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毓强
记者、作家、摄影家、旅行家。硕士。热衷于研究文史哲经,关注人类学。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关注中外文化的交流。访问过欧美亚20余国。发表文字数百万。在多个国家举办个人摄影展。
八九月间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中国在“两会”上都获得了金牌第一,独占鳌头。这是中国人奋斗了数年的结果,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是历届奥运会及残奥会无法比拟的。
中国的媒体特别是电视台,向我们介绍了精彩比赛,其中对于中国运动员的介绍可谓淋漓尽致。事实上,外国运动员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奥运会是世界的、人类的,中国运动员的事迹固然能够激发中国人,外国运动员的事迹同样也能够激发中国人的。仅举三例。
【难忘博尔特】
牙买加人尤塞恩·博尔特(Usain Bolt),获得了男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赛3枚金牌,并3破世界记录,被称为“世界飞人”。田径被誉为体育运动之母,百米大战则是运动之母头顶上的皇冠。我特别欣赏的,是他在世界顶级大赛上的心态。
在100米短跑决赛中,他大约跑到80米时,竟然张开双臂,回头望月,带着轻松的笑容撞线。即使是这样,他仍以9秒69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博尔特为什么不再拼命跑呢?那样不是可以将世界纪录更为提前吗?
然而,博尔特根本就没有这样想,他轻松,他快乐,他把奥运会赛场当作了儿时玩耍的地方。他原来擅长跑200米的,练跑100米还不到1年,但他一举成功了。在奥运会后的9月3日国际田联洛桑大奖赛上,博尔特又轻松获得了200米金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后博尔特还会创造出奇迹,只是中国的媒体未必会继续追踪他的行踪了。
他离开中国之前,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儿童捐款5万美元,把自己的爱心留在了中国。
【质疑菲尔普斯】
要说一个运动员夺金最多的自然是美国游泳运动员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他一个人夺得了8枚金牌,并连破世界纪录,这简直就是神话。
美国人一定为有菲尔普斯这样伟大的运动员感到无比自豪了。但是,美国的两大赫赫有名的媒体竟然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一是《华盛顿邮报》:
“说菲尔普斯是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无可置疑,但说他的伟大程度超过其他传奇人物,如卡尔·刘易斯、游泳运动员马克·施皮茨、前苏联体操运动员拉里莎·拉蒂尼娜和芬兰长跑奇才帕·鲁米,则值得商榷。”
“把同一运动不同年代的运动员作比较尚且不能服众,更不用说把游泳、田径和体操等不同领域的运动员相比较。”
二是《纽约时报》,竟然公开质疑菲尔普斯蝶泳获胜可能是欧米茄在作弊:
“8月16日在100米蝶泳决赛上,菲尔普斯压倒塞尔维亚的查维奇夺冠。但他俩之间的速度差异只有0.01秒,便有人指出应该公开水中摄像记录。”
“欧米茄当天决定公开记录,但后又改变了立场。欧米茄表示照片是否公开的决定权在于国际泳联。国际泳联和国际奥组委(IOC)站出来帮欧米茄,坚持认为菲尔普斯是名副其实的冠军。”
“但身为测量选手成绩的仪器制造者,同时又是菲尔普斯的赞助商,这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关系冲突的问题。”
明明是自己人得了金牌,但《纽约时报》不依不饶,即使权威组织出面解释,作为社会公器和社会舆论,它最后照样质疑:欧米茄作为菲尔普斯的赞助商,仍存嫌疑。
【帕尔箴言】
我们没有料到的是,要说奥运会的精神,其实残奥会更能体现。
首先,残疾人本来就是体能、肢体上的残缺者,但他们偏偏要挑战这些缺陷,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次,在比赛中无论得到金牌还是银牌、铜牌,甚至没有得到奖牌,残奥会运动员都非常高兴、快乐,绝没有奥运会运动员那样患得患失。
44岁的帕尔·塞凯赖什(Pal Szekeres)是匈牙利轮椅击剑运动员,在残奥会上获得了2枚铜牌,他乐不可支。1988年他在汉城奥运会上得了花剑铜牌,如今他作为残疾运动员又夺了1枚铜牌,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拥有奥运会和残奥会奖牌的运动员。
1991年4月,24岁的帕尔和队友参加完击剑世界杯德国站比赛后乘车回国,途中发生车祸,帕尔受重伤,下肢瘫痪。他没有放弃,当上了轮椅击剑运动员,并在1992年获得匈牙利体育大学颁发的击剑教练资格。
帕尔说:他的家庭生活十分美满,夫妻之间从来不吵架。妻子做家务,他为孩子复习功课,讲故事,其乐融融。回想过去自己没有发生车祸前,脑子里一天到晚就想着多挣钱,希望可以买一辆好车,房子可以大一点,但生活中总是不顺心。结果自己残疾了,反而懂得生活了,生活反而幸福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真要感谢自己成了残疾人。
也许有人认为他在说胡话,但这确实是他发自肺腑的箴言。他的话里一定有哲理。
记者、作家、摄影家、旅行家。硕士。热衷于研究文史哲经,关注人类学。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关注中外文化的交流。访问过欧美亚20余国。发表文字数百万。在多个国家举办个人摄影展。
八九月间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中国在“两会”上都获得了金牌第一,独占鳌头。这是中国人奋斗了数年的结果,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是历届奥运会及残奥会无法比拟的。
中国的媒体特别是电视台,向我们介绍了精彩比赛,其中对于中国运动员的介绍可谓淋漓尽致。事实上,外国运动员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奥运会是世界的、人类的,中国运动员的事迹固然能够激发中国人,外国运动员的事迹同样也能够激发中国人的。仅举三例。
【难忘博尔特】
牙买加人尤塞恩·博尔特(Usain Bolt),获得了男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赛3枚金牌,并3破世界记录,被称为“世界飞人”。田径被誉为体育运动之母,百米大战则是运动之母头顶上的皇冠。我特别欣赏的,是他在世界顶级大赛上的心态。
在100米短跑决赛中,他大约跑到80米时,竟然张开双臂,回头望月,带着轻松的笑容撞线。即使是这样,他仍以9秒69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博尔特为什么不再拼命跑呢?那样不是可以将世界纪录更为提前吗?
