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初,《天津青年》向国人提出刻骨铭心的三问:中国何时能向奥运会派出运动员?中国何时能赢得奥运会金牌?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然而,当历史迈进2008年夏天,中国已悉答三问。
百年企盼,一朝梦圆。这一刻,在地球上涌动的除了有炎黄子孙的激动外,更有全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与评说。北京在成为世界焦点的同时,世界也为中国提供了一面审视自我的镜子。这一刻,镜中会是怎样一番风景?
这一刻鲜花与花刺同在
8月8日晚,北京怒放的烟火点燃了极富创意的开幕式,也点燃了云集北京的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热情赞叹。从电视画面上,我们看到他们不时拍照;开幕式结束后,他们与中方联络员说起的第一句话几乎脱离不了这些单词:beautiful(美丽),incredible(不可思议),amazing(令人惊叹),excellent(精彩),formidable(非常壮观)。感谢在场的中国外交官,他们第一时间记录了他们的真实感受(篇幅有限,仅举8例):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奥运会开幕式很了不起,非常精彩,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实力和潜力……中国的实力不仅表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在许多方面都令人望尘莫及。即使是对中国有偏见的外国人,都会认识到中国人民是意志坚强的人民,他们有很大的能力和潜力。
泰国总理沙玛:此次奥运会的成功无与伦比,下届主办国将难忘其项背!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奥运会开幕式场面宏大,非常壮观,感谢中方为接待工作所作的安排。
东帝汶总统奥尔塔:奥运会开幕式组织井然有序,令人惊叹。
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一个里程碑,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古老文明和现代成就,水平很高,很有特色,把奥运会开幕式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奥运会开幕式很精彩,组织井然有序,取得了巨大成功,充分显示了中国国力和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蒙古总统恩赫巴亚尔:开幕式太精彩了,非常完美,表演节目整齐划一,巧妙的设想和编排令人惊叹,无法用语言表达,令人百看不厌……彰显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美国总统布什夫人:开幕式太精彩了,简直不可思议!……
让我们再看看官方以外,被西方称为“无冕之王”的媒体如何报道:
美国:曾经闭关锁国的中国今天主宰了世界舞台……布什成为第一位在海外出席奥运会开幕式的美国总统(美联社)。这个文明古国正转变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超级大国(《圣何塞信使新闻》)。
英国:它(中国)标志着一个新世界的开始,一个像美国一样强大的中国将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独立报》)。伦敦奥组委主席的团队无法与北京相比,北京奥运开幕式难以超越(《每日电讯报》)。
法新社:……中国表现出它是一个现代的、自信的国家。
日本:奥运会对于中国来说绝非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共同社)。北京奥运会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所有中国人都期待这一刻(《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还对8月8日中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宴请各国贵宾的安排予以评价,称中国希望借助首脑外交,体现国际协调姿态,消除“中国威胁论”。
远隔太平洋的南美洲国家如墨西哥、阿根廷等各国媒体:北京奥运开幕式是一场中国复兴的盛会;是对中国实力和千年文化精美绝伦的展现,不仅是为像历史上那样与西方联系,而且要平等地分享世界,并展现各方面实力;这个8月,北京追求的远不仅是良好的组织工作和完美的开幕式场面,等等。
媒体还有一些对奥运会而不仅仅是开幕式更深层次点评:
英国《每日电讯报》:奥运成功不仅对中国有利,也将使世界受益。
俄罗斯《独立报》:奥运会象征中国的国际实力……将向世界证明中国在经济现代化领域的成就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日益上升的地位。
香港《南华早报》:奥运会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次可在世界舞台占据合适地位的历史性机遇……世界承认中国正在上升的国际地位。
日本《读卖新闻》:中国要借奥运展现30年改革开放政策成果,向国内外显示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存在感……8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应邀前往,体现了本次奥运会非凡意义……
