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场站空间公共设施设计中传统图案的应用研究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ong85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图案运用于场站空间设施设计中可以展现出当地人民的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使大众有更好的文化体验感。将传统图案通过转化与重组,与公共艺术设施设计相融合,以当代艺术的语言表达民族文化的内涵。通过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将民族文化传播到场站大众接触文化的辐射范围,使地域传统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将地域传统文化与地域场站空间相结合,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 民族传统图案 场站空间 公共设施设计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6-0100-04
  引言
  传统图案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各个时期都向其中注入新活力。民族传统图案与公共设施设计的相互融合,有助于丰富公共设施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传统文化以新的途径发扬传播。
  一、场站空间公共设施设计概述
  场站空间为城市中重要的交通空间,也是人员流动性较大的交通空间,这类空间往往备受人们关注,公共设施在公共空间中扮演着“家具”的角色,也代表着整个空间乃至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
  (一)場站空间简述
  场站空间可分为四种空间形式:其一为机场空间,主指机场的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指旅客出发和到达的枢纽,主要功能划分有出发候机大厅、取票大厅、安检区、行李提取处等;其二为铁路空间,指火车站及高铁站,主要包括候车厅、进站大厅及过往通道等;前两种空间可以称其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属于对外宣传型空间。其三为城市地铁空间,主指地铁出入口空间、站厅空间、站台空间、换乘空间、商业空间、休息空间等;其四为城市公共汽车站台空间,主指城市空间内的公共汽车候车站台。后两种空间是城市内部交通空间,属于城市对内展示型空间。
  截至2019年末,内蒙古地区共有机场18余个,其中包括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包头东河机场等;内蒙古地区有3个铁路局部署管辖,其中包括呼和浩特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以及沈阳铁路局;截至2021年5月,呼和浩特市内有两条地铁线路,两个机场枢纽(其中一个正在建设中)。
  (二)场站空间公共设施的分类
  场站空间的公共设施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为大众提供休息的休息类公共设施;其二是为满足社会需求的服务类公共设施。
  1.休息类公共设施:休息类的公共设施一般是为有观赏、娱乐或停留等行为的人们提供的。在室外场站空间(公交车站)中可能存在的休息类公共设施有椅、凳和遮阳避雨功能的候车亭等;在室内场站空间中(地铁站、高铁站、火车站)可能存在的休息类公共设施有桌、椅、凳等。凡是在公共空间处,可以满足人们坐、倚、靠需求的物体,都可以被当成是座椅的替代品,可以满足人们呈放物品且高度适当的事物,都可以被当成是桌的替代品。
  休息类公共设施在城市空间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打造地域特色空间的过程中,公共设施的艺术化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传播城市地域文化的重任,拉近了人、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成为公共空间中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因素。公共设施艺术除了在材质运用、设计构思及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突破以外,其本身所蕴藏的精神内涵,也逐渐被当作一种文化符号融入到大众生活中。
  2.服务类公共设施:服务类公共设施主要包括自动贩卖机、垃圾桶、公共厕所、服务商亭、车站站牌以及机场空间中专为行李过多的人而设立的行李推车等,其功能是为公共场合的人们提供卫生、购物及信息方面的便利,在地铁、高铁或飞机场等站台处还有为老人、孕妇、病患、小孩等行动不便的人群设立的无障碍设施。
  服务类公共设施的特点在于占地面积小及分布面积广,这一类公共设施的宗旨在于服务于人,但是同时也需要人们的维护,它们与城市的环境质量有直接联系,通常被认为是该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在寸金寸土的场站空间内,为满足大众需求而设立的服务类公共设施,在满足大众的基本功能需求之余,也满足了出行群众对生活品质的需求。
  (三)场站空间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
