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a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都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当然,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该有正确的心态:积极主动地面对学生在学习上所犯的错误。因为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手段。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便是这个道理。如果作为教师能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错误,并且主动利用这种错误,即把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上出现的这种错误,转化为教师教学上的财富,并把这种错误发掘为促进学生正确发展的教学资源,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首先,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探究兴趣。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时,出现这样一道判断题:“当一个圆的周长一定时,那么这个圆的直径和π成反比例。”全班同学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对”,当时,我并没有立即否定,而是提醒学生想想反比例的意义和它的特点。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念道:“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也跟着变化,它们的乘积一定,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就是反比例关系”。“那直径和π是不是相关联的量?”“不对,这两个量不成比例!”立即就有同学举手回答道。“为什么?”“因为直径的长短根本不能影响π值!”“也就是说,直径和π并不是相关联的量。”“那为什么你们最初都认为这种说法是对的?”“我们只看到乘积一定,被表面现象迷惑了。”“这个同学说得真对!”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而我也向这位同学投去赞赏的目光。“那以后在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注意两点:(1)首先看这两个量是否相关联,也就是说一个量变化,另一个是否也跟着变化,但两者的变化方向是相反;(2)再看两者的乘积是否一定。”正是由于这个错误引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提高了同学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在同学们“欲罢不能”的探究氛围中,我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此题改为:当一个圆的直径一定时,它的周长与π是否成正比例?”同学们马上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片刻,就有同学举手回答:“不成正比例,和上题一样,感觉像,但并不是。因为三个量中,有两个量是定量。”“嗯,不错不错,那此题可以怎样讲呢?”立即有同学抢先回答,可以这样说:“在同一个圆中,它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为什么?”“因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π,而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所以我们说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对此,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圆的周长一定(或圆的面积一定)时,π和直径或半径(或半径平方)不成反比例;或者当圆的直径或半径一定时,π和周长也不成正比例。”整节课上,同学们主动、积极思考,他们思维活跃,热情空前高涨。
  其次,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在解决分数工程应用题时,学生做这样一题:“一项工程,甲独做15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两人合做,几天完成?”有同学列出如下算式:1÷(15+12)= (天)。我组织同学们思考,分析此种列法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何改错,并且让同学们积极讨论。最后,有同学说:“两人合做才用 天,不足1天,不合常理呀!”有同学说:“求合修的时间,应该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呀!”也有的说:“上面这种列式错在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之和。”“那该怎样列式呢?”最后,集体将算式订正为:1÷( + )= (天)。一道错误的算式,引发了同学们积极参与找错、论错、改错,在这样的反思中,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再次,利用学生学习上出现的错误,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时,就有这样一道题:“篮球场长28m,宽15m,用1:5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求出它的图上面积。”多数同学都是先求篮球场图上的长和宽,再求出操场的图上面积,但有同学列出了这样的算式:(28×100)×(15×100)× =8400(平方厘米)。我请这位同学说出这样列式的理由。他说:“先将球场的长和宽的长度化为厘米,求出操场的实际面积,再将实际面积缩小 ,就得到了操场的图上面积。”我让同学们将自己的算法与这位同学的算法做对比,找出差异在哪里。有同学说:“这个比例尺是将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 ,而不是讲实际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对,它的面积不只缩小了 !”“长和宽都缩小了 ,面积相应地在缩小 × !”我请刚才那位同学重新列式,他很快列出了:(28×100)×(15×100)× × =16.8(平方厘米)。这位同学敢于突破常规,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解決问题,虽然开始做错了,但通过大家的讨论、启发,最终列出了正确的算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变废为宝。同样,在教学上,学生学习上的错误,一样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资源。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将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转化为教学上的财富,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好的作品往往是一个空框结构或召唤结构,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这种“留白”,正是我们可以细细咀嚼、细细品味的精妙之处。每遇这些地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关键词】语言训练;知识观;语感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
期刊
【摘 要】创设情境,实行多样化教学,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性与和谐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关键词】英语;情境;教学  语言教学,特别是启蒙阶段的语言教学,如果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脱离语言环境的语言,学习他们很难理解的语法知识,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期刊
【摘 要】 教育是为了实现学生健康幸福的人生,而课堂是教育的重要阵地。如果在政治课堂上将幸福理念贯穿其中,注重提高学生理解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那么将会促进其幸福感的生成,使课堂变成幸福的海洋,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关键词】幸福之花;绽放;政治课堂教学  许多人认为,幸福离自己很遥远,殊不知幸福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举手投足中,甚至就在不经意中,稍纵即逝。正如艺术家罗丹曾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学生与教师之间早已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如果老师不能用更有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看似枯燥无趣的知识,那么课堂就会象一潭死水一样沉闷、枯燥和令人厌恶。很显然,学生眼中求知的欲望,绝不会来自教师空洞的说教和严肃的表情,而更多来自于教师的幽默与智慧、关爱与激情。所以,一个优秀教师的课堂,应该是最能激发灵感、充满生机、洋溢快乐、启迪心智的地方。  【关键词】灵动;课堂;炼成
期刊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是检验教学效果的窗口,学生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消化知识的最好的形式,是一种与学习有关的思维活动。学生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内化自己的能力,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学习习惯;作业习惯;课堂学习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数学学习的良好
期刊
【摘 要】运用自强、成就心理命题。争强好胜,想有所作为.这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点。特别进入高中.学生进入青春初期.开始意识到生活的连续性,明白了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远大的目标、杰出的人物时时在激励他们.于是现实 的我开 否定过去的自我,追求理想中的我,不断用理想的我鞭策自己.由此.自强心理、成就心理十分突出。这些心理特点,也就给教师提供了命题的引发因素。  【关键词】关注;责任;探索  作文课怎
期刊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将学生、教师、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自己放在客观的位置,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参与中,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强调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课程,所以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一定要注意训练,不断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知识”。学生会学,才能主动地获得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改变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和学的和谐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为构建科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利
期刊
【摘 要】如果说在知识层面上“历史意识”的培养需要师生共同努力,那么在非知识层面上“历史意识”的增强则与教师提供的导向有更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与我国当今学界乃至整个文化界的主导追求有关。  【关键词】历史意识;人文精神;优良传统  常言道“文史不分家”,笔者曾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却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被问及某位作家是那个年代的人,他生活的年代有着怎
期刊
在全新的社会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新生命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它如一剂催化剂,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了解、发现、实践、探索、体验、创造,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