而最让中国人欣慰的,莫过于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执行主任吉尔伯特在8月13日对北京奥运会1/3进程所作的评价:开幕式非常精彩;奥运会令运动员非常满意;各场馆运行顺畅,管理出色;交通组织工作出色,志愿者辛勤而投入地工作。他在具体言谈中连用五个“满意”。
中国人期待被世界认可的愿望似乎实现,世界似乎也为中国倾倒。但事实上,我们迎接的不仅有鲜花,也有花刺。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称,奥运并未突出中国的成功,而是凸显了从环境恶化到贫富不均的退步。《澳大利亚人报》甚至发表了《中国的彻底失败》的文章,妄称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奥林匹克精神违背。英国《金融时报》称奥运将暴露中国的偏执、民族主义和反复无常。英国广播公司还一直在追踪北京天气污染状况,宣称用测量器测得的结果显示,北京污染颗粒超标。日本一部分媒体将年初“饺子事件”挂钩,发出“这样的国家能办好奥运吗”的质问。
“花刺”甚至可追溯至更早时候。今年中国“3·14事件”后,西方世界在不清楚事实真相的情况下,用自己的主观臆断上演了一出世界闹剧,也上演了一幕中西文明沟通的悲剧。法国总统萨科齐更是充当了闹剧和悲剧的拉幕人——他甚至带头抵制北京奥运会。随即,在全球奥运火炬传递途中,象征着全人类精神价值的奥运火炬在西方屡遭尴尬,火炬手一度不得不熄灭火炬,使传递在封闭车内进行。而就在美国总统布什赴北京出席奥运会开幕式的途中,他又不忘在演讲中加上了老套的有关攻击中国人权状况的言辞。
在赞美和口水面前,我们应以何种心态面对?回答该问题前,还是先从奥运会对中国的真实含义开始说起吧。
这一刻“夸父”拥抱“阿波罗”
北京奥运对中国真实含义何在?我们为何努力申奥?承办奥运对中国、对每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是为赢得更多金牌?是为博得世界惊叹?还是为显示邀请了史上出席奥运最多的众国元首?都不是。北京奥运含义在于,它是一次中国与世界实现成功对接,是中国拥抱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难得契机!
回顾中国往日兴衰,我们不为世界所知太久。中国五千年历史过程中,其悠远深厚的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向周边、甚至更远传递。且不说日、韩的社会生活里中国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也不必说一衣带水的东南亚国家某城市曾因郑和登抵而以“三宝”为词头命名,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甚至在遥远的非洲、中东、美洲,也能寻得中国古文明的踪迹。马可,波罗对中国的描述,使古代世人对中国 平生无限向往。
然而,这无限向往自中国近代以来便日渐枯萎,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伴随着中西方扭曲的互动日渐支离破碎。自晚清始,中国因闭关锁国不识世界潮流,后虽努力追赶亦无力回天。西方凭借充满威胁性和破坏性的工业文明闯入中国后,发现呈现在其面前的与之所闻竟大相径庭。这大大增加了外界对华的轻视和排斥,也大大降低了中国人的自信力。随之而来中国革命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政权在废墟中崛起之余,除令举世震惊,更为西方所恐惧和仇恨,后者更以战争形式欲除之而后快。而我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随着中国不断加入到国际体系之时,我们才发现,原来双方无论在思想意识还是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和领域的差别实在巨大。旧的问题消失,新的摩擦层出不穷。外界对中国的指责与希望同在,中国似乎一直在逆境中前行,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奥运。
中国与世界近几百年的互动,无疑是场漫长的悲剧。悲剧中少的是包容和尊重,多的是武断和敌意。它充满中国对外界希望与失望的轮回,也一次次地造就了中外互动的极端情势。极端的情势促成了极端的认识,极端的认识生成了沟通的鸿沟。这鸿沟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点点缩小,但填平任务依然艰巨。很多人仍然以为,中国人至今仍留着清朝的辫子,以为京剧是歌舞伎的别名,甚至不知北京的具体位置。前段时间网上报道称,“加油”一词竟是令外国记者最费解的汉语,只因为他们在赛场上看不到有人在给汽车加油,而该词却在真正的加油站里不被人呐喊。这看似喜剧小品一般的事实,难道不正隐藏了这一悲剧主题吗?显然,中国要与西方世界实现正常互动、彼此理解、乃至和谐共处,不跨越这道已生成几百年的鸿沟,无异于纸上谈兵。
然而,要跨越这巨大鸿沟,谈何容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沟通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和具备沟通的意愿。随着中国经济体日益壮大,外商开始大量接触中国,却未能对彼此社会文化有更深刻了解。这种肤浅的认识,甚至会造成更多偏见,与我利益初衷相悖,比如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世界大势,不容我错过国际快车。中国欲发展崛起,与世界充分全面沟通已是头等要事。沟通渠道虽在,但其广度和深度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嫌捉襟见肘。面对稍纵即逝的世界潮头,中国无异于背水一战。然而,何为最迫切之需?毫无疑问,在于一方平台,一个契机,一介能将全世界目光聚拢在自身,以充分展现自我的大舞台。而在今天淡化意识形态的时代,中国作为体育大国,又岂能将煌煌奥运之重大机遇轻易放过呢?