  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可从三点出发:第一为功能性与实用性兼具的设计原则;第二为传承文化原则;第三为符合大众审美意识的原则。
  1.功能性与实用性兼具的设计原则:场站空间的公共设施首先注重设施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公共设施从古至今,形态一直在发展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自身的实用价值,故而要先以满足大众使用需求为目的。例如在机场空间内,旅客在候机或疲惫的时候会需要休憩的座椅;在行李过多不方便提拉的时候需要行李车;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具有实用功能的公共设施,它们都是在满足大众最基本需求保障的基础上,具有易识别、便操作的特点。
  2.传承文化原则:城市中除了购物商场之外人员流动性最大之处就是场站空间,公共设施本身有着承载和传播地域文化的特点,在高流量的场站空间中更要突出这一特点,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空间中的主要表现物,象征着城市的环境特色与人文精神,要想设计出有地域特性的公共艺术设施,定要与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元素有机结合。例如像人们在候车或等待期间所接触到的公共设施,有向市民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增强城市空间文化气息的功能。
  3.符合大众审美性意识的原则:公共设施在城市空间及场站空间中是普遍存在的,满足了基本功能性与实用性的设施,也许不会给大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看似无关紧要的一点实则也正在影响着周围的一切。空间内的公共设施如果能够与美学完美结合,一是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的审美;二是可以提高场站空间的文化与艺术氛围;三是可以抓住过往群众的眼球,吸引其与之产生互动,从而提高公共设施的实用性。
  二、传统图案的应用内容及方法
  蒙古族传统文化因有着独特的精神与内涵,成为千百年来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独特一支,在选择城市文化元素时,应当选择最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元素,与当代公共设施设计相互结合,在满足地域文化传播条件的同时,实现公共设施的艺术化表达。   (一)内蒙古地区有代表性的传统图案及其寓意
  无论是传统图案还是现代图案纹样均可分为四大类:自然纹样、几何纹样、吉祥纹样、组合纹样。其中北方游牧民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案纹样分类也可分为四种: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几何图案、宗教图案。
  其一为动物图案。动物图案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五畜图案,五畜是由草原上的绵羊、山羊、骆驼、马、牛这五种动物组成,如图1-2。“羊”通“祥”被内蒙古地区的人民视为吉祥,又因“羊”有“跪乳”的行为,所以象征着富饶与兴旺;“骆驼”适合在沙漠中生存,以沙漠中的植物为食,抗饿耐寒,可称为“沙漠王者”;“马”与“牛”被看作“雄”与“雌”,亦有“天”、“地”之意,马可以在草原上无拘无束地奔跑,象征着吉祥与自由。
  其二为植物图案。蒙古族的植物图案大多是以花果为原型,主要有桃纹、石榴纹、葫芦纹、牡丹纹、卷草纹与莲花纹等,如图3-8。桃纹、石榴纹与葫芦纹是以植物的果实为原型绘制的,“桃”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下也被称为“寿桃”,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石榴”的表皮与内部果肉均为红色,象征着生活与事业红红火火,石榴多子,亦有着多子多福的寓意;“葫芦”的整体造型是由两个圆组成,又因其通“福”“禄”二字,故有吉祥美满与长寿的寓意。牡丹纹、卷草纹与莲花纹均是以植物的叶子及花朵为原型绘制的,“卷草”纹以花草的叶子为元素,草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繁荣与兴旺;“牡丹”是花中之王,是精神的象征又有着富贵荣华的寓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圣洁与清廉。
  其三为几何图案。几何图案的形成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将线条进行简单的回折、抽象、变化后形成图案纹样,比如圆圈纹、锯齿纹、回纹与方胜纹等纹样,如图9-10;第二种是对常见自然形态中的形象进行抽象模拟,经过多次的提炼与转化后形成的图案纹样,例如水波纹、云纹与如意纹,如图11-12。回纹是线条进行简单的回折形成的纹样,因其折成的形状形如“回”字,故名回纹,象征着不屈不挠;方胜纹是由两个菱形重合叠加成的形状,也是线条简单的回折、变化后形成的图案,有吉祥、同心的寓意。云纹是自然形态的抽象转化而成的,可进一步分化成卷云纹和流云纹,象征着高升和如意;
