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都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当然,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该有正确的心态:积极主动地面对学生在学习上所犯的错误。因为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手段。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便是这个道理。如果作为教师能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错误,并且主动利用这种错误,即把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上出现的这种错误,转化为教师教学上的财富,并把这种错误发掘为促进学生正确发展的教学资源,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首先,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探究兴趣。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时,出现这样一道判断题:“当一个圆的周长一定时,那么这个圆的直径和π成反比例。”全班同学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对”,当时,我并没有立即否定,而是提醒学生想想反比例的意义和它的特点。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念道:“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也跟着变化,它们的乘积一定,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就是反比例关系”。“那直径和π是不是相关联的量?”“不对,这两个量不成比例!”立即就有同学举手回答道。“为什么?”“因为直径的长短根本不能影响π值!”“也就是说,直径和π并不是相关联的量。”“那为什么你们最初都认为这种说法是对的?”“我们只看到乘积一定,被表面现象迷惑了。”“这个同学说得真对!”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而我也向这位同学投去赞赏的目光。“那以后在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注意两点:(1)首先看这两个量是否相关联,也就是说一个量变化,另一个是否也跟着变化,但两者的变化方向是相反;(2)再看两者的乘积是否一定。”正是由于这个错误引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提高了同学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在同学们“欲罢不能”的探究氛围中,我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此题改为:当一个圆的直径一定时,它的周长与π是否成正比例?”同学们马上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片刻,就有同学举手回答:“不成正比例,和上题一样,感觉像,但并不是。因为三个量中,有两个量是定量。”“嗯,不错不错,那此题可以怎样讲呢?”立即有同学抢先回答,可以这样说:“在同一个圆中,它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为什么?”“因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π,而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所以我们说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对此,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圆的周长一定(或圆的面积一定)时,π和直径或半径(或半径平方)不成反比例;或者当圆的直径或半径一定时,π和周长也不成正比例。”整节课上,同学们主动、积极思考,他们思维活跃,热情空前高涨。
其次,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在解决分数工程应用题时,学生做这样一题:“一项工程,甲独做15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两人合做,几天完成?”有同学列出如下算式:1÷(15+12)= (天)。我组织同学们思考,分析此种列法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何改错,并且让同学们积极讨论。最后,有同学说:“两人合做才用 天,不足1天,不合常理呀!”有同学说:“求合修的时间,应该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呀!”也有的说:“上面这种列式错在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之和。”“那该怎样列式呢?”最后,集体将算式订正为:1÷( + )= (天)。一道错误的算式,引发了同学们积极参与找错、论错、改错,在这样的反思中,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再次,利用学生学习上出现的错误,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时,就有这样一道题:“篮球场长28m,宽15m,用1:5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求出它的图上面积。”多数同学都是先求篮球场图上的长和宽,再求出操场的图上面积,但有同学列出了这样的算式:(28×100)×(15×100)× =8400(平方厘米)。我请这位同学说出这样列式的理由。他说:“先将球场的长和宽的长度化为厘米,求出操场的实际面积,再将实际面积缩小 ,就得到了操场的图上面积。”我让同学们将自己的算法与这位同学的算法做对比,找出差异在哪里。有同学说:“这个比例尺是将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 ,而不是讲实际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对,它的面积不只缩小了 !”“长和宽都缩小了 ,面积相应地在缩小 × !”我请刚才那位同学重新列式,他很快列出了:(28×100)×(15×100)× × =16.8(平方厘米)。这位同学敢于突破常规,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解決问题,虽然开始做错了,但通过大家的讨论、启发,最终列出了正确的算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变废为宝。同样,在教学上,学生学习上的错误,一样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资源。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将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转化为教学上的财富,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
首先,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探究兴趣。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时,出现这样一道判断题:“当一个圆的周长一定时,那么这个圆的直径和π成反比例。”全班同学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对”,当时,我并没有立即否定,而是提醒学生想想反比例的意义和它的特点。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念道:“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也跟着变化,它们的乘积一定,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就是反比例关系”。“那直径和π是不是相关联的量?”“不对,这两个量不成比例!”立即就有同学举手回答道。“为什么?”“因为直径的长短根本不能影响π值!”“也就是说,直径和π并不是相关联的量。”“那为什么你们最初都认为这种说法是对的?”“我们只看到乘积一定,被表面现象迷惑了。”“这个同学说得真对!”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而我也向这位同学投去赞赏的目光。“那以后在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注意两点:(1)首先看这两个量是否相关联,也就是说一个量变化,另一个是否也跟着变化,但两者的变化方向是相反;(2)再看两者的乘积是否一定。”正是由于这个错误引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提高了同学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在同学们“欲罢不能”的探究氛围中,我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此题改为:当一个圆的直径一定时,它的周长与π是否成正比例?”同学们马上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片刻,就有同学举手回答:“不成正比例,和上题一样,感觉像,但并不是。因为三个量中,有两个量是定量。”“嗯,不错不错,那此题可以怎样讲呢?”立即有同学抢先回答,可以这样说:“在同一个圆中,它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为什么?”“因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π,而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所以我们说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对此,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圆的周长一定(或圆的面积一定)时,π和直径或半径(或半径平方)不成反比例;或者当圆的直径或半径一定时,π和周长也不成正比例。”整节课上,同学们主动、积极思考,他们思维活跃,热情空前高涨。
其次,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在解决分数工程应用题时,学生做这样一题:“一项工程,甲独做15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两人合做,几天完成?”有同学列出如下算式:1÷(15+12)= (天)。我组织同学们思考,分析此种列法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何改错,并且让同学们积极讨论。最后,有同学说:“两人合做才用 天,不足1天,不合常理呀!”有同学说:“求合修的时间,应该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呀!”也有的说:“上面这种列式错在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之和。”“那该怎样列式呢?”最后,集体将算式订正为:1÷( + )= (天)。一道错误的算式,引发了同学们积极参与找错、论错、改错,在这样的反思中,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再次,利用学生学习上出现的错误,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时,就有这样一道题:“篮球场长28m,宽15m,用1:5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求出它的图上面积。”多数同学都是先求篮球场图上的长和宽,再求出操场的图上面积,但有同学列出了这样的算式:(28×100)×(15×100)× =8400(平方厘米)。我请这位同学说出这样列式的理由。他说:“先将球场的长和宽的长度化为厘米,求出操场的实际面积,再将实际面积缩小 ,就得到了操场的图上面积。”我让同学们将自己的算法与这位同学的算法做对比,找出差异在哪里。有同学说:“这个比例尺是将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 ,而不是讲实际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对,它的面积不只缩小了 !”“长和宽都缩小了 ,面积相应地在缩小 × !”我请刚才那位同学重新列式,他很快列出了:(28×100)×(15×100)× × =16.8(平方厘米)。这位同学敢于突破常规,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解決问题,虽然开始做错了,但通过大家的讨论、启发,最终列出了正确的算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变废为宝。同样,在教学上,学生学习上的错误,一样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资源。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将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转化为教学上的财富,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