由此便知:北京申奥名为奥运,实为沟通;表面轻松,其实急迫。《天津青年》的三问中最后一问,深刻折射出当时的中国人渴望强大的真实心态,而这种几乎让人窒息的紧迫感,在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存在!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就在这集一万年于一瞬的急迫中,我们面带微笑地向世界喊出:北-京-欢-迎-你!
于是,当李宁手持火炬在空中飞奔时,我们分明看到了中国神话中“夸父逐日”那坚定自信的步伐。他带着全体中国人的渴望跨越时空,点燃古希腊太阳神阿波罗手中的火种。那来自天庭的荣耀之光闪在一瞬,却历经沧桑,用尽千年。
这一刻我们努力成长
2008年的夏天,我们除拥有爱国激情和赢得奖牌,还应学会什么?
首先,我们应学会辨别。北京奥运筹备整七年。这七年中,外界曾给予我们无数鼓励,也表示出无数怀疑和敌意。其实,针对中国的评论并非始于奥运,它们自新中国建立便一直存在。但是,中国近百年来从未如近些年这样牵动世界的神经,中国每一步发展从未如近些年这样吸引全世界关注。这是因为:我们在真正逐年成长,国际联系也日益紧密。
中国在崛起,且对外界产生外溢效应,因此一直为外界关注。关注者多,心态却各异。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8月13日称,中国崛起是“一场大戏”,是本世纪国际政策面临的挑战。这种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世界的复杂心态,也预示了对华政策的取向。这些心态和取向应区别对待:
能理解中国事务并表示友好,客观评价中国的作用和地位。此类言论大都出自我周边地区和与我地理距离遥远的非西方国家。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相似的文化价值观(比如尊重集体价值、反对社会发展中的突进与移植等),彼此易有共同语言。
不了解中国和东方文明,用西方立场看待和评判中国事务。看似客观,实则偏颇,但言论并非出于恶意攻讦。这类言论有些出自西方学者,有的出自与我战略利益无大关联的发展中国家。
对中国抱有敌意的解读。对中国所做努力视而不见,对发展中种种问题大加指责,并易于采取对抗压制性对华政策。这类情况基本发生在为数不多的几个西方发达国家。
其次,我们应学会包容。中国人有时会有一种不太好的心态,就是不能冷静面对外界对我们的评论,甚至不能容下一个纯为娱乐而生的会功夫的熊猫。这绝非一个大国所应具备的素质,真正的强大首先反映在表面的是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大度,才有淡定,才有不到关键时刻绝不作无用功的镇定。世界既不是我们的,也不是他们的,而是大家共同拥有。大家从各自文化角度看中国,得出各种印象和解读,正如同13亿中国人看西方,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于各种指责和攻击,我们首先要仔细辨别,究竟是无知所致,还是客观描述,抑或恶意中伤?说话人意图不同,回应手段也应不同;说话人意图弄清楚了,回应之道自然也一目了然。而目的只有一个:增进沟通,赢得朋友,争取发展。
第三,我们应学会沟通。如果说包容是沟通的前提,那么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较以往相比拥有更多促进沟通的因素。如今时代主流倡导沟通,排除孤立,这也是中国举办奥运会曾遭遇困扰和抵制但最终成功开幕的原因之一。今天的中国人开始放眼世界,外国人也对中国的今天充满好奇,历史赋予中国走向世界的机遇赫然摆在我们面前。美国《纽约时报》奥运期间报道: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事件,也是文化事件,和谐集体的理想或许和美国梦一样富有魅力。笔者觉得,这是一条关于中国颇具深度的评论。此言连接了现代和传统中国的血脉,也触及世界两大文明的基本内核。别小看美国人,他们理解什么是沟通!