  其四为宗教图案。宗教图案主要包括八宝纹、万寿纹、盘肠纹与宝杵纹等,如图13-15,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寄托。八宝纹中的“八宝”是道教八仙手中所持八件器物的抽象变形,故名为“八宝”,寓意着吉祥、长寿;万寿纹是线条经过旋转对称而成,有着连绵不断、繁衍兴旺的寓意;盘肠纹是一条无头无尾的线首尾相连、循环穿插而成,象征着幸福永无止境、团圆美好之意;宝杵纹的双头杵交叉成十字,有护持正法、斩妖除魔的寓意。
  民族传统图案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是民间历史及文化的象征,它是以具体形象为基础,将抽象的观念表现出来,使人们可以切身体会到所要传达的情感,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寓意,反映出最本质的民间生活。
  (二)传统图案的现代化转化
  在传统图案现代转化应用的过程中,要根据当代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对传统图案进行创新和改造,传统图案创新应用主要有原型运用、参考与转化、搭配重组三种应用方法。
  1.原型运用:原型运用顾名思义是指将已经绘制或提炼好的图案元素直接运用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中,这种运用方式可以完整展示出内蒙古地区的民族特色。
  将蒙古族五畜的动物图案直接运用在设计中,蒙古族图案本身就承载着吉祥与美好,通過公共艺术本身承载文化及传播文化的功能,使过往旅客了解蒙古族的地域性文化。例如将云纹、盘肠纹、回纹等几何图案运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直接运用在二维艺术、2.5维艺术、三维艺术或公共设施艺术作品中,将地域传统文化与地域场站空间的公共设施艺术有效结合。
  2.参考与转化:参考是指参考与借鉴传统的图案纹样并将其重新组合,转化可分为三种方式,简单转化、夸张转化和抽象转化,将原有的蒙古族图案经过上述参考与转化的方法对图案元素进行处理,再将转化而成的新图案运用于艺术作品中。
  简单转化是保留图案的精华部分和基本的轮廓,去除复杂繁琐细节的同时,保留图案原有的特色,使图案更简洁大方;夸张转化为了更加强烈的突出艺术效果,将原有图案中的重要特征更加夸张地表现出来,在保留其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进行活化处理;夸张转化分为两种形式,可以对图案的局部进行夸张处理,也可以对整体图案进行夸张处理;抽象转化是将原有的图案进行抽象化的处理,用简单的线条组合成新的图案。
  3.搭配重组:搭配重组大致有两种组合方式:其一将原有图案打乱,突破传统的组合形式,重新搭配组合;其二是将原有图案搭配现代的设计理念,与时代特性相结合。
  第一种是对每种图案进行元素提取,再将提取出的元素搭配组合,由此可以在保留本质的同时形成新的图案;第二种是传统图案与现代图案相结合的方式,在保留住传统图案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新颖的设计理念,组合成的图案既符合现代审美又包含传统图案的美好寓意。
  三、公共设施设计中传统图案的设计策略
  在公共设施设计中传统图案的表达应用离不开造型的把握、色彩的运用以及材料与工艺的选择。
  (一)造型的把握
  造型是视知觉中第一影响要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件完美的设施艺术品首先要在造型上吸人眼球,只有在视觉上有了一定的冲击力,才会给予人们后续的体验感。
  公共设施设计中对传统图案造型的把握要从三方面入手考虑,首先是人体工程学方面的把握,公共设施是服务于人,最终也会为人所用,在进行公共设施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看到“设计物”本身,要透过表象看其本质,考虑到后期人们的使用过程,要以人体舒适的尺度为本,做到真正以人为核心,为“人”而设计。图16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城地铁1号线列车内的拉手,它以玉龙为原型进行设计的,除了整体外形的美化之外,还要从设施的使用需求入手,以人体适合的尺度为切入点,拉手的高度刚好是人体站立使用的最佳高度,每个拉手之间的间隔也是按照人体尺寸适宜的宽度而设定的,拉手的曲线设计也将人体工程学手掌的曲线与玉龙造型的曲线完美结合。   其次是要考虑地域文化元素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到公共设施设计中,使公共设施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突出其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特性。公共设施在空间中是无处不在的,凡是在人们有需求的地方,都能看到公共设施的存在,这也正是选择公共设施为载体传播文化的原因。例如我们可以将回纹或盘肠纹等几何纹样,通过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方式,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尺度,推拉出适合坐憩的高度与厚度,从正面依旧可以看出原图案形状,在不破坏自身形态的基础上赋予了设施功能性,又突出了文化与审美的特性。
  最后还应考虑到作品所处的背景环境,公共艺术设施作为个体事物存在于共性环境中时,要根据整体环境的特性来决定公共艺术设施的特性,要与周围环境相统一,在统一中寻找变化,在变化中寻找均衡,由此把每个独立的个体联系成统一的整体。如图17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公共艺术化设施《行云流水》,作品位于大兴国际机场二层东北指廊,整体造型为不规则流线型设计,线条如行云流水般波荡起伏。这件作品在保留其艺术形式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功能性,在造型上,波荡起伏的曲线设计打破了原环境中的压迫感,增加了该区域的灵动性,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在统一中寻找变化,在变化中寻找均衡,座椅高度及靠背高度适宜,符合人体工程学背部及腿部的弯曲曲线,带给人们极佳的体验感。
