艺术价值,确实值得收藏,多数“将军体墨宝”艺术价值不够高,却可以得到几万到数十万不等的“润笔费”。
权力资源在寻租中异化。即便位高权重的书画作者已退休,但也“余晖未冷”—在相关人员的晋升、调动,学员入学、毕业分配,家属随军、幼儿入托等方面,他们依旧颇有影响力。
书画让老将重返群体生活
军队离退休干部生活在保障完备的干休所中,不存在住房、医疗、收入等实际问题,却另有困难:多数将军少年从军,半生戎马,生活、工作方式刻板。退休后,从严肃规律的部队群体生活,转为无规律单调的个人生活,很难适应,退休后的清闲也让他们心理落差很大。
2013年,第三军医大学军事医学预防学院学员王新,在针对236名离退休老干部的抽样调查中发现,他们的冠心病、抑郁症、焦虑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心理上,退休的军队高级干部一时会有失落与孤独感,有强烈的被尊重需求,这容易导致冠心病、抑郁症高发。”一位军队医疗工作者介绍。
曾有一名“患者”,从军职任上退休,一时生活百无聊赖。在家中,他让夫人、儿子、儿媳和孙女扮演“参谋长”等角色,最后,连喜爱游戏的小孙女都感到厌倦。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加入了该单位的书画协会,与老战友交流切磋,嬉笑畅谈之中,逐步适应了退休后的生活。孙海英主演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亦有类似的情节。
在军中,书画还被视为有保健祛病的功效。2012年1月,《解放军健康》杂志曾刊文介绍“书画疗法”:写字作画时需集中精力,靠腕部、手指用力,能调节内脏功能和植物神经,可治疗神经衰弱、精神忧郁等疾患。
“书法一来可以健身、养性,二来可以交友。”总参陆航学院原政委崔根峰少将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书画让离退休老将军重返群体生活。时任某团政委的崔根峰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亦是电视剧《亮剑》的片头题字作者。2007年,崔根峰少将发起成立“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把一大批离退休干部、离休将军、复转军人以及专业书画家聚集起来,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各样的主题活动,获得一致好评。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为老同志提供充实的文化享受和精神慰藉。”这是沈阳军区“老战士书画会”成立的初衷。《老年文化阵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文还透露,为确保书画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沈阳军区要求书画会必须聘请党龄长、威信高的离退休老首长、老领导,出任会长、副会长和担任名誉职务。
“如果说将军书画院的盛行,多为退休老同志的行为,还多少包含一点不甘寂寞的退役将军们将书画当作一种老年雅好的因素。”陈先义认为,“歌唱将军”、“写字将军”、“画画将军”却备受社会各界所诟病,让真正的军事艺术创作蒙受误解。
被误解的“军事艺术”
战争与和平,向来是各国文艺作品的重要主题。苏俄军队尤为重视美术创作,苏军总政治部早在1935年就成立“格列科夫军事画室”,有《斯大林格勒大会战全景画》等名作。
师承苏俄,中国军队向来重视书画宣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广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里开设革命画课程,要求学员回到各地做宣传时要充分使用图画—毕竟,面对九成以上的文盲民众,也只有图画能够简明地宣传革命思想。长征时期,红军画家黄镇画了大量速写,后来得以出版《西行漫画》。再后来,这位画家担任了新中国的文化部部长。
不过,军事题材的书画创作一直被限制在艺术家领域。直到2000年左右,有组织的将军书画院开始兴起,军队退休干部加入这一领域。尤其是2009年,“中国将军诗书画院”成立后,各大军区、军种、省军区纷纷设立将军书画院。
被市场经济所挟裹,将军书画院几乎与社会上各类书画院同步泛滥:书画市场行情节节高涨,老百姓收藏投资需求增长,不仅知识分子喜好书画收藏,西部一些地区的进城务工人员也愿意花上几个月的收入买幅字画,挂在“中堂”。
除商业利益的驱动之外,亦有民营企业赞助将军书画院,只为与军方搭上关系。诟病日渐增多,将军书画院整顿在即。2015年10月,全军教育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接受《解放军报》采访时表示,凡是未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社团性质的团体和组织,一律予以解散或取缔。
不过,申请组建民间书画院的手续并不复杂。各级政府的民政部门都有权限批准相应规模的社团组织。整顿在即,这为将军书画院的退守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