萨马兰奇很早就与中国打交道,对中国有较深刻了解。他此次赴华前曾说:“中国将给世界上一课,并懂得如何谦虚地做到这一点”。感谢老萨对中国的这份信任!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来说,它的确给世界上了一课。国人对其众说纷纭,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开幕式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现代演绎手法完美结合,底蕴继承中华,精神贯通中西,既为全世界展现了华夏魅力,又为根植于西方价值观的奥运奉献了一道独特大餐。从这个意义上说,张艺谋团队做了一次成功的“文化公关”,为北京奥运拿下一枚具有特殊意义的“金牌”!
第四,我们应学会尊重。中国历史悠久,国人素有盛唐心态。若以这种带有“天朝”色彩的心态看待世界,即便表示尊重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尊重。真正的尊重含义应包括虚心、平等、客观、友爱等等。它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居高临下的赏赐,不是利益交换的机心,不是自卑虚伪的逢迎。真正的尊重体现一人一国的自信自强、开明积极的心态,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反映。此次奥运赛事中,中国观众鼓掌鼓励韩国受伤的举重运动员,姚明对中美男篮赛事结局反应平和友好(后者还为加拿大媒体报道),都体现出中国国民精神日趋成熟的境界。对个人来说,这是民族热情的理性表达;对国家而言,这是“和平崛起”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生动体现。
奥运史上终于有了中国浓重的一笔。为了这一刻,我们筹备了七年,我们盼望了一个世纪。但这仅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路仍很长,很多新事物仍等待中国人不断去学习和领悟。我们须带着思辨、带着理解和尊重重塑中华,回归世界。我们曾经一无所有,但我们凭着信心和勇气一路拼搏,始终微笑着向着胜利,向着远方。我们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刻,昨天如此,今天亦然,明天也应该这样。
那么,这一刻,让我们努力成长!这一年,让我们不断成熟!祝福中国,祝福明天!
编辑:韩铁马
百年企盼,一朝梦圆。这一刻,在地球上涌动的除了有炎黄子孙的激动外,更有全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与评说。北京在成为世界焦点的同时,世界也为中国提供了一面审视自我的镜子。这一刻,镜中会是怎样一番风景?
这一刻鲜花与花刺同在
8月8日晚,北京怒放的烟火点燃了极富创意的开幕式,也点燃了云集北京的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热情赞叹。从电视画面上,我们看到他们不时拍照;开幕式结束后,他们与中方联络员说起的第一句话几乎脱离不了这些单词:beautiful(美丽),incredible(不可思议),amazing(令人惊叹),excellent(精彩),formidable(非常壮观)。感谢在场的中国外交官,他们第一时间记录了他们的真实感受(篇幅有限,仅举8例):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奥运会开幕式很了不起,非常精彩,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实力和潜力……中国的实力不仅表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在许多方面都令人望尘莫及。即使是对中国有偏见的外国人,都会认识到中国人民是意志坚强的人民,他们有很大的能力和潜力。
泰国总理沙玛:此次奥运会的成功无与伦比,下届主办国将难忘其项背!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奥运会开幕式场面宏大,非常壮观,感谢中方为接待工作所作的安排。
东帝汶总统奥尔塔:奥运会开幕式组织井然有序,令人惊叹。
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一个里程碑,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古老文明和现代成就,水平很高,很有特色,把奥运会开幕式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奥运会开幕式很精彩,组织井然有序,取得了巨大成功,充分显示了中国国力和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蒙古总统恩赫巴亚尔:开幕式太精彩了,非常完美,表演节目整齐划一,巧妙的设想和编排令人惊叹,无法用语言表达,令人百看不厌……彰显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美国总统布什夫人:开幕式太精彩了,简直不可思议!……