  (二)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视知觉中第二大影响因素,也是公共艺术设施中重要的设计部分,具有强烈的识别性和装饰性,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地域条件,不同色彩在不同文化中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黄色,在内蒙古地区代表着宗教的颜色;在印度黄色是商人的颜色;黄色在五行中代表的是土的颜色。
  地域传统文化在公共设施中设计运用时,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合理的颜色搭配可以给使用者带来归属感,色彩的运用最应注意大环境的搭配,要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把握好色彩平衡度,要与周围环境相搭配,与周围设施相映衬。依旧以大兴国际机场的《行云流水》作品为例,如图17,在进行色彩的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地面环境色以及周围环境主题色,设施本身颜色与周围环境色完美结合,黑色纹路搭配白色底色与窗框及天空的搭配相违和,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感。
  其次,应该针对设施的功能来设计设施的颜色,在娱乐环境中的公共艺术设施应该赋予相对鲜明、活泼的颜色,使其成为环境中的点缀,带动背景环境的“活泼”氛围;例如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最繁忙的美术馆大型动漫主题公共艺术活动中,大部分公共艺术品都使用了较鲜明、活泼的色彩搭配,如图18为最繁忙美术馆项目中的棒棒糖公共艺术,使用不锈钢材质搭配丰富的色彩表达,一方面是符合活动主题,与整体环境相协调,另一方面带动了周围环境的“活泼”性。
  最后,还应该合理运用地域的色彩条件,通过不同的颜色向大众传达不同的含义,极大地运用地域色彩传扬地域性文化。从图16中可以看出,列车地面以绿色为主体色,列车顶部以天空的蓝色与云朵的白色相搭配,使身处其中的人仿佛置身于无边际的草原,脱离了列车内部的密闭环境;座椅两侧的黑白纹路,代表着奶牛身上的黑白花纹,以最简单的色彩搭配,展现出地域特色文化。图19中地铁二号线体育馆特色站的空间顶部以及二点五维公共艺术作品中,以红、黄、蓝、绿作为点缀色,增加了空间的活力。呼和浩特市地铁二号线诺和木勒站的二点五维公共艺术作品《民族织彩》,因诺和木勒站所处位置在诺和木勒大街上,是呼和浩特市毛纺中心和纺织一条街,所以作品以“编织”为核心展开设计,融入了草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展现了地域特色与人文特色,在造型上《民族织彩》选择了盘肠纹为主要设计元素,与地域传统文化相结合,给予观赏者视觉上的冲击,如图20。
  (三)材料與工艺的选择
  材料与工艺是公共设施设计中的硬件条件,所有的功能与造型都是建立在优质工艺与材料的基础上,好的工艺与材料可以为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感受。
  公共艺术设施本身在平衡着人、艺术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时,应将所选材料的环保性置于第一位。现如今,环保设计逐渐走入到大众的生活中,作为一名设计师,应该积极响应绿色生态的环保设计,在材料的选择时对原材料进行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公共设施作为公共空间中的常驻嘉宾,可以通过公共设施间接地向大众传递环保理念。如图21中的公共座椅设施,选择了防腐木头的材质,外附一层防水涂料,既满足了材料的环保性,又提高了环保材料设施的使用率。
  其次应该根据室内外环境的差异进行材料选择。相对于室内的公共设施来说,室外的公共设施要经历的是春、夏、秋、冬及风、雨、阳光的洗礼,所以在进行室外公共设施的选择时更要把材料的选择放在第一位,保证公共设施的实用性,增强公共设施的使用寿命。
  最后在选择材料时应了解所选材料的独特之处。每种材料都有其特点,例如材料本身的材质、色彩与结构等;个别材料可以提高设施的色彩饱和度,适用于电话亭、自动贩卖机一类的服务类公共设施,便于人们寻找;表面细腻的材质摸起来舒服,适合一些较小型的公共设施,如图22;表面粗糙的材质适合用于体量较大的设施(如:信息指示牌),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行云流水》在材料与工艺上,选择的是表面细腻的玻璃钢、不锈钢材质,触觉上带给使用者极佳的体验感,如图17。
  四、传统图案运用于地域场站空间的意义
  在地域场站空间中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将传统图案与场站空间公共设施艺术相结合,定要考虑到民族的文化习俗与精神,不能毫无意义地直接运用,而要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将图案形态转化为公共艺术设计语言进行传达,将它最显著地特点展现在大众面前,让群众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才是地域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传播途径。