然而,博尔特根本就没有这样想,他轻松,他快乐,他把奥运会赛场当作了儿时玩耍的地方。他原来擅长跑200米的,练跑100米还不到1年,但他一举成功了。在奥运会后的9月3日国际田联洛桑大奖赛上,博尔特又轻松获得了200米金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后博尔特还会创造出奇迹,只是中国的媒体未必会继续追踪他的行踪了。
他离开中国之前,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儿童捐款5万美元,把自己的爱心留在了中国。
【质疑菲尔普斯】
要说一个运动员夺金最多的自然是美国游泳运动员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他一个人夺得了8枚金牌,并连破世界纪录,这简直就是神话。
美国人一定为有菲尔普斯这样伟大的运动员感到无比自豪了。但是,美国的两大赫赫有名的媒体竟然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一是《华盛顿邮报》:
“说菲尔普斯是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无可置疑,但说他的伟大程度超过其他传奇人物,如卡尔·刘易斯、游泳运动员马克·施皮茨、前苏联体操运动员拉里莎·拉蒂尼娜和芬兰长跑奇才帕·鲁米,则值得商榷。”
“把同一运动不同年代的运动员作比较尚且不能服众,更不用说把游泳、田径和体操等不同领域的运动员相比较。”
二是《纽约时报》,竟然公开质疑菲尔普斯蝶泳获胜可能是欧米茄在作弊:
“8月16日在100米蝶泳决赛上,菲尔普斯压倒塞尔维亚的查维奇夺冠。但他俩之间的速度差异只有0.01秒,便有人指出应该公开水中摄像记录。”
“欧米茄当天决定公开记录,但后又改变了立场。欧米茄表示照片是否公开的决定权在于国际泳联。国际泳联和国际奥组委(IOC)站出来帮欧米茄,坚持认为菲尔普斯是名副其实的冠军。”
“但身为测量选手成绩的仪器制造者,同时又是菲尔普斯的赞助商,这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关系冲突的问题。”
明明是自己人得了金牌,但《纽约时报》不依不饶,即使权威组织出面解释,作为社会公器和社会舆论,它最后照样质疑:欧米茄作为菲尔普斯的赞助商,仍存嫌疑。
【帕尔箴言】
我们没有料到的是,要说奥运会的精神,其实残奥会更能体现。
首先,残疾人本来就是体能、肢体上的残缺者,但他们偏偏要挑战这些缺陷,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次,在比赛中无论得到金牌还是银牌、铜牌,甚至没有得到奖牌,残奥会运动员都非常高兴、快乐,绝没有奥运会运动员那样患得患失。
44岁的帕尔·塞凯赖什(Pal Szekeres)是匈牙利轮椅击剑运动员,在残奥会上获得了2枚铜牌,他乐不可支。1988年他在汉城奥运会上得了花剑铜牌,如今他作为残疾运动员又夺了1枚铜牌,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拥有奥运会和残奥会奖牌的运动员。
1991年4月,24岁的帕尔和队友参加完击剑世界杯德国站比赛后乘车回国,途中发生车祸,帕尔受重伤,下肢瘫痪。他没有放弃,当上了轮椅击剑运动员,并在1992年获得匈牙利体育大学颁发的击剑教练资格。
帕尔说:他的家庭生活十分美满,夫妻之间从来不吵架。妻子做家务,他为孩子复习功课,讲故事,其乐融融。回想过去自己没有发生车祸前,脑子里一天到晚就想着多挣钱,希望可以买一辆好车,房子可以大一点,但生活中总是不顺心。结果自己残疾了,反而懂得生活了,生活反而幸福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真要感谢自己成了残疾人。
也许有人认为他在说胡话,但这确实是他发自肺腑的箴言。他的话里一定有哲理。