让我们再看看官方以外,被西方称为“无冕之王”的媒体如何报道:
美国:曾经闭关锁国的中国今天主宰了世界舞台……布什成为第一位在海外出席奥运会开幕式的美国总统(美联社)。这个文明古国正转变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超级大国(《圣何塞信使新闻》)。
英国:它(中国)标志着一个新世界的开始,一个像美国一样强大的中国将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独立报》)。伦敦奥组委主席的团队无法与北京相比,北京奥运开幕式难以超越(《每日电讯报》)。
法新社:……中国表现出它是一个现代的、自信的国家。
日本:奥运会对于中国来说绝非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共同社)。北京奥运会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所有中国人都期待这一刻(《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还对8月8日中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宴请各国贵宾的安排予以评价,称中国希望借助首脑外交,体现国际协调姿态,消除“中国威胁论”。
远隔太平洋的南美洲国家如墨西哥、阿根廷等各国媒体:北京奥运开幕式是一场中国复兴的盛会;是对中国实力和千年文化精美绝伦的展现,不仅是为像历史上那样与西方联系,而且要平等地分享世界,并展现各方面实力;这个8月,北京追求的远不仅是良好的组织工作和完美的开幕式场面,等等。
媒体还有一些对奥运会而不仅仅是开幕式更深层次点评:
英国《每日电讯报》:奥运成功不仅对中国有利,也将使世界受益。
俄罗斯《独立报》:奥运会象征中国的国际实力……将向世界证明中国在经济现代化领域的成就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日益上升的地位。
香港《南华早报》:奥运会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次可在世界舞台占据合适地位的历史性机遇……世界承认中国正在上升的国际地位。
日本《读卖新闻》:中国要借奥运展现30年改革开放政策成果,向国内外显示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存在感……8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应邀前往,体现了本次奥运会非凡意义……
而最让中国人欣慰的,莫过于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执行主任吉尔伯特在8月13日对北京奥运会1/3进程所作的评价:开幕式非常精彩;奥运会令运动员非常满意;各场馆运行顺畅,管理出色;交通组织工作出色,志愿者辛勤而投入地工作。他在具体言谈中连用五个“满意”。
中国人期待被世界认可的愿望似乎实现,世界似乎也为中国倾倒。但事实上,我们迎接的不仅有鲜花,也有花刺。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称,奥运并未突出中国的成功,而是凸显了从环境恶化到贫富不均的退步。《澳大利亚人报》甚至发表了《中国的彻底失败》的文章,妄称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奥林匹克精神违背。英国《金融时报》称奥运将暴露中国的偏执、民族主义和反复无常。英国广播公司还一直在追踪北京天气污染状况,宣称用测量器测得的结果显示,北京污染颗粒超标。日本一部分媒体将年初“饺子事件”挂钩,发出“这样的国家能办好奥运吗”的质问。
“花刺”甚至可追溯至更早时候。今年中国“3·14事件”后,西方世界在不清楚事实真相的情况下,用自己的主观臆断上演了一出世界闹剧,也上演了一幕中西文明沟通的悲剧。法国总统萨科齐更是充当了闹剧和悲剧的拉幕人——他甚至带头抵制北京奥运会。随即,在全球奥运火炬传递途中,象征着全人类精神价值的奥运火炬在西方屡遭尴尬,火炬手一度不得不熄灭火炬,使传递在封闭车内进行。而就在美国总统布什赴北京出席奥运会开幕式的途中,他又不忘在演讲中加上了老套的有关攻击中国人权状况的言辞。
在赞美和口水面前,我们应以何种心态面对?回答该问题前,还是先从奥运会对中国的真实含义开始说起吧。
这一刻“夸父”拥抱“阿波罗”
北京奥运对中国真实含义何在?我们为何努力申奥?承办奥运对中国、对每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是为赢得更多金牌?是为博得世界惊叹?还是为显示邀请了史上出席奥运最多的众国元首?都不是。北京奥运含义在于,它是一次中国与世界实现成功对接,是中国拥抱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难得契机!