  总结
  综上,在内蒙古地区的场站空间公共设施中应用传统图案没有一定的规范与原则,大多是将图案直接运用,并没有很充分地考虑到历史文化和习俗等因素。
  内蒙古地区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蒙古族文化经历了长久的岁月而不衰,正是因为各个时代的建设者都在向其中灌注属于那个时代的新鲜血液,才会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但是,民族传统图案和艺术造型在现代空间中很难看到,想要推动文化的发展,将民族文化流传出去,必须要把现代的气息注入到其中,才使民族文化变为更加久远的传承。由此看来,想要丰富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要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将它最显著地特点展现在大众面前,使过往旅客真实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他文献
"角色扮演,分组教学,跟岗实训"三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依托现代学徒制,将企业实际工作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学院的"分组教学"与企业的"跟岗实训"相结合,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
十堰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兼具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前十堰市在探索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实践中形成了六种成功的发展模式。新时
研究黎锦纹样的艺术特色,实现传统黎锦纹样与当下审美的融合,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基于黎锦文化缺乏创新的现状,对黎锦代表性动物纹样进行分析研究,梳理黎锦纹样的艺术特征
在1+X证书制度下,构建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当前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证书标准,从标准融通、课程融通、实
网络软暴力行为是借助信息网络针对目标对象展开软暴力以达目的的违法犯罪行为。网络软暴力行为不仅对被害人造成损害,也会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但是现行刑法中寻衅滋事罪的四
摘要:寻求儿童陪护玩具与用户之间功能交互的方式,使缺少陪伴的儿童通过陪护玩具与父母更易建立情感纽带。依据以用户为中心的移情设计理念,利用移情观察、寻求用户参与和体验设计原型三步骤,进行用户研究与数据分析,将需求转化成功能点,梳理出基于移情理念的儿童陪护类型玩具的设计原则,并设计一款应用于亲子沟通的智能产品。得到儿童陪护玩具的移情设计策略及相应设计方案。移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陪伴型玩具的人性化
摘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因参与度低、互动性差而影响儿童学习兴趣和效率的问题,运用多模态交互理论,探索强调互动与参与、更适用于儿童教学的多模态交互教具设计。根据多模态交互理论和学龄儿童的多模态交互特性,采用用户体验地图挖掘学龄儿童教具设计需求,并构建适用于学龄儿童教学的多模态交互模型,总结和提炼基于多模态交互的学龄儿童教具设计方法。基于多模态交互视角搭建学龄儿童教具设计模型,并根据模型中不同层次的教具设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有一定的失败风险,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其失败率更高。随着对膝关节前外侧结构在维持膝关节旋转稳定中作用的发现与认知,在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同时可
如今,随着城市化等问题的日益突出,造成雨水排蓄不畅,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生态失衡等问题,为解决雨水问题带来的困扰。以陕西省西咸新区沣河森林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为例,重点对公
摘要:为了促进中国传统图案在益智拼图游戏中的应用,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特点和益智类拼图游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二者的互动关系和应用趋势。提出通过元素提取、图案再设计、文化要素数字化、体验模式多元化的手法,将传统图案融入益智类拼图游戏。得到了一套中国传统图案应用于益智拼图游戏的设计方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为更新益智拼图游戏设计理念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