回顾中国往日兴衰,我们不为世界所知太久。中国五千年历史过程中,其悠远深厚的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向周边、甚至更远传递。且不说日、韩的社会生活里中国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也不必说一衣带水的东南亚国家某城市曾因郑和登抵而以“三宝”为词头命名,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甚至在遥远的非洲、中东、美洲,也能寻得中国古文明的踪迹。马可,波罗对中国的描述,使古代世人对中国 平生无限向往。
然而,这无限向往自中国近代以来便日渐枯萎,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伴随着中西方扭曲的互动日渐支离破碎。自晚清始,中国因闭关锁国不识世界潮流,后虽努力追赶亦无力回天。西方凭借充满威胁性和破坏性的工业文明闯入中国后,发现呈现在其面前的与之所闻竟大相径庭。这大大增加了外界对华的轻视和排斥,也大大降低了中国人的自信力。随之而来中国革命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政权在废墟中崛起之余,除令举世震惊,更为西方所恐惧和仇恨,后者更以战争形式欲除之而后快。而我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随着中国不断加入到国际体系之时,我们才发现,原来双方无论在思想意识还是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和领域的差别实在巨大。旧的问题消失,新的摩擦层出不穷。外界对中国的指责与希望同在,中国似乎一直在逆境中前行,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奥运。
中国与世界近几百年的互动,无疑是场漫长的悲剧。悲剧中少的是包容和尊重,多的是武断和敌意。它充满中国对外界希望与失望的轮回,也一次次地造就了中外互动的极端情势。极端的情势促成了极端的认识,极端的认识生成了沟通的鸿沟。这鸿沟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点点缩小,但填平任务依然艰巨。很多人仍然以为,中国人至今仍留着清朝的辫子,以为京剧是歌舞伎的别名,甚至不知北京的具体位置。前段时间网上报道称,“加油”一词竟是令外国记者最费解的汉语,只因为他们在赛场上看不到有人在给汽车加油,而该词却在真正的加油站里不被人呐喊。这看似喜剧小品一般的事实,难道不正隐藏了这一悲剧主题吗?显然,中国要与西方世界实现正常互动、彼此理解、乃至和谐共处,不跨越这道已生成几百年的鸿沟,无异于纸上谈兵。
然而,要跨越这巨大鸿沟,谈何容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沟通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和具备沟通的意愿。随着中国经济体日益壮大,外商开始大量接触中国,却未能对彼此社会文化有更深刻了解。这种肤浅的认识,甚至会造成更多偏见,与我利益初衷相悖,比如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世界大势,不容我错过国际快车。中国欲发展崛起,与世界充分全面沟通已是头等要事。沟通渠道虽在,但其广度和深度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嫌捉襟见肘。面对稍纵即逝的世界潮头,中国无异于背水一战。然而,何为最迫切之需?毫无疑问,在于一方平台,一个契机,一介能将全世界目光聚拢在自身,以充分展现自我的大舞台。而在今天淡化意识形态的时代,中国作为体育大国,又岂能将煌煌奥运之重大机遇轻易放过呢?
由此便知:北京申奥名为奥运,实为沟通;表面轻松,其实急迫。《天津青年》的三问中最后一问,深刻折射出当时的中国人渴望强大的真实心态,而这种几乎让人窒息的紧迫感,在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存在!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就在这集一万年于一瞬的急迫中,我们面带微笑地向世界喊出:北-京-欢-迎-你!
于是,当李宁手持火炬在空中飞奔时,我们分明看到了中国神话中“夸父逐日”那坚定自信的步伐。他带着全体中国人的渴望跨越时空,点燃古希腊太阳神阿波罗手中的火种。那来自天庭的荣耀之光闪在一瞬,却历经沧桑,用尽千年。
这一刻我们努力成长
2008年的夏天,我们除拥有爱国激情和赢得奖牌,还应学会什么?
首先,我们应学会辨别。北京奥运筹备整七年。这七年中,外界曾给予我们无数鼓励,也表示出无数怀疑和敌意。其实,针对中国的评论并非始于奥运,它们自新中国建立便一直存在。但是,中国近百年来从未如近些年这样牵动世界的神经,中国每一步发展从未如近些年这样吸引全世界关注。这是因为:我们在真正逐年成长,国际联系也日益紧密。
中国在崛起,且对外界产生外溢效应,因此一直为外界关注。关注者多,心态却各异。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8月13日称,中国崛起是“一场大戏”,是本世纪国际政策面临的挑战。这种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世界的复杂心态,也预示了对华政策的取向。这些心态和取向应区别对待:
能理解中国事务并表示友好,客观评价中国的作用和地位。此类言论大都出自我周边地区和与我地理距离遥远的非西方国家。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相似的文化价值观(比如尊重集体价值、反对社会发展中的突进与移植等),彼此易有共同语言。
不了解中国和东方文明,用西方立场看待和评判中国事务。看似客观,实则偏颇,但言论并非出于恶意攻讦。这类言论有些出自西方学者,有的出自与我战略利益无大关联的发展中国家。
对中国抱有敌意的解读。对中国所做努力视而不见,对发展中种种问题大加指责,并易于采取对抗压制性对华政策。这类情况基本发生在为数不多的几个西方发达国家。
其次,我们应学会包容。中国人有时会有一种不太好的心态,就是不能冷静面对外界对我们的评论,甚至不能容下一个纯为娱乐而生的会功夫的熊猫。这绝非一个大国所应具备的素质,真正的强大首先反映在表面的是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大度,才有淡定,才有不到关键时刻绝不作无用功的镇定。世界既不是我们的,也不是他们的,而是大家共同拥有。大家从各自文化角度看中国,得出各种印象和解读,正如同13亿中国人看西方,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于各种指责和攻击,我们首先要仔细辨别,究竟是无知所致,还是客观描述,抑或恶意中伤?说话人意图不同,回应手段也应不同;说话人意图弄清楚了,回应之道自然也一目了然。而目的只有一个:增进沟通,赢得朋友,争取发展。
第三,我们应学会沟通。如果说包容是沟通的前提,那么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较以往相比拥有更多促进沟通的因素。如今时代主流倡导沟通,排除孤立,这也是中国举办奥运会曾遭遇困扰和抵制但最终成功开幕的原因之一。今天的中国人开始放眼世界,外国人也对中国的今天充满好奇,历史赋予中国走向世界的机遇赫然摆在我们面前。美国《纽约时报》奥运期间报道: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事件,也是文化事件,和谐集体的理想或许和美国梦一样富有魅力。笔者觉得,这是一条关于中国颇具深度的评论。此言连接了现代和传统中国的血脉,也触及世界两大文明的基本内核。别小看美国人,他们理解什么是沟通!
萨马兰奇很早就与中国打交道,对中国有较深刻了解。他此次赴华前曾说:“中国将给世界上一课,并懂得如何谦虚地做到这一点”。感谢老萨对中国的这份信任!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来说,它的确给世界上了一课。国人对其众说纷纭,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开幕式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现代演绎手法完美结合,底蕴继承中华,精神贯通中西,既为全世界展现了华夏魅力,又为根植于西方价值观的奥运奉献了一道独特大餐。从这个意义上说,张艺谋团队做了一次成功的“文化公关”,为北京奥运拿下一枚具有特殊意义的“金牌”!
第四,我们应学会尊重。中国历史悠久,国人素有盛唐心态。若以这种带有“天朝”色彩的心态看待世界,即便表示尊重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尊重。真正的尊重含义应包括虚心、平等、客观、友爱等等。它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居高临下的赏赐,不是利益交换的机心,不是自卑虚伪的逢迎。真正的尊重体现一人一国的自信自强、开明积极的心态,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反映。此次奥运赛事中,中国观众鼓掌鼓励韩国受伤的举重运动员,姚明对中美男篮赛事结局反应平和友好(后者还为加拿大媒体报道),都体现出中国国民精神日趋成熟的境界。对个人来说,这是民族热情的理性表达;对国家而言,这是“和平崛起”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生动体现。
奥运史上终于有了中国浓重的一笔。为了这一刻,我们筹备了七年,我们盼望了一个世纪。但这仅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路仍很长,很多新事物仍等待中国人不断去学习和领悟。我们须带着思辨、带着理解和尊重重塑中华,回归世界。我们曾经一无所有,但我们凭着信心和勇气一路拼搏,始终微笑着向着胜利,向着远方。我们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刻,昨天如此,今天亦然,明天也应该这样。
那么,这一刻,让我们努力成长!这一年,让我们不断成熟!祝福中国,祝福明天!
编辑:韩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